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25 21:09:16| 人氣1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連戰之子連勝文談大陸行:新一代官員讓人震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專訪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的兒子連勝文。談及不久前隨父親連戰訪問大陸的感受,連勝文表示,印象最深的是大陸新一代官員讓人震撼“從地方到中央,對如何發展各自的強項、該怎麼解決各自的問題,都有非常清晰的思考和邏輯。”

  連戰和連方瑀育有四個子女,連勝文排行第二,上有姐姐連惠心,下有弟弟連勝武和妹妹連詠心。連勝文於1970年出世,在臺灣長大、受教育。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國留學,考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碩士和博士學位。

  在人生正要起飛的顛峰期陪著父親走了一趟兩岸歷史之路。這位臺灣青年如何感受大陸,如何體認父親這一生在兩岸夾縫間的掙扎和努力,而自己又準備怎麼愛臺灣呢?以務實的眼光看現實大陸,這個思想貫穿了同連勝文的整個訪談。

  隨意外向 神游中華

  訪問約在連震東文化基金會辦公室,星期一清晨9點整。連勝文準時踏出電梯,獨自一人,一手捧著Starbucks、一手拎著大衣,松著領口不結領帶,很隨意地說了聲“嗨”,沒有公式化的握手交換名片,頭一擺,風一陣地就把記者領進了辦公室。

  連勝文一坐下來就先說,他是水瓶座的,所以具備了水瓶座的典型特性:喜歡交朋友、愛好旅遊、活潑外向、對新奇的事物感興趣,永遠閑不下來。

  相對于連戰的溫文儒雅、沉默內斂,連勝文似是另一個極端,話匣子一打開就滔滔不絕,中英文夾雜著說,英語尤其溜得很,帶有濃濃的美國口音。連勝文有一點很像爸爸,就是說話時動作再大,臉部表情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曾祖父連橫是《臺灣通史》的作者,祖父連震東是“總統府資政”,父親連戰是“副總統”和國民黨主席,連勝文自然是懷抱著 “大中華夢”長大的孩子。談起對中國的情結,他有一刻的神遊。

  連勝文說,小時候,他臨睡前在床上翻看的書,不是安徒生童話,而是中國史書。上學以後,雖然最終選擇了法律,然而中國五千年的浩瀚歷史文明、以及看之不盡的壯麗山河,始終是最讓他醉心嚮往的神秘世界。

  “歷史上的中國,除了清朝末年以外,基本上是我最嚮往的研究課題,即使是bedtime reading,那些中國歷史典故、故事,都是我從小最喜歡讀的書。”

  早一步踏足大陸

  完成學業後,連勝文投身金融界,曾任職美國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和摩根士丹利公司,先後派駐香港、倫敦、紐約、臺北。他現任美國奇異集團亞太科技創投公司副總裁,以香港為基地,總管大中華地區業務。

  由於業務所需,他早在2001年已先父親一步踏上了祖國大陸土地,短短四年內他往返大陸不下二三十次,對大陸從一無所知到漸漸熟悉。

  “中國太大了,永遠看不完,永遠讓人有驚豔的感覺。最可怕的是,每一次去都會看到明顯的變化,不在於多了條馬路或者多了棟建築,而是整個市容的徹底改變。中國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經濟的快速發展,比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顯著。”

  “中國對我來講,可以說遍地是黃金,卻也到處是陷阱。高度發展的沿海地區,一到了內陸卻是全然不同面貌,包括社會狀態、人民素質,單是這種落差就是一種很特殊的經歷。”

  一個超速發展的龐大土地,糾纏著許多因為超速發展而形成的問題,他選擇把情感留給歷史,而以務實的眼光看現在:“臺灣跟大陸的關係,不該有太多情感或者意識形態的牽扯,因為意識形態或者情感,你喜歡什麼憎惡什麼,都沒有辦法解決事情。”

