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12 23:17:20| 人氣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007課後作業-貞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07國文作業
一.在google1搜尋毛穎傳相關資料.做成瀏覽資料
1.筆之起源 
被列為文房四寶之首是毛筆。相傳毛筆是秦代大將蒙恬創造的。晉人張華的《博物志》上就有"蒙恬造筆"的記載;南朝周興嗣《千字文》中也有"恬筆倫紙"之說,都把蒙恬作為製造毛筆的始祖。近幾十年,隨著考古新發現,毛筆的產生,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舻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其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筆,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出土的秦筆,及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甘肅省武威、敦煌市懸泉置和馬圈灣、內蒙古古居延地區的漢筆等都有遺存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毛穎傳》中說蒙將軍南伐楚國,曾獵山兔而制筆,獻於始皇。毛筆因此有了"管城子"和"中書君"的別稱。由此,我們可以推想,蒙將軍是一
位制筆專家,在工藝改革上負有盛名。
筆廬 http://www.yasue.cc/pen1.html
2.文房四寶-筆
文房四寶,筆居首位。中國的毛筆是舉世無雙的書寫工具。古埃及的蘆管筆,歐洲的羽毛筆早已退出歷史的舞台,而毛筆從漫長的
歷史歲月中走來,至今興盛不衰,足見其強大的生命力。
提到毛筆,人們往往會想起「蒙恬造筆」的故事,認為秦代名將蒙恬是毛筆的發明者。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太平御覽》引《博物誌》
日:「蒙恬造筆。」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說。「自蒙恬始造,即秦筆耳。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兔毫竹管也。」
唐代韓愈《毛穎傳》以筆擬人其中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穎,秦始皇寵之,封毛穎為「管城子」。後世又以「毛穎」、「管城子」為筆的
代稱。此事也與蒙恬有關。
www.ly-travel.com/ly-travelbg5/htmls/dycs/dycs52.htm

3.文房四寶-墨
墨,是中國「文房四寶」中的一寶。韓愈在《毛穎傳》稱它為「降人陳玄」。北宋大學士蘇易簡在《文房四寶譜>中寫道:「松滋侯易玄光,墨也。」歷代關於墨的專著很多,有宋代李孝美的《墨譜》又名《墨苑》、《墨譜法式》;元代陸友的《墨史》;明代程義的《墨史》、程君
房的《程氏墨苑》、沈繼孫的《墨法集要》、萬瑞生的《墨海》等等。那麼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墨的呢?據宋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說:「與文字同興於黃帝之代也。」在《古今事物考》卷二「墨」條中,也寫道:「墨始於黃帝之時,一雲田真造墨。」 中國的墨,不僅僅是一種書寫用品,它更是舉世無雙的文化藝術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www.ly-travel.com/ly-travelbg5/htmls/dycs/dycs51.htm

