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28 21:38:34| 人氣3,721|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色寶石鑑定考題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GICFGCGIACGC等考試適用,基于《系統寶石學》設置,雖然有些題系統寶石學翻不出答案來

一、名詞解釋

1
、合成寶石

2
、人造寶石

3
、拼合寶石

4
、再造寶石

5
、仿寶石

6
、優化處理

7
、優化

8
、處理

9
、桔皮效應

10
、領結效應

11
、紅圈效應

12
、低型鋯石

13
、鑽石的花式切工

14
、紅圈效應

15
Slocum

16
、錐狀腰

二、填空

1
、剛玉礦物的寶石品種有( )( )兩種。

2
、因紅、藍寶石內含有丰富的( )包體,導致加工后出現星光效應。

3
、世界上剛玉主要產出國有( )( )( )( )等。

4
、泰國紅寶石的產地鑒定依據是其包裹體為( ),几乎不含金紅石,無星光效應。泰國紅寶石流體包裹體形成的典型的( )圖案,也是產地鑒定依據。

5
、藍寶石中的極品是( )地區的( )

6
、山東藍寶石的( )比例過高,其顏色表現為過深的顏色。

7
、焰熔法合成紅寶石一般有較強的( )

8
、助熔劑法紅寶石內部最主要的包裹體是( )

9
、合成星光紅寶石的特點( )( )( )( )

10
、剛玉寶石的優化處理方法有( )( )( )( )、( ).

11
.剛玉類寶石可以出現12射星光的原因是( )

12
、焰熔法合成的藍色藍寶石在( )紫外燈下具有( )熒光。

13
、理論上講藍寶石藍區有( )nm( )nm( )nm三條吸收線,但產地不同,顏色不同,吸收譜也有所差異。

14
、我國山東藍寶石的一個十分明顯的特征是( ),內部相對純淨,有少量( )( )

15
、斯里蘭卡的一種名為(Geudas)的乳白色藍寶石熱處理后,可改變顏色呈( )

16
、水熱法合成紅寶石普遍具有明顯的內部生長紋,常呈( )狀、( )狀。

17
、祖母綠的化學成分是( ),其化學式為( ),是由雜質元素( )致色,為( )晶系,常見晶形有( )( ),晶面常有( )

18
、祖母綠主石的典型切工叫( ),它屬于一種( ),其目的為( ), 其頂刻面的定向方式應為( )

19
、達碧玆其主要成分是綠柱石,其黑色部分主要成分為( )( )

20
、世界上主要的祖母綠產地有( )( )( )( )( )

21
、哥倫比亞最著名的兩個礦區是( )( ),祖母綠內的典型包體是( )( )( )( )

22
、巴西祖母綠的典型包裹體是( )包體和( ),還可有( )

23
、水熱法祖母綠中常見的包體是( )( )( )( )

24
、助熔劑祖母綠中常見的包體有( )( )( )

25
、祖母綠注油是為了( )( ),注油祖母綠可用( )進行檢查,其表現特點是( )

26
、外觀上與海藍寶石十分相近的寶石是( )

27
、祖母綠的特征吸收譜是紅光區有( )吸收線,( )吸收帶,藍光區可見( )吸收線,紫區全吸收。

28
、海藍寶石的特征包體是( )( )

29
、銫綠柱石也叫( ),其顏色特征( )( )( ),在查爾斯濾鏡下( ),在X射線下呈( ),由( )致色。

30
、金綠寶石屬于( )氧化物,化學式為( ),另有兩個變種,分別是( )( )

31
、黃色和黃綠色的金綠寶石具有( )nm的吸收窄帶,它是因含( )所致。

32
、貓眼有多種體色,體色好壞的次序為( )( )( )

33
、除變石外能具變色效應的天然寶石品種有( )( )( )( )等。

34
、金綠寶石屬( )晶系,原生礦物晶體常呈( )( )狀晶形,晶面常見( )條紋,晶體常形成假六方的( )雙晶。

35
、金綠寶石的折射率為( ),雙折射率為( ),屬( )軸晶( )光性。

36
、金綠寶石可呈現( )( )( )三色性。

37
、變石又俗稱( ),著名產地是( )

38
、區分紅色尖晶石與紅色石榴子石最簡單易行的檢查手段是( ),在這種檢查手段中紅色尖晶石表現為( ),而紅色石榴石表現為( )

39
、合成尖晶石在正交偏光下常表現為( ),寶石學中稱為( )其產生的原因是( )

40
、長石有鉀長石和斜長石兩類,鉀長石可分為( )( )( );斜長石為( )( )兩端員組合的( )系列。

41
、鐵鋁榴石的特征光譜是由( )造成的,在( )有一強吸收窄帶,在( )nm( )nm有兩條較弱的吸收窄帶,在( )還有一些吸收帶。

42
、石榴石常見的晶形有( )( )及上述二者的聚形,晶面上常長有( )的聚形紋,石榴石的顏色可分為三大系列,分別是( )( )( )

43
、長石族寶石常見的品種有( )( )( )( )( )

44
、日光石是一種( )長石,多呈( ),其內含有( )。日光石的主要產地為( )( )

45
、月光石所含特征包體稱為( ),它是由( )引起。

46
、電氣石的化學成份為( )( )晶系,結晶習性為( )晶面具( ),密度為( )、折射率為( ),雙折射率( )

47
、在306的重液中,電氣石表現為( ),紅柱石在這種重液中( )

48
、電氣石的特征包體( )

49
、水晶屬( )晶系,主要單形為( )( )( )

50
、水晶柱狀晶體上發育有( )和多邊形蝕象。

51
、水晶的光性是( ),干涉圖呈—種中空的圖案,俗稱( )

52
、按顏色分可將水晶分為( )( )( )( )。按光學效應可划分為( )( )

53
、水晶內常見的非金屬礦物包裹體有( )( )( ),上述包裹體呈細小的針狀縴維狀這類水晶統稱( )

