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19 01:26:56| 人氣1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96-08-11.12(六、日)英仙座流星雨、陶塞溪梅園竹村步道、太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研習日期】:公元2007年08月11.12日(星期六、日)。
【目的地點】:
英仙座流星雨、陶塞溪梅園竹村步道、太魯閣峽谷健行。
(立霧溪口看英仙座流星雨、陶塞溪梅園---竹村步道、文山溫泉、白楊步道、天祥 青年活動中心、綠水合流步道、慈母橋、九曲洞、燕子口---布洛灣步道、太魯閣峽谷、長春祠步道)
【參訪理由】: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世界級景觀,步道健行森林浴更是遊覽園區中的精髓。
◎前有美景,容我行去。後有美景,容我行去。上有美景,容我行去。下有美景,容我行去。置身美景懷抱,容我漫步於優美的小徑,生氣蓬勃,我且行去。
這是印地安納 霍瓦族人的格言,不就正符合欣賞太魯閣峽谷的情境?就讓我們一起行去,一探太魯閣峽谷的壯麗與奧秘!
◎請參考精彩網站,作者 莊逸捷導遊http://www.traveltaiwan.com/e/g1.htm
【集合時地、交通建議】:
◎民國96年08月10日22時30分台北火車站「南二門」入口集合,搭22時55分往台東莒光號63班車,11日02時30分到達「新城」火車站。莒光號63班車。樹林(2226)→板橋(2235)→萬華(2246)→台北(2255)→松山(2307)→汐止(2319)→七堵(2330)→八堵(2338)→瑞芳(2349)→侯硐(2355)→雙溪(0010)→福隆(0021)→頭城(0046)→礁溪(0055)→宜蘭(0107)→羅東(0118)→冬山(0125)→蘇澳新(0132)→東澳(0144)→南澳(0153)→和平(0211)→新城(0230)。
◎花蓮「新城」下車,新城海邊看日出。0700時換搭「花蓮客運」往「洛韶」班車「迴頭灣」下車。
【行程簡介】:
96年08月11日(六)
(0230~~0330走往新城海邊)(0330~~0530新城海邊看 英仙座流星雨、日出)(0530~~0700新城吃早餐、0700搭公車往 迴頭灣)(陶塞溪梅園---竹村步道 一日往返)
梅園村竹步道從迴頭灣步道口緊沿山壁前行至梅園交岔路口,繼續向北前行,一路溪谷風光明媚,約3.7公里路程可抵達竹村;竹村為河階台地海拔1350公尺,共有七個天然河階地,景緻迷人;每年三、四月期間水蜜桃花綻放及油菜花鋪灑一片,一路盡是田園鄉野風情,此步道適宜賞鳥、賞蝶及地質地形觀察,亦是一條舒適性較高之步道。由九梅吊橋處直行此步道,可瀏覽陶塞溪谷風光,行約 3公里即達梅園,此處曾為玻里享平部落舊址,為一河階地,每當二、三月間桃花綻永,五、六月間結實累累的水蜜桃令人垂涎,每年三、四月時,一片黃花綠葉的油菜,形成美麗的田園風光。
(蓮花池步道)
健腳者可前往。蓮花池位於中橫公路迴頭彎對岸的朝墩山尾稜,為太魯閣地區最美麗的高山天然湖泊,海拔高度約1200公尺,湖泊斜地原是泰雅族蘇瓦沙魯社舊址,因池中開滿蓮花而得名,此為路程稍長,落差也大之步道。前往該步道之入口在中橫公路 165公里處的迴頭彎,這裏也是通往梅園與竹村的產業道路入口,沿著道路前進 2.5公里,再走過橫跨陶塞溪溪谷的九梅吊橋,就是沿著山稜通往蓮花池的步道了。從吊橋頭沿著Z型轉彎的陡坡山徑上爬 500多公尺高度後,小徑轉為平坦,再接上通往山谷中的產業道路,順著道路續行過美麗的竹林不久後,在山稜轉彎處,就可以看到位於道路下方山谷中的蓮花池了。如果不過吊橋,繼續沿著產業道路前進,可通往梅園、竹村地區。
(文山溫泉)
文山溫泉又名深水溫泉,距天祥約三公里。從文山賓館旁的溪谷小徑下行,沿階梯步行約十五分鐘,便置身於一片深幽的溪谷中,此時中橫公路已在高高的頭上,四週盡是大理石岩壁及河床,又是一片白色世界。溫泉源頭由立霧溪岩湧出,溫度在四十度左右,屬於酸性碳酸泉,適合浸泡,但不宜飲用。靠近河谷的地方有一個大理石天然洞穴,是最佳的霑天浴池,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便在此享受保有自然色彩的露天溫泉。洞穴外的河畔可戲水烤內,如果浸泡溫泉後,再到河邊沖沖清涼的溪水,就與三溫暖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白楊步道)