4.蛙
大家可否看過「仙蟾滿夜」的情境啊!原本看似簡單的〝蛙〞字,竟然有這的多的詞彙。而皆下來要介紹蟾蜍的〝蟾〞字,日常生活中除了「蟾蜍」外,鮮少使用其它的詞彙;但其實不然,和蟾字搭配的詞彙相當的多,大多來自於一些傳說典故,而這些傳說的來源不外和蟾除本身的毒性相關。皆下來就開始介紹「蟾」:蟾-音〝蟬〞,或音〝詹〞。 蟾蜍,即癩蝦蟆。王勃《乾元殿頌》:「珍雀巢翻,仙蟾滿夜。」。韓愈《毛穎傳》:「竊嫦娥其蟾蜍入月。」李白《古朗月行》:「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白居易《中秋月》詩:「照他幾許人斷腸,玉兔銀蟾遠不知。」《宋史‧樂志十五》:「殘霞弄影,孤蟾浮天外,行人觸目是消魂。」方《中秋月》詩:「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房屋簷下排水設備。陸游《閒中書事》詩:「堂上清風生玉塵,澗中寒溜注銅蟾。」書畫磨墨盛水的用具。即水注。因作蟾狀而得名。陸游《不睡》詩:「水冷硯蟾初薄凍,火殘香鴨尚微煙。」《西京雜記》:「晉靈公冢,…為玉蟾蜍一枚,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王取以為書滴。」候風地動儀的部件,形狀像蟾蜍,故名。《後漢書‧張衡傳》:「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原來光「蟾」這個字的意思就這麼多,還有更多和蟾的片語等著介紹喔!
蟾光、蟾彩、蟾宮、蟾兔都是指月亮。
【蟾光】指月光。徐敞《圓靈水鏡》詩:「練色臨窗牖,蟾光靄戶庭。」
【蟾彩】月光。同蟾光。鮮于侁《新堂夜坐…庭中徘徊久之因為五言一首》詩:「清霄望蟾彩,宜付一杯酒。」貢奎《夜坐》
詩:「涼露俗蟾彩,浮雲蟾河流」
【蟾兔】傳說月中的黑影為蟾兔,故借為月的別稱。《文選‧佚名‧古詩十九首》:「三五月滿,四五蟾兔缺。」權德輿《抵
役江西路上已詩代書寄內》詩:「別來如昨日,每見缺蟾兔。」歐陽詹《元月》詩:「八月十五夕,舊嘉蟾兔光。
【蟾宮】(1)指月宮。李俊聰《中秋》詩:「鮫室影寒珠有淚,蟾宮風散桂飄香。」(2)俗稱科舉中第為登蟾宮。《書言故
事‧科第類》:「蟾宮,及第之榮,比步蟾宮。」
【蟾枝】桂的別名。李中《送桃端先輩歸寧》詩:「拜慶庭闈處,蟾枝香滿身。」《樹木異名錄‧樹木部‧桂》:「羅隱詩:
『官署詵枝老』,《林寬》詩:『蟾枝交影侵蘭署。』按:詵枝、蟾枝皆謂桂也。」
【蟾桂】傳說月中的蟾蜍、桂樹。後以喻月。李賀《巫山高》詩:「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溼雲間。」羅隱《旅夢》詩:
「出門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蟾蜍的毒液在適當使用下可是救心藥。
【蟾酥】蟾蜍皮膚疣內毒腺所分泌的白色液體,可供作藥用。見於《本草綱目‧蟲部》。
【蟾窟】月的別名,同蟾宮。
蘇軾《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詩:「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此處〝蟾窟枝空〞指的是元素當初中
甲科的時候。方夔《木犀花》詩:「枝空蟾窟今記誰,猶道東陵繫舊銜。」
【蟾輪】月的別名。
月圓如輪,故稱月為蟾輪。元凜《中秋夜不見月》詩:「蟾輪何事色全微,賺得佳人出繡幃。」李中《雲》詩:「冷容橫釣浦
,輕摟絆蟾輪。」
【蟾影】月影。
徐晦《海上生明月》賦:「水族將蟾影交馳,浪花與桂枝相送。」張說《新都南亭送郭元振盧崇道》詩:「褰幌納蟾影,理琴
聽猿啼。」
【蟾魄】月的別名。
陸龜蒙《寄懷華陽道士》詩:「蟾魄幾應臨蕙帳,漁竿猶尚枕楓汀。」《歲華紀麗‧月》:「娥眉蟾魄,皎兮出矣。」莫宣卿
《文苑英華‧百官乘月早朝聽月殘漏》詩:「碧空蟾破度,清禁漏聲殘。」
字典裡的蛙 www.froghome.info/n/html/n11_02.htm


