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20 18:27:56| 人氣3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魅色台灣色彩工作坊在台南」活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環境美感需要教育,色彩與景觀搭配也需實作訓練,為了建立民眾著手色彩計畫的基礎觀念與能力,得利塗料、台南市文化局,昨天共同舉辦「魅色台灣色彩工作坊在台南」活動。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台南市濃厚的文化底蘊聞名,在都市發展與更新的過程中,如何將這些文化特質融入,又能兼顧新建物並存、甚至讓等待更新的區域仍有舒適、美麗的景觀,是重要的課題。但是,「打掉重蓋」或「老屋拉皮」並不是改變老舊環境唯一的途徑!考量在地文史背景及景觀現況,適當運用色彩為環境注入新活力,是經濟又快速的做法。
 以同一棟房屋為例,建築外觀的改善方式眾多,如貼磁磚、鋪洗石子、噴人造石、鋁門窗換新等,每戶需花費約二十五萬做外觀修繕,若以一個社區約有二十戶為例,目前台南市約有六百個社區,光是建築外觀修繕費用就需高達三十億元,在執行上確實有難度,因此外觀改善應該更簡化,色彩塗刷就是很好的做法。
  善用色彩,融入在地文化特質,以色彩塗刷進行社區改造,所花費成本僅需上述方案的三分之一,但成效一樣能被顯著看見,且更能號召社區民眾共同參與,對於社區居民共識的凝聚有實質的幫助,對大台南現階段來說,是低成本高效益的最佳改造作法。
 「魅色台灣色彩工作坊在台南」課程內容,涵蓋演講與實作,除了「打開聯合工作室」負責人劉國滄老師,分享對台南在地的環境色彩觀察,中華民國流行色彩協會秘書長陳卓雲從基礎的認識色彩,並運用國內外案例分享色彩在空間中扮演的角色,進而讓學員以「海安路巷弄」為例,分組討論巷弄再造的配色方式,創意與趣味十足。
  葉澤山局長也出席現場,以行動表達對「色彩教育」與「色彩改造」的支持;並以台南在地的色彩改造案例正覺社區及新化為例,鼓勵參與的民眾,可以多多嘗試加入在地文化特質,以「色彩改造」做為改變社區環境的方式。

台長: coolanews
人氣(3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化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天津大學黨委書記劉建平等一行三人訪成大
此分類上一篇:六信高中圖書館借閱率冠全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