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方式:100%詳讀
喜愛程度:90%
出版社:商周/ 2004/2初版
* 從「目錄」談起
一拿到書,稍稍翻了導讀及序,因為是既晴、藍霄、吹雪及賴振南老師所寫,所寫應該都是很令人放心的,大膽地看完,再看目錄及書主要內容。
我有先看「目錄」的習慣,本書目錄依序如下:
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筆記
疑惑之章—加賀恭一郎的紀錄
解決之章—野野口修的筆記
探究之章—加賀恭一郎的獨白
告白之章—野野口修的筆記
過去之章—其一—加賀恭一郎的紀錄
過去之章—其二—認識他們的人所說的話
過去之章—其三—加賀恭一郎的回憶
真相之章—加賀恭一郎的闡明
看完目錄,腦中閃過一秒,真的大概一秒,我猜兇手是”野野口修”,因為有”告白”的字眼,還有逮捕兇手的是加賀恭一郎,因為最後真相是由加賀恭一郎所闡明。不過,那一秒稍縱即逝。
由此衍伸的是,「目錄及標題」也是可以操縱讀者「視覺」的一部份! 若想利用「敘述性詭計」的作者,不要輕易忽視這部分。或者,就設計的讓讀者輕易相信或上當!
另,以「手記/日記」方式書寫的推理小說,多以「兇手或犯案者」或「偵探或其助手」為第一人稱寫完全書,兩者交叉書寫各一段落的文體,算是第一次見到。
* 看完書的回想
如果看完書再來回想,應該可以大略地分成三段吧?
第一大段—誰是兇手?
至P.106,兇手很確定就是野野口修。之前的推敲,我一樣是書上寫了一堆clue1、clue2、clue3…,最後加賀恭一郎的解答,真的讓我懷疑他大學是不是參加過「辯論社」?(玩笑話,意指加賀恭一郎反覆推敲的能力很強。)
還有,兇手找到了,我想,那本書剩下來的2/3東野圭吾到底要給我們什麼?
第二大段—兇手動機?
(P.107—P.206)
這一大段也沒有冷場,加賀恭一郎努力想找出野野口修的犯案動機,
一、「動機」也成推理小說的書寫主題,我覺得很新鮮,或許說很讚賞,因為大部分的作家通常對這部分不會太多著墨,以「合理」帶過為多數。由此衍伸的是,作家的本格目標也可不限制在「詭計」本身了,詭計以外的「動機」及其他也可成為推理小說的「主要標題」做書寫焦點。
二、這大段也找到「動機」了,那本書剩下來的1/3東野圭吾到底要給我們什麼?
第三大段—推翻兇手原動機?
(P.206—P284)
這一大段設計的好(某人認為的^_^),因為第一次動機是加賀恭一郎找出來的,他不滿意,才又努力找出真正的動機,推翻前一次的想法。
這個加賀恭一郎真是讓我聯想到安徒生童話裡的「豌豆公主」!(註)
看完書,除了很enjoy「過程」,還有三個地方讓我滿驚嘆的—
1. 殺人用的兇器—P.051,黃銅紙鎮。我所知道的警方辦案,會簡略地猜測兇手是臨時起意或事先謀劃。黃銅紙鎮是死者的貼身用品,如果沒有其他事項”反向證明”兇手是事先謀劃,警方辦案時可能會猜測兇手是臨時起意才殺害死者的,因為沒有事先準備兇器。當然,看推理小說的讀者,通常認為這是詭計的一部分,通常兇手不會是臨時起意的搶匪之類的。
2. 貝利紐的粉紅香檳—香檳是黃銅紙鎮的「替代品」,這是我怎麼想也想不到的!(讚嘆!)
3. 誰殺了貓? –這種扭轉「讀者視覺」的詭計,真是輕易就騙倒我~(大讚嘆!)
註:把安徒生童話裡的「豌豆公主」大概故事內容連結一下,也許就知道我把加賀恭一郎形容成「豌豆公主」是何意。^_^
http://www.012book.com.tw/story/anderfen/boo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