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6-19 22:27:53| 人氣1,4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澳門文學刊物出版概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前從前,澳門的文學愛好者有一個共識:寫作,不可能賺錢。發表作品,亦不可能會引起社會的強烈反應。在不為名利的情況下,澳門的文學創作,既充滿了小圈子的特色,又似乎在沉寂的文學市場中「與永恆拔河」。憑一小撮人的努力和毅力,澳門文學在過去十多年來碩果纍纍,雖然稱不上是扭轉頹勢,但文學的隊伍壯大了,文學愛好者不必再孤軍作戰,卻是令人欣喜的局面。
隨著教育的普及,澳門的經濟和文化水平不住提升,澳門作家對寫作園地的需求亦相應增加,他們需要發表篇幅較長的作品,亦熱衷於嘗試不同流派的寫作手法,在這樣的形勢下,理念不同,各具特色的同人刊物便相繼出版,其中,創刊於1987年的文學雜誌《澳門筆礰》,可謂最具規模和代表性。
作為澳門最大的文學社團,澳門筆會的會員幾乎涵蓋了所有澳門文學作者,其機關刊物《澳門筆礰》的作者群,亦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大軍。同時,《澳門筆礰》一直重視與外地作家的聯繫,透過舉辦研討會、講座和大型文學比賽如「澳門文學獎」等活動,既吸納外地作家、學者的來稿,亦致力培養新作者,鼓勵年輕一代積極創作,令澳門的文學作品朝年輕化的方向發展。《澳門筆礰》鼓勵文學多元化發展,小說、散文、詩歌、戲劇、文學評論、舊體詩詞、外國文學譯介,皆同樣重視,反映了澳門的文化面貌,亦體現了澳門文學在各方面的嘗試。
相對於多元化發展的《澳門筆礰》,由五月詩社同人組織出版的《澳門現代詩刊》,即一往情深地在澳門推動現代詩,該會在八十年代中初創時期,曾每月舉辦詩歌講座,極具影響,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新生代詩人」,他們以《澳門日報》的文學副刊<鏡海>和《澳門現代詩刊》為發表陣地,廣受重視,加上該社同人的作品具有相當水準,在外地文學圈子亦受到好評,澳門這個小城一度為此而擁有「詩城」的稱號。但隨著當年一班「新生代」大學畢業,各有發展,詩社的前輩詩人有的移居海外,有的業務繁忙,詩社前進的步伐遲緩之餘,《澳門現代詩刊》近兩年來亦未有再出版,令人惋惜。但五月詩社的情況正好說明澳門文學發展所面臨的一些「現實」問題,辦刊物的熱情有時而盡,制度化、系統化的交接和傳承,始能有利於刊物的長遠發展。
另一本對澳門文學有深遠影響的刊物是創辦於1994年的《蜉蝣體》,這本由澳門大學中文系部分師生集資創辦的刊物,以推動本地創作為主,對於手法前衛和意識大膽的作品,他們特別重視,致力於開闊文藝青年的視野。《蜉蝣體》曾經對澳門文學界帶來一定的震撼,但其編輯部歷經幾次改組,出版不到十期,自98年至今未有繼續出版,但該刊當年大規模推介澳門戲劇劇本,刊載多篇當時看來十分另類的小說,標誌著澳門文學的探索精神和創新力量。
《澳門現代詩刊》和《蜉蝣體》暫別文壇,無疑是澳門文學的重大損失,但昔日兩刊的中堅分子目前依然活躍於澳門文學界,或投入《澳門筆礰》貢獻力量,或在報紙副刊上大展身手,即使文學刊物不易經營,文學的情懷是難以磨滅的。近兩年來,文藝報《湖畔》以免費派發的形式跟讀者見面,但該刊既有文學作品,亦重視書畫創作,限於規模,難以再激起像《澳門現代詩刊》和《蜉蝣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台長: 寂然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4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