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25 21:15:41| 人氣1,6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要臉的陳文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從來就不認為陳文茜會是個為國為民盡心盡力的好立委,慣常被稱做「媒體霸權」的她在媒體上的曝光率大概除了馬英九與陳水扁之外再來大概就是她了,如果在加上每天主持的「文茜小妹大」,那她豈止是「媒體霸權」,根本就是「媒體霸主」了。但她最不要臉的地方,就在於她身為一個政治人物,明知媒體是獨立在行政、司法、立法之外的第四權,也是監督這些府會機關與政治人物的公器,一個政治人物尤其又是立委理當與媒體撇清關係,也應該要避嫌才對,但她非但不避嫌還言之鑿鑿的表明在媒體主持政論節目是應該的。

所以討厭她罵她的人一向大有人在,但都不夠有力也不夠機靈。這位被李敖稱為全台灣最聰明的女人,面對這些批評或者流言,口才便給反應一流的她一向都是四兩撥千金,幾句反諷的話就給倒罵了回去,讓不爽他的人更加跳腳,也拿她莫可奈何(如說她是菜店查某的林重膜下場就很慘,沒幾天就掉門牙摔倒又住院)。這回換了一個學者叫姚人多的在中時時論專欄(92.01.17下文有附)情況也是一樣,雖然陳文茜可批之處與缺點那麼多,可是不論是立委或學者,批鬥起陳文茜,雖然是抓住把柄了,但不論是姿態、氣度與力道都不對,反被反咬一口。

其實要批評陳文茜很簡單,首先就是要抓住她的矛盾處,以彼之矛攻彼之盾這才是上乘。早在陳文茜還沒有表明要參選立委時,她就說過她不會去選立委,因為那是降低自己的格調又貶低自己更不屑與那些政客同流等語,當時她就已經在主持「文茜小妹大」了,結果沒多久她就馬上宣佈說參選立委,至於為什麼要參選?想當然爾也是自覺自己是清流,我不出來還有誰能出來?結果一向不缺人氣互為媒體利用的她果然就當選了。最近那個笨笨的又齜牙劣嘴的林重膜又向她開砲,以她在立院總數三十次的會議中只出席四次,出席率只有百分之十三,可是在自己的節目「文茜小妹大」出席率卻是百分之百來攻擊她。林當然不是陳的對手,而且林重膜槓上陳文茜在我看來也不過是狗咬狗一嘴毛。至於陳文茜為什麼出席率那麼低呢?據她自己說(不止一次)到立法院開會是件無聊的事情,那麼事實已經很清楚了,妳既然早先就不屑立法院心態可議了,最後還是又跳進來(真是一點骨氣都沒有,上了年紀的女人可能比較缺鈣),進來之後當然也還是不屑,只能說當初選她的人眼睛都脫窗了,以為她是悍衛正義為民喉舌的先鋒。當然一個立委除非是貪贓圖利否則你要說她豪無建樹也是不對,但我從不相信陳文茜會是個為國為民盡心盡力的好立委,這也很簡單,因為她把時間都花在立委本業以外的外務身上了,尤其是主持電視節目,此外還有寫專欄,開網路公司、廣播、出書等等,分身那麼多,如何來關心與審查國家法案(先別說她既是立委又是政論節目主持人這種不知廉恥之事)?所以在中時三少四壯的專欄就寫不下去了,出席率那麼低或多或少你要說完成跟這無關,白癡才會相信。

至於陳文茜回應姚人多一文,陳文茜說她只希望有個固定工作,又說「我並沒有真正拿到選民付我的立法委員薪水。八成以上我的立院薪水均提供給幾位資深助理,其他的錢付各種記者會、活動的影印、快遞費用都不夠。」簡而言之就是她當立委就是一件倒貼的事情,她是用錢來看待這個立委「工作」的,而且以陳文茜的千萬財富與收入,倒貼這麼一點錢她才看不在眼裡。

