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04 04:49:14| 人氣1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木柵山居筆記1—不動如,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住木柵,說是「山居歲月」的確有些心虛,因為真正的「山居」只有大一住男生宿舍的時候,不過當時只會埋怨路長坡陡,每爬一個階梯就增強一份搬到平地住的決心,渾然不知宿舍後拐個彎就是一片自然盛景。

大二到大四住木新路,房間的窗戶正對著山,那個內心孤獨而熱烈的讀書人時常望著雲霧縹緲的指南山麓,才開始有點感受到山的美麗;直到住木柵到了第六個年頭,搬到了貓空的山腳下,三天兩頭就往山上跑,我才真正走進山裡。

爬山運動的習慣開始在一個微涼的傍晚,那天不知怎麼地,原本是要到堤防運動,但心裡卻受到莫名的召喚,便改到往圖書館旁的環山道走去。

一開始,就看到兩個警告標語:「山區危險,請結伴同行」、「敬請堤防山區毒蛇」,但那兩個標語似乎在向我的好奇心挑戰似的,它把山形容地越可怕,反而越讓我想要一探究竟。就像<海邊的卡夫卡>裡面的田村一樣,友人大島特別叮嚀他「山裡面很危險」,但田村最後還是往不可知的山裡走去。

天色越來越暗,擦身而過的行人越來越少,而我的心跳聲卻越來越清晰,它隨著上坡的步伐而鼓動地越來越劇烈,但那種跳動不是亂響一陣,而是有節奏地噗咚噗咚地敲打著,就像手排檔汽車一樣,從低速檔換到中速檔,再從中速換到高速,而不是像賓士車一樣囂張跋扈地「時速從零到一百公里只要五秒」。

這種緩步前進的方式,以及發燙的熱汗,還有我左胸口發出的穩健的心跳聲,都代表對山的虔敬。噗咚噗咚。

流汗發燙的手排車開了二十分鐘,山回報給你的就是動人的夜景。傍晚時分陽光的變化萬千,是電影裡面所謂的「魔幻時刻」,夕陽光輝透過雲層柔和地灑下,再加上不少搶先點亮燈火宣告家庭溫暖的人家,整個木柵山城所蘊含著溫柔的氣氛,確實夠「魔幻」。

接著,柏油鋪成的環山道走到一半,就要改爬陡峭的石階,真正走入群樹環抱的山區。石階路上,遇到的青蛙比行人還多,那種多是一不小心就會踩到的多,牠們呱呱的叫聲好像在說著「搞不清處啊,這是我的地盤耶」,我真想提醒青蛙老弟告示牌上所寫的「敬請堤防山區毒蛇」。

石階的路比環山道還要陡,走了兩三百公尺之後開始感覺到喘,也讓人有了想要向體力挑戰的欲望,這時,完全沒有環山道旁呼嘯而過的車聲,全世界都安靜了下來,只剩下更劇烈的心跳聲,還有風中的我的呼吸聲,我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往前邁進,好像在測試著,我能持續地走多久。

過了第一個連續爬坡,接下來就輕鬆許多,如同熱身後的身軀,能夠更流暢地作各種動作,不論上坡下坡,都是一派悠閒自適,這時候,我跟山不是先前那種莊嚴的虔敬之姿,或是在陡坡上向體能挑戰的對立態勢,而是一種遊憩調皮的心情,遊走在山林裡面。

如此心情的轉折,也讓我想到盆栽反映出的日本人的「約束的自然觀」,而這裡佈滿了人力所設置的石階與步道,指南山不也成了一個巨大的盆栽。所有向大自然挑戰而沾沾自喜的人類,都應該想到我們所面對的大自然都是被人為「約束」後的,如果沒有石階、沒有登山鞋、沒有路燈,原本看似平常的森林樹叢,都會是噬人的猛獸吧。

樟山寺比原新想像地還要早到,不過此時天色已經全部暗了下來,從樟山寺望下去的視野比先前還要遼闊,據說是可以看到「木柵、新店和中永和」,然而山下的萬家燈火看不出什麼行政區的界限,全都是華燈初上,全都是人世間的滾滾紅塵,我站在和樟山寺的菩薩一樣的高度,心中如此揣想。

暢快的是,站在山上,或許是景致改變了,心情也跟著改變,人從原本的場域中抽離,就會有不同的心境,爬山的心情,到了頂巔便是豁然開朗。

山跟人的緣分,竟是這樣奇妙,山一直沒有變,改變的是看山的眼光,還有親近山的姿態。聽說郝柏村、劉泰英每個禮拜天都會爬樟山寺,我真想問問他們在廟堂之中和在卸下烏紗之後,對山的姿態有沒有改變?

(附圖由作者攝於樟山寺某登山步道)

台長: 檳榔菸酒生
人氣(1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