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02 10:48:47| 人氣10,76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新世紀飲食Diet for a New America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看了一本有關飲食的書─新世紀飲食(Diet for a New America)心裡非常震撼!一個人的飲食方式

不僅造就自己的健康狀況,也對這世界的其他生物有莫大影響!

以下是新世紀飲食的影片分享:

以下是相關的中文資料分享:

書名:新世紀飲食 (Diet For A New America)
出版:琉璃光出版社
作者:John Robbins
譯者:張國蓉 ,涂世玲
導讀:劉權慧
原名為<NEW DIETS FOR AMERICAN>
本書在美國引起相當大的震撼,使許多人改變飲食習慣,改用素食。

作者介紹

作者原是美國三一冰淇淋公司少東,但是,他所學到的知識告訴他:蛋、奶、肉對於身體的危害甚大,便毅然放棄接掌冰淇淋公司(因為冰淇淋有害身體)。而後到孤島過者原始的生活,父親與他斷絕關係。

爾後,他與幾位有良心的醫生,出來宣導『新世紀的飲食--素食』。

作者將動物也有血肉、感情的觀念介紹給大家,在詳細的描現今21世紀養雞、豬、牛場的現況況,讓大家瞭解因為我們的口腹之慾,許多動物卻面臨如同地獄的慘狀,許多的雞根本活不過30天、、、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探討飼養雞、牛、豬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例如:要生產初一磅的牛肉需要二十磅的飼料(牧草等)如果將這些牧草改種米麥類多餘的部份,可供應全非洲的人食用,而養牛的糞便更是對於環保是一大挑戰。光是加州牛的糞便就已超過全美國所有人類的糞便(還多出好幾倍)。

作者並非佛教徒但其以己慈悲之心,提倡新的飲食觀念,使人能夠更加健康免於許多疾病的發生、並對環保盡一份心力、也使許多動物免於災禍、對於人類及動物等有情的貢獻十分大。

前言

「新世紀飲食觀」是以「環保、愛心和營養健康」三個角度來看我們的肉食習慣(雷久南).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很早就知道「均衡的飲食」對我們的身體有多麼重要, 但是什麼才是「均衡的飲食」? 事實上,一度被認為是良好的飲食基礎的肉、乳製品和蛋卻造成一般人多量攝食, 以致心臟病、癌症、質疏鬆症及其他現代流行病橫行.

第一章、人類的好朋友

本章中作提出很多有趣的小故事來證明, 即使是最低等的動物,皆是生命合唱團的一份子。忠心的狗、救命的海豚、遠飛求的金絲雀‥‥所有的動物都能對愛心發生感應,同時也能去愛。動物是種沒有感情的機器理論,長久以來就一直存在,而也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事實上,如果和動物的感官功能相互比較,人類其實是遜色許多的。但是人類的生命因為有動物的參與而更形豐富,因為能欣賞動物不同的需要及求生存的願力而更有尊嚴。

 第二章、你熟悉卻不瞭解的朋友


常常是「懦夫」同義詞,但這只是人類的偏見而已。雄雞的驕傲、兇猛和維護自身權益的強硬態度是不必多說的,很多民族更是用「鬥雞」這項「娛樂」,把這項事實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全世界很多文化當中,也以雄雞強有力的精神以及他的名字,來代表男性生殖器官的同義字。公雞這個名詞,同時也代表人類男性的性能力。

隨著養雞業的企業化經營,生產線養雞法取代了印象中的穀倉邊雞群漫步的畫面。沒有穀倉和庭院,也沒有日出雞啼,取而代之的是,生產線、傳送帶和日光燈。而這些生產線上的雞,在英文裡不再是為雞(chicken)了。如果是要賣牠的肉的,叫肉雞(broilers),是要賣牠的蛋的,叫蛋雞(layers)。養雞業者為了更大、更多的生產利潤,將不會生產雞蛋的公雞丟棄,把雞的一部份嘴切除(去喙),在雞籠子裡塞進更多的雞,使牠們動彈不得。更甚者是以最便宜、最能促進雞的肉生長的飼料----含有砷、磺胺類藥劑、荷爾蒙、抗生素和硝的飼料來餵食。消費者一直都被蒙在鼓裡,大家每天吃這些飽受折磨的動物的肉和蛋,卻同時把牠們所受的苦、不健康、悲慘和恐怖的一生和我們的身、心、靈混為一體。


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貪婪、肥胖、噁心、龐大, 但事實上, 豬的智商比狗還高,所有的動物裡排名第一,牠是很好玩,敏感又友善的。
很不幸的,養豬業者為了更有效率的生產線,把剛出生的小豬抱離母豬,好讓母豬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再次受孕,不然就是施打荷爾蒙,抗生素來提高母豬的生產力。狹小的生活空間促使業者想出「剪尾巴」這個酷刑來減低豬隻互咬受傷比例。同時,與雞相同的命運,豬隻被餵以含有抗生素、磺胺類藥劑及有有害物質殘留的穀類、飼料.