54
、在( )情況下,紫晶色心遭破壞,紫晶褪色。

55
、芙蓉石是由( )而致色的。因其內可含有( )包體,所以磨成弧面可顯( )

56
、當水晶中含有兩組以上的平行排列的縴維狀包裹體時,其弧面形寶石顯示( )效應,一般為( ),可有( )

57
、染色水晶有明顯( ),顏色全部集中在其中易于識別。

58
、黃玉是一種( )的硅酸鹽,其化學式為( )

59
、折射率在160—165之間的寶石有( )( )( )( )( )( )

60
、橄攬石屬( )晶系。完好的晶形呈( )狀,其雙折射率為( )

61
、橄攬石的三個等距吸收帶為( )nm( )nm( )nm

62
、橄攬石與綠碧璽最主要的區別是后者有( )

63
、堇青石與藍寶石的肉眼區別在于( )( )

64
、鋯石化學式為( ),高型鋯石的密度約為( )而低型鋯石密度為( ),鋯石的最大雙折射串可達( ),色散為( )

65
、請寫出成份中含有硼的寶石名稱( )( )

66
、狹義的翡翠中翡代表( )色,翠代表( )色。

67
、翡翠通常是以( )為主的多種礦物細小晶體組成的( )437nm線是翡翠中( )的吸收造成的。690( )( )nm的線則是( )吸收造成的。

68
、綠色翡翠的折射率( 點測 )通常為( ),少數高達( )

69
、水鈣鋁榴石(青海翠)與翡翠的不同之處有( )( )( )等。

70
、軟玉的主要組成礦物為( )( )

71
、翡翠的肉眼鑒定主要從( )( )( )( )方面觀察。

72
、常規儀器測定是否為翡翠應主要測試( )( )( )( )等几個項目。

73
、若確定綠色翡翠是否為染色,應借助放大觀察顏色分布是否為( ),并結合( )( )的觀察來確定。

74
、軟玉的典型結搆為( ),所以它有極高的( ),斷口為( )

75
、軟玉的折射率點測為( ),密度為( ),摩氏硬度為( )

76
、軟玉中的上品為俗稱為( )

77
、舉出軟玉中的五件國寶( )( )( )( )( )

78
、歐泊的化學成份是( )其內含( )左右的水,其屬于( )

79
、歐泊的主要組成礦物為( ),其次還可有石英、黃鐵礦等。

80
、黑歐泊、白歐泊的密度為( ),折射率為( ),而火歐泊的密度約為( ),折射率為( ),合成黑、白歐泊的密度約為( )

81
、歐泊的顏色種類和變彩程度取決于SiO2小球的( )( )

82
、歐泊的二層拼合石通常是由( )( )( )拼合,歐泊的三層拼合石通常是由( )( )( )拼合而成。

83
、天然歐泊的色斑呈( ),其特點為( )通常沿一定方向排列呈縴維狀外觀。而糖處理的歐泊,其色斑呈( ),合成歐泊的色斑呈( ),其特點為具有三維形態,色斑界限分明,呈鋸齒狀,為( )結搆。

84
、歐泊常用優化處理方法是( )( )( )

85
、虎睛石是( )置換了( )而保留了( ),自然界中虎睛石常被( )染色,而呈( )色。

86
、“馬來西亞玉”其原石為( ),它是經( )而成,其顏色特點是( ),在查爾斯濾色鏡下( )

87
、硅化木是氧化硅置換埋在地下數百萬年的( ),并保留了樹木的( )

88
、東陵石是一種( )。因含特征的( )( )( )包體而具一種閃耀的砂金石效應。

89
、東陵石最常見的顏色是( )色,還可以有( )( )的品種。綠色東陵石在濾色鏡下常呈( )

90
、澳大利亞產出一種綠玉髓在寶石學界常被稱為( ),其致色原因是含( )。其顏色特征為( ),顏色均勻,透明度為( )

91
、密玉是一種含( )的石英岩。

92
、碧玉是含( )的玉髓,在肉眼鑒定上其與玉髓的主要區別是( )、顏色多呈( )( )( )等。

93
、獨山玉與翡翠一樣有多種顏色。綠獨山玉致色原因是( )

94
、青金岩的主要礦物為( ),次要礦物為()。

95
、折射率156—157,密度為257gcm3的玉石可能是( )

96
、世界上綠松石的主要產地是( ),中國上綠松石的主要產地是( )

97
、查爾斯濾色鏡下變紅的天然玉石有( )( )( )( )等。

98
、遇酸起反應的玉石有( )( )( )( )( )( )等。

99
、市場上的“阿富汗”玉是指( )

100
、岫岩縣盛產的玉石按主要礦物組成可為( )質玉和( )質玉,俗稱( )玉與( )玉。

101
、青金岩的折射率為( ),硬度( ),密度為( ),其變化取決于( )的含量。

102
、青金岩放大檢查主要特點是含黃色的( )礦物包體。

103
、染色青金石的主要鑒別方法是觀察( )和擦拭實驗,即在隱蔽部用蘸有( )的棉簽小心擦拭,有可能使棉簽變藍。

104
、綠松石是一種含( )的銅鋁燐酸鹽,其致色離子主要是( )

105
、綠松石在綠色、藍色的基底上常見一些細小的不規則的白色紋理和斑塊,它們是由( ) ( )等白色礦物聚集而成。

107
、綠松石中常見有褐色。黑褐色的紋理及色斑,寶石界稱為( )

108
、隨着Cu2+H20的逐漸流失,綠松石的顏色由( )變成( )

109
、綠松石的優化處理方法有( )( )( )( )

110
、獨山玉是一種( )岩,其組成礦物較多,主要礦物為( )( )

111
、獨山玉具有( )結搆,折射率為( ),相對密度( ),硬度為( )

112
、青金岩的優化處理方法:( )( )( )

113
、青金岩的主要產地( )( )( )( )

114
、常見的碳酸鹽礦物品種有( )( )( )( )( )

