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04 21:19:31| 人氣1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內視鏡超音波】膽胰道疾病診斷及治療之新利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https://youtu.be/vNYcH5gBvOI81歲的老先生因吞嚥困難於診所求治,被懷疑有食道方面的問題而轉至成大醫院。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林孟穎醫師表示,老先生做了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縱膈腔積液壓迫食道,同時合併有胰管擴張及後腹腔積液,為確認是否有胰臟的問題,經進一步安排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發現其胰臟頭側有腫瘤,且腫瘤阻塞導致胰管擴張,併發胰臟周邊積液延伸至縱膈腔壓迫食道,是造成老先生吞嚥困難的源頭病因。後透過內視鏡超音波施行胰腫瘤切片與胰臟周邊積液引流術,不但早期診斷出胰臟癌,也讓老先生得以重拾享受美食的幸福。

 

林孟穎醫師指出,膽胰系統因位在身體較深層之中心地帶,相關疾病不易被早期發現,如胰臟癌被發現時經常已到末期,其他如膽道癌,或是常見的膽囊炎、胰臟炎等,同樣都不易早期診斷,且診斷後的治療往往也較其他消化系統疾病複雜。

 

目前對於膽胰道疾病的主要診斷檢查是透過腹部超音波、斷層掃描及磁振造影,但林孟穎醫師表示,一般腹部超音波檢查易受胃腸道之氣體干擾,而斷層掃描及磁振造影又有顯影劑使用上的顧慮,讓診斷膽胰道疾病的需求無法被滿足,因此新的診斷工具內視鏡超音波也就因此問世。

 

內視鏡超音波,顧名思義是結合內視鏡與超音波檢查特點的綜合體,因其具備即時檢查與近距離觀察之特性,透過內視鏡安全進入胃腸道中,再藉由超音波穿透軟組織檢查深處,可以從胃腸道內清楚看見隱藏在腹腔深處的膽胰道系統,對於膽胰道疾病診斷之敏感度及準確率,均不亞於傳統之影像學檢查,而且針對某些特別微小的病灶上,內視鏡超音波已被證實有更佳的診斷率。

 

林孟穎醫師說,內視鏡超音波在診斷膽胰道疾病、胰臟腫瘤取樣及急性胰臟炎併發偽囊腫的處理,均通過世界各國的驗證,現在已成為首選標準治療方式。此外,在腫瘤相關的膽胰道或腸胃道阻塞的治療,扮演引流角色的內視鏡超音波也已被列入標準之治療中;近期更有醫學報導內視鏡超音波搭配腫瘤消融探針或酒精注射進行胰臟腫瘤的控制。

 

林孟穎醫師表示,成大醫院自2016年開始執行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及其相關之治療,至今已完成近800例膽胰道檢查與100例介入性內視鏡超音波診斷及治療,並持續透過培訓年輕醫師執行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的能力,及國際交流學習新穎技術,未來可以服務更多病患。

台長: 蔡永源
人氣(1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療 |
此分類下一篇:拒當紅唇族、保肺保健康
此分類上一篇:愛健康【i穩動】 成大前瞻醫材中心翻轉銀髮族的樂齡生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