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26 13:39:50| 人氣1,7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松山社大林明燕老師-手作皮革雕刻彩繪工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DSC05658_nEO_IMG.jpg

一只品質好的真皮手作皮革包價值為何,學會親手打造出一只有個人創意風格質感好的皮革包的價值又是多少?皮革愛用者廣,但能將精湛技藝傳授的師匠卻寥寥無幾,如何將皮革雕刻創作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中,
皮雕彩繪工藝師林明燕老師,用推廣打破一般人對皮革藝術高不可攀的迷思。

在台灣工藝推廣正起飛的70年代,憑藉著一股只想用皮革雕出更細膩的唐草與現代圖騰雕工技法,遠赴重洋到日本拜師,又憑藉著一股希望與人分享皮雕彩繪知識的熱情,一個助教的契機,讓她嚐到了知識分享的快感,於是開始遊走於各社區大學教學, 這一走就是二十六個年頭,林明燕老師,秉持對
皮雕彩繪精益求精的狂熱,不停學習創作注入更多的元素和美學。

DSC05590_nEO_IMG.jpg


DSC05661_nEO_IMG.jpg


皮雕彩繪」包括圖騰設計、雕工表現、皮件打版、染色美學及編織等技藝,看似繁瑣卻不沈重的歩驟。鞣加工後的雕刻用皮革是種硬的材質,厚度裁切選擇取決於設計用途所需;在開始皮雕品設計之前,必須先了解皮革的種類與性質,雕工時,愈厚的皮革,相對地圖騰顯得愈立體。目前大部份素材以纖維細密良好的牛皮為主,再用茶鞣過的柔軟豬皮為襯裡。素材質地的密度好壞,會影響雕刻圖騰立體層次表現,以及著色上的瑕疵。

再來是構圖設計與彩繪方式,林明燕老師專嚴精深工法,在日本曾與多位工藝家學習不同雕刻技法,皮件打版設計,皮革彩繪技藝,更讓原本想從事金工產業的林明燕老師,就這麽投入了皮革雕刻彩繪教學。

s01.jpg


DSC05587_nEO_IMG.jpg


雕刻工法的成熟度是必須循序漸進,學習開始先以皮帶做印花來琢磨不同工具的握姿和方法;不同彩繪影響皮革質感,其方式包含水性染料,油性染劑和壓克力染及粉彩等等多變化彩染方式表現,接著是多樣雕刻工具的運用,雕刻美感付予了作品的一個個性靈魂,最後
皮雕彩繪有些基礎後,學員可以開始嘗試更複雜的唐草圖案現代花卉雕刻工法和皮件設計組合。

s1.jpg

S2.jpg



皮雕工藝的癮真的讓人欲罷不能
曾學習珠寶、銀飾設計、捏陶、黏土、油畫到皮雕彩繪的
林明燕老師,非常了解多變的皮雕彩繪能激勵出創新與教學之間的關聯, 創新來自熟稔與感受性,而選擇教學就必需對來上課的學生負責,有一份不能怠慢使命感。林老師的本質有著傳統的樸實,既然是要傳承技藝,就從不擔心來上課的每學員來掏盡其學問,上課的講台前,永遠放著一本厚厚、自己一手打造的設計圖騰版型教材供學員選擇使用,就因如此的觀念讓林明燕老師的課程透著濃郁的人情味,而常常學生們一學就是三五年載,多則已愈十二年,與學生亦師亦友濃厚感情,成了林老師維持教學的原動力,林老師總是謙遜地說著:「我想退休但學生不允許呀! 學生要我一直學習新的創作教他們,她們很像我的朋友,也很照顧我,有時還是我從她們身上學習個人發想創新」。

一班四十多人的學員,又要如何掌控學生的進度,可是門學問。林老師秉持著團體班,依個人學習時間進度個別指導教學的教學理念,必須先讓學員完全放心信任老師,學員在學習上才能獲得安全感,遇到問題時,也能夠依個人輕易找出解決方法;林老師像鳥兒般敏銳地觀察每位學員的學習動機和進度,同時也尊重、鼓勵學員的創意,哪位學員開始用雕刻刀,想要如何將作品上色等等,都會一一在每一個上色環節和學員互相討論,即使是相同一個作品版型,但會是都帶著學員個人獨有創意的發想風格。

