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Shin-Cheng Yeh

    Professor and Director at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Research
    Previous
    1.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2.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inan University
    Education
    1. Ph.D.,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at Cornell University
     
     
     
    1. Skills & Expertis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990 – 1992


       

      Shin-Cheng Yeh, Ph.D. 

      Text Size: S M L

      Deputy Minister

       

      Shin-Cheng Yeh, Ph.D. 

       

      Academic Background:

      • Ph.D.,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ew York, USA, 1996
      • Master,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1992
      • Bachelor,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1987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2009~2012 (also Director, 2010~2012) 
      • Professor and Direct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ROC, 2006~2009.
      •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ROC, 2001~2006
      •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i-Nan University, Puli, Nantou County, Taiwan, ROC
      •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1997-1998.
      •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1996-1997.
      • Member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Committee, 2011-2012.
      • Member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Committee, 2011-2012.
      • President, Chinese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OC, 2006-2008.
      • Board Member, ROC Consumers’ Foundation, 2010-2012.
      •  

       

      Research Fields: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 Environmental Systems Analysis
      •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aisal and Indicators
      •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ducation
      • Green University



      借鏡國際經驗 美澳專家齊聚交流最新捕碳技術
       
      提供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溫減管理室
        引用 |    轉寄 |   友善列印 |  字體 小 中 大
      提供日期:2012.11.05


       
              環保署於今(101)年11月5日在台大集思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2石灰石加速風化法與礦化封存國際論壇」,邀請美國加州大學Greg Rau教授、哥倫比亞大學Alissa Park教授、澳洲新堡大學Bogdan Dlugogorski教授,就其在石灰石加速風化法與二氧化碳礦化封存等相關技術之研究成果與實務示範經驗,與我國專家學者、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及產業界等進行資訊分享與技術交流。 

              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欲達成2050年溫室氣體減排的目標,碳捕集及封存技術(簡稱CCS)所貢獻之減量成效需增加至20%,因此該技術已成為各國減碳規劃的重要選項之一。環保署表示,為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工作,已擇定CCS技術為關鍵發展技術之一,透過該技術可將二氧化碳從大型排放源如化石燃料電廠、水泥廠、化工廠及煉鋼廠的製程中捕集下來,並注儲到與大氣環境隔絕的地下深層構造、鹽水層及海域地層中,以達到減碳的效果。目前國內各部會均已積極投入我國CCS技術發展工作,包括環保署成立「CCS策略聯盟」負責法規與民眾溝通、經濟部成立負責技術推動「CCS研發聯盟」及國科會「能源國家型計畫」負責技術研發,期望於2020年達成我國CCS商轉之目標。 

              本研討會主要交流之主題,為CCS眾多發展技術之石灰石加速風化法與礦化封存技術,本次邀請之國外專家Greg Rau教授為石灰石加速風化法創始元老之一,Park教授是礦化封存前瞻研究專家,專長為化學及生物觸媒應用於礦化封存,而Dlugogorski教授專長為礦化封存,並與GreenMag公司合作推動全球首見的礦化封存先導試驗廠。三位專家除帶來國外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之外,也和國內學者專家進行雙向意見交流討論,為台灣發展商業化CCS技術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加速我國節能減碳工作之推動。 

              環保署強調目前國際上已將CCS技術納入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進行研究與討論,另因其涉及各種專業技術領域,除由政府政策及相關業界率先研發推動外,更需要社會大眾的瞭解、參與及支持。相信透過本研討會與國外專家之交流,可使石灰石加速風化法與礦化封存技術於國內生根發展,有利於提高我國綠色產業跨入國際的能見度,更能彰顯我國致力推動低碳經濟發展轉型的決心與努力。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叶欣诚教授

      莅临北京师范大学

      2006-10-18              来源:王民教育网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叶欣教授莅临北京师范大学,参与本校举行的绿色大学学术研习活动,并于1018日下午作了题为“绿色大学指标之建构与量化之研究”的精彩报告,与我们分享了绿色大学课题在台湾的理论发展与实务推动情形。会议中,叶教授圆满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最后,王民教授向叶欣诚教授赠送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新成果——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规划的培训丛书,叶教授则向王教授赠送了其最新开发的青少年环境教育读物《地球暖化怎么办》。此次研习活动,由于叶教授的参与,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并加强了两岸的交流,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叶欣教授在作报告

       

          

      叶教授与大家相互交流

       

          

      互赠书籍

       
       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在頒獎典禮中表示,臺灣地處在缺乏天然資源的情況下,國人應當有泰然面對的見識與勇氣,無視、畏懼的態度並不能讓迫在眉睫的環保問題稍有緩解,而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均緊繫於個體生活方式的改變,應長期深入推動環境教育,倡行環保、低碳生活,才能環境永續發展。葉副署長特別說明環境教育法於去(100)年6月5日施行後,為促進國民認識並重視環境教育,環保署特別舉辦「環保101•創意樂活年」創意徵選活動,以提高全民環保意識,進而加強環保觀念,共同邁進綠色生活為目標,並體會環保也可以這麼有創意,可以這麼生活化的向全國民眾呈現。 

      ====================

      图:台北废旧玩具宣扬环保

      2011年06月06日 13: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5日,来自台东绿岛公馆小学的废旧大象溜滑梯“绿岛大象”在台北中山公园游行,宣扬环保理念。中新社发 黄少华 摄

        1980年代后期投入使用的“绿岛大象”,曾是绿岛地区唯一的大象溜滑梯,数年前因破旧面临报废,被台东子弟李孟发以新台币100元标得,重新彩绘,并根据小朋友的心愿,装上轮子环台巡游。去年2月起,“绿岛大象”在各地学校和义工的协助下,先后到台湾8县市标志性建筑等游历并担任环保大使传达废弃物再利用的理念,参与配合40多场环保教育活动。5日是世界环境日,“绿岛大象”在活动发起人李孟发、台北市立动物园园长叶杰生、台湾师大环境教育所所长叶欣诚、台北公馆小学校长李钟惠、台北“国父纪念馆”副馆长曾一士等及一众小朋友陪同下,绕纪念馆中山公园游行,并驻足停留至7月7日。李孟发表示,未来计划到大陆北京、上海及丹麦哥本哈根美人鱼雕像等,共同宣扬环保理念。

      ============================

        
          6月5日,来自台东绿岛公馆小学的废旧大象溜滑梯“绿岛大象”在台北中山公园游行,宣扬环保理念。中新社发 黄少华 摄
       
      ===================
       
      日期:2012.11.10


       
              環保署「環保101•創意樂活年」年度環保創意徵選活動,今(10)日在國立科學教育館揭曉成績,由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親臨現場進行頒獎。典禮採現場揭曉成績方式進行,整場充滿緊張的氣氛,拿下短片組社會組第一名作品「點露」、第二名作品「懷釣」、第三名作品「天人合一再現碧海藍天」,兩名佳作分別是「它們的處境,人類的未來」及「大地的腎臟-濕地保育的重要性」;學生組第一名作品「HELP」、第二名作品「迷霧中的水庫」、第三名作品「仙人掌狂想曲」,兩名佳作分別是「消失的溫泉(再見溫泉)」及「綠意城市計畫」;教案類社會組第一名作品「用行動愛環境 我的綠色旅行」、第二名作品「終結海洋垃圾大軍」、第三名作品「源來如此 生活變成金」,兩名佳作分別是「取之有道,享樂無罪」及「環保新生活 有機會更好」、學生組第一名作品「低碳飲食EAT易如反掌」、第二名作品「達悟之島:北緯22度,即將消失的淨圖」、第三名作品「從英文小說The star zoo出發到環境保育」,兩名佳作分別是「我們買下的垃圾」及「古道熱腸!神遊阿塱壹」;發明類社會組第一名作品「無消耗電力的自動門系統」、第二名作品「紙杯隔熱片」、第三名作品「植栽用環保創意水盤」,兩名佳作分別是「可邊吸邊縮的環保隨身杯」及「窗呼吸」、學生組第一名作品「應用於 LED燈具之超低耗能散熱模組」、第二名作品「轉動絕對無敵發電球」、第三名作品「M-brella 綠能生態滅蚊傘」,兩名佳作分別是「可夾式燈泡座」及「直覺式利樂包I-Foldable Pack」。現場並透過作品的展示,進行交流與觀摩,讓參賽者共同分享創作心得與經驗,為這次活動畫下圓滿結果。 



              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在頒獎典禮中表示,臺灣地處在缺乏天然資源的情況下,國人應當有泰然面對的見識與勇氣,無視、畏懼的態度並不能讓迫在眉睫的環保問題稍有緩解,而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均緊繫於個體生活方式的改變,應長期深入推動環境教育,倡行環保、低碳生活,才能環境永續發展。葉副署長特別說明環境教育法於去(100)年6月5日施行後,為促進國民認識並重視環境教育,環保署特別舉辦「環保101•創意樂活年」創意徵選活動,以提高全民環保意識,進而加強環保觀念,共同邁進綠色生活為目標,並體會環保也可以這麼有創意,可以這麼生活化的向全國民眾呈現。 



