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5 19:02:13| 人氣1,6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童感染海洋弧菌引發肢體壞死及時救治幸免截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海洋弧菌」的感染,除病程變化極快外,甚至有高達五至九成的死亡率,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醫師許振芳指出,一名學童因感染海洋弧菌,引發下肢肢體壞死,幸好在醫護團隊強力介入及時救治下,幸免截肢命運。
  許振芳醫師說,「海洋弧菌」在台灣並不常見,因少見及病程變化快速,若沒有即時就醫,和正確提供病史,往往不易在疾病惡化前被診斷出來,而大大影響疾病治療和預後,甚至根本來不及救。
  許振芳醫師指出,一名十二歲男童健康良好,就診前一天上午,左小腿被鄰居用木板打一下,不到二十四小時,左小腿逐漸腫痛,並在學校發高燒和嘔吐,因疑似外傷後引發急性蜂窩組織炎而急診住院診療。
  患者到院檢查時呈現左小腿微發熱腫脹疼痛,小腿外側皮膚些許瘀青和微紅,足踝微腫脹,立即施以抗生素治療,數小時後,病童開始出現低血壓休克徵候,左小腿及足踝腫脹擴大,患側開始出現散布型水泡,足底膚色呈斑駁,隨後開始轉變成組識壞死;由於病況變化快速,經再仔細的詢問病史,得知患者當天受打並不厲害,當時沒有明顯傷口,沒有腫痛,也沒有異樣,行走活動如常,下午仍至市場幫忙賣魚且和以往一樣隨手拿起海產就吃。
  由於特殊病灶、病況變化及海產的接觸情況,被高度懷疑極可能感染海洋弧菌,引發左下肢壞死性筋膜炎和敗血性休克,即繼續使用第三代駝頭芽胞菌素(Ceftazidime)及四環素(Minocin)等抗生素治療。
  經外科進行積極徹底清創手術,清除已壞死筋膜組織和膿樣的物體,這些膿樣的物體經培養後證實是感染海洋弧菌,在及早診斷及奇美醫學中心兒科與外科醫療團隊的充分合作下,病童先後接受六次手術,才保住性命並倖免截肢惡運。
  許振芳醫師表示,海洋弧菌又名「創傷弧菌」,它與霍亂弧菌是同屬弧菌屬病菌,大多數生長於熱帶及亞熱帶的海洋地區;有慢性病的病患如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腎衰竭..等及血色素沉著病病患、免疫力不佳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患,是較容易被感染的高危險族群,健康個體患病則較為罕見。
  此病菌感染的途徑大致有兩種:一經由食入未經煮熟而含有海洋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蠔、蚌、蝦等貝、甲殼類的海產及生魚片;二是經由破損的皮膚直接感染,而入侵體內。一般而言若經由食入而感染者,潛伏期約十二小時至三、四天,之後可能出現寒顫、發燒、腸胃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等,或接著出現皮膚疼痛感覺(常在下肢)、紅疹、水泡或潰爛,甚至引發敗血症、休克或死亡,病況變化非常快速。
  若經由破損的皮膚直接感染,其潛伏期約數小時至十數小時,之後可能皮膚開始發生紅、腫、水泡或潰爛的現象,甚至引發壞死性筋膜炎;若已發生壞死性筋膜炎,其死亡率高可達百分之五十,若發生嚴重性休克,則死亡率甚至可高達百分之九十;目前的治療方式,以第三代頭芽胞菌素及四環素等抗生素治療外,並加以積極徹底的外科清創手術,才易保住生命。
  海洋弧菌預防措施即應遠離被感染的機會。少吃生食,尤其高危險群,應儘量避免生食貝、甲殼類的海產及生魚片。
若身上有傷口,應儘量避免讓未經妥善處理的傷口接觸生的海產或到海邊遊玩;若非得已,必需要接觸,則應先將傷口妥善的處理,以減低被感染的機會;在海邊遊玩時,要避免產生外傷,若有傷口就應儘速就醫檢查,以免延誤診療時機;或是遭魚具、魚刺刺傷,亦應儘速就醫檢查,以免延誤診療時機。

台長: coolanews
人氣(1,6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老人斑等脂漏性角化可雷射治療
此分類上一篇:台南市衛生局長林聖哲就職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