幾千年來為人類犁田,用牛奶滋補我們,但卻落得和現代的雞、豬一樣的待遇。在勞頓的運輸過程中,業者用氯黴素來減低牛隻在「運輸熱」這個病症中的死亡率,一種會使人致命的危險藥品,而它會以百倍的數量殘留在被宰殺的牛體中。即使能活著走完運輸旅途,牛隻接下還要面對閹割、去角、烙印、注射各種能使他們安全活到被宰殺時刻的化學藥品。那麼,假如飼養場裹面的日子不合乎牛的理想,生活在現代牛奶場裹也不見得能有多理想。主人所飼養的母牛不但無法專心照顧小牛,配合大地的旋律過日子, 反而被視為「四隻?牛奶幫浦」,主人繁殖牠,餵食牠,給牠吃藥,讓牠人工受精,一切只為了以最少的花費,生產最多的牛奶。牠的神經系統也因為餵食習慣完全針對增加牛乳生產,沒有運動,而變得很緊張,惴惴不安又過動。必須常常服用鎮定劑使牠們安穩下來。為了增加牛乳產量,這些母牛也被注射多量的荷爾蒙,最後筋疲力竭得步上最後的旅程。
一般在餐館裹提供的牛肉餐點中,小牛肉的肉質、肉色被老饕視為珍品,牠的肉看起來「白色帶粉紅色」,脂肪分佈明顯,「嫩得不得了」。肉質呈現白色是因為出生才不久,尚未開始運動而練出肌肉的顏色,和除了喝過期的脫脂牛奶、脂肪混合物外不進食其他食物前被宰殺; 肉「嫩得可以給嬰兒吃」是因為初生的小牛直接被抱離母親身邊,關進比小轎車車廂還小的牛欄中, 脖子上裝了鍊子, 不能轉身,無法移動。這種「特別飼養」的小牛,被迫耗盡身上與生俱來的鐵質,但日益嚴重的貧血使牠非常容易染上肺和腸方面的疾病,然後各種對人體有害的藥物例如抗生素、氯黴素等等就被用來保全小牛的命。
今天,有很多有力的利益團體從現代農、畜牧業裡,以不仁道的經營方式獲利。而大家也刻意去忽略一項事實—我們吃的肉都是從這些動物身上來的。宰殺、屠殺這些真實的字眼都棄而不用。一般人吃飽後都拍拍肚子說:「真好吃!真是好雞!」其實他真正的意思應該是:「真好吃! 我喜歡那隻死雞屍體留在我嘴裡的味道!」
你也許不自覺是肉食族的一份子,因為你根本不必親手去宰殺動物來吃。然而,不管以什麼方式來宰殺的動物,過程中,動物們必須忍受的驚慌、痛苦、掙扎,相信任何一個人都不願易地而處去為牠承受。但這些真相都被遺忘、隱瞞, 取而代之的是一幕幕美味、歡樂的廣告畫面。
如果你聽到現今動物所受的待遇時,有所感覺。記住,那並不是軟弱的象徵,那證明了我們還有救,還沒有完全心靈麻痺。我們所感受到的痛苦來自和生命的親密關係,因為牠和我們都是生命大網絡的一份子。不要為我們的痛苦感到害怕,因為在悲傷中,我們可以找出彼此間的關係,並集中力量有所行動。我們的力量不會被視而不見,我們的力量將來自最深的人性。

