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16 19:33:07|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經濟史--先秦﹑秦時期水利建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農業是社會經濟的基礎,作為農業命脈的農田水利,在中國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農業的與盛和衰落,國家的富強與貧弱,社會的安定和動亂,農業區的形成或轉移,莫不同農田水利的興廢息息相關。因此自古以來,與辦農田水利事業被看作安邦﹑定國﹑裕民的戰略措施之一。數千年來,中國各族人民為開發農田水利,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在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第一件大事是大(夏)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成功告訴我們,要發展農業及經濟,必須取得水利的保障。更深一層的歷史意義即表示我們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或以前已有足夠的智慧和毅力去征服大自然和利用大自然資源。
大禹治水的精神,在先秦至西漢時期被繼承下來,這時中國人非常重視發展灌溉和排水等農田水利事業。中國地域廣闊,水資源的分佈極不平均(北方雨量較少,黃土平原又富於滲漏性,主要藉井水溉田,鑿井往往有深數十尺;而南方雨量較多,河流縱橫,主要藉河渠灌田,而鑿河開渠的工程更為巨大)。由於水資源的分佈不均衡,降水往往與農作物生長期不相適應。先秦時期,先民們為求生存,只有發展灌溉農田水利;而在黃河流域,又因黃河經常氾濫,必須治水,因而又發展起防洪排水水利工程。所以防洪與灌溉合而為一。稍後又將防洪﹑河運﹑灌溉三者合而為一。因為治水的最好方法是開鑿疏通河渠,通渠既能防洪治水,又可發展河運,又可引河水溉田。到西漢,由於版圖擴大,中央政府所而糧餉,不能單獨依靠京畿地方供應,必須從東南各邵運糧供給京師,所以(漕運)得以發展。所以在西漢之後,中國水利建設以治水﹑(通航﹑通漕)﹑灌溉,三者合而為一。

本文旨在從先秦至西漢(武帝)時期,中國先民們對水利建設的事蹟,及綜合前人學者的研究成果, 並根據相關史料深入撰述此文。從而有機會直接接觸原始史料,來鞏固筆者研習中國經濟史的基礎。


先秦﹑秦時期水利建設

中國的農業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但原始農業只是對自然的模仿,極其簡陋粗放,收戶的豐歉取決於天氣的好壞。隨著社會文明的日臻進步,要求農業穩定地發展,以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需要。於是,人們從消極的一味依賴自然,進而「制天命而用之」,向自然災害作積極的鬥爭,來保障農作物的穩產豐收和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在遠古時時代,威脅中國農業發展的最大禍害是水患。<<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因此,解除水害﹑平治水土,成為中國農業發展史上首先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經過千百年的艱苦鬥爭,築土作堤,浚治溝洫,人們得以從丘陵高地一步步走向平原,促進了耕地開拓和農業發展。同時,長期的治水活動,使人們提高了對水性的認識,學得了用水的技能,胚胎了水利灌溉的幼芽。發展到春秋時期,以排水﹑灌溉為內容的農田水利事業登上了歷史舞台,成為中國農業生產的有機組成部分,給當時的農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以深的影響。

戰國時期,七國爭雄。各自為了增強實力,紛紛推行農戰政策。隨著鐵制農具廣泛應用,畜耕的逐漸推廣,封建制逐步取代奴隸制,勞動者生產積極性的提高,農業生產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由於水利建設在農業發展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各國統治者都給予極大的注意,不惜集中國家的大量財力和物力,動員數以萬計的勞力,來興建大型水利工程,從而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田水利建設的高潮。就農田灌溉工程而言,這一時期興建重要工程有三項,即引漳十二渠﹑都江堰和鄭國渠。其中猶以秦國的成就最為突出,在幾十年的時間內,秦國相繼建成了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兩大灌溉工程,為成都平原和關中經濟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進而強有力地支持了秦皇朝的統一大業。

黃河兩岸規模巨大的防港防堤工程和治河工程,以及各流域間相互溝通的運河工程相繼開鑿興建。與之同時有關水利的記載陸續出現,水利技術基礎理論進一步深化,茲將先秦時期水利建設工程分述如下:
司馬遷<<史記.河渠書>>謂:「於蜀,蜀守冰鑿離確,辟沬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侵,百姓饗其利。至於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疇之渠,以萬億計。」

東漢末年的應劭<<風俗通>>稱:「秦昭王使李冰為蜀守,開成都兩江,灌田萬頃。」

晉代江原人(今四川崇慶)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載:「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撿江,別支流,雙過郡下,以行舟船; ……又灌溉三郡,開稻田。……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江水注>>:「江水又歷都安縣,李冰作大堰於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謂之湔堋。江水入郫江﹑撿江以行舟。……俗謂之都安大堰,亦日湔堰,又謂之金堤。」

