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29 14:51:28| 人氣1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開始行動之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風聲走漏後,開始聽了一籮筐的建言,沒累死也煩死,要感謝我娘從小的教導,讓我乖乖閉嘴聽話,才不至於禍從口出,惹火眾家親友。我只是在心裡碎碎唸:「閉嘴、閉嘴、閉嘴…。」

今天又和大姑去找醫生,事前我打了一張長長的問題表列印出來,決定纏著醫生問到底,以前自己看病的經驗太慘痛,我可是準備跟他耗上,非「打破砂鍋」不可。大概這回運氣好,醫生態度佳、耐心好,隨我們滔滔不絕的發問,看我又速記又發問的,乾脆畫圖給我照抄。真的,一離開診間,大姑讚不絕口,覺得乾脆信任他,別換什麼「名醫」了。目前為止,我對他的表現,深感贊同,等著瞧,要在我這裡拿到高分可不容易,他算過第一關了。

唉,怎麼會弄成這樣?病患「知」的權利,因為大環境的惡劣,必須憑藉一點運氣,來取得相關的資訊,我們很幸運,有足夠的能力利用網路和書籍,先增加自己的知識來瞭解狀況,因為有初步的概念,才懂得如何提出問題和詢問相關治療的優缺點,對於其他弱勢病人的處境,我反倒覺得憂心,怕醫療糾紛的醫師們,有多少成的比重,敢主動告知病患和家屬相關的資訊呢?

古人常說:「久病成良醫」,除了對於病患的經驗之談給予肯定,另一層意思,應該也在提醒醫師們建立與病患的同理心,給予更多生理、心理上的支撐,如果病人必須藉由「久病」來厚植自己的經驗,這代價未免也太慘不忍睹了。拿肝癌來說,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其實有不同的立論點和切入點,病患常常被迫選擇「靠邊站」,因為院所內的整合欠佳,病患得在還沒決定採取何種治療方式時,就被迫選擇內科醫生或外科醫生,天知道哪一種才是最佳選擇?我們是小老百姓,即使有所謂跨院所的「肝腫瘤治療團隊」,但當你掛號的同時,其實就決定未來的治療方向。礙於醫院內部的運作方式,如果像我們是找上外科醫生,就不會有內科醫生來會診,不會有一般、放射腫瘤科的醫生來關心,一切只能冀望你遇上的是個「聖手』,能擺平大小症狀和未來的後續發展。不少病患礙於體制上的缺點,得跨醫院求診,得多試幾個醫生,得求密方來保有一線生機,偏偏癌症細胞很可怕的一點就是:增生速度驚人快、轉移也快,在多方求診後,已經喪失治療的黃金時間了。我大嫂的母親就是一例,在轉院治療的一個月內,肝腫瘤長大三公分,她聽到我婆婆的狀況後,一直跟我強調「快、快、快」,找醫生要快、作決定要快、採取任何治療要快,這是一場時間競賽。

道理是懂得,不過很難求快,探聽醫生要福份、下決定很難、治療方式得多方詢問,一切在焦躁中慢速進行著…。我很慶幸一切發現的早,到目前為止,沒聽到讓人睡不著的消息,我真討厭「意外」,一切能不能排個隊,輪個班啊?



2005/12/29


PS>照片是我的收藏品:很像一家人的巫婆

台長: 老瘋癲
人氣(1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過日子的痕跡 |
此分類下一篇:事件進行中…
此分類上一篇:混沌之際的折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