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02 20:21:38| 人氣1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突如其來的癲癇發作小心是腦中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一名五十五歲的林太太,平常患有高血壓,但不規律服藥治療,某天早上,突然發現右邊手腳異常抽動無法控制的「癲癇」情形,同時伴隨著右臉抽動,抽動維持了約四分鐘,意識並無喪失,但表達不甚清楚,經成大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判定有失語症,併右側肢體無力,為急性腦中風。
  成大醫院神經科醫師黃欽威指出,該名患者發作之後頗為疲勞,就臥床休息。病人之前無此類病史,原本家屬以為病人撞邪,欲帶至寺廟收驚;後來家人帶她至附近診所檢查,診所告知應為腦神經問題,建議至大醫院檢查。來到成大醫院就診,經神經內科醫師判定有失語症,併右側肢體無力,為急性腦中風,經腦部核磁共振掃瞄確認為梗塞性腦中風。
  因為患者已過血栓溶解劑的急性缺血性中風發病三小時,於是進行抗血小板製劑阿司匹靈之治療。神經內科醫師判定當天早上之癲癇發作歸因於急性梗塞性腦中風,腦波檢查發現腦血管梗塞側仍有部分不正常之棘波。經藥物治療(抗血小板製劑阿司匹靈與抗癲癇用藥)之後,患者住院期間未有癲癇發作出現,待右側肢體偏癱與失語症症狀穩定後出院,患者需長期復健治療。
  黃欽威醫師說,研究發現,急性腦中風約有百分之二至四的病人會在中風初期的二十四小時內出現癲癇發作症狀,出血性腦中風又比梗塞性腦中風略多;此情形下的癲癇發作,可能與大腦局部神經細胞的缺血與缺氧後,產生興奮性毒性有關,與細胞內鈉與鈣離子增加及麩(左麥右夫)氨酸興奮性毒性等密切相關。臨床統計上,成大醫院與加拿大的合作研究發現,通常年紀較輕者,女性,中風愈嚴重者(較大的血管梗塞)較易出現癲癇,且在住院過程中,再次有癲癇發作的風險也較高。與無癲癇發作之梗塞性腦中風患者相較,有癲癇發作者往往有較差的預後,以本病例而言,患者雖然後來無癲癇發作,但因中風後仍殘存右側肢體偏癱與失語症。
  黃欽威醫師呼籲民眾,突如其來的癲癇發作(可表現為異常動作、抽搐、意識障礙、表達困難等,而不只是常見單純的「一手一腳」肢體乏力、走路不穩、臉麻嘴歪、「大舌頭」等),需儘速就醫,讓神經科醫師判斷是否有可能為急性腦中風導致,才不會錯過中風治療的黃金時間;並讓神經科醫師評估是否需使用抗癲癇藥物,若不是腦中風引起,則仍需檢查癲癇發作的原因,並作進一步治療。

台長: coolanews
人氣(1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肥胖會影響免疫力
此分類上一篇:窈窕一夏輕鬆享瘦!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