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05 06:45:24| 人氣4,4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治療下背痛的新利器「腰椎動態穩定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下背痛」是一個擾人的疾病,不論中年人、老年人甚至年輕人都會發生,百分之九十的人一生會有下背痛的經驗,而發生擾人痛苦的慢性下背痛比率,更高於十%,奇美醫學中心脊椎外科主任高振興指出,使用「腰椎動態穩定器」,治療下背痛有好的療效。
  高振興主任說,這些下背痛患者造成的原因,有姿勢不良、運動傷害、外傷、車禍、骨骼肌肉韌帶退化、老化、腰椎椎間盤與椎小關節退化等產生的疼痛。
  保守治療方式有:注意姿勢,如腰搬重勿過度彎腰,可屈膝下蹲減少腰部使力;長時間久坐的人使用腰墊及持續坐三十至四十分鐘後起身活動五分鐘。另外,規律性運動、復健、針灸、推拿均有部份紓解作用。嚴重的患者有時需要藥物類治療,如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及必要時加入輕劑量鎮定劑等。
  當保守性治療無效時,手術治療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方式,只是下背痛有百分之十的病人,可能是腹部疾病引起,需特別留意如腎臟、輸尿道、婦產科、腹腔疾病等造成,這類病人如果同時合併有腰椎病變則容易被誤解。
  高振興主任表示,下背痛除了單純肌肉韌帶受傷或腹部骨盆腔問題之外,很多是腰椎退化和椎間盤椎關節病變所造成的。目前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壽命增長及脊椎手術技術的進步,每個國家脊椎手術的案例都逐年增加。以前脊椎外科醫師都進行椎板切除減壓手術、椎間盤切除手術,嚴重者合併鋼釘內固定手術或合併使用椎體支架(俗稱珠子)骨融合手術。這治療方式改善了相當多病人的痛苦,也符合多數病人對手術治療之期望。
  然而,也可看到很多單純椎板切除減壓或椎間盤切除的病人,恢復緩慢、療養期過長,內固定骨融合的病人,腰椎活動功能及角度明顯減少,且重要的是根據研究有近十六點五%病人在五年及三十六點一%病人在十年中,有可能發生鄰近節段因生物力學的改變而產生另外的病變。這幾年「腰椎動態穩定器」就是一類很好的新產品,增加了手術的成功機率,也減少了手術的後遺症,大幅增進病人福祉。
  「腰椎動態穩定器」主要可使用在:一、脊椎不穩定所致背痛的患者:含腰椎間盤退化、椎小關節退化及第一度(輕度)退化性腰椎滑脫症等。二、預防腰椎不穩定的狀況:醫源性手術椎間盤或椎板切除減壓手術等狀況與相鄰節段有早期退化現象的內固定手術患者等情況,都可考慮使用,亦可增加治療效果。
  「腰椎動態穩定器」大幅減少需要內固定手術的機會,單純減壓切除手術的患者也因合併這類穩定器而大幅改善病人的治療效果,但脊椎骨損傷、穩定度太差、骨質疏鬆與脊髓感染的病人不適合使用;目前健保並未支付此手術術材,病患須自費術材接受手術。
  高振興主任本身即是現任亞洲脊椎學會理事長,他說奇美醫學中心自民國九十七年開始使用「腰椎動態穩定器」至今有三百餘例患者,手術至今病患無後遺症的發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病人都很滿意治療效果,主要也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簡單而又不太有風險的手術,又有如此良好的治療效果,大幅改善以往手術風險,減少手術後遺症,縮短住院及恢復時間的新治療方式,也讓病人、醫師在傳統手術方式外多了一些更好的選擇,也符合現代人傷口小、恢復快、住院短、損傷少的醫療需求。

台長: coolanews
人氣(4,4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重陽前夕中石化社區高齡老人的最佳賀禮
此分類上一篇:署立台南醫院辦理百年重陽節布袋戲表演慶祝活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