第三章、肉與素食者的實驗比較與競賽

什麼是「理想的飲食」?這是一個很見仁見智的問題。相信很多的人對於自己所相信的飲食習慣早已投資了相當多的情感。但是如果你還在指望醫生能給你正確飲食指導的話,恐怕你要失望了!事實上,大多數醫生所受的訓練是如何以藥物、手術去治療疾病,而非教人如何經由健康的生活和飲食方式來預防疾病的發生。
不過,很幸運的,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大規模的有醫學研究工作來探討,什麼是理想飲食,及不同的飲食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什麼結果。被廣泛收集、比對、研究的世界上各種飲食習慣的統計資料一直不斷出現的訊息是,「大量肉食與短壽之間有著強大關聯」。美國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最溫和的氣候,但肉類及動物類食品消耗量為世界最高,平均壽命則為先進工業國家中最短。 然而,最長壽的種族、國家中,飲食習慣有令人驚訝的雷同處-他們幾乎是全素食,或非常接近素食。名列最長壽的宏薩人則幾乎是不吃動物類食品,肉類、奶類品加起來,只佔所食的卡洛裡的15%。最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這些人不但長壽,活的充滿動力,而且沒有任何美國人困擾的老人退化性疾病。
為了對抗眾多食驗結果所政證明的事實-不吃肉類及蛋、奶製品者,體力、耐力皆優於肉食習慣者,牛肉委員會與肉類提倡業者很盡責的花費數百萬使人們相信,「若我們真的那麼魯莽不去吃肉,那麼我們很快就會看起來像印度的饑民」;「素食者不吃肉是在拿他們的健康做賭注」。但是本書作者為我們揭示很多比較肉食者與素食者之體力與耐力的實驗結果皆指向另一個不同於當時的見解----「肉給我們氣力不再是鐵的定律」。
除此之外,作者也提到,從他小學開始,就接受的「商業化宣傳」的教育內容~吃肉、喝牛奶,還有攝取很多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且,蛋白質只有從肉、蛋、奶製品中才能得到上好的。事實上,只要能有一個健康、有變化的純素食飲食,人們仍然可以從植物中獲得蛋白質所含的,有利成長的氨基酸。小行星上的飲食(1981年出版)一書作者法蘭絲.摩爾.萊皮在她的書中提到,如果我們攝取夠量的卡洛裡,我們可以確定所攝取的蛋白質是一定夠的。
本書作者另外提到的「商業化宣傳」式營養教育內容是,蛋白質提供我們消耗體力所需的能量。這種說法則在一個個研究報告結果接連出爐的同時不攻自破.事實是,當我們身體疲勞時,對蛋白質的需求並不會多於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的燃燒提供我們身體所需的燃料。此外,意料中的是,乳委會也建議我們多吃乳製品,多喝牛奶,,否則會我們會因為鈣質攝取不足而使骨骼逐漸流失鈣質,進而罹患骨質疏鬆症。但是現代營養學報告卻很清楚地指出,骨質疏鬆症實際上是由不同原因引起,其中最重要的是食入過量的蛋白質!因為飲食中蛋白質越多,鈣不平衡的機率也越大,自骨骼中失去的鈣也就越多。
也許你會想,既然骨質疏鬆症是自飲食中攝取過多的蛋白質引起,那麼素食者難道不會受其所苦?攝取過量的植物性蛋白質不也可能發生嗎?除了蛋白質,其實肉、蛋、乳製品還有魚類等食物,有著其他會促成骨質疏鬆毛病的因素.其中之一是酸鹼性。若我們的飲食包含太多的酸性食物,我們的身體就會自骨骼裡抽取鈣質,用它的鹼性礦物質來保持血液中的酸鹼平衡。另一個因素是「磷」.適度的鈣、磷比例,使我們所攝取的鈣質充分被吸收利用。反之,我們的骨骼密度損失就越多。作者指出,因鈣磷比例低以致無法提供鈣的食物,依序是肝、雞、牛肉、豬肉和魚。而蔬菜和水果所提供的鈣磷比例較高,相對的能提供的鈣質則被吸收得多。

第四章、三大禍首----蛋、肉及乳製品

在這一章節中,作者提出更多的醫學研究統計資料來告訴讀者,如果我們持續食用富含飽和油脂及膽固醇高的飲食,會提高血液裡的膽固醇,因而產生動脈硬化,直接導致心臟病擊中風的發生,也就是「拿叉子刺自己的心臟」。
心臟病,在醫學上叫做「冠狀動脈栓塞」。如果供給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內管壁上堆積了脂肪,他就會向臘一樣,黏附在血管內壁上,形成「粉瘤」。造成動脈慢慢變窄,等到累積的粉瘤變大破裂掉進變窄的血管通道中,動脈就會被阻塞,結果就是心臟病發作。同樣的情形如果發生在供給腦部血液的動脈就是中風,如果動脈硬化使血液中的氧氣無法正常運送到關節組織,就會因缺氧發炎而成關節炎。

肉、乳品及蛋工業者花了大把鈔票製作掩蓋事實的虛假廣告來告訴消費者,「牛肉是可以一口咬下去的營養」,而且向我們保證「牛奶對身體好」,卻刻意忽略「每一毫克的飲食膽固醇都會提高我們血液裡的膽固醇,而導致動脈硬化,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機率」及「我們可以停止阻塞我們的動脈,因為飽和油脂及膽固醇已被確定了是造成心臟病的一大因素」。