115
、方解石的化學成分為( ),白云石的化學成分為( )

116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原料是( ),重約( )

117
、作為紅山文化的代表,中華第一龍,其材料為( ),產自( )

118
、通常所說的圖章石是指摩氏硬度在( )范圍內的玉石,如( )( )( )( )( )

119
、具有縴維交織結搆的玉石有( )( )( )

120
、行業中俗稱南血北地,南血指( )北地指( )

121
、黃鐵礦的化學式為( )屬于( )晶系,晶型常呈( )( ),顏色呈( ),呈( )

122
、金紅石的化學式( ),屬于( )晶系,特點是( ),色散為( ),具兩組完全—中等柱面解理。

123
、錫石的化學式( ),屬于( ),特點是密度( ),色散( ),借此可以與鋯石區別。

124
、赤鐵礦的化學式為( ),屬于三方晶系,集合體形態常呈( )( ),根據條痕呈( ),斷口( ),無磁性,可與紅鑄鐵和鋼區分。

125
、符山石為( )硅酸鹽,屬于( )晶系,顏色常為黃、灰和褐色,因成分變化,折射率范圍( )( ),雙折射率變化大,從( )( )

126
、榍石化學式( ),為鈣鈦硅酸鹽,屬于( )晶系,晶體常( ),橫截面呈( ),故此得名。榍石與鋯石區分的主要鑒定特征有( )( ),相對密度( )

127
、矽線石和( )( )為同質多象體,化學式同為( )。矽線石的折射率為( ),密度為( )。其晶體常呈( )( )形態,市場品種為矽線石貓眼。

128
、藍晶石晶體的最大特點為( )不均勻,平行C軸方向為( ),垂直C軸方向為( )。其主要鑒定特征有:折射率( ),相對密度( ),解理紋發育。

129
、賽黃晶與黃玉同屬( )晶系,折射率和雙折射率相近,但賽黃晶密度偏低為( ),熒光常呈( ),可見( )nm吸收,光性可正可負,據此可與黃玉區分。

130
、硅孔雀石為含水的硅酸銅,是銅礦物的蝕變產物,顏色常呈( ),常浸染于石英或蛋白石中。

13l
、紫硅堿鈣石又名( ),主要產地為( ),顏色呈( ),可含灰色、黑色、白色或褐棕色色斑,折射率點測為( ),內部常呈( )結搆。

132
、薔薇輝石為( )硅酸鹽,常見的顏色有( )( )( )等,可有黑色斑點或細脈,點測法折射率常為( ),密度為( ),內部常呈( )結搆,與薔薇輝石相似的寶石品種有( )等。

133
、藍錐礦成分為( )硅酸鹽,屬于( )晶系,常見顏色為( ),與藍寶石相似,但折射率為( ),雙折射率很高可達( ),內部可見明顯的后刻面稜線重影,且密度偏低,為( )

134
、硼鋁鎂石最早被認為是( )的褐色變種,硼鎂鋁石與后者區別的主要特征有( )( )、吸收光譜除與橄欖石相似的495nm475 nm455 nm吸收線之外, 463nm吸收線處還有一附加譜線。

135
、玻璃仿寶石的顏色常通過加入金屬氧化物致色劑而獲得,常用的致色劑為:紫色( ),藍色( ),紅色( ),黃色( ),綠色( ),而加入鈾可獲得( )色。

136
、燧石玻璃又稱( ),其中( )含量增加,玻璃的( )( )也隨之增加,但( )會下降。

137
、不透明的玻璃被用于模仿某些玉石如:( )( )( )( ),或模仿有機質寶石,如( )( )( )

138
、脫玻化玻璃內部有( )特殊結搆,可模仿翡翠,俗稱“馬來玉”。

139
、最常見的仿珍珠是在( )珠上塗上( )塗層制成。

140
、塑料仿琥珀與琥珀的區別是:塑料在密度113gcm3的飽和鹽水中( ),而琥珀則( )

141
、塑料為均質體,但在正交偏光下常為( )

142
、通常塑料的折射率在( )之間,硬度( )

143
、柱晶石光學特征為( ),負光性明顯,折射率為( ),雙折射率為( ),多色性強,可具( )nm吸收線。

144
、珍珠中的碳酸鈣主要以( )出現,少數以( )出現。

145
、大多數珍珠的顏色由( )( )組成,并且可分成( )( )、和( )三類。

146
、珍珠的質量從( )( )( )( )( )5個方面進行評價。

147
、珍珠的主要成分由( )( )( )等部分組成。

148
、琥珀中的“太陽光芒”是由于加熱處理過程中,( )受熱爆裂而成。

149
、天然琥珀中的內含物中,可有( )包裹體和植物包裹體。

150
、在琥珀和煤精的鑒定中,通常利用熱針試驗,琥珀呈( )氣味,煤精呈( )味道,而角質珊瑚呈( )氣味。

151
、當代紅珊瑚最重要的產地是( ),紅珊瑚約在水深( )

152
、象牙的化學組成包括( )( )兩部分。其橫截面具有特征的( )搆造。

153
、煤精是( )的一個變種。

154
、龜甲的色斑在顯微鏡下呈( )顆粒狀,而塑料的色斑呈( )

155
、骨制品常用來仿制象牙,它們最本質的區別是象牙具有( )結搆,而骨制品具( )結搆。

156
、紅色珊瑚屬于( )質珊瑚,黑色珊瑚屬于( )質珊瑚。

157
、鈣質型珊瑚結搆縱向呈( ),橫截面呈( )。該結搆是珊瑚與( )區分的重要依據。

158
、把珍珠在( )中浸泡,而后暴露在日光下使金屬銀沉澱是使珍珠造成黑色的改色方法之一,另一種改色方法是( )

159
、有機寶石易于受到( )的損害,所以在測試時一般避免使用( )測定其相對密度。

160
、常見的寶石優化方法有( )( )( )( )( )等。

161
、常見的單用熱處理而改善顏色的寶石有( )( )( )( )( )( )( )等。

162
、目前用于寶石優化的輻照源有( )( )( )等。

163
、用于有機寶石漂白的試劑常有( )( )