由此觀之,蜀邵守李冰鑿穿離確,避開了沬水的危害,在成都平原中開通二江(按:前256年,秦滅周後,以李冰為蜀守,在岷江由山谷進入平原之地修了多功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建成以後,變岷江水害為水利,又不僅發展了航運事業,便利城鄉水運交通,而且使萬頃農田收灌溉之利。「於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四川盆地的開發,能有效奠定秦國經濟基礎。

<<史記.河渠書>>稱:「西門豹引漳水溉鄴,以富魏之河內。」

<<水經.濁漳水注>>載:「昔魏文侯以西門豹為鄴令也,引漳水以溉鄴,……史起為鄴令又堰漳水以灌鄴田。」

王充在<<論衡.率性篇>>中稱贊漳水渠工程的修建,使惡土「成為膏腴,則畝收一鐘」,產量大幅度提高。

可見,從戰國到漢代,漳水渠工程的灌溉效益是相當顯著的,對於改變鄴地農業生產的落後面貌,促進其地區經濟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魏國西門豹弔漳水灌溉鄴縣,使魏國的河內地區富饒起來。

<<史記.河渠書>>稱:「韓聞秦之好興事,欲罷之,毋今東伐。乃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鐘。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彊,卒井諸侯。因名『鄭國渠』」。

班固也稱:「秦開鄭國渠,以富國強兵」; 「汧隴以東,商雒以西,厥壤肥饒。……此所謂天下陸海之地,秦之所以勴西戎,兼山東者也。」。

這些論述深刻揭示了鄭國渠灌溉工程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深遠影響。雖說秦國的統一六國有多種多樣的因素,但鄭國渠的建成,使關中成為沃野,農業興盛,富饒無比,從而極大地增強了秦國的經濟實力。於是,秦國以成都﹑關中兩大經濟區為支柱,連年出兵,平服西戎,兼并諸侯,終於公元前221年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

<<史記.河渠書>>謂:「自是之後,滎陽下引河東南為源溝,以通未﹑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於楚,西方則通渠漢﹑雲夢之野,東方則通溝江﹑淮之間。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間。」

從大禹治水以後,春秋戰國時期。在楚地,西方有水渠連通漢水﹑雲夢澤一帶,東方有邗溝連通江﹑淮之間。春秋時期最早開鑿運河的是南方的楚國。楚莊王於魯文公十年(前613年)即位後,任用孫叔敖為令尹,為了晉楚北上會盟(問鼎中原)的需要,開鑿了溝通江﹑漢的荊漢運河及聯結江﹑淮的巢肥運河。
在吳地,開渠溝通三江﹑五湖。春秋後期,繼晉楚爭霸後,長江下游的吳國掘起。在闔閭和夫差的統治時期,為了西攻楚,南征越,北伐齊及與晉爭做盟主,先後開鑿了以下幾條運河:1.堰瀆和胥浦﹑2.古江南河﹑3.百尺瀆﹑4.邗溝﹑5.渮水。建都於蘇州的吳國,以太湖為中心,西溯(堰瀆)達於長江,由濡須口入巢湖,經施﹑肥二水以入淮;東下(胥浦)以通於海;南沿(百尺瀆)而入錢塘;北沿(古江南河)越江而達於邗溝,更逾淮沿泗﹑渮﹑濟水以通於河。使江﹑淮﹑河﹑濟四瀆得以貫通,大大便利了南北的交通。

在齊地,則修渠連通淄水和濟水。而位於山東濱平原富庶之區的東方最強大齊國首都臨淄,為了發展與中原地區的水運交通,利用臨淄城下的淄水與濟水鄰近的有利的地理條件,在淄﹑濟之間開鑿了一條運河。

綜合以上所述,先秦至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不同時期各國開鑿的河渠,都是可以行船,形成水道交通網路的初形。而且渠中的水可用來灌溉田地或改良土壤,百姓都享受到渠水的利益。至於有渠水經過的地方,又可開支渠弔水灌溉農田,流入田地中的小渠道數之不盡。總括而言,早在先秦時中國人己將治水﹑航運﹑灌溉三者合而為一,使中國歷史上的運河開始進入了有系統的時代。亦說明中國己進入治水與灌溉合而為一的時代。中國古代農業水利建設的發展,如上所述,從黃河中下游的一帶開始而後擴及西南長江流域四川,以至西北的陝西關中平原等處,均得到發展。奠定了北方渠水在農業灌溉水利事業開發上的基礎,為北方農業經營布下了發展基礎。戰國時期中國社會己進入鐵器時代,促進了農耕地的開發和水利事業的建設,引起了經濟上的極大變化,且帶動了社會和政治的鉅大的變動。


台長: York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