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溪湯圍公園泡腳那天在就在一出公園的對面看見一棵好大的麵包樹,以前常聽人說麵包樹,這可是我第一次看見這麼大一棵呢!滿好奇的為什麼它叫麵樹,特別上網查了一下
麵包樹是許多熱帶地區的主食,玻里尼西亞人在航海探險時通常攜帶此樹的根插,以便在其他海島種植。果實澱粉含量非常豐富,食用前通常以烘烤或蒸,炸等方法料理,烹煮後味道與麵包和馬鈴薯相似。一棵麵包樹一年可結200顆果,是食用植物中產量最高的其中一種。木材材質輕軟而粗,亦可供建築,海島居民以此為獨木舟。原來它煮過之後的味道會像麵包和馬鈴薯,我是聽說這種果實可以降血壓、血脂效果好像和林投的果實很類似,林投果長得就像鳳梨一樣,而麵包樹則長的跟波蘿蜜很像
全果、縱切和橫截面
剛長出的果實麵包樹株高可達10-20...公尺,全株含有乳汁。葉有柄、互生、革質、闊卵圓形,先端銳尖,基部近於心形,羽狀深裂,老樹亦有全緣者,裂片3-9枚,長30-40公分,中肋與側脈均極顯著,葉裡脈上有毛;托葉大而作三角形、有毛、早落。4-6月開花,雌雄同株,雄蕊極小,穗狀花序,密集而成棍棒狀,花被二片,雄蕊一枚,直生。雌花花被筒形或球形。麵包樹結的果實叫做『聚生果』,為複合果球,肥大呈肉質,小而頭大,徑10-20公分,外有角形之瘤突;小果各藏黑色扁平之硬種子一粒。本種之果托特別肥大而為肉質。初為白色,成熟時為黃色,果於8月成熟,它的葉片闊大而表面光滑。
順便介紹一下朋友送我的兩盆盆栽
黛詩姑娘,它是落葉生根的一種植物,剛拿回來時在它的葉子週圍鋸齒的地方有長出小小的葉芽好像滾了蕾絲像一樣,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才叫黛詩姑娘的~好浪漫的名字,可是我查不到這個名字的植物耶!現在那些小嫩芽都已掉落,就長盆子的邊緣的地方落地生根囉!看看它們的生命力真強,隨便一落地就準備向下札根往上生長~
還有這盆是馬拉巴粟長的好漂亮哦!
彎曲的樹幹樹型好美,樹幹旁那棵小馬拉巴粟這幾天長大不少呢!
馬拉巴栗(學名:Pachira aquatica,英語:Malabar chestnut),又名發財樹、美國花生、瓜栗,屬木棉科馬拉巴栗屬的一種植物。這個屬的名稱改自蓋亞那語,意思是「在水中」。馬拉巴栗原産於中美洲及南美洲。
常綠喬木,樹皮為綠色,干基部常膨大。掌狀複葉,長橢圓形至狹倒卵形小葉5~9枚,革質有光澤。綠白色至黃白色杯狀花,很少為淺紅色。蒴果長10~30公分,褐色球形種子,直徑1~2公分。
常用盆栽作為室內觀葉植物。種子煮熟後可食用,其味如花生。樹幹可製成紙及漿糊。
奇怪家裡也有種馬拉巴粟的盆栽為什麼沒看過它開花呢!還有它的種子竟然是可以吃的,味道像花生??可見我們的生活總是胡倫吞的,生活在我們家陽台的植物這麼多年了,我似乎從來也沒真正的關心過它,用心的了解過它。
馬拉巴栗作為觀賞植物般培植已有很長歷史,但未受普及。在1986年,恰逢韋恩颱風來襲,台灣的貨櫃車司機王清富無法出車,待在家中幫從事美髮工作的太太陳美華編辮子。一時突發奇想,隨手把五棵馬拉巴栗種在同一盆子,並把它們的枝幹屈曲成辮子狀,改名為「發財樹」出售。這種紮枝的方法傳至日本,隨即受到熱烈的歡迎,此後成為東南亞最普遍的觀賞植物之一。在中國這種植物象徵著財運,故很多經營商店的店主都在店內種植一棵,有時候更在樹枝上綁上紅絲帶等不同的妝飾。馬拉巴栗在台灣有很重要的經濟地位,在2005年的出口收入達2億5千萬新台幣。
原來馬拉巴粟在台灣還為樹農賺了不少錢,真的是名付其實的發財樹呢!
夏天的腳步越來越緊湊了,走在人行道或是騎車,經過總以能得到濃密的樹蔭遮避為生活上的小確幸。可是事情最近正好相反無論走在孔廟、公園、學校看見路旁原本樹葉濃密的老樹,不管老榕或橡樹、還有幾棵不知名的老樹,其樹枝都被砍的精光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被包裹著,不知道是老樹生病了?還是打掃的清潔人員為了方便乾脆把它剪光了省事,亦或是準備把老樹遷走了。看見它們被這麼粗暴粿露著,晒在烈陽下別說是提供路人遮蔭,恐怕連老樹自己都無法散熱自保,這樣的狀況讓人看了很不捨呢!人們總是自以為是的胡亂對待善意的環境,和養育我們的大地萬物的一切。就連樹木不多的都市叢林都這樣了,更何況是珍貴的山林土石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