              環保署在這次環保競賽活動中,活動期程長達6個月。短片類以「人與環境的對話」為主題,短短的45天當中,計有489創作腳本參加徵選,經過第一階段的資格審查晉級的有453部作品,分別是學生組168件、社會組285件,接著有近3個月拍攝製作期,在第一次的評審會議中社會組、學生組分別入選10部作品角逐冠軍寶座。而在教案類部分,以「關鍵四小時、環保一輩子」為主題,長達近3個月的徵件期,從全國各地投件的作品有502件,資格不符的有35件,進入初選評選的則為467件,經過書審評選後社會組、學生組分別入選15部作品;發明類計有554部作品,首先由書面審查方式選出90作品,分別社會組、學生組各45件作品,並透過北、中、南實地評選出社會組15件、學生組15件作品,一起來爭取冠軍榮耀。 
       


              環保署表示,三大系列徵選活動,分別邀請國內相關系所學者教授、環保社團代表以及專利發明等專業及資深人士27位進行長達近2個月的評選工作,環保署葉副署長特別感謝每位評審在評審期間針對每一部作品的審慎態度和專業精神。許多評選委員收到資料時,才體會到主辦單位的環保用心,其評審過程無紙化、減少資源浪費的精神,讓人動容,而欣賞每位創作者的創意時,更覺得倒吃甘蔗,越看越覺得這是一件神聖的任務,參賽者的用心讓評選委員一直保持嚴肅的態度,來審查每一件創作者的精心創作;發明類評選委員在會中也表示,從500多件作品當中,經過北、中、南三區的實地評選和創作者討論和交流時,每件作品創作者的熱情讓他們感觸深刻,評選委員表示有些作品從細微點切入,卻創造出環保生活中改變的機會,就環境教育的推廣,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教案類評選委員說明了環境教育推廣需要大量的教材,而目前最缺乏的是社會大眾及高中職組,期望透過這次徵選活動,提供更多珍貴的教材,是本次活動最大的收獲,也安慰落獎的朋友們,再接再勵。 



              在這個新世代,環保署將以新創意、新構思、新行動、新態度來成就優質環保,塑造樂活臺灣,更需要更多的國人參與和關注,精采作品將置放在環境教育資訊網站上讓民眾觀賞,有興趣的民眾可逕至環保署活動官網(http//eeis.epa.gov.tw)查閱。
       
       
       
      =======================
       

      環保署協助連江縣政府 打造「低碳永續、樂活馬祖」
       
      提供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監資處
        引用 |    轉寄 |   友善列印 |  字體 小 中 大
      提供日期:2012.11.03


              推動環保工作、鄉親動起來!行政院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於11月2日專程前往連江縣,與楊綏生縣長、陳貴忠議長共同會商建設連江縣為低碳永續家園的方向,並邀請縣府各單位主管、學校校長、村里長、社區發展協會會長等30餘人,就垃圾轉運、海漂垃圾及低碳生活等議題進行座談。葉副署長對於連江縣政府發展綠色旅遊、低碳商圈,打造樂活馬祖,深具信心。 

              葉副署長一併巡視連江縣環保業務推展之情形,首先拜訪南竿鄉介壽國中小學,環保署為瞭解連江縣空氣品質狀況,於該校設置空氣品質監測站,以利監測懸浮微粒、臭氧、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物濃度;接著前往位於勝利水庫的水質監測點,視察水質採樣作業,以確保水質監測數據之可信度。 

              連江縣因為是海島地形,各澳口長年受大陸海漂垃圾侵入,環保署自民國100年起陸續由營造永續優質環境衛生計畫補助連江縣政府約400萬元進行淨灘活動,未來亦將函請陸委會納入兩岸協商議題,盼藉兩岸交流之機會,迫使大陸官方正視閩江口海漂垃圾對我國居民造成之不良影響;另環保署亦自96年來補助連江縣政府2,400萬元以上,設置衛生掩埋場、資源回收場、廚餘及巨大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等設備,並協助將適燃性垃圾轉運至基隆焚化廠焚化,以延長掩埋場使用年限,解決垃圾問題。 

              葉副署長於座談會中表示,環保署刻正推動低碳永續家園,連江縣可由低碳旅遊出發,發展低碳商圈,請連江縣鄉親響應低碳飲食、環保抗暖理念,與會來賓就座談會內容多有討論及建議,連江縣政府亦就環保署評等及分級認證制度考慮參與,讓縣府預算應用於低碳永續的方向及技術上,我們可共同期待打造連江縣成為一個低碳樂活島!
       
      ===============================
       


       | 
      Li-Lin Huang, Taipei City EPB First Section, Section Chief |

       | Liou, Ming-Lone, Environmental Quality Protection Foundation Chairman |

       | Shin-Cheng Yeh , Dean of NKNU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Interview- Shin-Cheng Yeh , Dean of NKNU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troduction

       

      Interviewed Subject: Shin-Cheng Yeh ,

          Dean of NKNU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ate: 1/29/2007 3pm~4pm

      Location: Bin Jiang Elementary School Community Café

      Interviewers:Regina, Linda, Wendy,  Coco

      Photography: Jacky, Henrry,  Ruby,  Cindy

      Recordings:Amy,  Sandy, Amada

      English Name: Shin-Cheng Yeh

      Sex: Male

      Educ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School of Civil & Environ. Engineering Ph.D

          NTU School of Environ. Engineering Masters

          NTU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Bachelors

      Occupation:

          NKNU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ean

          Center of Environment, Safety and Health, Director

          NKNU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Experience:

          Cornell University, Visiting Scholar

          NCNU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NTU School of Environ. Engineering Assistant Proffesor

          NTU School of Environ. Engineering Post Graduate Research

          Taiwan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

          Advisor and Manual Author

      Pre-interview meeting

       
         

      Environmental Scouts Interview Pre-meeting Photography by: Environmental Scouts

      Date: 1/29/2007 1pm~2:50pm

      Location: Bin Jiang Elementary School Office

      Subject: Professor Shin-Cheng, Yeh

      Arranged time of I of interview: 1/29/2007 3pm~4pm

      Participants: JackyHenrry ReginaLinda AmyWendy, Ruby,  Sandy  Cindy Coco Amada

      Equipment: Camera, DV, Pen, Recorder, Water, Notebook, Records of Interview

      Topics of Discussion:

      I.The questions we discussed last week have been summarized here:

      A.What subjects do you usually teach?

      B.What started you on the subject of global warming?

      C.If the amount of greenhouse gases continues to rise, what dangers might we see?

      D.To let everyone understand this topic, you've held an activity; can you tell us about it?

      E.While you were promoting this activity, what thoughts did u have, or what were some difficulties you met?

      F.To let everyone understand this topic easily, you've written a book "What do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 Can you tell us about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book, and some of the ways you did it?

      G.Do you have any special methods of accomplish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everyday life?

      H.Besides the above, what else can elementary students do?

      II.     Work Distribution: Our results were,  ReginaLindaWendy,  Coco take care of interviewing;  Amy,  Sandy,Amada take care of recording and taking notes; JackyHenrry Ruby,  Cindy take care of photography and other support.

      III.     Getting Ready: After distributing t he jobs, we got the equipment ready, and led Professor Yeh into his seat.JackyHenrry decorated the site, Coco Amada prepared drinks, and after the interview ended we gave the professor a Bin Jiang Elementary School phone card to thank him for his guidance.

      Summary of Interview  (The contents were summarized by our scouts)

       

      What subjects do you usually teach?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i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lso, sciences in the area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like air, water, land, resources, other related topics, and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at started you on the subject of global warming?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Feb. 16th, 2005 was the day the Kyoto Protocol was put into action. However, before this, many scholars, experts, and people from environmental groups were already concerned about this topic. Since I am also i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rea, I started on it too. I also felt that in Taiwan, we need more people like children and grownups to care about global warming and global changes. A lot of people in the world care about this problem, so I think we need to emphasize the spread of this knowledge.

      If the amount of greenhouse gases continues to rise, what dangers might we see?

      Sea levels will rise, and much more may happen, but most importantly the climate will become abnormal, with extreme temperatures, and ecosystems will change fundamentally. Animals and plants will change, and new diseases may develop, so for the whole ecosystem, there will be a fundamental effect. What we can be sure of now is that many experts predict polar bears to become extinct within the next few decades, and other similar situations.

      To let everyone understand this topic, you've held some activities; can you tell us about it?

