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21 19:02:11| 人氣1,7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大醫院胃腸科膽科邱宏智醫師-C肝治療新展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50歲的郭先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發現有肝指數異常,因而轉至胃腸肝膽科門診就醫,檢驗確認感染了慢性C型肝炎,其基因型為1b型。成大醫院胃腸科膽科邱宏智醫師表示,2012年時,先安排郭先生接受為期1年的「長效干擾素+雷巴威林」治療,過程中雖有副作用,但肝指數逐漸恢復正常,血液中的病毒也於治療開始的第3個月就檢驗不到了。但治療完成6個月後再次驗到血液中有C型肝炎病毒。

 

(2017)1月底,健保開放新型「全口服抗病毒藥」的給付,再安排郭先生接受3個月的治療。邱宏智醫師說,此次病人沒有任何不適,病毒也在1個月後就檢測不到,目前已停藥3個月,血液中仍然檢測不到病毒,因此可宣告慢性C型肝炎感染已經治癒。

包括使用干擾素或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的病人,在藥物治療療程結束3-6個月後,若血液中仍檢驗不到病毒,稱之為「持續病毒學反應」。邱宏智醫師說,經長期追蹤發現,這樣的病人中有高達98-99%驗不到C型肝炎病毒,因此一般認定「持續病毒學反應」等同C型肝炎已經治癒。

 

根據統計研究,慢性C型肝炎患者若不積極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經過20年後約有20%的患者會演化至肝硬化,一旦演變為肝硬化,每年會有1-4%的病人會產生新的肝癌,同時有4-5%可能會導至肝衰竭以至於死亡。但如成功以藥物治癒C型肝炎,長期下來不但發生肝癌的機率大減,因為肝病致死的比例也會大符下降。因此目前建議,所有C型肝炎的患者,只要血液中檢驗的到病毒,都應積極接受治療,而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目前在台灣,估計約有3-5%的民眾患有C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1b型占約55%最多,2型占40%次之,剩餘的1a3456合計只占約5%。邱宏智醫師指出,C型肝炎的治療,從1991年接受「短效干擾素」6個月、12個月的治療治癒率僅6%16%;到1998年「短效干擾素+雷巴威林」的治療,6個月、12個月的治癒率則進步到34%42%2001年「長效干擾素+雷巴威林」的療效再提高到39%55%

 

近年來台灣的「長效干擾素+雷巴威林」治療成效,基因型2型的84-95%有效率較佳,人數較多的基因型1型亦可達到77-79%。而2011年的第一代口服抗病毒藥合併干擾素使用,再將治癒率進一步向上提升,第二代的全口服抗病毒藥治癒率更高達95%以上。邱宏智醫師說,未來將C型肝炎撲滅已不再是夢想。

 

最新治療C型肝炎的口服抗病毒藥,相較於「干擾素+雷巴威林」療法,不需皮下注射,治療時間從6-12個月大幅下降為3-6個月,禁忌症、副作用都較少,只是價格相對較高。不過,從106515日起,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健保給付已有條件大幅放寬,目前有2種口服抗病毒藥納入健保,適用C型肝炎基因型1型,併有肝硬化或是嚴重纖維化,但不可為失償性肝硬化的病人,未來政府也預計編列預算,逐步將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放寬給C型肝炎患者。

 

邱宏智醫師說,過去治療以干擾素為主,效果雖不算低,但接受治療的可能只有10%左右,而未接受治療的病人中,有37%害怕副作用,也有18%不適合使用干擾素。國內目前有多種全口服抗病毒藥,副作用低,干擾素困難治療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另外,像是失償性肝硬化、洗腎,甚至HIV病人,也都各有適合的全口服抗病毒藥可以使用。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以免貽誤病情,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

台長: 蔡永源
人氣(1,7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療 |
此分類下一篇:孕婦的隱形殺手 ─ 妊娠糖尿病
此分類上一篇:善終無界限 成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高峰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