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12 20:02:32| 人氣1,5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腸中風少見死亡率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曾因為腹主動脈瘤破裂而接受過腹主動脈支架手術,也有左下肢深部靜脈栓塞病史,病患突因劇烈腹痛至成大醫院急診就醫,檢查沒有明顯腹膜炎徵象,但由腹部電腦斷層檢查證實是俗稱「腸中風」的上腸繫膜動脈阻塞,經血管攝影導管血栓溶解劑治療,並吸出溶解後剩餘血塊,患者不動手術而平安出院。
  成大醫院醫師張勝勛指出,所謂「腸中風」其實就是「急性缺血性腸道病變」的俗稱,若供應腸道血管被阻塞(栓塞、血栓形成、或腫瘤)或血流供應變少(粥狀動脈硬化、血管收縮、休克或脫水)會造成腸缺血甚至壞死。
 張勝勛醫師說,腦血管阻塞會造成缺血性腦中風,冠狀動脈阻塞會造成心肌梗塞、壞死,卻少有民眾知道,腸子也會中風;腸子因缺血、缺氧而發生局部或廣泛的組織壞死,成大醫院一年約有五例左右病例,發生率並不高,但一旦發生不立即處理,死亡率很高。 
  急性腸系膜缺血可分類為:動脈:栓塞(五十%)、血栓(二十五%)、靜脈血栓(<十%)非阻塞性腸系膜缺血(二十%)。其發生原因可能是心律不整,如心房顫動,血液淤滯在顫動的心房內形成血栓,脫落的栓子隨血流進入腸系膜動脈,或冠狀動脈繞道術後、主動脈瘤、血管手術後、深層靜脈栓塞、動脈粥樣硬化的脫落物也可以引起的阻塞。
  老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的,不僅在心臟及腦血管或肢體周邊動脈中發生,在腹腔內的腸系膜動脈也同樣有可能產生。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等患者,因血管彈性變差或血管管徑狹窄,較易形成血栓或被脫落的栓子阻塞。冬天因天冷血管收縮,更易發病。 
  張勝勛醫師指出,「腸中風」好發於血液濃稠狀態,常見的原因包括血液高度凝集體質如蛋白C和S、抗凝血酶(左酉右每)3缺乏症,或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胰臟炎、腫瘤、手術創傷、及長期口服避孕藥。任何一種原因引起的休克狀態,都會造成腸道血流供應不足,易誘發非阻塞性腸系膜缺血。
  治療方式為移除血塊或血栓及切除壞死的部分腸子,需使用血栓溶解劑或血管擴張劑,抗凝血劑等,需由放射科醫師與外科醫師合作處理,一旦患者出現腹膜炎的症狀或影象學有腸壞死證據,須及時施行緊急手術,甚至術後一、二天內再度剖腹探查。
  張勝勛醫師表示,「腸中風」是重症急症,平均死亡率約七成(五十九至九十三%),一旦腸子從缺血到梗塞、壞死階段,死亡率便高達九十%,若能及時發現、及早應變處理,才有機會減少大量腸壞死情形,避免切除過多的腸子,造成高死亡率。
  張勝勛醫師指出,五十歲以上、有血液高度凝集的病變者、心房顫動或瓣膜疾病、有心臟血管疾病、休克、脫水,以及有其他慢性病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及洗腎的病人,這些都是腸中風的高風險病患,需特別注意。
  張勝勛醫師提醒民眾,老年人、心臟病患者、血管疾病、及血液高度凝集都是危險因子,如果發生不明原因的劇烈腹痛,就要馬上就醫,避免延誤病情。平常須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或須吃藥控制心率不整的患者,最好配合醫師定期追蹤,不要逕自停藥,以免增加腸中風的機率。此外,腸中風若延遲診斷及治療,患者因敗血症而死亡的機會將相當高,所以留護人員診斷檢查時,要十分謹慎小心。

台長: coolanews
人氣(1,5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骨鬆門診有助了解自我骨折機率及早防治骨鬆
此分類上一篇:衛生署嘉南療養院附設精神護理之家開業暨揭牌活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