164
、合成立方氧化鑽是用被稱為( )的技朮生產的。

165
、狹義的包裹體是指礦物( )過程中被捕獲的( )

166
、寶石學中包裹體的概念是指與主體寶石存在成分、( )和物性差異的( )、內部缺陷和( )

167
、按包體與主晶寶石形成的先后次序,將包體分為( )( )( )

168
、獨立的圓形氣泡可出現在( )寶石和( )中。

169
、助熔劑殘余是( )方法合成寶石的鑒定特征,( )是焰熔法合成寶石的鑒定特征。

170
、空穴中兩相不混溶液相和氣相包體,常出現于( )( )中。

171
、“蜈蚣”狀包體是( )的特征包體。

172
、“荷葉”狀或稱“睡蓮葉”狀包體是( ),的特征包體。

173
、紅寶石中出現煎蛋狀包體,指示該寶石產自( )

174
、常出現色帶的寶石有( )( )( )( )( ) ( )( )等。

175
、顏色分布呈“芯”狀即寶石內部與邊部顏色不同的寶石可能有( )( ) ( )

176
、顏色集中于稜線上呈“蛛網”狀分布,說明該寶石經過( )處理。

177
、“指紋狀”包體常出現于 ( )( ) ( )( )等寶石中等寶石中。

178
、“糖漿狀”包體常出現于( )中。

179
、“馬尾”狀石棉縴維包體是( )( )的特征包體。

180
、尖晶石中常出現( )

181
、在對寶石進行鑒定后,定名須根據以(《》)進行正確定名。

182
、玳瑁的折射率為( ),密度值為( )

183
、作為寶石仿制品的玻璃主要有( )( )

184
、根據特殊光學效應和特殊現象,祖母綠的品種有( )( ) ( )

185
、雞血石的主要產地有( )( )

186
、一粒粉色刻面型寶石,空氣中重為16ct,水中稱重為12ct,其密度為( ),可能是( )

187
、影響鑽石淨度分級的因素有( )( ) ( ) ( )

188
、四大名硯為( )( ) ( )( )

189
、紅珊瑚最重要的產地在( )。紅珊瑚約在水深( )米處。

190
、查羅石的中文名稱叫( )

191
、與翡翠相似的符山石折射率( ),密度為( )

192
、高檔綠松石的顏色為( )( ) ( )折射率為( )

密度為( ),硬度為( )

193
、金綠寶石的品種有( )( ) ( )( )

194
、填寫下列寶石的英文名稱:

祖母綠( )、鑽石( )、藍寶石( )、碧璽( )

195
、紫外熒光下,大多數歐泊發出( ),并( )。而合成歐泊( )( )

197
、注膠處理翡翠紅外光譜鑒別峰位是:( )

198
、紫晶和煙晶石顏色是由于( )( )空穴產生的。

199
、橄欖石可見光吸收光譜峰位是( )

200
、塑料在正交偏光鏡下常見( )效應,表現( ),半透明或不透明塑料常見顯示( )的特征。

201
、祖母綠切磨時,台面方向應平行于哪個方向( )

202
、查羅石的另一個中文名稱是( )

203
、填寫下列寶石的英文名稱

藍寶石( ),鑽石( ),電氣石( ),祖母綠( )

204
、孟素紅寶具有色心為( )色,加熱后整體為( )

205
CIBJO( )IDC( )國家注冊師( )

206
、綠色染色翡翠放大觀察顏色呈( )分布,輔以( )( )檢測 。

207
、鑽石的藍色為( )( )致色。綠色由( )致色。

208
、吉爾森合成綠松石大量均勻分布( ),天然品具( )

209
、青金岩由( )( )( )組成,用( )方法使顏色分布均勻。

210
、紅柱石中心含( )形成十字,稱為( )

211
、貓眼質量評價( )( )( )( )

212
、祖母綠產地( )( )分別有特征晶質包體( )( )

213
、龜甲在顯微鏡下呈( )狀顆粒,塑料為( )狀。

214
、玻璃脫玻化呈( )結搆,鋯石褪晶化( )結搆。

215
、合成碳硅石在10倍鏡下明顯可見( )( )

216
、鐵榴石的譜線( )

217
、貓眼的化學式 ( )

218
、貴鐵橄欖石中鐵橄欖石含量( )

219
、瑪瑙的英文名稱是( )

220
、山東藍寶石( )礦床,湖北綠松石( )礦床。

221
、螢石( ),金紅石()孔雀石( )

222
、孟速紅寶具有色心為( )色,加熱后整體為( )色。

223
、綠色染色翡翠放大觀察顏色呈( )分布,常輔以( )和 ( )檢測。

224
、鑽石的藍色為( )致色,綠色由( )致色。

225
、吉爾森合成綠松石顏色( ),而天然品( )

226
、青金岩由( )( )( )等礦物組成。

227
、紅柱石中心常因含( )而形成黑十字,被稱為( )

228
、貓眼質量評價要素包括( )( )( )( )等。

229
、祖母綠著名產地有( )( )等,他們分別具有特征的( )( )包體。

230
、龜甲的顏色在顯微鏡下呈( )狀,其塑料仿制品為( )狀。

231
、合成碳硅石在10倍鏡下明顯可見( )( )

232
、近年來通過對商界中統稱的緬甸產的“翡翠”研究發現,其集合體的主要組成礦物有三種,這三種主要組成礦物分別是:( )( )( )

233
、最新研究發現的KM鑽石是一種( )鑽石。

234
、俗稱“水藍寶石”的寶石的正確名稱為( )

235
、我國淡水養殖珍珠的主要生產省份是( )( )( )等。

236
、翠榴石的典型包體是( );烏拉爾產的祖母綠常具( )包體。

237
、黃玉的折射率變化與其( )的含量有關。

238
、俗稱的“加州玉”的正確名稱是( )