  面對大陸,他覺得必須實事求是,完全以事實來判斷,臺灣必須知道大陸的機會在哪里、風險又在哪里,才是最實際的做法。

  大陸新一代官員讓人震撼

  如果說這趟和平之旅,對於連戰,有太多“近鄉情怯”、“重歸故土”的悸動和感懷,對連勝文來說,感受最深的卻是第一次有機會同大陸領導人接觸,“新一代官員的素質和表現都讓人震撼。”當中,蘇州市長陳德銘和上海市長韓正,尤其讓連勝文印象深刻。

  “他們的言談作風都不同于傳統中國官僚給人的印象,一方面更願意瞭解臺灣,連敦南誠品書店都說得出來;另一方面對經濟產業非常熟悉,像上海蘇州這麼大的城市,都能精准地掌握各自不同的機會和挑戰……從地方到中央,對如何發展各自的強項、該怎麼解決各自的問題,都有非常清晰的思考和邏輯。”

  一旦談話觸及臺灣,他總顯得有些痛心疾首。說起專訪前一周到紐約出席金融界論壇,碰到的人都在談中國,第一個問題一定是“中國有什麼投資機會?”接著問“中國和歐美貿易戰如何影響金融投資? ”他耿耿於懷,深感臺灣已在全球中國熱的過程中被急速邊緣化。

  “中國的崛起不再只是個現象,而是個趨勢。臺灣如果選擇融入,過去五年本來可以變得更好,卻因為持續對抗,如今反而變得更糟。”

  “去中國化”根本是自戕

  連勝文充分意識到,臺灣最重要的資產,其實正源自“歷史中國” 的豐富文明。說到中國文化的傳承和保留,他認為,臺灣在很多方面做得比大陸還好。再結合了本省的、外省的,“原住民”的文化,才給了臺灣今天的生命和活力。“現在政府要本土化、去中國化,去維護一個單一的封閉的社會,這等於是斷了自己的命脈,根本是自戕。”

  也正是對臺灣現狀的這股痛心疾首,讓連勝文改變不參政的決心,正式參選國民黨代表,準備更積極地投入政黨事務。他說,參與黨務不算從政,純粹為了和志同道合的黨內同僚,為實現共同的理念而盡一份力。

  這個共同的理念當中,有他心中的臺灣美景:“像紐約一樣,歡迎各種不同的人進來,包容不同思想和文化,撞擊出不同火花。臺灣要融入國際社會,不是光喊喊口號就行的。臺灣人必須先學會放開放下,自己的心態先得變得國際化,才可能把整個臺灣,帶向世界。”

  大陸之行為父親深感自豪

  連勝文把現在的臺灣等同為文革時期的大陸。“胡亂扣帽子,就要把人鬥臭鬥垮鬥爛。一牽涉到基本教義派,不管你是在阿富汗還是在臺灣,基本上沒什麼不同。很多事情變得沒有辦法解決,偏偏聲音無限放大。在這種扭曲的政治氛圍中,真有人想要腳踏實地做些對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

  跨出兩岸第一步後,父親在大陸的表現,讓他深感自豪。“不卑不亢、進退有節,謹慎而不矯情,堅守立場又充分展示臺灣政治精英的學養和內涵,這是他讓我感覺最好的地方。”

  連戰的北大演講同樣讓坐在台下的連勝文驕傲。但是當臺灣媒體為“連戰終於開竅”而喝采時,連勝文卻有無限感慨:“父親在北大這種最高水準的學術舞臺終能自信自在地揮灑自如,卻永遠無法當個臺灣政治戲臺上稱職的演員。”

  他說,父親這輩子最大的不幸,就是具備政治家的深蘊內涵,卻缺乏同基層群眾溝通的戲法。“而現在的臺灣,最出色的演講卻是對著台下大喊:好不好啊、對不對啊!演員當選的幾率永遠比政治家來得高。我父親註定玩不了這場遊戲。”

  作為政壇上深蘊內斂的學者,連戰回到家中同樣嚴肅拘謹,而且過猶不及。連勝文笑說,“其實他在外面已經算很好了,大家都要求太多了你知道嗎,在家裏他更嚴重。”