      I've held many activities, but the two important ones were: the Ford Environmental Award- Cool Earth activity, which after some elementary schools entered, I discovered that most students were quite unfamiliar with this topic. However the activity did successfully let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notice the importance of this topic, and also attracted the media. I think it had important promotional meaning. The second activity was held in Taipei City- the webpage design contest and essay contest on 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Taipei City should be the part of the country with the most children that care about this topic. They were actually quite creative, and what they knew about the greenhouse effect was pretty interesting. I think we should hold more activities like this, and let more children join and understand this topic.  

      While you were promoting this activity, what thoughts did u have, or what were some difficulties you met?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was, Taiwan's focus on this topic isn't enough, so sometimes we needed to use a lot of time to explain to people what was going on. However, I think that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everyone should know about it. The other difficulty was that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e very busy, so sometimes the children don't have time to join our activities. These activities become extra burdens for students. The thing I remember the most is, we met a difficulty. We held the activity with the EPA, and they sent official documents to every elementary school, but most schools didn't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documents, because they weren't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e really wanted to hold a meaningful activity, and this was a problem.

      To let everyone understand this topic easily, you've written a book "What do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 Can you tell us about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book, and some of the ways you did it?

      This book was written because the Kaoshiung City government invited me to do an experiment, and we collected a lot of information. I did this with some of my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writing this book I noticed that Taiwan's research and devotion to this subject was in fact very limited. We had to take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foreign sites. This was a very important realization for me. Because we had set the books reader level for elementar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 used lively ways to write it. This was also because my students were younger, so their creativity was useful. It was actually quite a pleasurable experience.

      Do you have any special methods of accomplish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everyday life?

      I don't think that there are any special methods or ways, but more importantly, it's a basic attitude. With the right attitude you will know what to do when the time comes. Live simpler. With the correct attitude, you will think before you buy something, before you eat a big meal. Letting things become simpler is the right way.

      Besides the above, what else can elementary students do?

      Elementary students can do a lot; buy less clothing, eat simpler, turn off the lights, avoid buying unnecessary things.

      Tidbits of the Interview

       
         
         
         

       

      This was our first interview, so everyone was a bit nervous, but after distributing the jobs, we quickly calmed down.

      We really thank Professor Yeh. He was very nice, wasn't too serious, and gave very complete answers to our questions. Besides this, he also told us a lot about the greenhouse effect so we could learn more. Most importantly, we finally understood that the best way to reduce the greenhouse effect was by changing our daily attitudes. On this, we need to really reflect on, and try our best to accomplish.

       ( Thoughts: Environmental Scout-Regina )


      from :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gsh2007/gsh4987/data/index06-3.htm

       

      ==============================

       

      從網絡關係檢視政府對於全球治理的因應:

      以我國參與京都議定書為例

      許耿銘

      《摘要》

      在全球治理的發展趨勢下,各國跨越國家既有的時空界線,形成世界一體、

      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此意謂著新的全球秩序,正逐步改變傳統民族國家所扮演

      的角色,各種跨國議題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進而促成國家主權觀的改變,國家

      不再是單一的行為者。在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的激盪中,國家和非國家成員之間的

      互惠效應與相互依賴,已成為普遍盛行的實存現象。

      隨著環境生態議題全球化的趨勢,就處理環境問題的本質而言,應是透過治

      理以改善環境,並在適當的範圍中利用資源,避免進一步造成環境污染,以達成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目標。否則國際間為轉嫁人類活動所產生

      的負外部性問題或是爭奪自然資源,必將出現衝突的緊張局面。故而,環境治理

      已不再單純只是一國的內政事務,無論在影響的深度與廣度,或是解決的途徑

      等,皆超越地理上國家疆界的範疇,而與國際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層面緊

      密相連,成為全球人類永續發展上,必須共同面對的治理問題。

      在全球治理網絡與協力關係中,政府因本身組織、人員、財務、國際關係等

      因素,致使其必須與網絡中的其他行為者合作,方能達成政府應有之政策目標,

      並將合作各行為者的利益臻於極大化。在全球治理架構下,與政府關係較為密切

      的行為者,包括非政府組織、私人企業、民間團體、地方政府、其他國家與國際

      組織。本研究從中挑選出政府與國際組織的網絡關係,說明與檢視目前我國因應

      京都議定書所獲致相關之政策結果。

      從本研究的實證數據觀之,雖然整體呈現我國政府官員積極參與國際活動的

      趨勢,但是這些參加國際活動的機會,經常是由政府官員以非政府組織、私人企

      業的顧問或是其他非正式官方身份等「夾帶」的方式,方能順利出國參訪。然而,

      台灣在積極參與全球社群活動之際,切不可只為打破「中共打壓」的魔咒,將「國

      際參與」奉為唯一圭臬。

      關鍵字:網絡、協力、全球治理、京都議定書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博士;逢甲大學講師2

      從網絡關係檢視政府對於全球治理的因應:

      以我國參與京都議定書為例

      壹、前言

      二十一世紀的公共行政研究,已從「政府」典範進入到「治理」典範。在全

      球治理的發展趨勢下,民族國家於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環保等領域中,不

      再是過去傳統的封閉疆界之概念所能涵蓋,取而代之的是各國在時空上,跨越國

      家既有的界線,形成世界一體、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此意謂著新的全球秩序,

      正逐步改變傳統民族國家所扮演的角色,各種跨國議題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進

      而促成國家主權觀的改變,國家不再是單一的行為者。在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的激

      盪中,國家和非國家成員之間的互惠效應與相互依賴,已成為普遍盛行的實存現

      象。

      隨著環境生態議題全球化的趨勢,使其成為全球治理倡議的試金石。就處理

      環境問題的本質而言,應是透過治理以改善環境,並在適當的範圍中利用資源,

      避免進一步造成環境污染,以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否則國際間為轉嫁人類活動

      所產生的負外部性問題或是爭奪自然資源,必將出現衝突的緊張局面。故而,環

      境治理已不再單純只是一國的內政事務,無論在影響的深度與廣度,或是解決的

      途徑等,皆超越地理上國家疆界的範疇,而與國際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層

      面緊密相連,成為全球人類永續發展上,必須共同面對的治理問題。

      在全球化的發展脈絡中,當某行為者面對其他行為者實際或期望的偏好時,

      則需透過全球治理網絡的協調過程來修正自己的行為,並採取合作的措施。而政

      策協調是指各行為者透過調整本身的作為,以減少造成對方的負面影響。此即如

      同賽局理論所言,兩造為使利益總和能夠極大化,經過協商或訂立契約,而將採

      取合作的策略。

      以全球治理網絡與協力關係的角度而言,政府因本身組織、人員、財務、國

      際關係等因素,致使其必須與網絡中的其他行為者合作,方能達成政府應有之政

      策目標,並將合作各行為者的利益臻於極大化。在全球治理架構下,與政府關係

      較為密切的行為者,包括非政府組織、私人企業、民間團體、地方政府、其他國

      家與國際組織。本研究將特別以政府與國際組織的網絡關係,說明與檢視目前我

      國因應京都議定書所獲致相關之政策結果。3

      貳、全球治理的網絡關係

      在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的潮流中,現代國家的治理、權力、功能與統治權威皆

      重新建構。二次戰後,隨著全球事務遽增及各層次行為者間的高度互動,致使多

      元主義(pluralism)學者相當強調國際社會所出現的各種建制、國際合作、跨國

      活動與相互依賴性。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學者也指出,社會生活中許多專

      門性的議題,無法僅僅依靠國家就得以單獨解決,而需跨越疆界與區域,甚至是

      採取全球性的合作模式,進而形成一種功能性的互賴網(Mitrany, 1975: 104)。

      此外,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ism)學者認為在當前國際關係中,非國家的行為

      者有能力且也應該處理一些國家內部個別面臨的問題。在這些互動之中,除國家

      間的互動之外,還包括個人、民間團體、私人企業、非政府組織、國際組織等非

      國家成員間以及非國家成員與國家間的互動。故而 Robert O. Keohane 與 Joseph

      S. Nye(2000)認為相互依賴的發展,是二次戰後相當明顯的現象。

      目前實存於全球環境中許多複雜的公共事務,已經難由單一國家所處理。因

      此除國家之外,尚有許多的行為者,在不同的層次與議題上,發揮其重要的角色。

      在此高度相互依存的全球社會中,各行為者都鑲嵌於全球治理的系絡中。國家在

      此時空下,並無單一最終權威,決策權由多重行為者在不同層次上分享(Hooghe

      and Marks, 2003: 233-235)。由此可知,全球治理強調多元治理主體,與政府相

      關的公共管理,需要依靠各種行爲者間網絡的通力合作,並主張將多種組織、多

      個層次和決策部門子系統,皆納入全球治理網絡。以下將分別針對網路的內涵以

      及全球治理的網絡關係,予以進一步說明。

      一、何謂網絡?