但學者姚人多拿庫尼可娃來與陳文茜相比,實在也是太美言陳文茜了,人家酷妹年輕又漂亮,不穿網球裝時卸下長髮穿上辣妹裝馬上就能登上時尚雜誌封面,陳文茜要如何跟人家比?陳不過是徐娘半老猶賣弄風騷(在媒體),但其實就是老太婆一個,說體態豐滿也不對,應該說是胖才對,陳文茜最忌諱人家說她胖,所以凡是遇到社會上有如胖妹援交之事她老人家馬上就會站出來指責社會偏差岐視。但反正她又不認識我,我就是要說她胖,而且她還就是胖,所以胖人就須要靠一些道具來吸引人家或讓人家覺得不那麼胖,比如最近她都喜歡有毛的東西,凡是有毛的帽子、衣服、圍巾一律往身上戴,其實跟她一起上節目那隻狗的毛最多,我建議下次乾脆把她的愛犬戴在頭上算了。

這個社會上不要臉的人實在很多,尤其是政客從來就不缺,但都比不上陳文茜啦,找幾個固定班底親朋好友(難不成她會找林重膜)罵東罵西說說笑笑,誰要得罪她或被她看不起,晚上的節目就立刻可以批鬥兼嘲諷到他體無完膚。上自個人
,下至政黨國家,這種球員兼裁判根本就是不要臉至極,好像一個白天當警察的人晚上卻去當小偷,十分兩極又好笑,更像北銀彩券部經理去買樂透彩一樣根本就不避嫌,中時同仁去參加時報文學獎一樣,雖然不否認陳文茜曾揭露不少弊端,但有時候我們也看到沒話題講了,變成一種八卦閒聊以恥笑別人為樂,一群自家人在鏡頭前講的時候仿佛自己也知道所以不好意思起來笑得很尷尬,其格局就像李豔秋或葉樹珊那種節目一樣,有時還很像「馬妞報報」呢(我覺得她乾脆收起來去主持「文茜瘦身操」算了)。

陳總是懂得適時的抓住媒體的眼光,還曾大言不慚的在選前就說自己選後依然還要主持,我就是要主持怎麼樣!她敢這麼說是因為已有前例,如民視的董事長蔡同榮、環球的張俊宏人家還不是坐擁媒體,我不過只是主持算什麼。但仔細想想,蔡同榮怎麼比的上陳文茜呢?又長得像蠟筆小新,所以只能躲在幕後,而環球根本就沒什麼人在看,經營也危危可汲,如何與「文茜小妹大」相比?

我們的社會上不要臉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有些行業本來就是以不要臉為生的,越常在電視上露臉的就越是不要臉的人。我這不是辱罵,因為比方藝人就是要不要臉啊,要敢站在舞台前面,敢秀出自己才能當藝人,尤其在這個時代有些政客的行徑實與藝人無異,也有藝人反而成為政治人物了,這界限越來越不分明,政客就是藝人,所以也就有藝人模仿起政客來了(如全民亂講),所以不要臉可一點都不可恥,眛著良心去做就是了。

最後我還是要來說一下學院,在姚人多針對陳文的再回應,最後他說到「筆者身為一個社會學者,批判社會進而改造社會乃是社會學界自孔德、馬克斯、韋伯等大師所遺留下來的寶貴傳承。我想,任何人都不否認,陳委員在若干議題上的著力令人敬佩。然而,只要有政治人物一天留在媒體裡面,我的批判便一天不會停止。」

這實在是個敗筆,社會學者可以也一直在走這條路是沒錯,但你不能自己說出來,這就變成是一種自我抬價,將自己與大師並列,就算你之前批評得再如何犀利到最後反倒有點站不住腳。因為你連這些人都抬出來了,就表示心虛於自己的言論才要借這些理論家來懾住人。但我就沒有這些挶限,因為我既不是來自學院,更不是政客,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人民可以監督媒體,媒體可以監督政府,所以人民最大,全民亂講,亂講就爽,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寫〈不要臉的陳文茜〉的理由。

