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閱讀記事
山風子民
20130518
<<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由人的生命歷程與個體成長的傳記,探討每個生命與生活階段中居住環境與居所(dwelling)的意義,因而,我們也得以觀照自身,了解居所與自我間之互動過程,認識空間與自我的轉化可能性。
這本書事實上是因緣於作者的研究,本研究奠基於一個極簡單、但時常為人所忽略的前提:隨著人在生命中改變並成長,影響我們心理發展的不只是與他人之間富於意義的情感關係,還包括與某些重要的、源於兒時物質環境之間的密切情感連結。而此處的物質環境則多半與”家”這個概念相關,包括秘密基地、樹屋、閣樓、房間等等生活經驗。
作者的理論依據主要取自榮格對於潛意識的看法,以及其所創建的個體化概念。對榮格而言,潛意識同時擁有個人的與集體的要素,他的個體化的概念,或可稱為努力邁向個人內在完整(inner wholeness)的過程。本書及書中各個故事的中心主旨為,終其一生,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達到完整的狀態,達到成為完整的自己的狀態。不論有否意識到,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樁關係、事件、不幸或好運,都可視為一種「教訓」,一步一步引領我們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家屋是人們社會地位的象徵符號,這點在社會科學研究者已多所著墨,但是,家屋的內部與內容物是內在心理自我(inner psychological self)的明鏡,這點卻少人留意。本書的主題即為此。這點也是本書的價值所在。家、木屋、農舍、寒舍、豪宅,不僅具有期普遍認知的社會意涵,更具有心理的意義。一個有錢人,最終的理想居處,不一定是豪華洋房,而可能是鄉下村舍,其在乎可能是心理層面。探討到家這個概念,也會涉及權力問題,諸如控制權、擁有權、領域等。這點也是對我的最大啟示。
作者的研究方法,採取完形心理學療法,以角色扮演、畫圖揭露受訪者對家的感受。作者的動機並非想成為治療師,而是想學習如何用角色扮演來揭露人的感受,而不至於傷害到資料提供者。她的所作所為並不僅止於蒐集「人/環境」感受的相關資料;對於資料提供人來說,這種對話也多少帶有治療的功效。有些人有醍醐灌頂之感,因為他們所吐露的確實幫助自己了解了生命的某一面相;而提供線索或隱喻的,就是家屋與自我之間的動力(the house-self dynamic)。本書的最後一段宣示了,個體化的過程,是一種永久的、未竟的旅程。
不論喜歡與否,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離家尋找自己。然而,我們尋尋覓覓的自我並非確實「在他方」,在某個遙遠的地理位置上;它總是位於內心,試圖透過或平凡或戲劇化的生命經驗來表露自身。矛盾的是,雖然吾人那潛伏的高層靈我或靈魂向來是以種籽或夢境的身分存在的,我們仍需要出門旅行---距離的旅行以及心理的旅行---好讓它開花結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永遠離家,也都在永不離家。離家是要藉由冒險、犯難、危機、刺激而成長;回家則是在生命的靜凝中心裡尋找穩定及力量。離家與回家是終我們一生每天的所作所為。家是旅行的樞軸點---是起點,也是終點。永不離家是在迴避冒險,拒絕成長。永遠離家則是在拒絕自我某個定居於此、並需要擁抱的面相。隨著我們跌跌撞撞邁向成熟,我們才了解到,不論是離去與留駐、安定與危險、靜止與行動、在家與離家,雙方都是缺一不可的。祕訣就於尋找平衡點,並明辨何時該離開,何時又該留下來。人生的每一個舞台、成長的每一段旅,都將揭開何者才是適合我們的。
有時,踏上邁向靈我的旅程是令人驚慌的。完全對自己真實,可能即意味著要在生命中做出改變。而對我們許多人來說,改變是麻煩的、焦慮頻起的。但人就是經由改變(不論是人的自我意願,或是強行加諸的壓力),才能重新架構自己的生活與心靈;我們開始發現新的可能性,以及生命中新的方向。這是需要勇氣、幽默、自我省思、時間與耐心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