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16 11:37:00| 人氣1,32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活著這件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心必須是自由的 , 才能聆聽 .
想發現真相 , 我們必須安靜 , 保持警覺  ,可是不要有壓力.
 
 
 
第一次翻著這本所費不貲又深奧的書 ,
克里希那穆提"關於活著這件事"第一部曲 ,
是個下過雨的傍晚 ,  窩在書房 , 天氣不太熱 ,  卻也不算涼爽  ,
還是乖乖扭開冷氣 , 忘掉正負六度C的事,
一面吃著貴得嚇死人的一份55元繼光香雞排 ,
喝著便宜廉價的20元藍山咖啡 , 一種....奇怪的組合 , 
但在人間 , 不都是這樣嗎 ?
總是亂七八糟的組合 ,  一連串的錯誤 , 或不適合的生活 ,
硬塞在此的大家 ,  疲於奔命想找出讓日子好過一點的真理 ,
走至宗教 . 心裡學 . 禪修 .遁入戲劇 . 藝術 . 電影裡 ,
只要可以瘋狂扭動肢體和神經 , 說些深澳哲理和牢騷 ,
甚至跟別人過得不一樣的方式...嗑藥 . 夜店 . 狂劈社會. 做些別人不敢做的事 ,
或是帶著一點自命清高 . 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滋味 ,
甩開一點平凡平庸日復一日的普通生活 ,彷彿可以得到什麼證明和慰藉似的 ,
開始得意洋洋自命不凡  , 感覺自己與眾人不同了 ,
說穿了 ,  就是寂寞不安的靈魂罷了 !
 
 
好吧 ~我承認 ,
買這書除了是看別人介紹引起興趣外 ,
我正是那種靈魂不安且在抗拒的人 ,
想多點接觸陰暗面的自己 ,  卻是建立在想讓它好過一點之上 ,
完全應證那些得到高人(奧修 . 克里希納穆提)所說的 ,
無法活在當下 , 心無法平靜之人 ,
腦用太多 , 心相對減少了 , 塞的都是知識 ,不是體驗 , 我正是如此 !
覺醒的過程和自我修為的過程 , 是人生的主修課題 ,
穿插著吃喝玩樂 , 醉生夢死 , 不想太多或積極向上 , 努力追求夢想 ,
綜合在這要長不長要短不短的人生裡 ,
人生就可以在這當中大量消耗 , 順利或不順利的過完 ,
但要清醒的 , 深刻的體驗人生  ,  則不是人人容易的 !
 
 
有人說 : 他馬的 !  講什麼人生大道理 , 無病呻吟 !
這點我也不懂  , 我也模模糊糊朦朧的享受著生活 ,
但當我有一天赫然察覺 ,
從有不錯的社會地位 . 經濟條件 ,  瞬間成為弱勢團體後 ,
那站在黑白分明的交界處的我 ,  什麼都變得清楚了,
對於自己的認知 ,  對於社會規則 , 對於貧富等等 ,
打破原有的概念後忽然變得清.清. 楚. 楚 ,  
要覺知  . 到覺醒 .  看見真相到深刻活著 , 不容易 , 真的不容易 !
像書裡說 : 當下的真相永遠是很單純的 , 複雜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
我們把單純變成複雜 , 然後迷失了自己 !
舉個例子 : 當下的真相是...對方就是愛你少一點 , 於是做出某種事 ,
而你看不清楚真相 , 仍苦苦哀求苦苦溝通 ,  想著如何修正或不奢求 ,
但很單純的真相就是....不夠愛你罷了 !
 
 
當你看到你的謬誤處 , 就能擺脫掉它 ,
你就是眼前這個真相 , 就從當下的真相去洞悉自己 ,
而不是朝著既定目標去追尋 , 因目標永遠是在脫離當下的真相 ,
當下這一刻的真相就是你  , 不要譴責自己或是避開真相不去面對 ,
要對當下的活動保持警覺 , 這是辛苦的事 , 只有那些自由自在的人 ,
才能嚐到快樂的滋味 , 而自由就是看到當下的真相 .
克里希那穆提這段話和奧修說的 , 其實都是同一種東西哪 !
 
