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3-23 17:20:57| 人氣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思細膩敏感也能接受能心理治療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一名女子長期以來深受自己與他人相處「格格不入」十分困擾,經求助於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精神科接受心理治療後,才發現她的問題在心思細膩敏感的人格特質,在接受治療後總算能將其特質化為優勢,展現在生活中。

精神科歐哲瑋醫師指出,該名女子進到心理治療室,主述長期覺得跟其他人格格不入,偶爾也曾不經意聽到其他人抱怨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工作跟生活上不免感到寂寞。治療初期患者總是說不清「格格不入」是什麼情形,因此治療師很難確定她的狀況,倒是對「其他人抱怨不知道她在想什麼」感同身受。

直到一次治療時間臨時改到中午,治療師禮貌性的問患者吃過了沒,她卻遲疑了幾分鐘,最後吐出「算是有吧」。在治療師進一步探索之下,才知道在那幾分鐘內,患者腦中飄過的想法多達長長一串,不僅多而且塞住了。在引導下患者才結巴的說出中午沒有吃,同時擔心這樣說好像在抱怨預約的時間太勉強,想用減肥當理由,卻又擔心重點變成自己在減肥,可能會浪費時間談一個胡謅的理由,猶豫著要不要改說已經吃了超商飯糰,但又想隨便吃會不會顯得很匆忙,而且自己原本天氣熱就不吃午餐,心想這些好像跟治療扯不上邊,於是腦袋就打結了。

歐哲瑋醫師說,那次午間問候開啟了治療的契機,隨著治療進展,患者越來越能清楚表達自身想法,也發現身邊的人變了:跟姊姊抱怨瑣事的時候發現姊姊耐心的聽完了;同事知道她工作忙不完順手幫她處理了一部分;她也第一次發現男友很貼心,大熱天時主動帶杯冰茶給她。原來「格格不入」是因為講不清楚,而講不清楚是因為「心思細膩敏感」的人格特質,經治療後她總算能轉化問題成為其優勢展現在生活中。

歐哲瑋醫師說,目前健保制度僅給付民眾因生病需要之心理治療,若有工作、婚姻、親子等困擾,並未達到精神疾病診斷,但想尋求心理諮商則無法由健保給付,而是屬於衛生福利部規劃的「心理健康促進」範疇,然而目前免費心理衛生諮詢的時間及名額限制極多,往往一般「沒病」的民眾最能取得的諮商資源就是自費的心理治療。

歐哲瑋醫師說,究竟誰適合心理治療呢?其實只要願意主動進入治療就有潛力變好,但有兩種個案很常猶豫不前:一種是不確定自己需不需要治療,另一種是認為身邊的人需要治療。這兩種都察覺到生活有困擾,但不確定治療如何能幫得上忙,或沒有意識到自己也能改變現況。

歐哲瑋醫師舉例說,例如聽父母講話容易一肚子火、伴侶間總莫名引起爭端、時不時擔心小孩跟不上進度、工作會一直拖延等,都是心理治療能幫上忙的對象即便不適合心理治療,治療師也會建議合適的求助管道。因此一般民眾只要有上述困擾或疑惑,都能透過心理治療改善現狀。

 

台長: coolanews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