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22 21:53:19| 人氣2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下背痛的中醫治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下背痛」是國內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六十至八十%的國人曾有過或現正遭受下背痛的困擾,因背痛求診的人數,僅次於感冒,大部分下背痛患者會因疼痛而請假,以致影響工作生產力,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所以在早期階段對疾病有效的治療,能省去不少病患的負擔及社會資源的浪費。
  郭綜合醫院中醫科蔡文嘉醫師指出,一般所指的下背痛是非特定性下背部疼痛,其範圍是十二肋骨以下到下臀線以上的區域。下背痛是一種症狀,由脊椎及鄰近肌肉、韌帶等軟組織之病變而引起的疼痛症狀,好發於第四、五腰椎或第五腰椎和第一薦椎間。引起下背痛的主要原因可分為與脊椎有關以及與脊椎無關。下背痛常常剛開始時因抬重物或每一特定動作而突然發生背部劇痛,患者多認為是閃到腰,休息幾天就沒事,但有時疼痛卻慢慢地由下背部擴散到臀部,大腿外或後側,甚至延伸到下腿或足背或足底部。
  下背痛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與復健運動外,針灸療法提供了另一選擇。針灸的療效在國際上已獲得肯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都已證實針灸對改善下背痛有效。
  許多臨床研究也顯示針灸對於下背痛是有效果的,能減緩疼痛,使機體能應付日常生活等動作。針刺的主要生理機轉,是透過針刺特殊部位的刺激,使得神經系統活化而產生許多止痛介質,達到止痛和生理功能調整的效果,且可放鬆肌肉痙攣,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臨床上,中醫會運用特有的經絡系統來治療下背痛,以足太陽膀胱經為主要選擇,搭配足少陽膽經及足陽明胃經。根據經絡循行,透過病人疼痛反映的區域,而選取適當經絡上的穴位。
  蔡文嘉醫師舉案例說明指出,一名五十歲的陳先生,工作為卡車司機,常需久坐,平時易覺腰酸,在一次彎腰起身後突然下背部劇烈疼痛,原以為是閃到腰,休息幾天就沒事,但是疼痛卻慢慢地由下背部擴散到臀部,大腿後側,且伴隨麻木感,治療上以足太陽膀胱經為主,足少陽膽經為輔,針刺腎俞、大腸俞、委中、環跳等穴位,在持續針灸一個療程後,腰部酸痛已不明顯,麻木感較無。
  蔡文嘉醫師強調,下背痛其實是預防重於治療,良好的姿勢,儘量減少背負重物,讓腰椎以及附近肌肉、韌帶不受過多重力壓迫,可預防腰部軟組織受傷;若有必須搬運重物時,應注意方法,以避免背部肌肉拉傷或椎間盤突出症;適當的運動亦可有效減少下背痛的發生;另外,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不熬夜、不誤餐、不喝冷飲,才能真正告別下背痛。

台長: coolanews
人氣(2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身體受傷後要注意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上身
此分類上一篇:避免腎臟病首重三高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