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22 23:21:07| 人氣5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系統翡翠學》第四章、翡翠文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翡翠,自古以來就以它的深邃晶瑩的質地,蘊涵著神秘東方文化的靈秀之氣,有著“東方綠寶石”的美譽,被人們奉為最珍貴的寶石。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說:“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古人用兩美麗的小鳥來命名一種石,該是擁有一種怎樣動人的情懷,無形中為這種玉石增添了一種悠遠的文化氣息。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翡翠正是以它優雅華貴深沉穩重的品格,與中國傳統玉文化精神內涵相契合,征服了中國大眾的心靈,被推崇為“玉石之王”。翡翠是一種人們喜愛的石頭,它光彩溫潤、澤鮮豔、美麗動人。它與其他玉石一起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構成了獨特的文化;它不僅是一種美麗的石頭,而且在人們的心目中,它還帶有神秘的信仰的附托。更為甚者,它還帶著強烈的政治經濟色彩,在玉的精神中,深深地烙下了人類歷史發展中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印痕。

儒家思想的道德哲學可用五個字來概括:仁、義、智、勇、潔。其像徵意義則可以從玉的物理性質來喻意:“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也。其聲舒暢遠聞智也。不折不撓,勇也。銳廉而不悅,潔也。"  由此可知,中國古代道德思想對玉的理解,對玉的美的理解完全與對人的道德品質的追求融為一體。玉的品質就是人的道德、人格。後來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崇高犧牲精神,即是以玉的純潔高尚為喻,不願做醜陋的小人。

中國人對玉的理解,首先是從古代人對自然、天地、環境的神奇力量的不可捉摸到作為神來膜拜、祭祀,進而轉變為宗教觀念的。無論是道家、儒家、佛家,都認為神靈的玉給予力量和智慧,並以達到平安的人生。故玉器中出現了祭禮、避邪、護宅、護身等獨特文化景觀。例如,祭禮的玉大體有璧琮圭璋琥璜。禮曰: "蒼璧禮天,蒼者如天之色,璧圓像天體之形;黃琮禮地,黃色象徵大地,四方喻地;青圭禮東方,圭代表玉者的身份,也喻寓太陽,青色代表東方,屬木,喻春天,為天子大典之祭器;赤璋禮南方,半圭稱為璋,赤代表南方,夏天,屬火;白琥禮西方,世稱白虎西方,屬金,喻秋天,白虎星為西方之星;玄璜禮北方,璜為半璧,喻冬天、北方,屬"。 故古禮死屍心背四方置璧、琮、圭、璋、琥、璜六種玉器,以禮天地四方之精。玉器文化中獨特的佛神文化也是玉器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玉器的政治經濟思想是從社會有階級開始的,因此,它具有鮮明的地位等級、政令、戰爭、財寶等特點。中國人對玉器的地位等級的理解尤為精闢,它用不同的形器劃分了人的政治地位。 《周禮》中講道: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恆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天子既執圭,後則奉琮"。在後來清朝中出現的不同官位朝珠的不同及珠質的不同即是這一思想的延續與發展。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和氏璧的故事,以及歷代王朝都將玉器作為財寶收藏與玩賞,無一不是這一屬性的最好體現。

在石器時代,由於生產力的低下,生活的艱苦和解釋不了的自然現象,先民們把硬度高的石頭用石打石的方法製造工具,後又把色澤艷麗的美石,經過打磨穿孔,甚至系上自捻的小繩、套在頸項上以辟鬼魔、護身求安,這是最為原始的信仰與寄託。隨著生活資源的豐富,先民們感到美的石頭,不但能護身辟邪,而且它還是一種美化自己的飾物,這又是最原始的審美意識,一種最早出現的信念和虔誠。