第五章、癌症之戰

「癌症治療在今日這個時代是一筆很大的生意,每三十秒就有一個人被診斷為癌症,即使花了很多錢治療,每五十五秒仍有一個人死於癌症」。作者提出這個數值來點醒當前美國人,癌症早期發現真正受益人不是病患,而是醫療業者。因為他們有更長的時間治療病人,收更多的錢,做更多的檢查、住院,,很多情況下,早期發現並未改變死亡的日子,只是增加了病患知道自己得癌症的時間而已。
多數研究資料顯示,直腸癌、乳癌、子宮頸癌、攝護腺癌、肺癌、糖尿病、多重硬化症、胃潰瘍等等現代人深受其苦的疾病,都被證實與攝取了多量的動物油脂,肉類、蛋、奶製品有關聯。過多的動物性油脂若累積在腸道中,會阻塞腸子;缺乏纖維素的肉類飲食習慣相對的使原先要排泄的毒素滯留在腸道中的時間加長,逼使致癌物重新再被吸收而導致直腸癌;殘留在動物體內的抗生素、荷爾蒙,使得食用者內分泌系統受至干擾,而增加了該方面疾病的產生。

第六章、遍地的毒害

現代化、工廠化的農場大量餵食有毒的化學藥品及人造荷爾蒙給牲畜吃。而這些殘留在動物身上的藥物,最後都間接轉移到食用肉和乳製品的消費者身上。許多科學家認為,身體中含有毒性化學品是造成免疫系統疾病,像癌症、愛滋病、蕁痲疹等流行的原因。戴奧辛、DDT、Heptachlor、PBB、PCB』S等有毒化學藥劑都透過食物鏈不斷累積污染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即使美國政府有肉類檢查制度,應該不會讓不健康的肉進消費者的肚子。但是事實是,檢驗員通常是一秒鐘檢查一頭牛,除非問題特別嚴重,否則他們通常不會動用到複雜的實驗室儀器及寶貴的時間和金錢。所以,要減少攝取有毒化學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少攝取或是完全避免食用肉、魚、乳製品和蛋,最保險的就是吃本地生產,盛產季節的當季蔬菜、水果。

第七章、一切事物息息相關

令我們難以想像的,造成饑荒真正的原因不是因為糧食不足,,而是公理不張。我們浪費太多穀類來飼養牲畜;而這些牲畜竟是造成現代人疾病不斷的食物來源之一。為了滿足大家吃肉的習慣,我們對土地的需求增加,使用的化學肥料增加,大量牲畜的排泄物污染了水質,也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森林逐漸減少,生態、氣候連帶也受到影響。還有生產肉類、乳製品和蛋的過程中,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人類是這個地球的一份子,不是主人,我們應當為這個我們與其他動物共存的環境做努力,去尊重牠,而不是破壞。「聖經」裡也提到人和動物的命運互有關聯----
降在人子身上的命運,也會降在動物身上。
甚至他們遭遇相因的一件事:
人死了,動物也會死,
對的,他們的命都在一呼一吸之間,
因此人的地位不比動物更高。
我們可以不再需要將畢生的積蓄花費在無效或痛苦而有破壞性的疾病治療上,我們有選擇的機會,只要起身而行即可。如果我們因具有慈悲心及正確的飲食觀,使我們變得更健康、更有成就,那麼「人類曾吃下受盡折磨的動物屍體而致病」的說法終將成為歷史。

【內容詳介】 

新世紀飲食」(Diet For A New America)影片是由約翰‧羅彬斯經過數年的觀察調查、研究所整理出來的一篇現況報導。該報導從健康、愛心與環保三個角度,來檢視我們目前的飲食文化,在美國形成一股強大的反思炫風。如果您關心健康,您可以從中認清一向遵循的營養觀可能是文明病的禍首;如果您是個有愛心、尊重生命的人士,您可以從片中瞭解,我們吃進去的牲畜,是如何在大企業的經營下成長的;如果您關心環保,您也可以深刻的體驗一客牛排與一片森林的關係。

片中菲利浦先生因為動脈硬化,接受手術,刀子劃破他的胸膛後,血紅的心臟噗通的跳著,醫生夾出一條十公分長、乳白色的脂肪。觀眾們深受震撼終於眼見為憑,相信飲食對健康的直接影響,專家告訴我們這條油脂是累積的「飽和性脂肪和膽固醇」,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肉、蛋吃太多了。因為飽和性脂肪多半來自動物性食物,而食物中膽固醇最高的是「蛋」。羅彬斯提出種種醫學研究,顯示吃肉愈多的國家,得文明病的比例愈高;乳製品消耗愈多的國家,得骨質疏鬆症的愈多。其中詳細的原因,片中醫學專家都有進一步的說明。

