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19 07:53:55| 人氣2,2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聲明:真言宗讚佛之音,曰聲明,亦印度五明之一,今專指唱讚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聲明:真言宗讚佛之音,曰聲明,亦印度五明之一,今專指唱讚

千手佛金佛崆峒山



             而言也。唱讚之音,所以宣法理,開眾心,使無相之旨,顯於節奏之

            間,不可忽視也。但習之匪易,日本有魚山集等譜,載各種音調、讚

            詞,甚為詳盡,今但略言聲調之理而已。若欲發音,非面授不可。藏

            二云:如震旦律呂,九孔調音,合於天竺字母,九處聲音,皆悉攝盡

           ,更無遺餘。口氣觸唇而入笛,是猶憂陀之風,此屬人之報息也。氣

            觸七處而出音,是猶風觸七處而生聲,此屬人之依息也。笛七處者,

            節下、笛頸、吹底、笛喉、孔底、指處、管唇。人七處者,臍、心、

            頂、喉顎、舌、齒、唇。又云:夫音聲者,四大、四微,色香味觸之

            所擊發,四方、四時之所合應。分成三聚之聲,有情、非情、非有情

           ,聚為三科之悟。陰界入衝五輪而生,隨二息:報息,託母息生,憂

            旦那風也。依息,託報息生,合成音聲而出。觸七處而起,經五處而

            鳴。牙齒舌喉唇隨五行而轉,和二體而發,聲音四韻短長直拗四聲,

            蓋法性緣起,生佛發以業力、悲力。情界器界,各有五行五音。亦生

            四韻四聲,與四音合,亦與六律六呂合。


                  金化而水生,水流而木榮。木動兩火明,火炎而土貞。從商而羽

            聚,從羽而角開,從角而徵成,從徵而宮住,從宮而商張。火得水而

            滅,水遇土而不行,土值木而裂分,水遇金而折傷。徵遇羽而止,羽

            遇宮而乖,宮遇角而失,角遇商而違,商遇徵而蕩。凡習聲明,先須

            正身合口,舌抵上顎,息從臍下,而出於鼻,萬念皆澄,而發之。聲

           有律呂,律者、奇,軟密聲也,屬女聲,其音連續而頓挫,似難分者

            ,其調柔。呂者,偶,麤顯聲也,屬男,其音斷切而頓挫分明,其調

            剛。此讚詠之法,乃鐵塔法爾之音。五音五調,所以表五大五佛,五

            智五味。凡一切音聲,皆攝在此五音之中,此五音,又各具無際之音

            ,所謂聲字分明,則實相之理顯,自他同證法身之樂也。



                    真言宗讚佛之音聲,叫做「聲明」,亦是印度「五明」之一,今專指

              「唱讚偈」,即梵唄也;如佛讚、四智讚、吉慶梵語讚等等。還有在日本

              法會時,常用到「散華」,散很多天華在地上,代表佛陀在講經說法時,

              有天女散華,以讚歎佛之功德甚深無量,再加上唱讚偈,敲擊樂器,令法

              會既莊嚴又隆重。如浴佛節法會時,有很多讚偈,有五段的講式,闡明釋

             迦牟尼佛之降生,示現世間的因緣,並且說明浴佛節之意義與由來。日本

              的讚偈亦有長短音交替等不同的唱法。
                     聲明學有頗為重要的理趣:即唱讚偈之梵音,乃可宣揚佛理啟開眾生              之心,使令悟入無相之旨趣,此無相之旨趣將於節奏聲樂之中顯現出來,              這是不可忽視的。譬如準提咒與本尊咒的唱誦法,這兩者之間的音調給我              們有不同的節奏感,同時對氣的變化也不一樣。如四字彌陀咒的唱法,聞              其咒音會令人放下一切,萬念俱灰,有種「去吧!去你該去的地方」的感              受,已沒有什麼任何可執著的了。此與準提咒的調子有很強烈的對比。念              本尊咒又是一種不同的音調,帶動身體氣的感受也不同。又如藏密的「百              字明」,或念光明真言、普供養咒或誦不動明王咒等等,每一種音調都帶              給人們不同的感受,所以不同的音調變化,會產生不同的覺受。                     在顯教的梵唄,也有很多種讚偈,如爐香讚、彌陀讚、戒定真香、回              向偈等等;這又分有兩派:一是鼓山調,一是海潮音調,另有一種是台灣              調,乃由鼓山調遞變而來,再加上花鼓熱鬧非常。凡此種種之梵唄能帶給              我們許多不同的感受。同時唱此梵音或聞此音聲,能帶我們進入甚深佛法              ,並能以此法音來宣揚佛理。所以觀音法門非常殊勝,佛經上有云:「清              淨在音聞。」微妙之法音可帶我們入甚深禪定或契入佛性海。          
