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17 20:38:03| 人氣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原住民教友比例高,這也要擔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時報   地方新聞   910317

神職人員老化 天主教界憂心

 黃樹德/北縣報導 輔仁大學三單位之一的耶穌會去年厎慶祝來台五十週年,並舉行學術討論會。與會學者就在論文中點出耶穌會修士、神父老化的問題,建議耶穌會應改變經營方式,以因應人手短缺的問題。

 除了穌耶會,三單位之一的聖言會也面臨同樣的困擾。聖言會曾出版「聖言會的軌跡」一書也點出人力老化的問題。

 高齡七十八歲的輔大前管理學院院長張宇恭也是耶穌會的一員,對神父、修士日益年邁的問題感受深刻。他說,幾年前他做會長時,耶穌會還有一百五十多人,現在只剩一百廿多人,每年都有十多人凋零。他以自己住的地方為例,與他年紀相彷者超過一半以上,耶穌會在台灣確實面臨很大的斷層危機。

 天主教過去可以靠著分配美援、醫療服務甚至辦教育與社會接觸,隨著台灣經濟起飛,這些過去最重要的接觸網絡都已經消失,加上不少天主教神父是一九四九年與國民政府一起來到台灣,不會使用本地語言,以致無法與本地民眾打成一片,長期只能在舊圈圈中活動,隨著外省教友老化凋零,又沒有新的生力軍加入,造成五十年來教友人數幾乎沒有成長,仍保持在卅萬人左右。

 張宇恭表示,人數雖然沒什麼減少,結構卻出現很大的變化,首先是高齡教友比例增加,再者是原住民比例攀升,教友結構與台灣人口比例有很大的落差。

本土神職人員老化凋零,偏偏又後繼無力,教會因此引進不少外籍神父,但歐美人士近年來大量減少,菲律賓、印度、印尼神父則直線上升,服務的範圍也擴大到外籍人士,星期天走一趟輔大校園就可以看到不少菲律賓人,難怪張宇恭會說:「中國主教,外國神父,菲律賓教友」這句話。

對於神父老化的問題,張宇恭不諱言說:「要解決不容易」,畢竟台灣社會誘惑太多,願意過簡單生活的年輕人不多,加上神職人員培訓過程十分漫長,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

Copyright 2002 China Times Inc.


台長: 麥子
人氣(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