白楊步道是中橫公路上較易到達的一處高品質的觀景步道,倚水旁、多隧道是此步道的特色,其中以第一個入口隧道向左穿越380公尺,沿著瓦黑爾溪、塔次里 溪,可抵達白楊瀑布,往返步行約需1.5小時。沿途景觀變化豐富,可觀賞大理岩及片岩斷層、峽谷、瀑布、溪流、動物、先驅性植物生態等景觀。步道平緩易行,此處有觀景平台可眺望白楊雙層飛瀑,及俯瞰白楊橋下如萬馬奔騰的水勢,景色更添壯觀,過白楊瀑布經隧道(約300公尺)可抵第一水濂洞,洞內泉水如瀑,由洞頂飛瀉而下,為此步道另一個特色。(住宿 天祥 青年活動中心038-691111、天主教堂038-691122、基督教堂…)
96年08月12日(日)
(綠水合流步道)
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綠水管理站附近的綠水合流步道,原為合歡越嶺古道的其中一段,後來整建為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第一條的自導式解說步道,亦為最迷你的步道。為眺望中橫公路、綠水台地與立霧溪谷的好據點。步道上段出入口,在綠水管理站右側,距太魯閣口17公里處,入口設有大型解說牌。下段出入口則在新建的合流露營區附近,步道的精華區大約就是在中橫公路 172公里處的上方。步道剛開始的時候,是走在森林小徑上,林木茂盛,不久走過跨溪澗的小吊橋,橫繞山腰的路徑己經可以感覺到合歡古道典型的路況。小約20分鐘後,步道穿過一座小隧道,來到山稜尾端的峭壁上,路基就開鑿在峭壁上,臨崖而立,可以俯瞰中橫公路就在腳下的隧道間穿進穿出。前往綠水合流步道,可以乘客運至綠水,或是將自用車停在綠水停車場,從管理站旁起步。綠水是個河階台地,自古就有泰雅族原住民在此定居,現有綠水地質景觀展示館,提供太魯闊地質巡禮;而合流露營區可供遊客搭帳使用。
(慈母橋)
慈母橋位於立霧溪和老西溪的匯流處,因此此處又稱為「合流」。慈母橋是全省唯一一座大理石製成的橋樑,站在橋上俯瞰立霧溪的大理石河床,只見一片晶瑩光滑的岩壁,宛如一車大理石世界,清涼之意油然而生。由溪谷下的石階步行而上,可到達慈母亭,慈母亭也是由大理石所製,傳說此地從前曾有山地部落居住,一位山地青年外出工作,他的母親天天都到這裡,期望能等到愛兒歸來的身影,後來涼亭和橋樑建造之後,便以「慈母」來命名。
(九曲洞景觀步道)
九曲洞迂迴曲折,峽谷景觀壯麗,公路崁在巨岩峭壁之中;此地隧道、半隧道綿延相接,曲折迴轉,為沿線最特異之景緻。所謂“九曲洞”意指曲洞之多,由於地形影響,在此可發現氣流上升之現象,九曲洞深窄壁上的峽谷形成U字型峽谷景觀, 與大理石壁上的條狀花紋為最美的景觀。九曲洞有“一線天”之稱,此地已規劃人 車分道,可採徒步的方式,慢慢欣賞此地迷人的風光。由九曲洞隧道東西洞口兩側進入,步行約30分鐘。沿途可欣賞大理岩峽谷、溪流、斷層、隧道及岩石商植物生態,亦可觀察上升氣流的現象。本步道是太魯閣峽谷精華路段之一,亦是從事峽谷自然生態之旅的最佳路線。
(燕子口---布洛灣步道)
分為上、下台地的布洛灣,位於中橫公路 180公里處,除了提供泰雅式的竹屋住宿和餐飲外,上台地建有 0.3公里長的景觀步道,就在竹屋後方的竹林裡,景觀步道上最特別的景觀便是「樹抱石」,這是纏勒植物的傑作,纏勒是榕屬植物的特微,當下垂的根鬚接觸土石,便會緊緊勒抱住,因而出現樹把石景觀。而下台地的行步道,則自環形劇場右後方的階梯步道直下到中橫公路,全長0.45公里,只要走15分鐘便可走完全程,沿途可見雀榕、大葉赤榕等植物。
(世界級的太魯閣峽谷)
太魯閣國家公園最有名的景觀應是從太魯閣口到天祥那段大理石峽谷了,它不但是臺灣最壯觀的景觀之一,同時也被認定為世界級的自然襲產地。外國人到臺灣最想去拜訪的兩個地方,一個是故宮博物院典藏的珍貴中國歷代文物,另一就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令人為之驚歎的太魯閣大理石峽谷。