從這以後經過兒千年,玉不斷的被賦予新的含意,發生著新的作用,在以後的社會發展進程中,更產生了許多和玉緊密關聯的神話與傳說,在華夏文明史上,玉石文化無處不見,精神美的象徵,因而文人常用以比喻許多事物,使許多人、物、事、景為之增輝生色。如謝枋得《蠶婦吟》:“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稱美女為玉人;牛嶠《菩薩蠻》:“門外雪花飛,玉郎猶未歸”,玉郎是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愛稱。至於玉容、玉面、玉貌、玉手、玉體、玉肩等,都是古代文人用來讚美美髮性肌膚和姿色的。白居易《長恨歌》中“玉容寂寞淚闌干”;梁簡文帝《烏棲曲》中“朱唇玉面燈前出”裡的“玉容”、“玉面”,則是指代“玉女”了。此外,形容人的風致還有“亭亭玉立”、“玉樹臨風”、“金有價,玉無價”、“君子以佩玉為美”,“金玉滿堂”,“金口玉言”,“冰清玉潔”“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等佳句名詩,形成了我國特有的一種玉文化及崇拜,都體現玉在人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玉,石之美者也”。許慎在解釋並感慨著。

生成了億萬年的玉,遇到了中國人之後,才變成了通靈寶玉。而具有人類所有的美好品性的中國人,把玉看作了民族的精魂。因為玉也具備了人類所嚮往的所有的美好的品性,溫文、寧靜、含蓄、純淨、堅貞和正氣。 “君子比德於玉”,是中國人一句古訓,是中國人與玉一見傾心的真情流瀉。中國人活著,像玉一樣,去世了,最神聖的悼念,也是“生芻一束,其人如玉”。玉最讓人稱道的品質還在於玉永遠不折不撓。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玉最讓中國人感動的品性。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收錄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305篇詩歌,其中有不少涉及到玉器或與玉有關的名篇名句,如“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鄭風女曰雞鳴》),其意是:我知道你來慰勞我,把由幾種玉組成的佩玉贈送給你。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秦風小戎》)之意為:想起我那心上人,溫文儒雅有如美玉。屈原《九章涉江》中云:“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此句是說:登上崑崙山品嚐玉之精華,可與天地一樣長壽,像日月一般光輝。這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之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小說等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中,有不少用“玉”字的句子或題名,還有涉及玉的主題與情節。描寫玉工碾玉勞動及其不幸愛情遭遇的宋話本《碾玉觀音》,與玉的關係就更為直接。元明雜劇《玉玦記》、《拾玉鐲》、《一捧雪》等,也都是以玉文化素材為創作線索的代表作品。

唐宋詩詞中,用“玉”字或以玉字組句的,確是屢見不鮮、比比皆是,但以全詩吟玉或與玉密切相關的卻不可多見。罕見的以玉為主題的唐詩,有李賀所作《老夫采玉歌》(《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一),這首七言古詩描寫一老夫在蘭溪冒著飢寒和死傷的危險采玉的苦難生活,摘引前半部分: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飢寒龍為愁,蘭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

歷代有不少有關玉的名句,如:

“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李清照:《孤雁兒》)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玉瓶瀉尊中,玉液黃金脂”(<效陶潛體>白居易)

“顧慚青雲氣,謬奉玉樽傾”( <獻從叔當宰陽冰>白居易)

“釵頭玉茗妙天下,瓊花一樹真虛名”(<眉州郡燕大醉中間道馳出城>陸游)

“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滿江紅中秋>辛棄疾)

“飛起玉龍三百萬,攬得周天寒徹”( <念奴嬌崑崙>毛澤東)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無題> 李商隱) “碧香三酌半,玉笛醫生段”(<月下聞笛> 楊萬里)

還有許多有關玉的美妙成語及詞句,現列出最主要的如下:

鑑玉尚質,執玉尚謹,用玉尚慎。家家抱荊山之玉,人人握靈蛇之珠。藏玉顯真情,佩玉升情操。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寧可玉碎,不願瓦全。無陽不看玉,月下美人多。太平盛世玉生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豐年玉、荒年谷。無瑕勝美玉。化干戈為玉帛。萊霞倚玉樹,玉石俱焚,玉潔冰清,玉魚之斂,玉姜避難,玉燕投怀,玉扇之報,玉昆金友,玉粒桂薪,玉潤珠圓,玉不琢不成器,金科玉律,金玉良言,金玉滿堂,金枝玉葉,金口玉言,金馬玉堂,金漿玉醒,金童玉女,冰肌玉骨,潔身如玉,亭亭玉立,溫潤如玉,守身如玉,拋磚引玉,良金美玉,瓊樓玉宇,憐香惜玉,香消玉隕,飛珠濺玉,玉樹臨風,美玉如斯等。