5.論雅俗共賞 朱自清
  那里我們得特別提到唐朝的“傳奇”。“傳奇”据說可以見出作者的“史才、詩筆、議論”,是唐朝士子在投考進士以前用來送給一些大人先生看,介紹自己,求他們給自己宣傳的。其中不外乎靈怪、艷情、劍俠三類故事,顯然是以供給“談助”,引起趣味為主。無論照傳統的意念,或現代的意念,這些“傳奇”無疑的是小說,一方面也和筆記的寫作態度有相類之處。照陳寅恪先生的意見,這种“傳奇”大概起于民間,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語化的地方。陳先生并且說唐朝的古文運動就是從這儿開始。他指出古文運動的領導者韓愈的《毛穎傳》,正是仿“傳奇”而作。我們看韓愈的“气盛言宜”的理論和他的參差錯落的文句,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語化。他的門下的“好難”、“好易”兩派,
似乎原來也都是在試驗如何口語化。可是“好難”的一派過分強調了自己,過分想出奇制胜,不管一般人能夠了解欣賞与否,終于被人看做“詭”和“怪”而失敗,于是宋朝的歐陽修繼承了“好易”的一派的努力而奠定了古文的基礎。——以上說的种种,都是安史亂后几百年間自然的趨勢,就是那雅俗共賞的趨勢。 1947年10月26日作。(原載1947年11月18日《觀察》第3卷第11期)
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ha.xinhuanet.com/ zyyc/2003-11/17/content_1210719.htm

二.請上「中國期刊網」輸入「毛穎傳」,或「韓愈」,看看能找到那些討論「毛穎傳」的大陸「期刊論文」,請將「書目資料」「複製、貼上」在WORD,成文件檔案,再下載一篇「期刊論文」,列印、閱讀,並撰寫「摘要與札記」。

一、【篇名】淺析韓愈《毛穎傳》的深層思想 【作者】 于泓,畢寶魁.
【刊名】 廣東社會科學 1994年02期
二、【篇名】論“以文為戲” 【作者】 周明.
【刊名】 江海學刊 1997年06期
三、【篇名】論“以文為戲” 【作者】 周明.
【刊名】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年05期
四、【篇名】韓愈的通變觀及其創作實踐 【作者】 曾子魯.
【刊名】 周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1998年06期
五、【篇名】試論韓愈古文与小說的關系 【作者】 周敏.
【刊名】 周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1999年01期
六、【篇名】桐城魅力總歸文——從《毛穎傳》入選《古文辭類纂》談起
【作者】 張維 【刊名】 廣西社會科學 2001年04期
七、【篇名】柳宗元与韓愈史觀比較 【作者】 何廣中.
【刊名】 遼宁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年04期
八、【篇名】論《新唐書》《舊唐書》對韓愈評价之差异——兼談与《毛穎傳》
之問世相關的几個問題 【作者】 盧宁. 李振榮.
【刊名】 中州學刊 2001年02期
九、【篇名】論宋季的擬人制詔 【作者】 祝尚書.
【刊名】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年03期
十、【篇名】實錄:唐代傳奇家的創作態度 【作者】 馮國棟.
【刊名】 漢中師范學院學報 2003年04期
十一、【篇名】論韓愈《毛穎傳》的托諷旨意与俳諧藝術 【作者】 劉宁.
【刊名】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年02期

篇名:<淺析韓愈毛穎傳的深層思想>---于泓,畢寶魁
摘要---
本篇談讀了韓愈的毛穎傳之後.深入剖析他的深層思想.毛穎傳分為三大段.第一段交代毛穎身世.第二段敘寫毛穎廣博的知識及其任勞任怨的品格.最後一段托太史公評贊.實際是作者的議論.毛穎傳從表面看.是一篇相當完整的人物傳記.稍加思索.便可悟出作者所寫的乃是毛筆.以古諷今.對朝廷份子不重視知識份子做了深刻的批判.

札記---
讀了毛穎傳之後.才深深了解韓愈對於當時環境壓迫.是他的憤憤不平之聲無法宣洩.於是介由一篇虛構的文章抒發一己之嘆.文中藉毛穎以老見疏的悲劇道出毛筆用盡見棄的悲慘.表面是對毛穎悽涼的晚景感嘆和秦始皇刻薄寡恩的不滿.內在意涵則是對知識份子不為當時所用.和後來盛唐後期重武輕文的不滿.全篇表面為毛筆立傳.期間的人物典故無不暗喻毛筆.語語雙關.而以毛筆作為知識份子的代名詞.極盡巧思.對韓愈深沉的批判.對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越讀越能發覺其語言奧妙.而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力和賢淑的技巧.深深令我佩服.







台長: 國一甲的寶貝
人氣(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