                      又如藏密四字「彌陀咒」的調子,猶如修破瓦法聽聞起來能令亡者有              趕快去吧的意味,令之萬念俱灰,沒什麼可留戀的,一切萬緣皆放下。故             為亡者修法的人,心也要能放下萬緣才能超度亡魂;否則你修法時,念頭              一起男女情愁,無法放下萬緣,亡者也會與你一樣,回想世間種種 俗緣,              所以修法者本身要能契入空性才能有能力超度亡者。所以此音聲一發可帶              動我們的情緒作用,一方面亡者也會受感染放下一切,一心走向佛道上。              由此可知音聲可以傳達很多的訊息。                      日本有「魚山集等譜」,「魚山集」是中國所傳。相傳古代有位擅長              音律學者,所譜之音樂非常悅耳,許多人也隨之學習,後來此人定居魚山              ,後世遂稱為「魚山集」。另有一種說法,謂曹植於廟宇中聽聞梵唄之妙              音聲,覺有超然脫俗之感而譜成曲子,即稱為「魚山調」。何者為真?尚              待考證。                 五行之一之「金」者屬肺部,是呼吸系統,或個性屬「金」者,聞此              「金」屬方面的音樂或許對他有好處;或色澤、光線也會影響人的五臟、              六腑。精神衰弱或有高血壓者,不可以觀紅色物體,觀紅色反而會使其血              壓升高,應該觀白色或綠色。中醫學理云:人的病情由七情六慾所引起,              調理不當會引發病情。此理論與大自然的變化息息相關,大自然的冷熱寒              暑遞變會影響人的身體,甚至會影響人的情緒作用。情緒一起變化,五臟              六腑也會隨之而起病變。音聲亦如,也會影響我們的感官與情緒作用。如              古代的古箏「十面埋伏」一曲,節奏很快,心臟不好的人,聞此音樂後,              會令血液循環加速。不只古代音樂如此,現代音樂亦如此。譬如古時女子              非常含蓄,若對男子有意時,就會彈「鳳求凰」的曲子;或者男孩對女子              有意時,也會彈一曲「凰求鳳」之樂曲。所以聲音在無形之中帶給人類很               多的訊息。                   「震旦律呂,九孔調音,合於天竺字母,九處聲音。」有很深的學問              。如笛子七處者,即節下、笛頸、吹底、笛喉、孔底、指處、管唇,配合              人之七處,即為臍、心、頂、喉顎、舌、齒、唇。文殊菩薩有開發智慧之              法門,有一音律可振動喉嚨,喉嚨一打開任何語言都會講,得無礙辯才令               智慧大開。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小周天,大自然界是大周天。大自然有的東西,我              們人體也是有。如天有日月,人則有兩眼,所以人可配合宇宙大自然界種              種萬物。如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則有三百六十五骨節。天有十二個節              氣,人亦有十二筋脈。凡此種種不勝枚舉。蘇生法也講到我們皮毛可變成              草樹,兩眼變成日月,腸流出變成河流,胃變成大海。藥師法也提到人有              七竅,即是過去七佛,十二筋絡即十二藥叉,八萬四千毛孔即八萬四千藥              叉。所以密宗的修法以人的身體配對宇宙大自然,在道教亦是如此。是故              大自然的聲音就是人體內最自然最和諧的音律。                     又如我們在日生活中如有雜念則不會受影響,但在修行打坐時,只要             有一絲絲的小念頭湧出,就足以影響我們打坐,而產生困擾使之無法入定              。舉一個最淺顯的例子,如靜坐時身體歪一邊,而非動一動不可,這也是              微細念頭的作祟。所以,在空寂狀態時,身心的任何一個微細念頭的波動               ,都足以影響我們身心氣血的變動。