      此部分有關於網絡的討論,主要係從其起源及其相關內涵等兩大子題,分項

      加以說明。

      (一)起源

      事實上,從 1940、1950 年代開始,社會科學家首先使用「網絡」一詞(Dowding,

      1995: 136),以分析與描述人際、結構間的關連與互動關係,自 1970 年代開始,

      網絡分析途徑被政治與政策領域之研究者所運用。1980 年代,由於政府再造、

      民營化、獨立執行機構的設置等,形成公共事務公私協力的風潮,因而誕生當代

      治理的新興模式(Nelissen, 2002),使得公共政策研究學者開始採用政策網絡的

      相關概念,以取代多元主義、統合主義等傳統模式(林玉華,1999:139),並

      進一步解釋日趨複雜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間,彼此互動所構成的正式與非正式

      關係。

      (二)定義

      網絡是由具有不同屬性,並存在於不同位置的行為者,與其他行為者產生互4

      動關係所形成的結構。網絡分析的途徑,是將個人或組織置於網絡結構中來觀

      察。這種結構分析的途徑,強調人與人之間或組織與組織之間關係的重要性

      (Mizruchi & Schwatz, 1987: 8)。

      因此,治理網絡是指互賴行為者間的社會關係型態,以形成公共問題或計

      畫,並強調政策參與者無法獨立完成決策過程,必須透過與其他擁有資源的行為

      者間之合作關係,進而影響決策的結果(Kickert, Klijn and Koppenjan, 1997: 6)。

      廣義而言,治理網絡是一個由政府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國際與國內、中央與地方

      以及民間社會等各階層,形塑各種力量結合的結構(劉宜君,2003:3)。

      甚且,治理網絡對於傳統公共行政與政策所提出的修正觀點,不僅跨越公私

      部門涇渭分明的傳統觀念,同時也不再囿限於複雜糾結的層級節制之中,取而代

      之是平行的權力網絡,或是其他跨越不同政府層級和功能領域的複雜且相互依賴

      之協調形式(劉坤億,2002:60)。

      二、全球治理的網絡關係

      在全球化的趨勢中,由於呈現多元主義崛起、利益糾纏複雜的環境態樣,充

      滿著自由、多元與個人主義,其權威核心是分散的。無論是在全球治理或公共網

      絡的文獻討論中,都同樣對於「國家中心論—統合主義」與「社會中心論—多元

      主義」的觀點,進行對話與討論。而全球治理存在的前提,是假設國家於現今的

      全球系絡中,已經無法再單獨提供治理的功能。因此治理網絡強調政府與其他非

      政府之行為者間的相互關係,並主張網絡途徑是同時包含多元主義模型與統合主

      義模型,恰可彌補多元主義與統合主義的不足之處(Rhodes, 1997: 32)。

      R. A. W. Rhodes(2000: 60)亦曾試圖自公共網絡的觀點,詮釋治理的內涵

      以及政府應如何順利運作的基礎。其認為網絡能提供一個更為貼切、寬廣以及具

      體顯現當代國家、政府與社會關係的有效分析架構。網絡概念雖在協調不同或衝

      突利益的機制上,尚有其本身的侷限性。但面對各政府層級在協調與溝通上所呈

      現效能不彰的窘境時,網絡仍是一項有用的研究工具,對公共政策議題的形成與

      推動有其一定的助益(劉宜君、陳敦源,2003:5)。

      由此可知,全球化與全球治理觀念的發展,實與當前的「網絡」理論多所配

      合(曹俊漢,2002:244)。特別是 Rhodes(1997: 659)歸納出七種治理概念的

      用法1,其中之一便是將治理視為網絡(governance as networks)。此項概念的主

      要論述基礎,即是因為現代社會的複雜性、動態性與多元性,使得國家無法單獨

      1此七種治理概念分別為:1.將治理視為公司治理;2.將治理視為新公共管理;3.將治理視為善治;

      4.將治理視為國際間之互相依賴;5.將治理視為社會操縱系統;6.將治理視為新政治經濟;7.

      將治理視為網絡。5

      治理,網絡已成為治理架構下的一種新興途徑,且國家與社會許多組織間,業已

      形成綿密互動、相互依賴的治理網絡。

       

       

       

      綜上所述,「網絡」的概念相當符合全球化的發展,亦即治理網絡的形成不

      是依據正式權威命令所產生,而是建立在個人化、分散的權力基礎上,不存在單

      一、絕對的權威,因而不會迫使參與者必須出現合作順服的行為,並進而使得傳

      統國家機關的統治正當性,逐漸分散於各層級政府、區域或全球層級的統治機制

      以及非政府組織當中,構成多元、多層次的全球治理網絡(孫同文,2005:11)。

      再者,由於全球治理議題的複雜性、基於資源相互依賴的考量,以及風險的

      共同分擔等因素,政府實需與非政府之行為者結盟,以構築多元、多層次的治理

      網絡,並形成多元、多層次的協力關係。在此同時,國家過去傳統的封閉疆界,

      將因協力關係而重組。國家邊界的模糊化,也同時意味著國家與其他行為者間

      連結關係的擴大化。

       

       

      若以全球環境治理而言,所有參與其間的行為者,小至一般民眾,民間社會

      團體、私人公司、國家,大到區域組織與國際組織,都將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彼

      此間所形塑出的網絡關係,以及網絡關係間相互連結的協力程度,將是永續發展

      目標是否得以達成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若希望能發揮網絡關係的效能,則各

      行為者間必須建構水平性之合作協力關係(Cooper et al, 1998: 206)。下一部份將

      延續前述對於全球治理網絡關係的說明,針對全球治理網絡的協力功能繼續加以

      探討。

       

       

      參、全球治理網絡的協力功能

      由於當代社會的複雜性、動態性與多元性,國家機關無法單獨治理,如要有

      效解決全球治理問題,必須結合次級系統的能力與資源,由國家與非國家行為者

      形成綿密互動、相互依賴的全球治理網絡(Kooiman, 2003)。因此,治理網絡

      可視為利害關係人與國家機關或是政府部門之間的互動關係或模式。如前所述,

      治理網絡若要能發揮功效,必須建構出協力關係。以下將分別針對協力的內涵、

      網絡與協力的連結、全球治理網絡的協力關係等議題,予以進一步說明。

       

       

       

      一、何謂協力?

      從網絡觀點分析,政策的產出乃是諸多行為者間複雜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結

      果,更重要的是能連結行為者間的制度性或非制度性關係。其中相互依賴

      (interdependency)是網絡形成與維持的關鍵因素,亦即組織的生存與發展往往

      必須依賴其他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透過組織間的資源交換與協調機制,確保獲得

      所需的資源(Hanf and Scharpf, 1977)。因此網絡是在一個穩定關係中,由相互

      依賴的行為者所共同建構出的集合體,網絡的發展不能從議題或政策的場域中分6

      離出來,但其可提供一個制度性的安排,以促進不同群體間的互動、合作與學習

      (Klijn, 1997)。

       

       

       

      為了能夠形塑出網絡關係中各行為者間的協力關係,其所需具備的先決條

      件,是各行為者遭遇共同的問題,必須互動與合作方能從中獲益,而此利益得以

      相互交換,甚且各行為者對於利益能夠有效地加以討論與協調,再者各行為者間

      需存在解決共同問題的物質或非物質資源,更重要的是對於協力的結果皆須分擔

      責任(Peters, 1998;Dawes,1996: 377-394)。

       

       

      二、網絡與協力的連結

      近年來許多公共行政學者開始強調公部門、私部門、非政府組織等建構出水

      平式的治理網絡關係。不過除了上述比較偏向國家內部治理主體間的互動關係之

      外,全球治理更常涵蓋包括全球性國際組織、區域組織、國家、地方以及個人等

      多層次的治理主體(吳得源,2006:6-7)。故而,在全球治理架構下的治理網

      絡,已不似傳統公共政策所常論及國家內部的政策利害關係人,更包含來自於國

      家疆界以外不同層級的其他治理主體。

       

       

       

      在當前的全球治理中,Robert Gilpin(1987)與 S. D. Krasner(1993)即認

      為國家的部分權力,已被轉移至由國家與非國家行為者所共同組成的全球治理網

      絡之中,雖已不再是傳統政治學觀點下的權威控制者,但仍是其中的重要行為

      者,且有其存在的價值與需要。Paul Hirst 與 Grahame Thompson(1996: 2-3)強

      調國家在全球化的架構下,並沒有跳脫以國家為其實質內涵,因此全球秩序仍需

      將國家視為運作的基本單元。Keohane 與 Nye(2000)亦主張,「全球治理」與

      「治理網絡」並非否定傳統國家與政府在世界舞台進行協調的主要角色與地位,

      而是強調新的治理趨勢,並進一步融入「國際建制」、新的多層次「行動主體」

      與「網絡」,以及「規範」等三大要素。

       

