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27 20:36:57| 人氣1,6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血液透析患者合併雙側上泌尿道癌的治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上泌尿道癌是指由腎盂、輸尿管上皮發生的癌症,組織型態以移形上皮細胞癌最常見,成大醫院泌尿部醫師歐建慧指出,血液透析患者合併雙側上泌尿道癌的機率約一%,手術治療採改良創新之雙側後腹腔鏡腎臟、輸尿管切除手術,可大幅減少手術傷口及恢復時間,是患者不錯的選擇。
  歐建慧醫師說,「上泌尿道癌」形成的危險因子,為職業上可能會暴露在含有苯銨如汽車修護、油漆工、皮革工廠、金屬機械工、齒模技師、乾洗店、美容師、鉛管工有較高危險性。抽煙,約增加二倍危險性,長期過度服用止痛藥,有上泌尿道癌家族史者、台灣烏腳病流行地區患者、尿毒症患者亦有報告會增加其危險性。
 在台灣上泌尿道癌發生率,女多於男約二點一比一,患者平均年齡約六十八點四歲,無痛性的血尿是最常見得症狀(八十六點六%)。上泌尿道癌的檢查有賴於尿液細胞學檢查、靜脈注射腎盂輸尿管攝影術、膀胱鏡檢查及逆行性腎盂輸尿管攝影術、電腦斷層攝影術及腎盂輸尿管鏡檢查。上泌尿道癌症的標準治療是將患側腎、輸尿管切除,以避免腫瘤的再復發。
 在台灣血液透析患者發生泌尿道癌症約一%,尤其是上泌尿道癌(台南有最高密度的洗腎病患)。藥物濫用特別是止痛藥和中草藥是最常被提出的可能原因,其中同時發現雙側上泌尿道癌症的比率高達十二至十六%(成大醫院二十年來約有一百七十多位雙側上泌尿道癌症患者),對於已經腎衰竭接受血液透析病人併發雙側上泌尿腫瘤,雙側腎、輸尿管一併切除是一個合理治療選擇。
  但是傳統雙側腎、輸尿管一併切除須要較大傷口且須經由腹腔進行,醫師一般做法是在腹部開一個二十至二十五公分手術傷口切除雙側腎臟及輸尿管,病人術中及術後併發症較多,一般文獻統計有十%併發症及五%死亡率、且傷口大較疼痛、恢復慢;成大泌尿部所改良創新之雙側後腹腔鏡腎臟、輸尿管切除手術,以病人平躺於手術台,七公分切口位於中線下腹部,再加腹部四個一公分之小洞,即可完成雙側後腹腔鏡腎臟及輸尿管切除手術的手術,除了手術時間縮短外,更減少病人術後疼痛(傷口縮為三分之一),整個手術為後腹腔進行,術後胃腸蠕動恢復快且不會受到病人之前腹腔手術腸黏連影響。
  歐建慧醫師表示,雙側腎臟、輸尿管等摘除後,病患因「無尿」而仍需透過一周三次的「血液透析」,來清除體內廢物。成醫院有實際案例,一名五十八歲的李姓婦人是個「無腎人」,十一年前,她因癌症陸續切除兩顆腎臟,靠著血液透析及每天快走二十公里,存活至今已有十一年,李女樂觀不向命運低頭,用毅力打破醫師看法。
 歐建慧醫師指出,二00六年十月至二0一一年五月間,成大泌尿部共實行十七例雙側後腹腔鏡腎臟輸尿管切除手術,來治療血液透析患者同時合併雙側上泌尿道癌,傷口小因此術後患者疼痛較輕,嗎啡類止痛劑使用較少,病人術後恢復快,可早日出院,早日回復正常生活。
  這些患者平均年齡六十歲(三十五至七十五歲),平均手術時間為二一五分鐘,平均出血量二一六毫升,進食平均時間二點五天,平均下床走路時間四點三天,平均住院天數八點三天,平均追蹤時間二十九點八個月,比傳統手術醫療成效相是不錯的選擇。

台長: coolanews
人氣(1,6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郭宗正出版畫冊「自在豐彩」法國獨立沙龍獲得入選
此分類上一篇:拒絕違法販售菸品停、看、聽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