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偶然在報上看到你為彰化益源古厝整建付出的心力,願意花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去尋找過去家族的歷史,我並細細閱讀你在網站內關於益源大厝過去與現代的所有資料,心中滿是感動與敬意。因此想寫信向你表達我的想法,並期待你繼續努力。
我想我們身上流著百分之幾相同的血液,你說你是二房的子孫,而我則是四房出嫁女兒的後代。我的祖母陳金鵲是益源陳家四房的女兒,她的父親為陳棟材,兄長為陳傳樽,她大約在民國二十年初由益源古厝出嫁。從小我就耳濡目染她所說的馬興村老家一切,對於家族的興衰、過去的風光歲月,我一直都有莫大的興趣,每每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有關益源大厝的一切,我們都會特別留下剪報,因為那裡是家族的起源之一。
幾年前古蹟學者林衡道曾公開表示,被政府列為二級古蹟的彰化益源古厝是台灣第三大古厝,僅次於板橋林家及霧峰林家。聽到這句話,我心中既感到驕傲,又覺得惋惜。不同於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在後代子孫的維護下至今仍保存完好,益源陳家或許由於子孫眾多,整修的意見往往不容易一致,因此延宕了修護的機會。
我們家早已搬離馬興村,又是外姓子孫,原本無權過問祖宅的維修情況如何,但每每聽到還在老家的親戚轉述,大廳裡又有不少磚瓦、或是窗櫺被竊賊搬走,還是會心疼不已。祖母曾在那樣的廳堂下讀書、遊戲、成長與出嫁,日據時代晚期也曾帶著父親回娘家居住,祖母與父親生活過的房子淪落於此,總令人心痛。
我常聽祖母述說她小時候在益源大厝的生活,那是日據時代初期,家道還算興盛的時候,她每天早上跟著堂兄、堂弟到馬興公學校接受日本教育,下午則在家裡的私塾由先生教授四書、五經、女子尺牘等,她還一直保存當時選用的課本至今,包括線裝的上海廣益書局民國九年印本,福建泉州王源順民國十六年之本刻本等,如今都是我家裡最具紀念意義的古物。
對祖母來說,在益源大厝的童年歲月是豐富而印象深刻的,傍晚上完課後,跟著一群堂兄弟姐妹到大宅後的一大片竹林嬉戲,玩著一些我不曾玩過的遊戲。她總 說,那時長輩多待在房裡抽鴉片煙、玩四色牌,聽起來真像是清末仕紳世家的生活。據說,那時陳家在地方影響力還很大,連日本警察都要禮讓三分,如果警察要到大宅裡搜查,還得事先照會陳家,不能擅自進入。
然而,我始終好奇的是當時這麼龐大興盛的家族,為何會在日據時代末及光復初期的十數年間一下子衰敗,除了外在整體經濟環境轉差外,還有什麼其他原因導致家道中落。我家裡的長輩也不很清楚,只據說可能是家族多人沈迷於鴉片與賭博,少事生產,終致家財散盡;也有一說認為,當時有人慫恿三房與四房投資興建一座水壩,說是日後會有很大收益,但後來水壩崩掉,大筆投資全數付諸流水,從此家道中落。但這些說法聽起來都不怎麼完整,我期待能從你對家族史的研究中,找出更具體的線索。
小時候,每隔一、二年,我總會跟著祖母回老家看看,那時候四房宅院裡還有人居住,是我的四嬸婆祖及她的晚輩,祖母稱呼她為四嬸。四嬸婆祖還拍過廣告,不知道你記不記得在民國七十幾年時,有一個白蘭洗衣粉的廣告,是一個老婆婆在古厝前洗衣服,那就是我的四嬸婆祖,那口井就是二房與四房中的井,背景就是益源大厝,鏡頭帶到前院還可以看到陳家著名的旗竿座。
從小祖母總以我們是書香世家出身,勉勵我好好讀書,馬興村古厝前的旗竿座,就是陳家先人在咸豐年間中舉時,皇帝賜給陳家的榮耀。當年廣場旗竿上的旗幟飄揚,是陳家的極盛時期,如今只剩下旗竿座留給後人追憶,但那卻是我對益源古厝的最初印象。