       

       

      網絡反應出國家與非國家行為者間,經由策略性合作、資源共享所產生的互

      動關係,而不再將兩者嚴格的區分(Knoke & Kuklinski, 1982: 9)。因此治理網

      絡是涵括在一個公共領域中,所有參與該過程的行為者間存在多元的關係,並具

      有相互依賴的利益,努力尋求集體行動來解決問題。因此治理網絡分析觀點,也

      意謂著治理結構的變遷(Klijn, 1997; Rhodes, 1997; Kooiman, 2003)。

      然而,雖然前述一再強調建構網絡的重要性,但是即使網絡關係存在,不必

      然代表網絡就能獲得有效管理亦或是發揮其應有之效能。倘若網絡關係管理措施

      不當、互動頻率很低,應有的協力關係就不能適當的發揮。因此,夥伴關係與協

      力關係,即為說明治理網絡中的動態作為(朱鎮明,2005:119、124)。

       

       

      7

      三、全球治理網絡的協力關係

      治理網絡指涉的是國家與非國家行為者間的一種關係模式,在資本主義國家

      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國家將成為彈性化的機制,會尋求非國家行為者的協助,以

      建立一種相互依賴、協助的穩定關係。藉由此種關係的建立,除了能與其他行動

      者或組織進行良好溝通之外,亦具有學習能力,借由資訊的收集及過去經驗上的

      累積,對於外在環境的威脅,能夠動員適當的互動關係及資源,使得多重協力關

      係得以建立,合作解決彼此所共同面臨的困境,並可使政策規劃與執行的過程進

      行得更加順利(Katzenstein, 1978: 19)。

       

       

       

      在 David A. Lake(1999)的研究中,發現影響組織間建立共同規範或合作

      關係意願的變數,包括:聯合生產經濟(joint production economies)、機會主義

      的預期成本(expected costs of opportunism),以及治理成本(governance costs)

      等三項。Lake 認為倘若全球治理網絡中各行為者的協力關係,所得以獲致之規

      模經濟愈高、預期投機行為所產生的成本愈高,或是治理成本愈低時,各行為者

      間比較容易建構出緊密的協力關係。

       

       

       

      故而,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利益是網絡中行動的驅使力量。在擁有相同利

      益的行為者間,會基於擴張資源系統汲取的需要而進行互動,並形成一穩定的網

      絡關係。故而,網絡關係是一種資源依賴(resource dependence)的型態與資源

      動員(resource mobilization)的過程(王光旭,2005:88)。正因為這些資源與

      利益的考量,致使各行為者願意發展出合作的協力關係,做為參與治理網絡、提

      供公共服務的基礎(Pollitt, 2003; Weible et al., 2004; Lubell, 2004)。

      此外,Cynthia Hardy等學者(2005)指出,若要能建構協力關係的基礎,則

      必須關注治理網絡中各行為者間持續的論述、溝通與對話過程。藉由持續的論

      述、溝通與對話過程,將得以形成行為者間的集體認同。集體認同再經由進一步

      的論述與對談,將得以對於產生協力關係的行動方案,產生個別體認,並知悉達

      成目標所需的技能技術、時程表、以及應該動員的網絡行為者。

       

       

       

       

      甚且,前述的正式對話要持續且定期地進行,而網絡中各行為者間的對話與

      互動頻率,將會對於彼此間的協力關係具有重要影響。一個行為者如果願意與網

      絡中其他行為者進行更為密切的互動與對話,無論是對於網絡緊密程度以及自身

      的效能等,都將具有正面積極的意義。因此,一個行為者應該設計正式與非正式

      的聯繫溝通管道,促成網絡內行為者間的相互了解與認識(MeierandO’Toole,

      2001; Juenke, 2005)。

       

       

      在全球化與治理網絡的發展與協力關係中,Jon Pierre與Guy Peters(2000:

      83-91)認為國家原有的主權和政府職能轉換,將會出現向上(moving up)、向

      下(moving down),與向外(moving out)移轉的三種治理層次。就向上移轉

      而言,全球或區域層次的組織與機制,已經成為與國家間建立協力關係的主要標8

      的。

      在聯合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當中,不只強調國家治理職能建設的重要性,

      並指出政府的永續發展行動,必須建立在三個面向之上,其中之一即為與包括國

      際組織在內的各相關政府與民間組織團體建立協力關係。以近來普遍受到世人關

      切的全球暖化與京都議定書而言,即屬於全球治理機制。許多國家之所以願意參

      與其中,其考量亦不外乎前述「聯合生產經濟」、「機會主義的預期成本」,以及

      「治理成本」等因素。正因為全球氣候屬於公共財,是世界各國共同遭遇的問題,

      彼此間必須互動與合作方能改善與趨緩暖化的速度,進而能夠從中獲益。故而,

      許多國家都希望能夠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簡稱UNFCCC)合作,並在此公約基礎上與其他

      國家建構出協力關係,以謀求共同解決全球氣候變遷的方法。

       

       

       

       

       

      再者,由於正式對話要持續且定期地辦理,以促成網絡行為者的相互了解與

      認識,因此UNFCCC每年都會舉辦締約方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他相關組織亦會針對不同議題召開會議,希望透過論述、溝通與對話的過程,讓

      參與的行為者除了得以瞭解全球暖化的嚴重性,更重要的是必須建構出許多解決

      溫室效應的合作機制。以台灣而言,深知全球暖化是跨越國界的問題,我國身為

      全球社群中的一份子,就有責任抑制二氧化碳之排放,以防止對於自然環境造成

      傷害。為了要讓UNFCCC與其他行為者能夠清楚瞭解我國針對全球暖化相關議題

      的努力,以及希望與其他行為者有進一步合作的機會,因此每年都會派出代表參

      加會議,除了增加與其他行為者的論述、溝通與對話之外,並能進而宣傳我國所

      獲致的重大成果。下一部份將針對我國參與京都議定書的現況,透過實證研究的

      數據予以說明

       

       

      肆、台灣政府官員參加京都議定書國際活動之案例分析

      以下將分從我國參與國際機制和京都議定書之現況,以及本研究所獲致之實

      證資料,說明台灣在許多外在因素的干預下,實際與國際組織與機制建構協力關

      係以及互動之情形。

      一、我國參與國際機制之現況

       

       

      根據環保署所擬訂的「國家環境保護計畫」,將我國對於環境保護議題之國

      際參與目標,區分為三個期程,包括(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8:285):

      1.近程(民國 90 年):建立與環保先進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正式合作管道。

      2.中程(民國 95 年):共同解決區域性環境問題。

      3.長程(民國 100 年):成為區域性及全球性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推動國家。9

      根據這些目標的內容,無不希冀透過與其他國家、區域組織、國際組織建構

      出合作關係。國家與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間的合作,其前提是合作得以讓參與的

      各行為者,獲致相對的資源與利益,即使各行為者的利益不會完全均等,但是都

      能在一定的範圍內各取所需。因此加入和參與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間的活動,其

      主要利益在於可保障或提升非參與國所無法享受的權力和利益(Frey, 1997:

      108-116)。

       

       

       

      雖然我國相當希望以合作的態度,參與國際社會之活動,不過由於中國大陸

      的因素,致使在參與國際活動上,時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我國在參與國際

      事務方面,除得以展現我方如在經貿與漁業等強項之外,大部分皆被以不同名義

      排除在外。近來,國際間已陸續出現多次以我國護照2為由,排除我方參與國際

      活動的爭議事件。即使我國所參與之國際活動非關政治,但仍常因為國際地位的

      問題,受到不公平對待。縱然我國有參加之意願及遵守之實際行動,但往往無法

      獲得應有的地位與權利。

       

       

       

      然而,即使國際組織限制我國加入的現實情形如此,致使對外合作關係的發

      展處處受到阻礙,我國行政部門與相關組織,仍透過不同管道與方式,試圖打破

      目前困境,希望在險境中與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建構網絡合作的協力關係。甚

      且因為雙邊合作之進行只需雙方同意,其得以涵蓋之範圍與程度彈性較大,較多

      邊合作容易運作。因此我國目前常採取雙邊合作的運作模式,從建立國家間的雙

      邊關係開始,而後擴展至參與多邊之國際組織或機制。

       

       

      事實上,我國政府會依據不同狀況,以正式官方名義、代表團、民間組織顧

      問等不同身份,出席國際會議或相關活動,其功能大致上可區分為以下三種(施

      文真,2005:161-163):