 
 
動筆寫文的此刻   ,
我用檸檬做出的冰塊 ,  放入透明的冰開水裡 ,
喝起來冰涼中透著酸酸甜甜的滋味 ,
在這夏天無比暢快 ,  先乾了再說 , 
慢慢啜飲著我的陰暗面 , 
管它的人生~~~
 
******************************************************
 
認同這篇寫得真好 ,  我摘自部分 ,
認同就是種擁有 , 或對所有權的一種確認 , 
而擁有權勢必會否定愛 ,不是嗎?
擁有就是企圖獲得保障  , 擁有乃是一種防衛性 , 
目的就是讓自己不再易感受傷 ,
認同之中並有抗拒的成分 ,
包括否隱微粗糙的抗拒性 ,
而愛難道是一種自保式的抗拒嗎?
當防衛心出現的時候 , 愛還存在嗎 ?
認同只是一種思維活動 , 藉由它我們的頭腦可以擴張自己 保護自己
一但變成了某種東西 , 我們勢必產生抗拒防衛性 ,
而且並定想要佔有和排他 ,
在變成的過程裡 , 我們的頭腦或自我會越來越有力量 ,
但這顯然不是愛 , 認同會摧毀自由 ,
而只有在自由中 , 才會出現最高形式的敏感性  ,
*******************************************
渴望成為什麼 , 無論是正向負向動機  , 都是對美德的否定 ,
美德既不是衝突也不是成就 , 亦非長期修練的結果 ,
它是一種與自我投射的慾望無關的狀態 ,
只要心中還有掙扎 ,  就不可能真正存在 ,
掙扎著想要變成什麼 ,  必定有抗拒.  否定 . 禁慾及棄世的行為 ,
但克服了這一切也不是美德 , 美德乃是擺脫所有渴望後的平靜 ,
這份平靜不屬於腦而是源自於心 , 深刻的洞察才是源自於內心的一種美德.
 
細節裡,思考生命。智慧,就是在每個當下,洞察真相。

《關於活著這件事》是克氏作品的精選集,文中如實描述克氏在散?時與大自然的互動,也與來訪的各界人士探討自我的真相。這些西方的心理學家、科學家、教授和宗教領袖等等,帶著各自的專業背景和經驗,前來向克氏討教真理,共同探索契入實相的途徑。但克氏永遠本持著徹悟時的見解,主張「實相是無路可循的」:



沒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往實相。實相必須被探究出來,但這種探究不能有任何公式。你必須在方向不明的大海裡冒險,而這個沒有方向的大海就是你自己。你必須起身出發去探究你自己,但不能按照某個計畫或模式,因為這麼一來就不叫探究了。探究會帶來喜悅──不是可以被憶起或做比較的享樂,是永遠煥然一新的喜悅。


這一套三部曲著作,大部分出自美國克氏基金會(Krishnamurti Foundation of America)所發行的早期全集,是克氏最簡明易懂的系列作品之一,遠比後期教誨的反覆辯證,更能展現出「真理是不講情面」的風範,徹底呈現了克氏直言不諱的洞見。
 

台長: 夏川
人氣(1,32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愛看書 |
此分類下一篇:有意思的法師
此分類上一篇:腦與心

我看見那張明信片,被妳貼著
有種莫名的快樂,謝謝妳的珍惜^^

這本書,似乎是很心靈方面的深奧?!
2010-08-19 10:36:25
版主回應
^^貼在正中位子喔~
我們的緣分很奇特
從這裡出發的
再到那裏
真的蠻玄的 也很神奇 所以很珍惜唷!

那本書不好懂
有部分真的很有道理 或是與別種學派在對立
很有意思!
但也有部分我看不懂...或比較獨斷
覺得世間很有趣 有各種學派各種理論各種人!
怎會無聊呢?
2010-08-19 15:11:3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