此外,我對四嬸婆祖的房間印象特別深刻,就像是博物館展示的那種古色古香的臥房,窄窄的房門進去後,就看到一個古老的梳妝檯與一張很大的床,床的四個角落各有玄機,有小小的斗櫃暗藏其中,床的欄杆上雕滿了花紋,家具全都是上好的木頭做的,即使年代久遠,依舊有著深褐色光澤。我想紅樓夢裡那些女子的房間,大約也是這般光景,最多是更精緻了些,但房間的特色是不會有太大差異。
房間外的中庭還停著一頂四嬸婆祖當年嫁來陳家的花轎,雖然幾經風吹日曬,花轎的顏色已經斑駁,但還看得出轎頂原先的金黃色與紅色的彩繪,陳舊的藍色轎簾隨著微風飄呀飄著,好像在訴說這些年的孤寂,隨著時代的變化,應該已經很久沒有人坐上它了。即使我再努力想像,我終究無法體會當年四嬸婆祖坐在轎裡的心情。
那次,四嬸婆祖看見我們來特別高興,不僅招呼我們坐在她房裡,還打開箱子讓我們看許多她的衣物與當年陪嫁的飾品,我是多麼興奮見到那些過去在書本上讀過的東西,更何況是自己家人的飾物,更有著一種親切感。這些飾物或許色澤有些黯淡,但都掩不住那精采的雕工與良好的材質,它代表陳家當年的繁華歲月。
前年,我跟父親再帶著祖母回去益源大厝時,四嬸婆祖早已過世多年,她的房門深鎖,那頂轎子也不見了,她的後輩不再住在大宅子裡,只剩下圓形的拱門與那口古井孤單地在那裡,四房宅院也成了無人居住的老宅了,我心裡有些落寞。
回到大廳,看見樑柱上有新漆的痕跡,廣場的旗竿座還在,只是旁邊多了一堆木材,除了整修的工人外,還有一些遊客在此進進出出。我知道古厝整建的工程已經開始了,益源陳家古厝終於可以避免走向傾頹的命運,古厝或許有一天將修護完成,成為像板橋林家花園或霧峰林家一樣的古蹟。
然而,我心裡的感受卻很複雜而難以言喻,故居裡的故人已然不在,斑駁的老宅或許可因此獲得重生的機會。我感到有些悵然,也有些驕傲,但這裡似乎與我的關聯愈來愈少,我與那些遊客又有什麼兩樣。我不知道我祖母心裡的想法如何?這是她從小生長的地方,如今成為一個開放讓眾人自由進出的地點,她的記憶該如何容下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呢?
所幸,我們避過遊客較多的前院,繞到後面加蓋的平房旁,果然還有一畦竹林,就像祖母所說的一樣,或許面積比當年小很多,父親指指旁邊說,那裡原該是一個池塘,現在卻也不見蹤影。平房主人出來喝住吠叫的狗,祖母一見那個男人,原來是她多年不見的晚輩,是三房的堂伯與堂伯母,原來我們還是有親戚住在這兒,這次我們總算遇到故人,我想這應該會讓祖母覺得欣慰。
那是1999年的夏天,我跟父親帶著八十六歲的祖母再一次到彰化的益源古厝,看到正在整建中的古厝,也遇見很久不見的親戚;之後幾個月,台灣發生嚴重的九二一大地震,聽說古厝很多地方都受損,從你的照片裡可以看到受損情況很嚴重;然後,我的祖母也在那一年底過世了。
我的祖母於民國三年出生在彰化益源古厝,在那裡渡過前二十年的青春歲月,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年還能回到出生的地方一遊。我想,我們的運氣很好,能讓祖母在大地震前見到還沒被毀壞的老家,讓老家在她心裡的印象都是美好的。
寫這封信給你,除了感謝你的努力,讓我能夠透過網路看到這些家族資料外,也是為了追憶我的祖母。我很遺憾沒能當她在世時,認真記下她所說的每一個名字與故事,如今我只能憑藉記憶,重述當年她所說的故事,細節與名稱已記得不是那麼真切。但我衷心期盼你能夠完整地重建益源陳家的家族歷史,特別是日據時代到光復後的家族發展,能夠補上那一段族譜中空白的部分。
Ps1. 這張圖片是陳家開台祖先陳武(文德公)的官畫像,資料來自是彰化縣政府出版的《益源古厝的研究與修復》。
Ps.2
http://www.yesininin.com/culture/,這是陳正憲為重建家族史,建立的「二級古蹟益源大庴」的網址。
http://webca.moi.gov.tw/cgi-bin/saelects.asp?Xrade=h003,這是內政部的台閩古蹟資訊網中有關益源古厝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