【附錄:】

庫妮可娃與陳文茜

姚人多 

俄羅斯美少女網球選手庫妮可娃日前在澳洲網球公開賽中被對手以直落二的超級難堪比數淘汰出局(六比零、六比一),在賽後記者會中有位記者不留情面地問她:「剛剛那算是一場比賽嗎?」庫妮可娃一臉尷尬地回答:「我們兩個同時在場上揮拍,因此應該算吧。」

同一天,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林重謨召開記者會,公布他與無黨籍立委陳文茜本會期的出席紀錄。據他統計,在十七次院會中,陳文茜出席十一次;在委員會部分,在總數三十次的會議中陳文茜只出席四次,出席率只有百分之十三。林重謨還特別把陳文茜主持的電視節目「文茜小妹大」拿出來比較,據他統計,陳文茜在該節目的出席率是百分之百,從未缺席。針對林重謨的統計數字,陳文茜面對記者時表示,有些人說的話「不必用腦細胞處理。」

庫妮可娃與陳文茜有什麼關係?答案:她們二人都是「兩棲動物」。前者仗著身材及臉蛋早早就跨足演藝事業,拍廣告、當模特兒、演音樂錄影帶等樣樣都來。後者,不用多說,這幾年下來主持電台節目、電視節目、拍電影、出書,成績洋洋灑灑,十分多才多藝。

庫妮可娃身為職業網球選手多年,不過從未贏過任何一項賽事的冠軍,許多球評及教練指出,像她這樣外務一籮筐,練球不專心的情況下,是絕對無法在競爭激烈的職業網壇有任何表現。在職業網壇,庫妮可娃已經成為一個「笑柄」。她的存在是一面年輕球員的借鏡,長得漂亮沒有用,想要在運動場上有所作為,唯有專心一致、不斷苦練。這是職業選手不變的專業倫理與生存法則。

反觀陳文茜,同樣是橫跨兩個領域,不過,她卻沒有庫妮可娃的困擾。這就奇怪了,難道「專心一致」的定理不適用在台灣的立法委員身上?難道我們納稅人付她薪水為的是要看她在電視上主持節目?為什麼一個出席率低到只有百分之十三的立法委員,在面對記者詢問時竟然可以如此高姿態地說別人沒有大腦?陳文茜曾經不只一次地表示,到立法院開會是件無聊的事。如果她說的是真心話,那麼她的選民實在是對不起她,明明知道她不喜歡開會,卻又偏偏選她進去一個常常在開會的地方。

單就出席率來看,陳文茜顯然比較喜歡上電視主持節目。這就充分展現出台灣政壇荒謬的地方:一個政治人物在媒體的出席率竟然遠超過她所屬的立法院委員會。其實,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因為在別的國家,政治與媒體是兩個互相衝突、相互制衡的領域,不過在台灣卻是水乳交融、相輔相成。我們的政治人物什麼都不必做,只要在電視台開個節目,邀幾個固定的親朋好友一起來東罵西罵,所累積起來的知名度及民氣便足以支持她們在大選時所需要的選票。

我不知道林重謨對陳文茜「不必用腦細胞」的說法有何看法,不過,我可是用了許多腦細胞來思索庫妮可娃與陳文茜的關係。這兩個人同樣是「不務正業」,不過前者在網壇遭人譏諷,後者在政壇卻是春風得意。這中間的差別不只是台灣民主的悲哀,也是台灣媒體的悲哀。

不知道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幾個常常上「文茜小妹大」的記者先生小姐才會像澳洲網球公開賽的記者一樣不留情面地問陳文茜:「妳這樣在電視台主持節目還算得上是政治人物嗎?」
嗯,慢慢等吧。

中國時報   論壇92.01.17(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我對出席率與兩棲動物的說明