      1.資訊收集

      由於許多國際公約於召開締約方大會之際,會有為數不少的民間團體至會場

      設置攤位,而在會場中不同的民間團體、締約方、公約秘書處或附屬機構等,也

      於會場中舉辦各類型的場邊會議。在這些場邊會議中,常針對該公約所涉及之相

      關議題,進行廣泛的意見交流與討論。這些討論的意見與資訊,都需親自出席締

      約方大會等國際性活動,方能得以於第一時間清楚地實際掌握。

       

       

      2以巴塞爾公約開放性工作小組會議(Open-ended Working Group of the Basel Convention Sixth

      session, OEWG6)為例,行政院環保署歷年均組成代表團與會,除參與工作小組會議之外,並

      藉此國際參與的機會,加強與各國代表交流。2007 年工作小組會議於 9 月 3 日至 9 月 7 日在

      瑞士日內瓦召開,然我國代表團成員於 9 月 2 日辦理報到手續時,竟遭聯合國安全部門以「內

      規變更」不再承認台灣護照為由,拒絕受理我國代表團成員報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7)。10

      2.網絡建立

      建立網絡之主要目的,是在於透過和其他與會人士的接觸,建立人脈關係,

      以便進行後續的交流。經由出席國際活動,得以結識研究相關議題的學者,對於

      後續的學術交流頗有助益;而出席的政府官員,亦可透過與其他國家代表、民間

      團體、公約秘書處或國際組織的人員,建立私人的交情。這些國際友人在正式的

      國際場合中,當涉及敏感議題的時刻,可能因受限於政治立場的考量,不見得願

      意當面支持我國。但若與其有私人交情,則於非正式的場合,這些國際友人即可

      傳遞相關資訊、協助安排人員的交流與拜訪,甚至以個人的身分提供參與國際活

      動之經驗,以協助我國更加瞭解相關國際公約與組織的運作。

       

       

       

      3.公關和宣傳

      因為我國並非多數國際公約的締約方,無法在大會議程中提出正式報告,但

      可在會場周邊發放我國執行或配合措施之宣傳文件,有助於公約締約方與其他國

      際社群,清楚瞭解我國雖非締約方,但仍願意遵循公約內容或精神,執行相關環

      保措施的實際成果。

      在京都議定書相關議題上,政府積極尋求增進與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之實質

      關係,期望能為減緩溫室效應而有彼此合作的機會,進而強化我國總體外交功

      能,擴大國際活動空間。

       

       

      二、我國參與京都議定書之現況

      以京都議定書與氣候變遷等相關議題而言,其所牽涉層面與領域相當繁複,

      包括:水資源、產業、衛生、生態、能源等,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且針

      對這些影響,必須盡早採取因應措施。不過因為溫室氣體是屬於跨域性的問題,

      因此相關因應作為,恐無法單靠一國之力即可獨立完成。是故,國際合作研究、

      減量技術移轉、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共同減量、資金援助等措施,勢必要透過與

      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間的合作,方有可能減緩對於環境變遷之衝擊。

      然而,由於我國並非聯合國之會員,無法簽署京都議定書,更遑論享受應有

      之權利。不過我國自我定位為開發中國家,目前雖無減量責任,但是根據以往之

      經驗(如蒙特婁議定書、華盛頓公約),當國際公約檢視各國之執行成效時,或

      是涉及公約義務時,卻又約束我國必需履行;若不遵守,則常以貿易等制裁手段

      加以威脅。我國在此情形下,常率先依照國際公約內容與標準自我規範。但也曾

      因而使得國際公約認為我國既然能夠符合公約的內容,即要求我國納入公約的管

      制範圍,直接逼著我國束手就範。如此一來,不管參不參與、做或不做,台灣總

      是因為國家定位問題,而常陷入這種兩難局面。

       

       

      雖然面對如此弔詭的國際局勢,但我國仍均以主動積極的態度,盡可能與其

      他國家或是國際組織進行合作,例如派員或組成代表團,實際參與 UNFCCC 與11

      京都議定書的締約方會議以及其他周邊的相關會議。不過,無論政府官員是以何

      種身份出席國際活動,亦或是希冀達成何種功能,行政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的人

      員,以政府經費派赴國外從事與公務有關之考察、進修、研究、實習等活動,除

      其他法規另有規定外,均應依據「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綜合處理要點」

      之規定提交出國報告。因此,根據政府官員所公布之出國報告書,吾人即能知悉

      政府與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互動、合作之範圍、議題、程度等資訊。

      三、實證資料分析

      傳統國際法的核心原則之一,即為透過國際合作的方式,以解決國際間的環

      境問題。此原則成為二十世紀後期對於國際環境保護的要求,也是許多國際環境

      條約中所涵蓋的主要內容。在國際環境保護的架構中,有關於國家間對於環保合

      作的項目,包括:財政援助、能力建構、技術移轉、教育訓練、資訊交流等皆屬

      之。

       

       

      本研究認為「政府參加與京都議定書相關國際活動之次數」,即能表現政府

      針對溫室氣體的議題,與其他國家在前述各種合作項目或參與國際組織的積極程

      度。根據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所建構「政府出版資料回應網」中之「公務

      出國報告資訊網」,以相關關鍵字3搜尋與彙整,作為本項研究之數據來源。選用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之目的,主要是因為此一資料庫收錄自民國59年以來,

      總計為94,861筆4的公務出國報告資料,堪稱為我國收集公務出國報告書最為完整

      之資料庫。

       

      經由本研究自「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搜尋之結果,從1997年至2006年各

      年度與京都議定書或溫室氣體相關之出國報告書,茲彙整如下表1與圖1所示:

      3關鍵字包括(以英文字母與中文筆畫順序排列):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

      Climate、Climate Change、Energy、Energy Saving、Energy Services Company (ESCO)、Energy

      Star Labeled、Global Warming、Greenhouse Gas(GHG)、IPCC、ISO 14064、Kyoto Protocol、

      MARKAL-MACRO Model、Multi-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Model、Recycle Energy、

      Renewable Energy、TAIGEM (Taiwan General Equilibrium)Model、UNFCCC、CO2、SF6、

      CH4、PFCs、N2O、HFCs、二氧化碳、六氟化硫、太陽能、水力、生質能、甲烷、全氟碳化物、

      全球暖化、再生能源、地熱、自願減量、汽電共生、京都議定書、查證、風力、氣候、氣候變

      化、氣候變遷、氧化亞氮、能源、能源之星、能源技術服務、能源查核、能源效率、國際標準、

      排放交易、氫氟碳化物、氫能、清潔發展機制、淨煤、淨潔能源、減碳、登錄、暖化、溫室效

      應、溫室氣體、煤、節約能源、節能、節能標章、碳、碳吸存、碳固定、碳排放權交易、碳稅、

      碳儲存、碳攫取、綠建築、標章、盤查、燃料電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驗證。

      4 本研究於 2008 年 4 月 27 日使用此資料庫時,在該網頁上所公布之統計數字。12

      表 1 政府參加與京都議定書相關國際活動之次數committee on Rules of Origin)

       

       

      資料來源:行政院外交部,2007

      經由彙整各年度「政府參加與京都議定書相關國際活動」觀之,從 1997 年

      的 11 次至 2006 年的 66 次,整體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顯示我國雖然並非京都

      議定書的締約方,但是在與其相關議題之國際活動上仍是積極參與,並不因自己

      的身份問題,而降低在國際活動中之參與程度。而且參與活動的類型,除了京都

      議定書的締約方會議之外,還參與國家間雙邊或多邊的溫室氣體減量之合作計

      畫,以及相關專業領域之研討會議等。

       

       

      若以出國公務人員所屬之單位來看,出席次數最多的前三名,依序是台灣電

      力股份有限公司的 85 次,經濟部能源委員會/能源局5的 48 次,以及行政院環境

      保護署的 39 次。由所屬單位的出席次數,亦可反映出京都議定書與電力、能源、

      環境保護等議題的關連性相當高。

       

       

      除我國政府官員到國外參與國際活動之外,亦爭取許多國際會議移師台灣舉

      5 能源委員會於 2004 年改制為能源局。16

      辦。

       

       

      例如 2005 年 4 月在台北主辦之「國際能源總署能源技術系統分析計畫

      (ETSAP)Annex IX 國際技術研討會」,自 1970 年代召開至今,已持續超過 30

      年的歷史。又如於 2006 年 10 月 19 日,首次在台灣舉行的「台灣與中美洲友邦

      環境部長會議」,與會者包括台灣、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瓜地馬拉、尼加拉

      瓜等國的環境首長,以及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等國的資深官員。會中各

      國代表簽署共同宣言,強調各國對於溫室氣體減量合作的意願,同時將設立直接

      對話的聯絡處,以作為協助各友邦對於溫室氣體減量與調適等相關問題的溝通平

      台,並發展出我國與中美洲友邦專屬的能源與環境夥伴計畫(Energy Environment

      Partnership, EEP)。由我國主辦相關國際活動,藉此拉近我國與其他國家之國際

      合作關係,更能顯示出台灣對於溫室氣體問題的重視。

       

