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20 22:56:32| 人氣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解表劑復習─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桂枝湯的功效、主治、方歌:

功效: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

方歌: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藥甘草姜棗同,解肌發表調營衛,表虛有汗此為功。

桂枝湯(解表劑,辛溫解表):症狀為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或鼻鳴乾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組方:桂枝、芍藥、炙甘草、生姜、大棗。

  • 九味羌活湯中辛散藥和清熱藥結合運用的意義。

汗、清二法合施,可使溫散而不致助熱,清熱而不涼遏表邪,散而不峻,寒而不滯。

九味羌活湯(解表劑,辛溫解表):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兼有裡熱證;治則:發汗祛濕,兼清裡熱。

羌活祛在表風寒濕邪;防風散風(發汗除風濕)蒼朮除濕(發汗除風濕);細辛散寒通絡,尤能止痛;

白芷祛風散寒,兼能宣痺;川芎祛風,尤能行氣活血;甘草調和諸藥。

黃芩、生地黃:清泄裡熱,兼制辛溫香燥之品助熱傷津。

  • 敗毒散中配用人參的意義:

其作用有二:

一、扶助正氣,鼓邪外出;

二、散中有補,不致耗傷正氣。

人參敗毒散(解表劑,扶正解表):主治氣虛之人外感風寒濕邪證;治則為益氣解表,散風祛濕。

組方意義:羌活、獨活(通治一身上下之風寒濕邪,通絡止痛);柴胡(辛散解肌);川芎(行血祛風);

枳殻(降氣);前胡(祛痰);茯苓(滲濕);人參(扶助正氣以利解表,祛邪而不傷正,防邪復犯);

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生姜、薄荷(發散外邪)。

  • 桑菊飲的功效、主治、方歌。

功效: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溫咳嗽。

方歌: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清疏肺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銀翹散(解表劑,辛涼解表):症狀為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組方:金銀花、連翹(透邪清熱,辟穢解毒);荊芥穗、淡豆鼓(助君藥開皮毛以祛邪);

薄荷、荊芥子(疏風熱,清利咽喉);桔梗(宣肺利咽,利咽止痛);生甘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

竹葉(清泄上焦以除煩);蘆根(清肺生津以止渴)。

  • 銀翹散中配伍荊芥穗、淡豆鼓的意義。

荊芥穗、淡豆鼓雖辛而微溫,但配入大隊辛涼解表藥中,恰能助笸藥辛散透表之力。

  • 麻杏甘石湯中麻黃、石膏相配的作用。

二藥相配,既能宣肺、又能泄熱,相制為用,麻黃得石膏,則宣肺平喘而不助熱;石膏得麻黃,清解而不致涼遏。

麻杏甘石湯(解表劑,辛涼解表):主治肺熱壅盛證;治則辛涼宣泄,清肺平喘。

組方:麻黃(宣肺開表,以達裡熱,兼散表邪);石膏(清泄肺胃,透熱生津);杏仁(降利肺氣,止咳平喘);

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配麻黃使宣肺而不耗氣;配石膏,使清熱而不傷津。)

台長: 北明
人氣(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養生保健 |
此分類下一篇:經筋通養生健全書讀書摘要─8
此分類上一篇:解表劑復習─7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