195007bbqzxq51nvy8k1fk.jpg
彩繪配色選擇,之後就是打版裁剪  

dd3.jpg
皮革雕刻的已大約完成後,底部加上柔軟麂皮。
版型打好後,避免皮革擠壓變形或走位的問題夾層的工和縫合時的密合度必須紮實細膩,
這都影響皮雕品完成後的耐久性。


「好的工藝技法不適合簡約的學習,微學可能滿足一種虛榮的學習感,但那隨時會消失,一項好的手工技藝,取決於細膩慢工的磨鍊。」, 膚淺的知識是無法授教,因此,林老師想傳授一種工法之前,先以親身學習透徹才將技術傳授;同樣地,林明燕老師有她一套啟發式基本工設計教學法,嚴緊卻又容易理解,學員們似乎就這麼享受在學習過程裡。

h2.jpg
(左上)皮包內部隔層製造與打版 (右)彩繪的修色與補充
(左下)壓克力敲板下的厚底羊毛氈是林明燕壓克力敲板下的厚底羊毛氈是林明燕老師獨創的防震、消音方法

h1.jpg
(左)皮包背肩帶測量設計
(右)零錢包拉鍊手工縫合 皮包內部隔層製造與打版

023412pazrst5udyn1typy.jpg
(左上)一張適中裁好的淺咖啡原色皮革,木槌輕敲刻刀上頭,細膩輕略地舖陳出幾朵斑斕的百合花,日式唐草繪畫美感立體地被雕塑出來。
(左下)馬蹄包版型搭配唐草皮雕彩繪圖案,變化出富現代感的花卉圖形, 略帶樸實的時尚感.
(右上)皮包半完成品的打版的縫紉密合度指導
(右下)唐草紋不同刻刀展現展工法的選擇


「我本身就會做皮革的一些東西,會來這上課與林老師學習不同皮革雕刻法想法早已醞釀很久了,終於有時間可以靜下心好好學習,沒想到這一學就是三、四年,有太多東西可以學,每一個圖都會學到不同雕法,真的會上癮。」,這是松山社大的一位學員陳先生熱情敘述著,接著又說「另一個有趣點是,女生學皮雕大部份就會很想做像皮包、零錢包等,帶出去可以一看就美觀的物品;我們男生就不一樣,會趨向做大又實用,像工具包、腳踏車椅墊等。」

DSC05631_nEO_IMG.jpg

皮雕會不會學到三至五年就覺得沒有東西可以學了呢 ? 這可不,「當你學會一個皮雕物件時,那種有種成就感,每個作品都是挑戰,愛上後,你就會發現皮雕的變化和可應用的地方太廣了,像我這次打算用軟皮與硬皮的綜合做一個大的後背包。」一位學習近12年的資深學員,滔滔不絕地與我們分享她的學習心得。俯瞰台灣沈溺於一片微學的風氣中,因知道教育可以被名利臣服的誘惑,不做商品化行銷策略,不想被商業綁架,雖然教學上也曾受到波及,然而林老師寧可默默付出,堅持以工匠心技藝傳承情,只為教育道德而不是個人利益。「若真的要提到品牌,我熱衷輔導每一位學員開創第二事業,作品上的名字刻劃就是我的教學品牌,但無法將教學作品當做商品來販售。」林老師在目前的26年的皮雕推廣生涯,已有不少學員將習得的一技之長,開創了第二事業。

DSC05582_nEO_IMG.jpg


南港高工的孩子們需習課外技藝的熱誠,林老師卻選擇投身於特教班,因他知道特教學生的資源遠不及一般學生,甚至自己成立了基金會以便補助清寒學員,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藝術與下一代教育的關懷。接下來一年內,
林明燕老師在熱心學員努力推動促成下將與多位資深學員在未來將會有一個公益性質的皮雕彩繪發想創作展演計劃,希望可以藉由這個計劃幫助在社會角落的弱勢族群。 

DSC05655_nEO_IMG.jpg
一群對皮雕彩繪相當熱情的林老師與松山社大的學員們,以及學員琳瑯滿目的皮雕文化創意!!!  