239
、翠榴石“火”不明顯的原因是( )

240
、粉紅色碧璽加工時台面與光軸方向呈( )關系。

三、判斷題

1
、紅藍寶石的多色性以垂直台面觀察結果較為准確。( )

2
、緬甸紅寶石中很少見固態包體,流體包裹體異常丰富。( )

3
、斯里蘭卡紅寶石內的金紅石包體與緬甸紅寶石的金紅石包裹體比較更細長呈絲狀,分布均勻。 ( )

4
、合成紅寶石和藍寶石不具備平直及角狀的色帶。 ( )

5
、有些合成紅、藍寶石既有焰熔法的特征又有助熔劑的特征。 ( )

6
、有些處理紅寶石既有天然的特征義有助熔刑法合成的特征。 ( )

7
、紅寶石中藍區468nm475nm的兩吸收線與Cr有關。 ( )

8
、無論顏色深淺只要具有Cr的吸收光譜就可以稱為祖母綠。 ( )

9
、根據三相包裹體可以判定祖母綠為哥倫比亞產的。 ( )

10
、如果祖母綠含有Fe,則不具紅色熒光,并在濾色鏡下呈綠色。 ( )

11
、合成祖母綠中沒有晶體包裹體。 ( )

12
、助熔劑合成的祖母綠常常有較小的折光率和雙折率。 ( )

13
、貓眼是具有貓眼效應的金綠寶石。 ( )

14
、鐵鋁榴石可以具有由不在同一平面的三組金紅石所產生的星光效應。 ( )

15
、水鈣鋁榴石是一種含結晶水的礦物。 ( )

16
、無色鋯石也可以觀察到在紅區的一條特征吸收光譜。 ( )

17
、翠榴石是鈣鐵榴石中部分FeCr置換的產物。 ( )

18
、變質成因的石榴石其異常消光很普遍。 ( )

19
、查爾斯濾色鏡下不變色的翡翠未經染色處理。 ( )

20
、查爾斯濾色鏡變紅的翡翠經過染色處理。 ( )

21
、玉石內部出現星點狀閃光的現象都可稱為“翠性” 。 ( )

22
.不含硬玉礦物成分者,不是翡翠。 ( )

23
、軟玉是礦物集合體,在正交偏光鏡下全亮。 ( )

24
、如發現某弧面寶石的底面有凹餡現象,則該寶石為玻璃仿制品。 ( )

25
、玻璃為均質體,在偏光鏡下顯示全暗。 ( )

26
、玻璃貓眼在垂直眼線的方向可觀察到六方蜂窩狀結搆。 ( )

27
、綠柱石玻璃即為綠色的普通玻璃,常用做模仿祖母綠。 ( )

28
、塑料、玻璃几乎可以仿所有的天然寶石。 ( )

29
、星光紅寶石中的金紅石針是同生包裹體。 ( )

30
、在寶石學中,色帶并非包裹體,只是一種生長現象。 ( )

31
、在對寶石進行鑒定后,必須得出結論。 ( )

32
、釆用儀器檢測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因此肉眼和觀察完全沒有必要。 ( )

33
、包體特征是區分天然和合成寶石的唯一證據。 ( )

34
、水晶中出現面包渣狀包體,一定是合成水晶。 ( )

35
、寶石中出現片狀金屬礦物包體,說明該寶石是人工寶石。( )

36
、根據特殊光學效應和特殊現象,可將祖母綠分為祖母綠星光、達碧玆和祖母綠貓眼三個品種。 ( )

37
、只用放大鏡就能區別1克拉重的合成碳硅石和鑽石。 ( )

38
、雞血石產地有三個:青田、巴林、昌化。 ( )

39
、含鉻譜的綠色綠柱石是祖母綠。 ( )

40
Maxixc綠柱石平行C軸看呈藍色,垂直C軸無色。 ( )

41
、東陵石中鉻云母解理面具閃光,因此也是翠性。 ( )

42
、玻璃均質體在正交偏光鏡下可以不出現全暗現象。 ( )

43
、金剛石、螢石、尖晶石的硬度在各個方向相同。 ( )

44
、柱面碧璽可見三種顏色,表明它具有三色性。 ( )

45
GE鑽石常用Ⅱa型鑽石來處理。 ( )

46
415nm吸收線可以區別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 ( )

47
、弧型生長紋和氣泡是焰熔法合成紅寶石主要鑒定特征。 ( )

48
、石榴石在紫外燈下熒光呈惰性。 ( )

49
、綠松石是含水硫酸鹽寶石礦物。 ( )

50
、金紅石屬三方晶系。( )

51
、榍石的光澤為金剛光澤,紫外燈下熒光呈惰性。 ( )

52
、我國碧璽的主要產地是阿爾泰和云南的哀牢山。 ( )

53
、充填鑽石的主要鑒定特征之一是具彩虹效應。 ( )

四、不定項選擇題

1
.紅寶石和紅色尖晶石可靠的區別方法是: ( )

a
、三組定向絲狀金紅石晶體包體及生長紋 b、偏光鏡

c
、螢光性 d、濾色鏡 e、多色性

3
.紅色尖晶石和紅寶石光譜不同之處在于: ( )

a
、紅區Crb、黃,綠區寬帶 c、紫區全吸收

d
、藍區有2—3條吸收線 e、藍區無2—3條吸收線

4
.在藍寶石中觀察到平行排列的金紅石針狀包裹體,可以判定該藍寶石是( )

a
、擴散處理的 b、天然的 c、助熔劑法合成的

d
、熱處理的 e、無法判斷

5.
染色紅寶石可具有下列的哪種特征 ( )

a
、紅色的熒光 b、典型的吸收光譜

c
、發育的裂隙中的紅色染料殘余 d、助熔劑殘余

6
.星光紅寶石加工時的正確取向是( )台面

a
、平行cb、斜交cc、垂直c

7
.一粒正確定向的刻面紅寶石,應在什么位置觀察到最明顯的二色性:( )