而且我們人體是一個共鳴箱,大自然              的聲音會對人體產生一種振盪波,此種最佳的聲音就是真言咒語,所以真              言咒語乃是大自然裏最佳的聲音,它本身會給我們不同的變化,依此咒語              修行會產生不同的覺受頻率。如修本尊法都要觀想、放鬆、放空、進入禪              定,不執著一切,然每種本尊法修起來的覺受都不一樣,因為每一尊法的              風格不同,所產生的咒音就不同,然其基本修法大致相同。                     雖然其基本方法一樣,但每一種調理出來的味道則不盡相同。所以用              大自然的聲音來振盪我們體內的音波,令我們身心產生變化,更何況是聲              明學可帶我們進入一種不同的空靈狀況。當我們非常煩躁時,聽一曲沈穩              的音樂,就會讓我們整個人趨於平靜,所以聲明學亦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此無法一一明釋。如云:「夫音聲者,四大四微之所繫發,四方四時之所              合應。分成三聚之聲,聚為三科之悟。衝五輪而生,隨二息而出.......四韻              四聲,蓋法性緣起,生佛發以業力悲力.......」此一段文倘解說起來極費周              章。「四大四微」指色、香、味、觸之所擊發,四方四時之所合應,分成              三聚之聲,三聚指有情、非情、非有情,即指宇宙間所有森羅萬象。因為              所有聲音的產生,需透過空氣中之振盪經由空氣中的傳波,然後進人到耳              裏,耳膜神經才能感觸到此聲音。須知此聲音乃因我接受到有情、非有情              所有一切給我的覺受,然後所展現的聲音。      
                     故云:「四大四微之所擊發,四方四時之所合應。」此聲音約可分為              三聚,而聚為三科之悟;三科指五陰、六界、十二入三科;第一種是未發              聲之前就已有的聲音,第二種是正發聲之時,第三種是發聲之後。未發聲              之前就已有之聲,所謂無聲勝有聲,我們心中已有聲。如我們要講話之前              ,必先分析其程序,故在講時心中先有此聲,蓋因人的意識作用變化很快              ,或許平時無法查覺。一般所謂腦筋先有個指令,然後才開始產生發聲系              統的作用,才會發出聲音。以科學而言,叫做陰界入,乃五陰、六界、十              二入也。                     「衝五輪而生,隨二息而出。」二息指出息、入息,即報息、依息。             在聲音學裡有母音與子音,我們人則有出息、入息。報息是託母息而生,             依息託報息而生合成之音聲,即所謂的出息、入息。「觸七處而起,經五              處而鳴,隨五行而轉,和二體而發,四韻四聲,蓋法性緣起,生佛發以業              力悲力。情界器界,各有五行五音、亦生四韻四聲,與四音合,亦與六律              六呂合。」聲明學本是一種很深的學問,亦由此可知真言宗的教義很深,              真言宗以文字、聲音、字義三種為立義。所以真言宗的標宗立義即是阿本              不生,以聲音為一切的緣起。應知宇宙中一切的緣起與聲音有很大的關係              ,聲音的發生也是因緣的和合。如發聲時要有風,由風經空氣的傳送才會              發出聲音,此乃與氣息有關,氣息與命息又有關,氣息與命根也有關連,              命根對我們修行也有影響。風息產生氣息,氣息的產生與地、水、火、風              、空各種變化也有關連。如果地、水、火、風不調和,人的身體就會受影              響,而產生四大不調。火大為體溫,水大為血液,地大為骨肉,風大是命              息,所以地、水、火、風四大與吾人身體息息相關,與整個宇宙也是息息              相關。是故聲音之道與宇宙之道,乃非常重要之一門學問。                            「金化而水生,水流而木榮,木動而火明,火炎而土貞。從商而羽聚              ,從羽而角開,從角而徵成,從徵而宮住,從宮而商張.......」此段文乃五              行、五音相生、相配之理論。譬如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合五音---宮              、商、角、羽、徵;而五行相生相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此乃是易經之道              理。                      