       

       

      其次,我國與在南太平洋的邦交國,包括:貝里斯、馬紹爾群島、諾魯、帛

      琉、索羅門群島、吐瓦魯6等島國聯盟國家,近年來都同樣面臨因全球暖化導致

      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許多環保人士戲謔主張,如果這些島國不幸被上漲的海水淹

      沒,我國將會頓時減少許多邦交國(葉欣誠,2006:27)。因此台灣花錢與中國

      大陸拼外交,還不如將預算花在溫室氣體減量。也正因為我國與島國聯盟之地理

      環境相似,應該積極爭取參與島國聯盟活動,並以「同病相憐」的心態,與該聯

      盟國家建立新興之國際合作關係。

       

       

       

      再者,我國亦透過雙邊及多邊合作之研究計畫,藉以參與國際活動。根據我

      國所提交之「國家通訊」所述,1992年起我國積極參加全球變遷相關規劃性會議,

      包括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nternational Geosphere Biosphere Programme, IGBP)

      及其核心計畫會議、世界氣候研究計畫(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

      WCRP)、國際全球變遷研究政府間基金聯合會(International Group of Funding

      Agencies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IGFA)等會議。

       

       

       

      此外,近年來我國積極參與區域性組織活動,其中尤以參與「全球變遷分析、

      研究與訓練系統(Global Change System for Analysis, Research and Training,

      START)7」下所屬區域委員會之「東南亞區域全球變遷研究委員會(Southeast Asia

      Regional Committee for START, SARCS)」最為重要。其主要原因在於SARCS目

      前有台灣、澳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汶萊、新加坡、柬埔

      寨等會員國,而台灣學術界積極參與其相關之組織活動,期望提升區域性影響

      力,亦為我國推動地區性環境及生態變遷研究的具體表現(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02:6-8)。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是屬於跨域管理中相當重要的課題。由於其外部性的因

      素,致使國家或國際組織間必須相互配合。以我國而言,因為特殊的政治因素,

      6 吐瓦魯是全球第一個因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上升,而宣布需舉國遷移的國家。紐西蘭已同意

      讓吐瓦魯 1 萬 1 千人移民到該國。

       

       

      7 START 主要為國際三大研究組織 IGBP(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WCRP(世界氣候研究計畫)

      與 IHDP(全球環境變遷之人文面向計畫)所共同支持成立。17

      常無法以官方正式身份參加國際環保公約與組織。不過國際間的處罰機制,有時

      並不因我國非締約方,就不會採取制裁的手段。所以常見我國在國際組織中,無

      法享受權利、卻需履行義務。甚且,鄰近國家如南韓、印度、中國等,都已積極

      藉由京都機制,彼此進行合作計畫,以取得更多新的技術與資金來協助其減量。

      相對而言,我國在此方面則望塵莫及。

       

       

       

      有鑑於此,我國雖非京都議定書的締約方,但為防範未然,應儘早準備方能

      爭取反應的時間與空間,而且越早採取溫室氣體減量的措施,其所需成本將越

      低,得以從中獲利的可能性就越高。我國已不能再拖延或是採取模糊的態度,而

      應以更為積極的作為,透過不同管道,藉由遵循國際間共通之規範,加強與國際

      組織或其他國家的合作,參與各項國際活動,如此才有可能突破目前的外交困

      境,並期將規範的制定結果,盡可能符合我國之整體利益。

       

       

       

      伍、結論

      全球化與全球治理時代所出現的問題日漸繁複,其中部分問題已不是單一國

      家或機關就能妥善處理。因此,政府必須與網絡中的其他行為者採取合作的態

      度,以期提升其整體的治理能力,並應研擬有效的網絡管理方案,建構長期性的

      夥伴與協力關係;不僅需注重資訊分享與個別獨立事件的協調,更應致力於資源

      與利益的協調,甚至部份授權給網絡結構,使得網絡各行為者的利益總和得以臻

      於極大化。

       

       

       

      在全球治理的架構下,京都議定書不但是國際環保的產物,更是國際政治的

      產物。不過,只要一談到我國在國際間的地位,亦或是外交生存空間,許多人都

      會不約而同的說:「被中共打壓8」、「我國國際空間被中國大陸排擠」……。

      在這種先天不良的外在現實條件限制之下,我國若要以主權國家的名義對外發

      展、參與國際組織,或是簽訂國際公約,幾乎都會因「中國大陸」這項政治因素

      鎩羽而歸。從本研究「政府參加與京都議定書相關國際活動之次數」的數據觀之,

      雖然整體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這些參加國際活動的機會,經常是由政府官員以

      非政府組織、私人企業的顧問或是其他非正式官方身份等「夾帶」的方式,方能

      順利出國參訪。倘若不以此種彈性外交的手法,我國在國際舞台與活動中,難有

      發展的機會與空間。

       

       

       

       

      即使國際局勢如此,面對經濟與環保全球化的趨勢,台灣為避免被邊緣化,

      除應透過各種管道,建立全球治理的網絡關係之外,更需積極爭取簽署與經濟發

      8 根據外交部(2008)的歸納,台灣受到中國大陸打壓的情事,常在下列幾個面向發生,包括:

      (1)否定我國家主權、矮化我國際地位;(2)破壞我與邦交國關係;(3)干預我與無邦交國

      發展實質之交流;(4)打壓我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5)阻撓我高層首長出訪;(6)拉攏、滲

      透、分化友我僑社並阻撓我方僑務工作之推行;(7)阻撓我參與非政府國際組織;(8)阻礙民

      間團體藝文活動。18

      展和環境保護議題相關的條約與協定,並以全球運籌與拓展為著眼點,研究規劃

      有利於台灣在全球系絡中發展的配套策略。

       

       

       

      然而,區域性或是全球性的組織或機

      制,亦時常是利益重分配的競爭場域。因為一旦台灣加入該組織或機制,雖然可

      以享受其所帶來的利益與權力,但同時也必然對於國內產業或環境造成衝擊。因

      此台灣在積極參與全球社群活動之際,切不可只為打破「中共打壓」的魔咒,將

      「國際參與」奉為唯一圭臬,使自己迷失在一味追求國際認同的狂流中,甚至淪

      為特定國家的附庸,反而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參考文獻

      王光旭(2005)。政策網絡研究在公共行政領域中的核心地位與方法錯位。政策

      研究學報,第 5 期,頁 61-102。

      朱鎮明(2005)。政策網絡中協力關係的成效:理論性的探討。公共行政學報,

      第17期,頁113-158。

      行政院外交部(2007)。我擁有會籍之政府間國際組織,2008 年 3 月 17 日取自

      外交部,

       

       

      網址:

      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13296&CtNode=1223&mp=1。

      行政院外交部(2008)。中國打壓事例,2008年1月8日取自外交部,網址:

      http://www.mofa.gov.tw/webapp/lp.asp?CtNode=1174&CtUnit=53&BaseDSD=7&m

      p=1&nowPage=1&pagesize=30。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8)。國家環境保護計畫。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2)。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國家通訊,中華民國(台

      灣)。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7)。環保公約遭政治污染,我國代表團參與巴塞爾公約

      會議受阻,2007年12月28日取自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址:

      http://waste.epa.gov.tw/prog/IndexFrame.asp?Func=1。

      吳得源(2006)。全球治理在公共政策理論發展之擴充。行政暨政策學報,第

      42 期,頁 1-36。

       

       

      葉欣誠(2006)。地球暖化,怎麼辦?請看「京都議定書」的退燒妙方。台北: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bity and Accountability. Milton Keynes/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Rhodes, R. A. W. (2000).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ierre, J. (Ed.)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pp. 54-9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ible, Cristopher, Paul A. Sabatier and Mark Lubell (2004). A Comparison of a

      Collaborative and Top-Down A roach to Use of Science in Policy: Establishing

      Marine Protected Areas in California.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2(2): 187-207.

