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0 01:52:00| 人氣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民主的真諦3-葉金川:時間流失 社會還捲在政治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訪》葉金川:時間流失 社會還捲在政治裡

由公職退下,葉金川為自己在民間尋找更多的戰場,因為他的細胞裡有利他的基因。
記者侯世駿/攝影


【本報記者卓亞雄、梁玉芳】

曾在SARS危機挺身領導的慈濟大學醫學院教授葉金川,也是一手擘畫全民健保制度的推
手。他從不是退縮的人,但他憂慮台灣未來,因為選舉與政治消耗台灣社會的能量,
「重要的事,比如老人長期照護,比如國民年金,沒有政治人物有遠見、有勇氣,為國
家規劃」;時間正在流失,社會還捲在政治熱潮裡,無法自拔。

「如果我是現在才要接手推健保制度,坦白說,我沒有把握做得成,因為政治環境變
了。」葉金川說,政治惡鬥已綁住做事者的手腳,於是一動不如一靜,大家輸給了時
間。

他只能樂觀等待:有那麼一天,台灣終能由民主躁動中成熟,開始有人看得遠、想得
遠,為全民規劃未來。

以下第一人稱來記述葉金川訪談摘要:

不久前有人看到我在「反蘇花高」請願遊行隊伍裡,這是我人生裡少數上街頭的經驗。
隊伍裡大多數是環保、都市計畫、城鄉發展的人,只有我是搞公衛的。我在意的,是政
策的執行問題││政府花一千億元去挖山洞、蓋一條高速公路,如果沒有好的配套計
畫,是不是值得?做別的建設,是不是對花東更好?

反蘇花高
花千億蓋公路,沒配套值得嗎?
吸引觀光人潮,重點在於內容;
只要五百億,花東會比峇里島好。

我的想法是,若不建高速公路,只要五百億元,就可以讓花東比峇里島更好。花蓮要吸
引更多觀光人潮,應該不是公路的問題,而是到底有什麼樣的內容,可以吸引人?而且
可以讓當地人有工作、有尊嚴?

這不單是一條公路可以奏效。一個觀光點是否有魅力,不會只是交通問題,否則為什麼
大家願意不辭千里飛到峇里島休閒?去花蓮,快不快,不是重點。我擔心的是,執行不
當,花大錢的夢想也會泡湯。

上街遊行的民間團體堅持的,要對抗中央與地方政府,絕對是居弱勢,但我們無論如何
要發出聲音。因為政治就是平衡每個人的意見,如果不能影響決策,至少我們可以監督
一千億元要好好用。

禽流感捲土重來,我覺得這對人類的威脅比SARS大。我們聞煞色變,是因為SARS剛
在台灣造成傷亡。嚴格說來,台灣有人死於SARS,不是生物的問題,也不是醫學體系的
問題,而是管理、領導的問題。所以,那時李明亮教授、陳建仁院士和我一進去建立指
揮體系,一切就上軌道,按部就班解決。

看抗疫
SARS奪人命,管理須檢討; 
沒不會打仗的兵,問題在將軍;
禽流感威脅更大,預防勝補救。

因為這麼些年下來,台灣醫療公衛體系面對疫病,早就有經驗、有準備了。由民國八十
一年的登革熱,八十六、八十七年的腸病毒,SARS一路走過來,醫療體系的準備度及周
邊配合度都提高了。對抗疫病的醫療、基礎醫學、公衛這三塊的人都在崗位上,當初做
不好,是領導和管理的問題。沒有不會打仗的兵嘛,問題在將軍。

這幾年,禽流感在亞洲一直復發,台灣遲早必須面對。香港從九七開始,撲滅了,九九
年又來,然後是二○○三年。但雞隻撲殺了,病毒仍一直在家禽和野生動物中流傳。這
次禽流感再復發,沒有變種,也沒有基因重組。看來,台灣跑不掉,終究要面對。

要防備禽流感涉及農政和醫療體系。醫療是照護人體,政府花在人體的資源是比農業
多,現在要加強農業體系的防疫能力。如果問我,我覺得政府寧可花個幾億或十億元,
在疫情發生前,做好一切準備。SARS發生時,政府花了五百億元,但經濟損失是一千億
元。或許農政體系只有因應口蹄疫的經驗,處理能力不夠,應該趕快補上來。

全球化之下的疫情,速度愈來愈快。在病毒戰爭中,原本我信心滿滿,以為人定勝天,
病毒再怎麼變,我們在實驗室總會弄東西出來;但是現在人與人的交通,全球遷移,速
度超過想像。所以,還是先在第一線投資,勝過事後補救。

從我的專業上看,台灣許多重要的事,比如:老年長期照護、國民年金、人口老化問
題,卻沒有政治人物關心,大家花很多力氣在選舉。但是,政治人物來來去去,所有的
問題並沒有解決,也沒有規劃。

嘆政治干預
一次次選舉,讓大家變得短視;
長期照護等社福,沒有人關心;
現在要我推健保,沒把握成功。

最近大家拚三二○,但是三二○過去,接著拚年底選立委。一次次選舉過去,大家變得
短視近利,長遠的大型計畫,沒有人關心。

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很快很快,長期照護政策還不知在哪裡。本來早已該做,但內政部
目前只有十年的評估計畫,把執行往後推。國民年金是弱勢者最需要的,比當年的全民
健保更龐大、更複雜,但這樣的大型計畫在目前的政治環境裡,是很難動起來了。

這七八年來,政治環境變得相對不穩定。如果在現在的情勢下要我去推動全民健保,我
沒有把握做得成;因為太多政治力干預了,做事的人幾乎沒有犯錯再修正的空間。當初
執行初期,我們當然會有些小瑕疵,但我一直感激的是,不論再困難,全民健保還是動
了,這是台灣非常寶貴的社會計畫。如果是現在來推,可能早就失敗了,一出亂子,哪
有政治包容力讓你修正呢?

我從公職退下來,是因為不想花力氣在政治泥淖裡掙扎。那會耗掉大部分的精力,只剩
一點力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往好處想,有一天,台灣的民主政治會成熟,政治環境
會趨於穩定,那就是做事的時機了。現在太多能量耗在空轉。

談公民意識
無力改變現實,就在本位努力;
盼有一天,百人有一人願承擔;
社會不再空轉,大家樂在付出。

我年紀大了,沒有年輕時的精力,但我有歷練。好的決策,是一秒鐘就完成的;執行,
讓年輕人去做。我無力改變政治現實,就自己在本位上努力,我一點也不消極。在董氏
基金會、仁濟院、慈濟醫院、骨髓中心都是這樣。我盡本分,發揮我的長處。這是我的
公民角色,讓社會變得更好,我也在這些事情中享受,樂在其中。

我能為台灣社會做的事,一件是像我的老師陳拱北一樣。他說,做公衛,可以一次救很
多人,所以要拉更多人進公衛--我就是被他拉進來的。這點,我做到了,像張鴻仁、邱
淑媞,都是人才,社會應該給他們機會做事。

另一件,我期待台灣公民意識成形。大家都愛這塊土地,在一百個人裡面,只要有一個
人有能力,也願意為其他九十九個人承擔、付出,這就是公民意識。

我認為,國小教育如果能做到兩件事,就算成功:一是讓孩子健康,二是讓他們有公民
意識。這比國文、數學都重要,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台長: 煮麵
人氣(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