凡學習聲聞之道,必需先正身合口,舌抵上顎,息從臍下而出於鼻,              萬念皆澄而發聲。此是唱讚偈極重要之原理。五音、五調表五大、五佛,              五智、五味。凡一切音聲皆攝於此宮、商、角、羽、徵五音之中,而此五              音又各具有無際之音。因此所調之聲字分明,則實相之理乃彰顯,如此自              他方得同証法身之樂也。                        四種法要:此四種,為作法會時,最要之儀式,故曰法要。                四法要:       一、梵唄:先於法會之初,諷詠如來妙色身之偈,以讚歎佛德,且止                 外緣也。             二、散花:梵唄之次,先唱願我在道場等句,而後各隨其佛之伽陀,                 以散花供佛也。            三、梵音:散花之次,唱十方所有勝妙花等,以淨音供養也。            四、鍚杖:梵音之次,唱手執錫杖偈,而振錫杖也。                  梵唄:即法會之聲明也。音韻屈曲昇降,能契於曲,為諷詠之聲            ,是梵土之法曲,故名梵唄,或作唄匿、婆陟、婆師等。單云唄,翻                 止斷、止息,或讚歎等義。法事初唱之,以止斷外緣,止息內心,方            堪作法事也,然唄有三節。                   一般佛教在作法會時,有四種最重要的儀式,即梵唄、散花、梵音、              錫杖等四法要。                     一、梵唄:如顯教法會之初,都會有梵唄,讚偈唱後才開始念誦經文              ,為何如此?因為一般人心裡容易散亂,為了把心收攝下來則是以音聲引              導之。所以法會時,如唱「如來妙色身.......」讚偈完後,心就已平穩下來              ,因此梵唄除了讚歎佛德外,且有靜止外緣之作用。                      二、散花:散花有流動性的,亦有站著散花的;一邊唱讚偈,一邊散              花。如在顯教迎請法師講經時,請法時要捧香爐,有一定的儀式。如法師              進佛殿時,此時可以散花。散花即天人供養之義,法師代表天人師,此乃              很重要的儀式。                      三、梵音:散花之中,會唱「十方所有勝妙華.......」等,以此清淨妙              音來供養。                      四、錫杖:錫杖有九條錫杖或三條錫杖,其文亦可用唱頌的,一邊唱              誦,一邊振錫杖。               唄三節:               初唄:稱梵唄。分如來唄、云何唄二種。在顯行法事,用如來唄           。在密行法事,用云何唄。如來唄,即如來妙色身等四句。云何唄,           即云何得長壽等四句。                  中唄:即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也。                  後唄:即處世界,如虛空。如蓮花,不著水。心清淨,超於彼。           稽首禮無上尊也。           八音法器:               金:鐘鈸、鈴、銅拍子。                  石:羯鼓、罄。                  絲:琴、琵琶。                竹:笛、笙、簫。                革:大鼓、小鼓、渡鼓。                  土:壎〈土笛也,上圓下平。腹有六穴,以土作之。〉                角:角貝。                  木:箜篌。           散花:                  在顯為四法要之一,在密為二法要之一。於梵唄後行之,盛花於           筥詠伽陀而散之也,分次第散與行道散二種。                           一、次第散:各人立其座位不動,但由為首者,在位次第,詠伽           陀而散。                  二、行道散:隨各尊-------。                  釋迦散花:天人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           尋地山林遍無等。                  彌陀散花: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彌陀佛兩足尊,在彼微妙安樂國,           無量佛子眾團繞。                  藥師散花:藥師琉璃光如來,大慈大悲照光明,良與法藥救眾生,           故我稽首琉璃光。                  昆沙門散花:難壞大力忿怒身,善哉善哉摩尼王,降伏魔鬼難伏者           ,是故我今稽首禮。                  大日散花:歸命毘盧遮那佛,身、口、意業遍虛空,演說如來三密           門,金剛一乘甚深教。