a
、垂直頂刻面 b、斜交腰稜處 c、垂直腰稜處

8
.紅寶石與紅色尖晶石最快捷的區別辦法是:( )

a
、包體特征 b、顏色分帶 c、熒光特點

d
、查爾斯濾色鏡 e、多色性

9
.紅寶石與紅色石榴子石最快速的區分辦法是:( )

a
、折射率 b、熒光 c、多色性

d
、濾色鏡 e、金紅石包體

10
.不是表面擴散法處理紅寶石鑒定特征的是( )

a
、顏色 b、放大檢察 c、熒光 d、比重 e、二色性

11
.水熱法合成祖母綠可具有下列的那些特征 ( )

a
.箭頭狀的生長紋 b.釘狀包裹體

c
.較低的折光率 d.與C軸平行的色帶

12
.助熔劑法合成祖母綠具有下列的那些特征 ( )

a
.面紗狀的助熔劑 b.完美的硅鈹石晶體包裹體

c
.較低的折光率 d.箭頭狀的生長紋

13
.祖母綠常用的優化處理方法是 ( )

a
.輻照 b.充油 c.加熱 d.鍍膜

14
.綠柱石的化學化學式是:( )

a. A1203 b
MgAl204

c
Be3Al2(Si6Ol8) dBeAl204 e. Be2(Si04)

15
.綠柱石的折射率和相對密度是:( )

a
1.4343.18 b1.535—1.5392.60

c
1.56—1.592.62—2.90 d1.7183.62

16
.銫綠柱石顯:( )

a
.綠色 b.紅色 c.玫瑰色 d.黃色

e
.褐紅 f.粉紅,桃紅

17
.區別天然和合成祖母綠的方法是:( )

a
.折射率、密度 b.包體 c.螢光

d
.包體與折射率、密度三者結合 e.光譜

18.
下列哪種說法正確:( )

a
.大多數助熔劑法合成祖母綠、其折射率.雙折射率.相對密度都高于天然祖母綠

b
.大多數助熔劑法合成祖母綠,其折射率低于天然祖母綠

c
.大多數助熔劑合成祖母綠,雙折射率高于天然祖母綠

d
.大多數助熔劑合成祖母綠,其折射率,雙折射率、相對密度均低于天然祖母綠

e
.大多數助熔劑合成祖母綠,其比重都高于天然祖母綠

19
.己鑲嵌的綠色鈣鋁榴石與祖母綠二者最易准確區分的方法是: ( )

a
.比重 b.偏光儀 c.濾色鏡

d
.折射率 e.紫外熒光

20
.某祖母綠含不規則方解石,長石、云母包體該品種可能產自 ( )

a
.哥倫比亞 b.前蘇聯 c.巴西 d.南非 e.印度

21
.下列寶石中能夠具有貓眼效應的品種有( )

a
.綠柱石 b.紅柱石 c.金綠寶石 d,鎂鋁榴石

22
.變石的特殊光學效應是: ( )

a
.變彩 b.貓眼效應 c. 星光效應

d.
色散 e.變色

23
石榴石拼合石的特征( )

a
.星光效應 b貓眼效應 c.變彩效應 d,紅圈效應

24
.翠榴石屬于:( )

a
鐵鋁榴石 b.鈣鐵榴石 c.鈣鋁榴石 d.錳鋁榴石

25
.天河石屬于:( )

a.
正長石 b.微斜長石 c.斜長石 d.拉長石

26
.拉長石的變彩是由于:( )

a.
細密的解理 b.含有磁鐵礦薄片

c
.成分有差異的斜長石出溶體 d.聚片雙晶間光的互相干涉造成

27
.橄欖石是鐵和鎂的類質同象系列,具有寶石品質中的橄欖石: ( )

a
.不含鐵 b.含少量鐵 c.不含鎂 d.含少量鎂

28
.下列那些綠色寶石在查爾斯濾色鏡會變紅色或粉紅色:( )

a
.綠色鋯石 b.橄欖石 c 綠色鈣鋁榴石 d.綠色透輝石

29
.黃晶與黃色帕托石的鑒定中,下面那一項不是鑒定特征( )

a
.光澤 b.相對密度 c.硬度 d.色散 e.折射率

30
.紫晶與堇青石最明顯的鑒別特征( )

a
.光澤 b.硬度 c.多色性 d.折射率 e.色心

31
.水晶中的“水膽”屬于( )

a
.原生包體 b.后生包體 c.同生包體 d.同生和后生均有

32
.紅柱石的多色性顏色是:( )

a
.黃、褐、原色 b.黃、褐、綠

c
.黃、藍綠、綠 d.褐黃綠、褐橙色、褐紅色

33
.堇青石的多色性顏色是:( )

a
.黃、紫、藍 b.藍、監綠、黃

c
.紫、紅、藍 d.黃、橙黃、藍

34
.有鉻吸收光譜的寶石有下列几種( )

a
紅寶石、紅尖晶石、變石

b
綠硬玉、翠綠鋰輝石、鉻透輝石、

c
祖母綠、綠藍寶石、桃花工(薔薇輝石)

