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為什麼跟試讀本的封面不一樣啊??我比較喜歡那個小女生T^T
星期一就看完了,有點空虛,但好幾個地方還是讓我差點飆淚。戰爭真的是件非常殘忍的事。
整本書是以一個死神的觀點來看書中的主角,這個死神又很容易跳tone,讓整個故事現在式、未來式和過去式相互交錯,還會附註死神自己的評語,敘述方式很有趣,也調和了故事本身嚴肅沉重的氣氛。
不過我覺得封面上的那些評語啊,寫得太濃,還有「偷書賊」這個名字下的有點重,內容比對起來就淡掉了,因為基本上,我認為主角莉塞爾的行為並不到「賊」的程度,前兩本書根本是她撿到的,後來潛入鎮長家中偷竊,也是鎮長夫人的默許,又戰爭時節,不可能允許莉賽爾整天都在讀書,所以評語中「反而成了她生命的全部」的印象沒那麼深刻。另外,評語也寫她在防空洞中為大家唸書,平靜了眾人忐忑的心情,其實內容著墨也沒我想像的多。
總之我認為它是因為前因必須交代清楚,大概是因為那個時代原本就是這樣吧,德國人、猶太人、一個個小鎮,因為世界大戰牽連起來的國家和人們,敘述起來就會變得有點零碎,總是提到這個人就不得不提另一個,一不小心就會扯遠,也因為要注意拉回來,形成了比較不那麼常見的分段方法和有點跳躍式的敘述,變成好像每個地方都只有點到,沒那麼深入的感覺,反而壓縮了後面的部份,但真正感人的部分應該要在後面才對啊。雖然先前莉賽爾的遭遇就足夠讓我想哭,可是這本書感人的地方不就在於,生長在戰火中的小女孩「能利用文字去撫慰人心」嗎??但是這部份的篇幅好像沒那麼大。
其實真要說起來,〈偷書賊〉就是一個淡淡的故事,沒有太花俏或過度激動的內容,或許應該怪旁邊的包裝有點太過,讓我先有了進入色彩濃艷厚重的油畫中的準備,結果捧出來的是一幅清淺的水彩,先做好自我準備的眼睛,看到的對比總是會更強烈,所以翻到最後一頁,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嗄,沒啦??
雖然覺得他結束的有點草率,應該說我希望他再描述更詳細一點,但還是要澄清一下:其實故事本身還挺好看的啦,要是不看那些評語的話。
可是後來發現沒什麼句子好摘錄,所以以下我只寫我覺得形容的比較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吧(攤手)
------死神的自言自語分隔線------
這就是我永遠不得而知、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人的韌性究竟有多大。
啊,天空中的雲吹啊吹啊,聚在了一塊,看起來好蠢。
聚成一大球一大球的。
又黑又胖。
撞倒彼此之後,雲朵們還互相道一聲歉,然後繼續移動,尋找容身的空間。
過去幾年中,我遇過好多年輕人,他們自以為是朝著其他年輕人奔去。
其實不然,他們是朝著我跑來。
活下去。
活著就是活著。
活著的代價就是罪惡感與慚愧。
他一定相當渴望得到這個吻,他一定愛她到了難以想像的程度,愛到了他永遠都不會要求親吻她雙唇的地步。在他走入墳墓之前,他都沒有親吻過她。
不過,有時候人類喜歡讓事情加速進行,加速製造屍體及飄離屍體的靈魂。
我看見了人類加工過的天空,天空破了洞,還漏水,還有煤炭色的雲,像黑色心臟般在撲動。
「你看一下那裡好嗎?」她對爸爸說。
漢斯翹起下巴,然後提出一個他覺得一點也不奇怪的主意。「你應該把那朵雲送給麥克斯,莉塞爾。看看妳能不能夠把它留在床頭的桌子上,就像妳留著其他東西一樣。」
莉塞爾看著爸爸,好像爸爸的腦袋不正常。「不過,要怎麼做?」
他用指節輕輕敲打著她的腦袋瓜。「記住這畫面,然後寫下來。」
無拘無束又歡喜的快樂三部曲從夏天延續到秋天,然後嘎然而止,因為歡樂打開了道路,讓苦難近來。
「我......」他吞吞吐吐說:「一切都安靜下來之後,我到走廊,客廳的窗簾有一道小縫隙......我看到外面,看著屋外的景象,只看了幾秒鐘。」他已經有二十二個月沒看過屋外的世界了。
沒有氣憤,沒有責備。
爸爸啟齒問他。
「外面看起來怎樣?」
麥克斯又悲痛又驚惶地抬起頭,「外面有星星,」他說:「星光刺痛了我的眼睛。」
--------------------------------
其實還有「拳擊手」那篇,不過要全部打出來有點多。
五頁的篇幅,今天看了第三次,仍然想哭,到底是犯了什麼錯,需要承受全國人民的拳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