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0-29 19:01:31| 人氣1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病從口入小心食物發炎指數與癌症的關聯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表示,婦產癌症是國人疾病死亡的主因,依研究,除遺傳外,環境污染、不當飲食習慣、肥胖、少運動及生活中過度壓力等,都和癌症有密切關係。

李耀泰主任說,促發炎指數的食物(如精緻糖和碳水化合物、人工反式脂肪、加工肉品、油炸等)容易致癌,應減少食用;反之,多攝取抗發炎食物(如莓果類、葡萄、番茄、堅果、魚類、花椰菜、綠茶、五穀雜糧等)、不菸酒、常運動、規律生活,則對身體健康有加分。

李耀泰主任綜合四九四篇文章的研究,探討高靈敏C反應蛋白增加至三至十毫克/公升間,食物的性質以食物發炎指數作指標。食物發炎指數的計算方式乃回顧過去二十四小時或七日所使用的四十五種食物之元素,以+1表示食物含有促發炎性質,-1表示食物有抗發炎子,0表示無影響發炎生物標記。

促發炎物包括能量、總脂肪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飽和脂肪酸、鐵和維他命B12等;抗發炎物則包括薑、薑黃、紅酒、百里香、九層塔、大蒜、洋蔥、辣椒、紅茶、鋅、硒、鎂、全部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n3和n6脂肪酸、纖維、維他命B1、維他命B3(菸鹼酸)、維他命B6、葉酸、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D、維他命E、異黃酮、大豆異黃酮、花青素、迷迭香、β胡蘿蔔素、咖啡因等,相加為總分。每一種食物元素產生的食物發炎指數分數不同,乃根據研究文章的多寡、使用人類(包括實驗性、前瞻性世代、病例控制或橫截面研究)、動物或細胞的研究而有不同比重;同時,有些食物可能同時具有促發炎和抗發炎標記,分數是取其平均值。根據文獻報告,食物發炎指數的為範圍在-八點八七至七點九八之間,低的食物發炎指數表示服用較多抗發炎食物,高的食物發炎指數表示服用較多促發炎食物。

李耀泰主任指出,食物和營養因素估計佔癌症發生率二十至六十%,在已開發國家的風險高於開發中國家的二十%。

李耀泰主任綜合四十篇前瞻性世代研究、共一一八四四七四位受研者,其中癌症患者有二八六一四。結果食物發炎指數每增加一單位,發生大腸直腸癌風險六%、乳癌風險三%、前列腺癌風險六%、胰臟癌風險十六%、卵巢癌風險八%、食道鱗狀細胞癌風險二十四%、腎臟癌風險八%、食道腺癌風險二十六%,顯示攝取促發炎指數食物會增加罹癌風險。

李耀泰主與舉另一研究認為,促發炎指數食物會增加許多癌症的風險,如大腸直腸癌等,而攝取富含纖維和維他命食物能改善腸道益生菌及降低癌症發生率;而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肺癌等可能與抽菸、酗酒息息相關,如戒除惡習,少吃發炎性食物,補充維他命和礦物質,有助降低癌症風險。其它報告亦認為,食用抗發炎指數食物能減少胰臟癌、肝癌、腎癌、前列腺癌、膀胱癌、乳癌和各種婦科癌症之風險。同時,促發炎指數的食物會增加許多癌症的死亡率。

李耀泰主任根據研究,許多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肥胖、糖尿病等與慢性發炎息息相關。而導致慢性發炎的因素很多,如吸菸、少運動、西化油脂多食物和年長等,其中食物之影響層面甚大,有關食物與常見發炎標記的報告也極多,包括C反應蛋白、介白質1β、介白質4、介白質6、介白質10、腫瘤壞死因子等,換言之,食物是可分為有促發炎或抗發炎性質兩類的。促發炎指數食物會刺激脫氧核醣核酸(DNA)受損,增加分裂後修補的錯誤、血管增生和加速侵犯,導致各種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提升,包括婦癌在內。

李耀泰主任建議,宜多食用抗氧化食物(如維他命、胡蘿蔔素、蔬菜、水果),避免太油、太甜、紅肉和含丙烯醯鞍的食物,不菸酒,加上適量運動,便能改善風險和預後。

台長: coolanews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