35
快速、簡便鑒別橄欖石與黃綠色電氣石戒指,應選擇的儀器:( )

a.
偏光鏡 b.放大鏡或顯微鏡 c.二色鏡

d
.天平 e.分光鏡

36
.硬玉的化學式為:( )

a
A12SiO5 bNaAlSi206 cCaMgSi206 dNaAlSi308

37
.翡翠的主要產地是:( )

a
、中國 b、緬甸 c、美國 d、前蘇聯 e、日本

38
.軟玉按產出地質環境可分為:( )

a
、白玉和青玉 b、仔玉和山玉 c、羊脂玉和古玉

39
.軟玉的典型結搆特點是:( )

a
.變斑晶交織結搆b、縴維狀交織結搆c、放射狀縴維結搆

d
、等粒狀結搆 e、縴維狀網格結搆

40
.數粒半透明綠色玉石樣品同時放入密度為332的比重液里,其中l粒緩慢下沉,可能是:( )

a
、翡翠 b、東陵石 c、鈣鋁榴石 d、澳洲玉

41
.翡翠的“翠性”是指:( )

a
、韌性好 b、晶瑩的翠綠色 c、解理造成的星點狀閃光

d
437nm處的特征吸收譜

42
.火歐泊的產地是( )

a
. 巴西 b.澳大利亞 c.墨西哥

b
d.中國云南 e.烏拉圭

43
.天然白歐泊和合成白歐泊的有效和可行的判別標志是( )

a
.彩片的大小和結搆搆造 b.彩片的形狀和結搆搆造

c
.內含物(包裹體) d.折光率和密度 e.體色(底色)和透明度

44
.以下哪几種SiO2組成的玉石礦物在查爾斯濾鏡下變紅( )

a
.紫晶、東陵石、紅石英 b.芙蓉石、鉻玉髓

c
.綠東陵石、鉻玉髓

45
.珍珠的英文名稱是 ( )

a
amber bcoral cpearl dopal

46
.珊瑚的橫截面常有 ( )

a
.火焰狀搆造 b.放射狀紋 c.“旋轉引擎”紋 d.平行條紋

47
.有一黃色透明的寶石,內有昆蟲包體。它可能是( )

a
.硬樹脂 b.有機玻璃 c.琥珀 d.壓制琉琅

48
.琥珀的成因類型 ( )

a.
沉積型礦床 c.火岩型礦床 d.變質岩型礦床

49
.珍珠的硬度是 ( )

a. 2
5—4 b4 c35 d5 e3

50
.區分珍珠和仿制珍珠可靠且實用的方法( )

a
.觀察表面搆造及觸牙法 b.溫感法 c.手摸法

d
.折射率的差異 e.比重法

51
.珍珠的清洗應 ( )

a
.用很稀的醋酸清洗 b.用洗滌劑消洗 c.用洗衣粉

d
.用清水情洗 e.用Na2CO3

52
.貝殼的內部結搆特性是( )

a
.網狀 b.格子狀 c,彎曲縴維狀 d.唱片紋狀 e.丘疹狀

53
.鈣質珊瑚中顏色珍貴的為( )

a
.白 b.紅 c.黑 d.黃e.褐

54
.象牙在世界貿易中( )

A
可以自由貿易 B 不可以自由貿易

C
辦理許可證后可以自由貿易

55
.紅珊瑚屬于國家( )

A
一級保護動物 B二級保護動物 C三級保護動物 D未保護

56
.玳瑁屬于國家( )

A
一級保護動物B二級保護動物C三級保護動物 D未保護

57
.焰熔法可用于合成( )

a
.祖母綠 bCZ c.尖晶石 d.石英

58
.用來模仿寶石的玻璃,其折射率范圍一般是( )

a. 1.30—1.80 b
1.44—1.70 c1.54—1.65

d
1.64—1.72 e1.65—1.75

59
.翠榴石中常存在( )包體。

A
.相交近120°的金紅石針 B.馬尾絲 C.三相包體

60
.坦桑石的多色性常表現為( )

A
.紫紅/蘭/黃綠 B.綠/紫/淺藍 C.暗蘭/黃/紫

61
.軟玉按產出地質環境可分為( )

A
.白玉和青玉 B.仔玉和山玉 C.羊脂玉和古玉

62
.橄欖石的顏色主要由( )致色

A
Fe BFeTi C. Cr DMn

63
.黃玉與賽黃晶刻面寶石主要根據( )可區分開

A
.顏色 B.硬度 C.密度 D.解理

64
.暗色碧璽在加工成刻面寶石時,常使台面( )

A.
平行CB.斜交CC.垂直C

65
.黑珍珠只產在( )中。

A.
三角帆貝 B.馬氏貝 C.黑蝶貝

66
.珊瑚的橫截面常有( )

A.
火焰狀搆造 B.放射狀紋

C. “
旋轉引擎” D.平行條紋

67. ( )
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不需在證書中標示。

A
.染色紅寶石 B.無色油填充祖母綠 C.注塑綠松石

68. ( )
雖為二軸晶寶石,但在折射儀測試過程中常呈現假一軸晶現象。

A.
金綠寶石 B.橄欖石 C.燐灰石

69.
區別琥珀和塑料,可准備密度為105gcm3的鹽水,通常( )下沉。

A
.琥珀 B. 塑料 C。都不一定

70
.合成鑽石晶體常發育( )

A.
八面體 D.立方體 C.菱形十二面體 D.聚形

71
.下列品種那個屬于天然品:( )

a
.燧石玻璃 b.莫爾道玻璃 c.硒玻璃

72
.蛇紋玉中( )含量增加,硬度增大

A.
白云石 B. 菱鎂礦 C. 透閃石 D. 蛇紋石

73.
澳洲玉致色元素是( )

A. Fe B. Ni C. Cr

74
.不屬于天然玻璃的為( )

a
黑曜岩 b玄武玻璃 c玻璃隕石 d燧石玻璃

75
.橄欖石與硼鋁鎂石的區別( )

a
顏色 b折射率 c吸收光譜

76
.紫色一軸晶,負光性,折射率=1.55密度小于CHBr3的為( )

a
方柱石 b 紫晶 c綠柱石

77
.具砂金效應的( )

a
歐泊 b月光石 c東陵石 d日光石

78
.翡翠與加洲玉可用( )區分

a
折射率 b 吸收譜

79
.一綠色寶石在空氣中重373克,水中重273克,可能為( )

A.
金綠寶石 B.藍寶石 C.翠榴石 D.碧璽

80
.黃鐵礦的晶面花紋是由( )交替生長形成

A.
立方體 B.菱形十二面體

C
.五角十二面體 D. 五角三八面體

81
.蛇紋玉隨( )含量增加,硬度增大

A.
白云石 B.蛇紋石 C.菱鎂礦 D.透閃石

82
.不屬于天然玻璃的為( )

