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14 15:08:44| 人氣1,6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血濁?是吃得太油了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老人家口中「血濁」或「血油」太高,就是現在所稱的「高血脂」,而與高血脂有關的疾病,已有三項擠進了國人十大死因之中,包括第二位的心血管疾病、第三位的腦血管疾病(腦中風),還有第十位的高血壓。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賴麗容醫師指出,高血脂與飲食的關係很密切,吃太多高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自然容易讓血脂肪飆高;而菸中所含之尼古丁及一氧化碳等物質,都會破壞血管壁,並吸引膽固醇到受傷部位,引起脂肪的堆積,導致血管的硬化。所以要避免高血脂疾病的威脅,血要「清」,飲食清淡及戒菸是必要的觀念。

賴麗容醫師說,血脂主要包括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必須與特殊蛋白結合,才能溶於血漿中隨血液循環,其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可以移除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預防脂肪堆積在血管壁中,又稱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含大量膽固醇,且體積小,容易滲入血管壁中形成動脈硬化,又稱壞的膽固醇。

當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或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有任一項異常或合併多項異常,就可以稱為血脂異常。而血脂的正常值:總膽固醇應小於二百mg/dL、三酸甘油酯小於一百五十mg/dL、低密度脂蛋白小於一百三十mg/dL;而高密度脂蛋白男性應大於四十mg/dL、女性則應大於五十mg/dL。

賴麗容醫師說,食葷者、肥胖者、懶骨頭、老菸槍、銀髮族,比較容易罹患高血脂的問題;還有一種是天生的體質,也就是遺傳,遺傳基因可能會影響人體產生及代謝膽固醇的能力,有家族史的更須要注意。賴麗容醫師說,高血脂初期並沒有症狀,如果沒有定期抽血檢查,可能要等到身體出狀況了,才會知道自己「血濁」,但這時健康已受損,且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可能事倍功半。要了解是否「血濁」,最簡單的方式是定期抽血檢查,高危險群者在四十歲以上應每三年抽血檢查一次,最簡單的就是搭配健保的成人健檢。

賴麗容醫師指出,要遠離高血脂,平時生活就應多注意,特別是在飲食上,像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有飲食計畫的五部曲:拒絕油膩膩、炒菜有秘方、拒絕膽固醇、我愛高纖,最後則是少乾杯。拒絕油膩膩即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少吃皮脂及肥肉奶油;炒菜有秘方為多用清蒸、水煮、涼拌、燒烤或清燉的烹煮方式,最好使用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花生油;拒絕膽固醇即減少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如內臟、蛋黃;我愛高纖即多食用高纖食物,如五穀根莖類、未加工的豆類、各類蔬菜水果;少乾杯即儘量少喝酒。

賴麗容醫師表示,健康瘦身是另一項重點,身體質量指數(BMI)等於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之平方,此項指數應該控制在介於18.5至24的正常範圍內;同時要注意腰圍,男性應小於九十公分,女性則應小於八十公分

賴麗容醫師強調,運動也很重要,每週至少要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二十至三十分鐘,要讓心跳到達每分鐘一百三十下以上;其他還有戒菸等非藥物之治療方式;如果這些方法用盡了仍未改善,那就需要以藥物來治療了。

 

 

台長: coolanews
人氣(1,6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起床溫開水早餐吃溫食中醫脾胃養生有幫助
此分類上一篇:腎性貧血的新治療方法「長效性紅血球生成素」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