                    散花分次第散花與行道散花。                      一、次第散花:次第散花乃各人立其座位不動,由一個人為首散花,大              家則唱散花讚偈。                      二、行道散花:隨各尊不同,一邊唱讚偈,一邊繞佛,一邊散花。一般              真言宗進佛堂時,前行者是阿闍梨,後面是十大弟子,此十大弟子每人捧的              法器皆不同,然後就是一般的四眾,依序行右繞佛堂三圈,然後才就座。釋              迦散花,如浴佛節時的法會儀式;其他尚有彌陀散花、藥師散花、毘沙門散              花、大日散花等種種不同之教法方式。                      伽陀:即讚偈之義。此伽陀會影響我們人體修行上的變化、感覺。不同              的聲音會給我們不同的感受,聲音會影響我們五臟、六腑及生理的變化。伽              陀乃契合大自然之聲音。持誦咒語對我們的影響又是如何?修行時要能產生              覺受,就需進入空定;進入空定,身體才能全部放鬆;身體完全放鬆,才能              進入真空狀態,所以持誦咒語時才能產生共鳴 ( 此乃大自然很自然的波動 )              ,因此心、肝、脾、肺、腎五臟、六腑就會產生變化,身體自然得到調整,             所以經修行後,人會得到輕安。一般真言行者只要了解此道理即可,至於宮             、商、角、羽、徵及男女音、母音、子音等不明白也無關緊要。總之,一個             人於二六時中常保持寬鬆之心、平實之心,才能處處把你的身體放空,身體             才能如一個共鳴箱,因此任何大自然聲響的變化都足以令你契入自性。有如             蘇東坡所云:「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任何聲音皆是妙法音            。了解此理即足矣。               梵音:與梵唄同,以佛在世時,有巧於音唄之人,名鈴聲比丘,又           曰唄比丘,或唄匿,妙聲尊者等,其人形貌醜陋,而音韻和雅,引聲高           吭,能感動人畜。故讚佛時,皆效其聲律,以入絃管。佛法東來時,魏           陳思王,曹植,字子建,遊魚山,聞巖岫誦經,清婉遒亮,遠谷流響,           遂擬其聲,制成曲譜,為東土梵唄之始。世稱漁梵,今日本漁山集,本           此意也。                 合殺:聲明終了之時,漸縮合其聲,以散其奏也。                 唱禮:法會表白終後,唱禮師登禮床,唱五悔,五大願等,其唱禮           初,所唱奉請之佛名,隨法事而異,大約有金、胎、合三種。                 對揚:行散花式時,散花偈終後,舉希望佛法世法,常住安穩等偈           文也。                   對揚乃類似詩歌朗誦的調子,如散花讚偈唱完後,就會舉「希望佛法世              法、常住安穩等」的偈文。                 破壇:                 解除壇場也。先取去鈴杵,及供器,次塗香於手。住妙觀智印,或          法界定印,觀壇中字,成壇。又有字,成大風輪,吹散之。次普印          ,誦緣起法身偈三度,以印左三轉,即破。                            破壇即是解除壇場之意。普印,即是一般顯教的合掌。壇儀不用時須行              破壇法,如修不動護摩法前有築壇的作法,修法終了不用時要修破壇法。破              壇的方法是在壇場的五鈷鈴杵等法器及供器撤掉後,先塗塗香於手,然後結              妙觀察智印或法界定印,觀壇中有字,是金黃色,變成為壇。壇上有藍黑              色的字成為大風輪把壇吹散之,然後用普印〈合掌〉誦緣起法身偈:「諸              法如影像,清淨無瑕穢,取說不可得,皆從因緣生。」三次,以普印左三轉              ,壇即破矣。此破壇方法乃一般所通用的。

台長: 土伯
人氣(2,2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