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6-20 01:21:10| 人氣4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森林無路倡議」Road Less/世界環境日,環品會倡議「森林無路、永保森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Greening your meeting & Event!

會議( meeting )與活動( event )之舉辦,在現代化民主社會中,為常見的社會集體行為與公眾參與型態。

但是,你知道嗎?一個會議或活動的舉辦,其實是非常消耗 資源 與能源的事件,其必須使用各種報告材料、交通、飲食、 水 電等 資源 ,牽涉至廣,而所造成的環境衝擊則包括 空氣 污染 、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紙張、塑膠、食物等 資源 消耗等。




http://www.eqpf.org/result1.aspx




http://www.eqpf.org/result1.aspx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activities in GC network

Value Change Team travels to Taiwan

In an effort to further consolidate and secure new partnerships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the Value Change programme team travelled to Taiwan and Singapore. With a view to expand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me and the Earth Dialogues,the team along with GC information office and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Protection Fund (EQPF) conducted a series of lectures and forum sessions to discuss and share the Green Cross vision and experiences.

Among the several programmes implemented by EQPF, the recently concluded drawing competition saw more than 2000 children participating in 2009. An innovative audio-visual presentation with Climate Change as its central theme was used to inform young children on impacts and solutions in schools throughout Taiwan.

======
世界環境日,環品會倡議「森林無路、永保森林」


「森林無路倡議」並不是指完全不需要道路,而是一種面對自然、土地的謹慎態度,兼顧保育與合理利用的精神。森林無路(Road Free),或著說是森林少路(Road Less),是臺灣未來各類道路開發、國土規劃時,應該秉持在心的理念。2月底江內閣改組後首先選擇國土議題,針對高山公路做出「在安全、共生與永續觀念下,穿越台灣主要山脈高山公路原則不再開闢、拓寬」的指示。此一政策影響深遠,沉痾已久、利益糾結的山區道路問題終於浮上檯面。 依據公路總局資料,台灣島嶼面積三點六萬平方公里,公路總長度高達20,851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之公路里程)為57.9公里,無怪曾有學者如此形容「台灣的道路比人的血管還密」。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高達國土面積的60%,多屬山地與丘陵地形,山區道路幾乎遍布了所的山區鄉鎮以及森林區域,雖提供了山區部落、居民的交通便利,但也造成了生態問題。今年3月英國「駕駛經驗」所製作的全球十大危險公路互動地圖,台灣的太魯閣峽谷路段榜上有名,

http://www.eqpf.org/news.aspx?NwsMsgDBID=691



不僅是台灣最危險道路,也是世界級的危險道路。事實上,不只是太魯閣峽谷路段,台灣山區道路更是災害頻生。依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調查研究,從1990年至2007年,包含台8、台20、台21等十條山區省道就發生了1,129處的災害,



平均一年是112處左右,顯見山區道路之脆弱。道路所及對生態環境的衝擊,特別是對台灣這種小型島嶼而言,當道路密度達到某種程度時,因道路而引起的各種現象將改變整個區域的氣候與生態。近幾年在巴西里約RIO+20世界高峰會、歐洲議會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COP19等國際會議上,已針對道路對森林的影響提出反省。台灣過去森林治理的政策與法律,有嚴重「過猶不及」的現象,


在守與放之間,進退失據,導致林務單位難有作為,民心普遍反應不佳。過去政府照顧山區的政策主要以道路建設為基礎,但國庫用於維持道路與此種經濟型態的支出,恐怕遠遠多過因此所得的收益,更不要談對於環境、生態造成的外部衝擊與不利影響所產生的不利益。一個好的政策,需要兼顧短期效益與長期行為改變,逐漸建立好的價值。本會認為,森林無路、少路的政策,長期以觀,必然可為台灣帶來諸多正面的效益,但短期而言,確實也會造成許多人的不利衝擊,尤其是受到此一政策影響的山區居民或者觀光的利益。作為長期關注台灣森林政策議題的環保團體,我們特別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前夕,提出「森林無路」(Road Free)倡議,希望為國土及森林治理議題,帶來一絲動能,延續山區道路討論的熱度。歡迎大家瀏覽「森林無路」(Road Free)倡議網頁。


=====

「台灣綠帶」勸募活動計畫公告

http://www.eqpf.org/news.aspx?NwsMsgDBID=690


主旨:本會「台灣綠帶」勸募活動所得財物賸餘款計劃,依規定檢送並提交相關文件,經衛生福利部(發函字號:衛部救字第1030062469號)同意辦理並依規定公告。說明:一、「台灣綠帶」勸募活動,依內政部內授中社第1015058666號及1015068187號函同意執行,原期限至102年12月31日。本計劃經與肯亞穆利之家簽署備忘錄,共捐款美金三萬元,並於102年8月期間,順利辦理肯亞種樹去志工活動。依照計畫期程,植樹工作將於104年10前完成。目前已執行至期中階段。二、承上述,截至102年12月31日,本計劃仍有新台幣612,155元(含孳息)未及支用,經衛生福利部103年5月26日衛部救字第1030062469號函,同意賸餘款使用期限至104年10月31日。三、依「公益勸募許可辦法」第8條規定,勸募活動所得財物使用計畫書有變更時,提經理事會或董事會同意,並報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許可後,同時通知或公告捐贈人,若捐贈人對此經費運用有異議,敬請於103年7月10日前提出,本會將返還捐贈之財物。四、特依規定公告如上。

台長: CHRISTINA CHEN
人氣(4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