       

      學歷   |   學科專長  |    研究及工作經歷  |   參與學術活動   |   曾參與書籍編撰及翻譯經歷

      參與之主要研究計畫   |   獎勵與榮譽  |  著作目錄  |  環境圖文誌

       
       
        學生註冊 |  成績查詢  |  講義下載 |  作業上傳  |  討論區  |  管理者登入

      u          中文期刊

      1.       周裕豐、朱雲鵬、葉欣誠、陳嘉尚( 2001)。「台灣廢棄物處理之動態模型分析」,「經濟預測」。第31卷第二期,pp. 131~170

      2.       葉欣誠、於幼華、郭彥宏。2002(TSSCI)。「我們在地球村中的哪一個位置?台灣地區環境永續性指數之計算及分析」,「都市與計畫」。第29卷第三期,pp. 445~479

      3.       劉銘龍、葉欣誠、郭乃文、於幼華(2003)。「我國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之回顧與展望」,「工程」。第76卷第三期,pp. 3~26

      4.       葉欣誠,陳珊玫(2004)(TSSCI)「都市廢污水再利用之標的選擇-以高雄市中區污水處理廠為例」,「高師大學報」,已接受,將刊登。

      u          西文期刊

      (1)     Chang, Ni-Bin, S.C. Yeh, and G.C. Wu, “Stability Analysis of Grey Compromise Programming and Its Application on Watershed Land-use Plan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30(6), 1999, pp. 571~589. (SCI)

      (2)     Yeh, Shin-Cheng, Yun-Peng Chu, Chin-Wei Kuo, and Chia-Shan Chen, “Scenario Simulations of Air Pollution and Green GDP in Taiwan”, the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2(3), 2002, pp. 193~207.

      (3)     Yeh, Shin-Cheng and C.P. Tung, “Optimal Balance Between Land Development and Groundwater Conservation in an Uncertain Coastal Environment”, Civi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20(2), 2003, pp. 61~81(SCI).

      u          研討會

      (1)    Yeh, Shin-Cheng.(1998, July), “comprehensive Report of the Downstream Effects of Dams in Taiwan”, 1998 AGU West pacific Meeting, Taipei, Taiwan, ROC,. (受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之邀請發表之論文)

      (2)    Yeh, Shin-Cheng, Y.H. Yu, H.H. Chen, and C.P. Yu.(1997), “The Basic Phenomena and Mechanisms of Disinfection by Ozone”,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NTU-KU-KAIST Tri-Lateral Seminar/Workshop on Civil EngineeringKyoto, Japan.

      (3)    Yu, Yue-Hwa, K.H. Chen, and S.C. Yeh.(1996), “The Disinfecting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Some Species of the Actiated Oxygens”,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NTU-KU-KAIST Tri-Lateral Seminar/Workshop on Civil Engineering,TaejonKorea.

      (4)    Huang, G.H., D.P. Loucks, S.-C. Yeh, and B. Bass.(1996, May), “Inexact Two-Stage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Application to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Proceedings of 1996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anadian Society for Civil EngineeringEdmonton, Canada.

      (5)    Yeh, Shin-Cheng, L.F. Chang, and H.C. Yu.(2001), “Integrated Management Policies for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Dachia Watershed in Taiwan”, in Ecosystem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I, Edited by Villacampa, Y, C. A. Brebbia, and J.-L. Uso, pp. 533~542, WIT Press, Southampton. UK .

      (6)    Yeh, Shin-Cheng, Y.P. Chu, and H.C. Yu.(2002), “Dynamic Simulation of Waste Pollution in Taiwan”,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Techniques to Environmental Studies IX, Edited by C. A. Brebbia and P. Zannetti, pp. 289~ 298,  WIT Press, Southampton. UK.

      (7)    Yeh, Shin-Cheng, Y. P. Chu, Y. M. Lee, and H. M. Lin. (2001, November), “The Index and Scenario Simulations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Taiwan”,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the Southeast Asia Regional Committee for STAR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invited)

      (8)    Yeh, Shin-Cheng.(2002,November), “Measurement of Sustainability and Eco-efficiency”, presented in the Forum on B2B Cooperation on Electronic-Eco-Commerce, Asia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Taipei, Taiwan. (invited) 

      (9)    Yeh, Shin-Cheng and Y. P Chu. ( 2002, September), “An Economic- Environmental Scenario Simulation Model of BOD Pollution in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ood Defense, Edited by Wu, B., Z. Y. Wang, G. Wang, G. H. Huang, H. Fang, and J. Huang, pp. 1281~1288, Beijing, China.

      (10) Yeh, Shin-Cheng, C-A Wang, and H-C Yu.( 2003, Dec), “An Integrated Model to Simulate the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in Keelung Watershed in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Basin-wide Water Management, Niigata, Japan.

      (11) 葉欣誠(1996) 「灰色規劃在水資源規劃與管理上之應用」,第九屆環境規劃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

      (12) 葉欣誠(1996) 「結合性灰色動態規劃在蓄水庫管理之應用」,中華民國農業工程學會八十五年度研討會論文集,彰化農田水利會。

      (13) 葉欣誠、童慶斌(1998) 「沿海地層下陷地區水資源與土地利用之最佳化-以雲林沿海四鄉鎮為例」,第八屆都市環境與環境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

      (14) 葉欣誠、張乃斌(1997) 「應用灰色非線性規劃於廢水處理與海洋流系統之最佳化規劃-以急水溪海洋排放管為例」,第十屆環境規劃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東海大學。

      (15) 葉欣誠(1998) 「跨世紀企業環保理念-生態效益」,清潔生產/生態效益與環績效指標研討會論文集,經濟部技術處、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中華民國清潔生產中心、工研院化學工業研究所合辦,台北市國際會議中心。(受邀發表之論文)

      (16) 葉欣誠(1998) 「灰色規劃於環境系統分析之應用的回顧與前瞻」,第一屆環境系統分析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

      (17) 葉欣誠(1998)、李育明, 「模糊灰色多目標規劃之理論發展與應用」,第十一屆環境規劃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

      (18) 葉欣誠、朱雲鵬、陳彥亨、陳嘉尚(20009),「台灣水污染狀況之模型分析」,水的關懷二十一世紀的海島願景研討會,時報文教基金會。(受邀發表之論文)

      (19) 周裕豐、朱雲鵬、葉欣誠、陳嘉尚(200011),「台灣廢棄物處理之動態模型分析」,台灣廢棄物何去何從專題討論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台北市。

      (20) 葉欣誠、朱雲鵬(200011)「全球化下知識密集產業在兩岸的發展:電子電機業的成長與變革」,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第六屆國際研討會,中國廣州中山大學。

      (21) 葉欣誠、郭彥宏(2000),,「高雄中洲污水處理廠及海洋放流管之成本分析與優選初探」,第十三屆環境規劃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交通大學。

      (22) 葉欣誠(200012)、朱雲鵬、陳嘉尚、陳彥亨,「台灣地區水污染狀況之環境經濟趨勢模擬分析」,二000年環境資源經濟、管理暨系統分析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23) 葉欣誠、張黎方(20014),「大甲溪流域水資源運用評估研究」,第七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研討會論文集,武漢大學。

      (24) 葉欣誠、朱雲鵬、郭瑾瑋、陳嘉尚、陳彥亨(200112),「台灣地區空氣污染之環境經濟動態模型分析」,第十四屆環境規劃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25) 葉欣誠、張乃斌、張進賢、郭彥宏(200111),「高雄中區污水處理廠及海洋放流管之擴建方案優選分析」,二○○一年環境資源經濟、管理暨系統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26) 葉欣誠、陳永昌(20029),「我國綠色大學評量指標系統構想」,二○○二年海峽兩岸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

      (27) 葉欣誠、郭彥宏、李育明(20029),「我國環境永續性指數之計算與分析」,二○○二年環境資源經濟、管理暨系統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

      (28) 樊國恕、葉欣誠(200212),「地方環保團隊在環境資料庫建置上之機制」,地方環境資料庫及環境資料品質系統建置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29) 葉欣誠、郭彥宏(20039),「環境永續性指數之應用與潛在之問題」,二○○三年環境資源經濟、管理暨系統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

      (30) 葉欣誠、陳永昌、莊育禎、呂文銘(200310),「我國綠色大學評量指標系統」,二○○三年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所。

      u          專書

      (1)    Yeh, Shin-Cheng(1996), “Grey Programm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h.D. Dissertation presented to the Faculty of Graduate School,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ew York, USA.

      (2)    葉欣誠(1992) 「臭氧消毒之機制與基本現象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3)    朱雲鵬、林師模、李育明、葉欣誠(1999) 「變遷中的福爾摩沙」,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4)    朱雲鵬、林師模、李育明、葉欣誠(2002) 「變遷中的福爾摩沙2002」,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u          其他

      (1)    葉欣誠、李育明、劉一中(2000) 「大甲溪流域水資源最佳化運用之研究」,經濟部水利處委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報告。

      (2)    葉欣誠(1998) 「辦公室資源回收手冊」,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3)    葉欣誠(2003),「我國大專院校菸害防制調查與建議計畫」,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研究報告。

      (4)    葉欣誠(2003),「屏東縣無菸校園示範輔導計畫」,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研究報告。

                           (5)   葉欣誠、劉銘龍(2003),「台灣地區水貧乏指數之探討」,經濟部水利署委託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