當人類的祖先把一顆獸牙或一塊獸骨用皮繩穿起掛在自己的頸部時,那不僅僅是愛美的天性在作怪,還希望掛在胸前的戰利品,能為他們趨吉避兇,消災解難。每個民族在它的文明發展史中都蘊育了獨特的珠寶文化,一些珠寶首飾由於它材質的特殊性和某種傳說而被賦予了特殊的靈性,成為人們所說的祈福珠寶。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人們自然不會再迷信珠寶的所謂神靈作用。然而,在源遠流長的歷史中形成的審美觀念和民風民俗依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追求幸福祈求平安也是人類共同的心願。當你戴上一件祈福珠寶,只要你心中懷著真善美,緊貼你肌膚的珠寶自然會體會你的真心與真情,相信吉祥、安康、幸福、快樂會永遠環繞著你。翡翠是玉中的一種,與璀璨閃耀的鑽石相比,中國人對細密圓潤、色彩鮮麗的翡翠傾注了更大的熱情。中國的玉文化源遠流長,古人云:“君子之德比於玉”。戴一件晶瑩碧透、內蘊堅實的翡翠,就是你君子之風的體現,那些雕刻著吉祥圖案的翡翠更是幸運與幸福的象徵,翡翠讓你福運連綿。

如今,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翡翠作為玉石中最珍貴的品種之一,更為人們廣泛使用。人們用翡翠製作出各種精美的飾品、工藝品和首飾,來演繹藝術的真諦和美麗的風姿。每年一屆的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常常有翡翠精品以驚人的價格成交,其拍賣價值居各類寶石之首,可見翡翠的受歡迎程度。

西方人用鑽石代表永恆,東方人用翡翠代表精神和藝術,“五福臨門,福祿壽喜,步步高升,大展宏圖,花開富貴,萬象更新……”等中華文字的經典用語皆可由能工巧匠用翡翠雕琢成項鍊、戒指、挂件等來裝扮自己,顯示美麗和富貴。人們戴翡翠製成的神像等挂件,來達到精神上的寄託,用翡翠做成的擺件工藝品鎮宅、辟邪、欣賞及收藏。

“玉文化”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上,多興盛於太平盛世。今天,翡翠文化藝術的繁榮,與人們處在一個和平、富裕的時代有關。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翡翠所展示的藝術文化也越來越昌盛。翡翠的欣賞是一門藝術,我們每個人不但要從文化的層面來認識翡翠、欣賞翡翠,而且要多了解一些物化的東西,如翡翠的料石、翡翠的顏色、關於翡翠的一些常用術語,如水、種、地子、照映等,全方位地來對翡翠進行把握。人們收藏翡翠時,收藏的不是料石,而是雕琢成型後的器物,藝人對翡翠加工的過程就是賦予翡翠魂魄、性靈的過程,這之後翡翠才真正具有了藝術價值。就如和氏璧一樣,只有剖璞雕琢以後才表現出它的價值,而藝術是無價的。

翡翠的欣賞水平,是博採眾長而形成的。珍藏翡翠的人,他必須具備多種知識,必須了解中國整個玉器史,包括玉器的品種、形制、產地和工藝等。還必須了解中國青銅器,中國陶瓷器,中國書畫。因為在古老的文化中,各種文化都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另外,還必須了解金、銀器的知識,因為在首飾類中,翡翠是與它們配伍而存在的。還有有關民族、民俗等方面的知識也要掌握。

台長: 翠玨軒
人氣(5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系統翡翠學 |
此分類下一篇:《系統翡翠學》第五章、翡翠詳解(1)
此分類上一篇:《系統翡翠學》第三章、翡翠的發現時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