185522x8ccafqupsf8npj4.jpg


知識便利貼
皮革工藝的歷史動物皮製造可說是人類最早加工製品之一,最早出現於歷史文獻是在西元前一三五O左右的亞述帝國 Assyria Empire (1350 ~ 612 B.C.)古物浮雕,很快地亞述人也發現在一些植物的樹皮所含的單寧酸鞣,可用於動物皮上不僅防腐爛且保持長久,很快地這種鞣制技術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被發展開。
古希臘羅馬時代以後,皮革技術更趨成熟且已有製革廠大量生產,從義大利古都龐貝城的廢墟遺跡中,曾發現已帶有精緻裝飾的皮革衣料、鞋子、甚至盾牌武器等日常用品。到了中世紀,隨著歐洲的工會制度發達起來,皮革製造業者也成立了同業公會。刻花和壓擦的技巧,這時已經被使用了。

cc1.jpg


十四世紀起至十七世紀以華麗著稱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為藝術發展中心,皮革工藝發展成藝術之一,融入繪畫裝飾的書皮就是皮革精緻化的代表之一,奠定至今義大利皮革製造的地位。十五世紀,中國已有華麗且複雜的皮革手藝,皮影戲為其一藝術品。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在亞洲遊記,以「俄羅斯皮革」來記載蒙古皮革的獨特藝術。西元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同時,歐洲文化傳入美洲,而皮革公義也經由西班人傳入。美國的印地安人依其獨特的製革技術,製作了馬具、馬靴和衣物等。   十八世紀產業革命興起,推動皮革製造科學的研究和革製場量化方式。十九世紀鉻皮發明與機械改良,更大舉促進了今日皮革工業的基礎。一直到二十世紀以後,皮革雕刻技術成為美洲男性間的喜好,這種長期的私下傳授技術才逐漸被公開。日本早在十三世紀的奈良時代就已從中國傳入了蠟染的方法,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佔領軍再度將皮革工藝傳入日本,才發展出現有的流行;台灣皮革工藝在前清時期以「台箱」著稱,暢銷中國內地,台灣工藝系統化則是在日據時期才開始。
註 : 參閱台灣皮革工藝之父顏水龍於陳素霞著作《皮革工藝》(1981)之序文。


唐草紋的發展
中國傳統圖案之一,因盛行於唐代故名唐草紋。 多取忍冬、 荷花 、蘭花、 牡丹等花草,經處理後作“S”形波狀曲線排列,構成二方連續圖案 ,花草造型多曲卷圓潤,通稱卷草紋

漢代圖案中已有捲草紋,到了南北朝時期,卷草紋大量運用於碑刻邊飾,風格簡練樸實,但視覺感強,在波狀組織中以單片花葉、雙片花葉或三片花葉對稱排列在主幹兩側,形成連續流暢的帶狀花紋。 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畫中多繪有忍冬之捲草紋。唐代卷草紋廣泛流行,多取牡丹的枝葉,採用曲卷多變的線條,花朵繁複華麗,層次豐富;葉片曲卷,富有彈性;葉脈旋轉翻滾,富有動感。總體結構舒展而流暢,飽滿而華麗,生機勃勃,反映了唐代工藝美術富麗華美的風格,並成為後世卷草紋的範模。 唐代以後,唐草紋傳承不斷,素材除忍冬 、牡丹以外,又有石榴、荷花、菊花、蘭花等。明代中期重視以荷花為主體的唐草紋,後由荷花圖案演變為串枝花圖案,並廣泛運用在織錦上。明清兩代的唐草紋風格趨向繁縟、纖弱,失去了唐代的生氣,但仍然是重要的傳統圖案。 現在,唐草紋多見於建築裝飾及染織、家具、瓷盤、皮革等裝飾。


林明燕老師
以工匠傳承心,帶領喜愛且想深入了解皮革特性,讓皮革溶入工具刻刀運用練習及基本圖騰雕刻方法。並運用染料特性配套色彩繪,讓手工作品呈現個人獨特品味及風格創意之美。推廣指導讓手工技藝成為第二專長並呈現個人獨特技藝風格,將皮革藝術美學實用多元化,讓藝術豐富的融入多采多姿的日常生活領域中。
  • 74年學習皮革雕刻
  • 75年與日本皮革工藝家學習皮革工藝
  • 77年[昭和63年]取得皮革工藝證書
  • 76~78年市立美術館皮革雕刻班講師.
  • 78~88年台北市立行天宮專任皮雕教師.
  • 88~至現任於台北市{救國團南京.內湖.景美}.{社區大學松山.萬華}........等專任皮雕教師


林明燕老師手工皮革雕刻彩繪工藝教室Blog



達人威客採訪編輯 - 古芳姿

台長: bead
人氣(1,7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教學報導 |
此分類下一篇:內湖社大鐘岸惠老師-愛上襪娃娃
此分類上一篇:這是我第一次做 "手作"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