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9-04 19:52:01| 人氣2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以中醫觀點協助癌因性疲憊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孟蒨南市報導〕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部徐瑜璟中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會希望配合使用中醫或替代療法來協助治療,但多數對中醫藥本身 以及其使用時機較少有完整性的概念,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待癌因性疲憊症,主要會以患者整體的症狀來作診療,根據西醫的檢查結果、搭配中醫的望聞問切來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以減緩癌症所造成的疲倦,及癌症治療的伴隨症狀,使癌症治療更加完整。

 徐瑜璟中醫師指出,研究顯示癌症病友併用中醫藥及輔助療法的情形相當普遍,但在西醫治療期間,常會隱瞞西醫師自行服用輔助療法,顯示癌症病患有生理心理不適時,可能會尋求中醫或其他替代醫療的協助,但卻較少得到完整的資訊,無法和必要的現代醫療有較好的接軌。

 癌症病友如有以下的狀況,需考量是否有癌因性疲憊症,癌因性疲憊症是指與癌症或癌症治療相關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四肢沉重等症狀持續二週以上,且非心理疾病引起、與近期活動無關,而會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功能。約五十八至九十%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五十至八十九%的末期病患,會有癌因性疲憊症,疲倦與癌症本身會有更多心理和生理的交互影響,加重患者負擔,造成有心接受治療,卻無力撐完療程的狀況。

 疲倦在中醫屬氣虛、陽虛、虛勞等範疇,主要以補氣、溫陽等方法治療;合併癌症治療放、化療時,在中醫偏屬於熱、毒等範疇,會導致虛實夾雜、虛瘀夾雜、虛不受補,或其他肝鬱脾虛等症狀,因此治療上需依據治療的過程、癌症和疲倦的嚴重程度、其他伴隨的因素等,由中醫師辯證論治下開立處方。

 中醫藥在癌因性疲憊症的使用時機,主要是根據目前癌症嚴重程度和治療方法,包括期數、正在接受的治療、是否有其他造成疲倦的原因、心理和社會狀況等,經由醫師評估其疲倦不是因為癌症加重,或其他重大原因所引起,則可配合中醫輔助治療。

 通常在接受化療十至十四天後,血球較低時及放療結束後為疲倦症狀較多的時期,故在以下時期建議可考慮使用中醫治療:癌症治療結束後仍有倦怠感、西醫治療前二至三天已有疲倦症狀,或預期接下來的治療可能帶來疲倦症狀時、西醫療程中疲倦症狀嚴重,可能因此暫停治療者(如擔心藥物交互作用,可考慮使用針灸治療)。

  目前有許多醫學期刊上提到中醫對於癌因性疲倦有所幫助,包括黃耆、黨參、補中益氣湯以及針灸合谷、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陰陵泉等穴道,可有效降低疲倦程度,並改善生活品質。

  徐瑜璟中醫師表示,癌因性疲倦的病患除了運動等尋常治療外,在醫師的診斷下應可配合使用中醫治療使疲憊症狀改善,讓病患更能撐完療程並幫助生活品質的改善。

台長: coolanews
人氣(2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早期篩檢早期診斷不怕癌症上身!
此分類上一篇:女人下半身的困擾「尿失禁」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