陳文茜 

評論政治人物,可以對其錯誤行為做出矯正,可以無情否定他,也可以純粹是缺乏事實的謾罵;評論文字對政治現象的影響份量多寡,端視評論者對自我專業的要求與情緒自持。姚人多先生於昨日刊出之文章,針對我個人提出非常嚴厲的指控與羞辱,如果基於事實,我應虛心就教,但這些顯然不是事實。

第一,關於出席率,他根據民進黨立委林重謨公布司法委員會出席率。我認為這只是觀察立法院的某一角度,其意義與正確性多大,依賴詮釋者對立院運作的常識與了解而定。我認為相對將時間耗盡於與官員的答詢,常常得到的結果是實問虛答且毫無重點,所謂出席率更常僅止於簽到,過於形式,我不想虛應故事。

立法院第五屆第一會期,我參加外交委員會,擔任召委,外交委員會是我根據個人專業自願的選擇,當時我可以如願以償,乃因親民黨團禮遇的結果。而第五屆第二會期,我已不參加任何黨團,如果姚人多先生願意花點心血公平了解的話,無黨籍立委並無選擇參加熱門委員會的權力。本會期我的重點放在九二一重建進度、健保,以及國營事業台電、中油預算等議題上,因此,按照我關心的議題,或許,這個會期我應該選擇預算、衛環或經濟委員會。但衛環委員會和經濟委員乃是重要利益所在,許多委員爭相參加,以我的政治處境,幾無可能。

姚人多先生批評我的第二點是「兩棲動物」。我每天中午,利用大家休息時間錄影「文茜小妹大」,身為一個立法委員,同時也是談話性節目主持人,引起甚多爭議。我的理由之一,我不希望類似民營電廠掏空台電等影響國家政經發展的重大議題,因為現今媒體遷就的市場選擇,而覺得議題太生硬、沒有觀眾要看,最後不刊登,以致大眾喪失了解國家重大政策的機會。另一方面,我希望我有一個固定工作,使我不用依賴政治獻金過活,進而不得不向特定利益團體低頭妥協。

談兩棲動物,重點在於當你作為一個「兩棲動物」時,兩者的利益是否衝突?個案中兩者的角色衝突性有多大?其次是,在時間上是否能夠有適當畫分,使兩者表現都能符合專業標準?兩個工作都不容易,但我在立法委員上的工作時間,是我電視工作時間的五倍以上。

我不認為自己的工作有多特殊,我只能說,至少我比姚人多先生來得稱職。當一位學者在報紙上發表評論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兩棲動物」,不純粹是一名學者,而也是媒體工作者的成員,姚人多在撰寫文章強烈抨擊他人時,他做了哪些查證?哪些資料收集?他願意到立法院蹲一個小時盡一下起碼新聞專業職責,再來評論他人嗎?

姚人多先生最後甚至說:「什麼事都沒做,納稅人付她薪水為的是要看她在電視上主持節目?」他必須了解,我並沒有真正拿到選民付我的立法委員薪水。八成以上我的立院薪水均提供給幾位資深助理,其他的錢付各種記者會、活動的影印、快遞費用都不夠。我並不清高,只是老老實實地告訴姚先生我的錢都花在那裏,你所指控的羞辱,我無法接受。立委一年下來,我立法委員薪水的實質所得可能是負數而非正數,立委一年下來,我沒有接受任何外界一毛錢的政治捐款,甚至從未申報每年三十二萬的國外考察費。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躲在學院裏的知識分子覺得自己可以有權力只根據報導片段,自行擴張解釋,不需任何實質了解,即可任意評論他以為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知識分子參與政治,之所以難能可貴,在於其專業及一定程度的冷靜及中立,同樣引用姚先生文字中的結尾,這在台灣,慢慢等吧!

中國時報   論壇   920118

※至於姚人多的再回應有興趣者請見 2003.01.19  中國時報 時論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6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