片中揭發了從小我們就視為營養最佳來源的「肉蛋奶」,為什麼今天成了三大禍害呢?在國外幾十年以來,肉商、乳品商花了大把的鈔票遊說議員、做廣告、製作美麗的教材送給老師。老師不自覺的成為企業的宣傳工具,學生也不自覺的從老師及廣告中獲取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

事實的真相是,食物中即使沒有肉蛋奶,也絕不會蛋白質不夠、營養不良。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很低,蔬果中都可以提供量足、質優的蛋白質,而且植物性的食物多屬於「不飽和脂肪」、「零膽固醇」,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

當我們快樂的吃著肉時,我們也很難瞭解這些肉是怎麼來的。羅彬斯帶我們走一趟現代化的農牧場,小小的雞籠裡,擠滿一群雞,牠們無法轉身,連揮動一下翅膀的機會也沒有,牠們在此度過一生,很多雞因此而被逼瘋。新孵出來的小雞第一件遭到的酷刑是「去喙」,這就像我們硬把指甲掰掉一樣痛苦。為什麼要去喙呢?因為業者害怕雞互啄而死,使他們雞財兩失。業者為了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雞不要死掉,所以餵食、注射大量的荷爾蒙、抗生素…,這些化學藥品最後都回到消費者的肚子裡。雞是如此,豬、牛亦然。為了提供很嫩的小牛肉,把小牛關起來,長期缺乏運動,牠們的肌肉自然既弱又軟。

當我們快樂的吃下這些食物,也造成動物的恐懼、痛苦和夢魘。

一個人選擇錯誤的飲食,其代價是犧牲健康;但是當人人都選擇錯誤的飲食,我們的代價是犧牲地球~整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大環境。一旦我們瞭解牛排和森林關係,就不會以為這是危言聳聽了。

當我們不直接吃穀物,而拿穀物餵養牲畜時,十二磅的玉米只能換得盤中一磅的牛肉,其它十一磅的玉米都變成糞便了。為了吃一磅牛肉,需要種十二倍的穀物,土地那裡來?當然是砍伐森林,接下來就有水土流失、物種消失種種問題;而先前浪費十一磅的穀物變成動物糞便後,又產生水源污染。當我們快樂的吃著牛排、漢堡時,已不自覺的決定著地球的命運。

從本片中,您可以瞭解許多真相,得到許多啟示。您更可以實際行動改變飲食、少一點肉蛋奶,我們將可以保住大片的森林、減少水源污染、解決世界的饑荒、減少動物的苦難,還可以擁有一份心靈的喜悅與平和。

你我的健康、地球的命運、眾生的福祉,就在您舉箸、咀嚼的剎那決定,而這只要小小的改變!


【問題引導】

1.檢視自己多年來的飲食,一天中你大部份吃些什麼食物?(依選擇:喜好?美味?營養?)
2.一想平常我們的飲食觀念是如何建立的?受什麼影響最大?(Ex.教育、電視廣告、報紙、輿論、人云亦云……)
3.透由本片瞭解我們從小所接受的營養觀念,原來背後是肉、蛋、奶業者所提供之教材,從這裡也可以給我們省思現今教育之缺失,但人云亦云,我們是沒有力量抉擇的,我可以從哪一點努力?
4.動物和人類一樣,渴求生命而來到這個世上;牠們和我們一樣,想照自己的意思生活,同時也發展自己的潛能。然而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動物是生來供人類使用的」,對於這個觀念您的想法如何?
5.我們一直賴以維生的雞、豬、牛,目前的飼養方式和我們及生活環境有何相關?
6.土地的浪費、表土的流失、森林的消失、水資源的浪費和污染、石油的消耗,都和飲食內容有關,您的看法如何?



台長: 深藍
人氣(10,76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健康與營養議題 |
此分類下一篇:轉貼:心靈的願力
此分類上一篇:轉貼:理當預期營養補充品的效果有多快?

KIKI
約翰.羅彬斯大推~
最近我才又看了他在台灣出版的一本新書--
危險年代的求生飲食(The Food Revolution)
也是超讚的>v<
2010-09-02 19:34:03
深藍
有沒有身體力行啊?加油!
2010-09-02 22:27: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