  身為連戰兒子“難以承受的沉重”

  他說,父親是處女座,嚴格、低調、內斂,百分百的完美主義者,“做個完美主義者的小孩是很辛苦的”,再加上外表溫柔婉約的美麗媽媽連方瑀也是“標準嚴母”,自己雖然是四個小孩當中最叛逆的一個,但是碰上這麼一對傳統的嚴父嚴母,也實在沒轍。

  一旦談話觸及臺灣,他總顯得有些痛心疾首。說起專訪前一周到紐約出席金融界論壇,碰到的人都在談中國,第一個問題一定是“中國有什麼投資機會?”接著問“中國和歐美貿易戰如何影響金融投資? ”他耿耿於懷,深感臺灣已在全球中國熱的過程中被急速邊緣化。

  “中國的崛起不再只是個現象,而是個趨勢。臺灣如果選擇融入,過去五年本來可以變得更好,卻因為持續對抗,如今反而變得更糟。”

  “意見不同常有,被管教也常有,但是父母親都太有威嚴了,基本上不用太多動作,一開口說話大家都害怕,我們最後也只有聽的份。”

  除了家教分外嚴格,連勝文也坦言,身為連戰的兒子,在某種程度上是他這一生“難以承受的沉重”;連公子的身份,對他的成長和事業,似乎“只有阻力而沒有助力”。

  連勝文不止一次遭到父親政敵的攻擊抹黑,說他任職的機構或者身邊的朋友,靠他的關係而撈取商業利益,他就曾經因為一次嚴重抹黑而被迫離開摩根士丹利。而今選擇遠離臺北,到紐約、倫敦、香港發展事業,也正是因為不希望在臺灣這麼一個“誅連九族”的恐怖氛圍中,因為“連公子”的身份而一再成為政客攻擊的目標。

  但是他說,好在他繼承了父親“堅守原則不輕言放棄”的特性,才有勇氣去對抗種種壓力。

  父親的肩膀很寬

  在連勝文眼中,父親最偉大的時候,是去年的320夜晚,連戰在“總統大選”中第二次敗選後,頹然呆坐在國民黨競選總部的臺子上的那一刻。

  “當時底下有好幾萬名支持群眾,全都悲憤失控,歇斯底里。我父親一個人在臺上,燈光打在他身上……很孤獨……但是那一刻,我真正覺得我的父親是個巨人。”

  那一刻,他就坐在父親身旁,體會著父親的孤寂,和偉大。“一個人的肩膀能有多寬?當你在這種情況下敗選,敗在一個無恥之徒手中,在憤怒之餘還必須保持冷靜去處理所有的事情、去控制群眾的情緒……一個人的肩膀,能頂得住多少壓力?”

  而他看著父親,挺住了。不只那一夜,而是整整五年。他坦言,這五年是父親政治生涯最黑暗的低潮期:兩度敗選,親手斷送了國民黨五十年的執政江山。在臺灣高度情緒化而是非模糊的政治環境中,父親要抵受的,是“非常態”的政治考驗,堅守原則變得比任何時候都要艱辛而沉重。

  而父親最終不只守住了立場、走出了低潮,還勇敢地跨出了最艱難的一步,成了兩岸的開路人。“從政治低潮到歷史高峰,我想你大概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肩膀能有多寬。”“My dad has a very broad shoulder。”這是連勝文在整個訪問過程中最動情的一刻。

  他說,父親大陸行的最大意義,在於他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謂的 “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去做關鍵的事情”。

  對於父親完成了兩岸歷史之旅,即將功成身退卸下党主席職務,連勝文為父親的決定而欣慰:“沒當過党主席的人不知道這個位子有多難做,酬勞權力沒多少,壓力責任卻無比沉重;要不是有強烈使命感絕對撐不久。父親辛苦了這麼多年,也該好好休息了。”

  退下之後,父親最希望做些什麼?“旅遊,好好地看看世界。”

台長: Hansen
人氣(1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