A.
黑曜岩 B. 玄武玻璃 C. 玻璃隕石 D. 燧石玻璃

83
.坦桑石在紫外熒光下呈( )

A
.藍白 B.暗黃綠色 C.藍紫色 D.惰性

84
.擴散紅寶石與紅寶石的鑒定特征是( )

A.
折射率 B.顏色分布 C. 多色性 D. 熒光

85
.翠榴石“火”不明顯的原因是( )

A.
色散低 B.折射率高 C.顏色深 D.密度大

86
.區別橄欖石與硼鋁鎂石的常規方法是( )

A.
顏色 B.折射率 C.吸收光譜 D.后刻面稜重影

87
.紫色、一軸晶負光性、折射率=155、密度小于CHBr3的為( )

A
.方柱石 B.紫晶 C.綠柱石

88
.具鷹架狀包體特征的紅寶石可能產自( )

A
.斯里蘭卡 B.緬甸 C.越南 D.泰國

89
.芙蓉石的致色元素是( )

A .Mn
Ti BV CCr DNiFe

90
.合成無色水晶和天然無色水晶相比,前者的紅外吸收缺失( )cm-1吸收峰。

A. 3595
3484 B45944484

C
25952484 D55955484

91
.下列可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是( )

A.
正長石 B.方柱石 C.電氣石 D.鑽石

92
.電氣石的表面縱紋是由:

a
.三方柱和六方柱交替生長而成

b
.三方柱和復六方柱生長而成

c
.三方柱和等面體生長而成

五、問答題

1
、對比焰熔法、水熱法、提拉法、助熔劑法合成紅寶石的包裹體特征。



2
、有三個紅色圓珠可能是紅寶石、玻璃、尖晶石、石榴石、碧璽,如何區分?



3
、如何區別擴散處理藍寶石與天然藍寶石?



4
、紅、藍寶石質量評價有哪些要點?



5
.簡述橄攬石與綠色鋯石的區別:



6
.輝石族的常見寶石品種有哪些?他們有哪些共性和個性?



7
.舉例說明包體在寶石學中的重要性。



8
.翡翠的主要優化處理方法及其鑒定。



9
.簡述翡翠的質量評價。



10
.國石評選活動中有哪些品種被定為侯選石?你認為國石應定哪一種,理由是什麽?



11
.古語云“玉,石之美,有五德”,此處的“玉”指哪一種?有哪“五德”?



12
.簡述歐泊的變彩原因。



13
.歐泊、Slocum石、塑料仿歐泊如何區別。



14.
虎睛石與石英貓眼有何區別。



15
.簡述方鈉石與青金岩的鑒定特征。



16
.同種顏色的獨山玉與翡翠如何鑒別?



17
.菱錳礦和薔蔽輝石的鑒別特征?



18
.列舉塑料仿寶石的種類



19
.玻璃仿具有特殊光學效應的寶石品種及主要鑒別特征。



20
.焰熔法合成藍寶石工藝流程圖,該方法所生長的不同顏色、不同光學效應的藍寶石鑒定特征及產生的原因?



21
.畫圖并簡述水熱法合成寶石的原理,該方法所合成祖母綠的鑒定特征,以及助熔劑合成祖母綠的區別。



22
.助溶劑法合成祖母綠的鑒別特征。



23.
優化處理的主要類型,各類方法主要適合哪些寶石種屬。



24
.包體有那些類型?舉例說明。



25
.如何鑒定紅色系列石榴子石紅尖晶石,紅碧璽,紅寶石?



26
.簡述石榴子石拼合石的鑒別。



27.
如何區分橄欖石、綠色合成剛玉、草綠色合成立方氧化鋯、綠玻璃和綠色合成尖晶石。



28
.龜甲與塑料的區別。



29
.如何區分天然琥珀與再造琥珀。

六、論述題

. 祖母綠常利用哪些優化處理方式?如何鑒定?



二、列表說明祖母綠、綠色電氣石、綠色YAG、綠玻璃的區別。



三、如何簡便的區別貓眼、石英貓眼、矽線石貓眼和陽起石貓眼



四、當你拿到一包紅色素面寶石時,如何進行鑒定操作,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五、試述玻璃充填鑽石的鑒定特征。



六、擴散處理藍寶石級鑒定特征。



七、論述翡翠優化處理。



八、簡述具有特殊光學效應的玻璃和其相似寶石的區別。



九、舉例說明三種折射率在153—158之間黃紫-紫色寶石種的區別。



十、簡述翡翠、染色石英岩、碧玉和獨山玉在顯微鏡下的特征。



十一、論述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區別



十二、論描述所有硅質寶石,并介紹單晶寶石與合成寶石的區別。



十三、論述黑珍珠的優化處理,仿制品的區別.



十四、論述十倍鏡下區別①綠松石、天河石 ②月光石、乳石英 ③歐泊、暈彩拉長石④綠簾石、翠榴石 ⑤藍色燐灰石、藍色碧璽.



十五、試述水熱法合成祖母綠的原理、裝置及其與天然祖母綠鑒別特征和成因。



十六、試區分鑽石、合成碳硅石、CZ和合成鈦酸鍶.



十七、試區別貓眼、石英貓眼、鉻透輝石貓眼和燐灰石貓眼。



十八、試區別折射率大于169的三種藍色寶石.



十九、試述綠柱石類寶石的優化處理方法及鑒定特征。


台長: 翠玨軒
人氣(3,721)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寶石學 |
此分類下一篇:寶石學名詞解釋
此分類上一篇:珠寶鑑定中心鑑定翡翠的過程

請問答䅁在那裡?
全部答案
2013-12-26 17:59:54
HiTi
請問答案在?
2013-12-26 18:02:19
(悄悄話)
2013-12-26 18:03:45
求答案
2015-08-01 03:29: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