太魯閣峽谷的形成是自然界很多的巧合,首先是在臺灣島還未誕生的三億年前,一片深廣的海洋像盆子般堆積了厚厚一層的碳酸鈣與海洋生物遺骸,經過千萬年長期累積與堆積的同時,沈積物進行固結、膠合與硬化,形成大理石的前身石灰岩。石灰岩形成後繼續被上層的堆積物覆蓋並埋入很深的地下,受到地熱及上層堆積物的壓力雙重影響,石灰岩有如熔融般開始變質成又叫大理石的變質石灰岩。接著造山運動把深埋地底的大理石推出海面,並不斷的向上抬升,再加上位於亞熱帶的臺灣有著豐沛的雨量,形成山在快速的上升(平均每年約上升0.5公分),河水則持續的侵蝕切割,數百萬年來河流巨大的侵蝕力量已沖刷去一萬多公尺的岩層,比臺灣最高峰玉山還要高很多,當立霧溪切過太魯閣這片厚厚的大理石岩層時,因大理石膠結緊密、沒有剝離而等不易崩落的特性,於是便形成垂直的峭壁緊逼河道的太魯閣大理石峽谷。    切割形成太魯閣大理石峽谷的立霧溪,流域面積約占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三分之二,因上游有黃金礦脈,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日本人都曾來此探採黃金,故又有黃金河之稱,因上游的崇山峻嶺開採不易最後都放棄了,目前雖知其蘊藏量頗為豐富,但卻因位處深山不具經濟價值,更重要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公園自然生態的完整,國家公園並不允許商人前來開採,將留給我們的後代子孫永世享用。    深窄的峽谷原本並無路可通行,甚壯麗美景也不為人知,直到三百多年前泰雅人從霧社翻過中央山脈來到立霧溪流域定居,但也只能在高高的崖壁上方行走打獵從高處俯瞰。接著日本人為了採金沿著立霧溪在崖壁上鑿出一條只有一個人能走的路,九曲洞這段深窄壁立的峽谷才得以為世人一睹其真面貌,但也僅只於少數的工程人員與探險者。或為了國防或為了交通運輸,四十幾年前中橫公路終於闢建開通,大眾可以乘坐車趨直入欣賞峽谷美景。我們今天可以坐著車子欣賞這舉世聞名的太魯閣大理石峽谷,可得感謝那些流血流汗的築路人。    中橫公路沿著立霧溪而築,有時公路在溪的左邊,有時又跑到溪的右邊,一會兒穿過橋樑,一會兒又進入山洞,先是開闊的山谷地,不久便是深窄的峽谷,好幾百公尺的垂直大理石壁,一線天的峽谷,峰迴水轉的曲流,清澈見底的溪流,滾滾的水瀑與巨石....,每一處景觀都令人驚歎,這就是世界級的太魯閣大理石峽谷。
(長春祠步道)
長春祠是民國四十七年為紀念中橫開路殉職的二一二名員工而建的祠堂,民國六十九年遭落石崩塌擊毀,三年後重建完成,七十六年再度因落石崩塌,祠體全毀,隔年重建於原祠的左側。為什麼長春會經常崩塌呢?其實這是一種自然的落石災害,地形發育作用必經的過程。    河水遇到阻礙就會轉彎,作用持續,河道會愈來愈彎曲,形成所謂的曲流。在彎曲的外側水流較急,岸壁受到水流的沖擊造成崩塌往後退形成門岸,稱為攻擊坡,而在彎曲的內側則恰巧相反,水流較緩,泥沙會逐漸堆積下來形成凸岸,稱為堆積坡。事實上整條立霧溪的是彎彎曲曲的,在長春祠附近河流則是幾乎呈九十度的大轉彎,一處典型的大曲流。長春祠所以易崩塌,除了它是較不穩定的大理石鈣質石英片岩互層的地質之外,最重要的是它正位處容易落石塌方的曲流攻擊坡上。    長春祠最美的大概是那一股終年永不止歇的泉水了,其實更正確的應說它是一股地下湧泉,即大量的地下水經過地層裂縫而湧出,相同的湧泉還有不動天王瀑布及現已封閉的水濂洞等。
  河階的形成是曲流和地殼隆起兩種相互作用下所產生的,當曲流內側的堆積坡因地殼隆起及河流下切作用,逐漸升高,數年後遠離河面形成河階。往布洛灣的公路旁崖壁上可以看到層層堆疊的礫石,是很久很久以前立霧溪舊河床堆積殘留下來的,也是布洛灣是河階地的證據,河階一共分成兩層,上層標高392公尺,下層標高300公尺,並與立霧溪河床形成150公尺的階地崖高差。    推測布洛灣的礫石層基底曾是立霧溪的舊河床,當地殼不斷隆起,河床高度不斷的向上提升,立霧溪也持續的向下切割河床時,下游發生了大規模山崩,堵塞立霧溪河道形成了天然壩,後方山谷便出現一堰塞湖。在湖水下的布洛灣舊河床逐漸被上游搬運下來的礫石所覆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礫石層累積達一百多公尺。之後,天然壩決堤崩潰,湖水乾涸,立霧溪切蝕作用復活,開始掘鑿湖岸較鬆軟的岩層,形成曲流,不久曲流頸部被切斷,原本屬於對岸的片麻岩層便被遺留下來形成所謂的環流丘,環流丘保護原有的礫石堆積層免受侵蝕,留下現今高懸河谷的平坦河階地。    河階是立霧溪最重要的地形景觀之一,在山高谷深的峻嶺間,那一小塊平坦地便成為人類墾植與活動的據點,如今聚落、農場、遊憩區如太魯閣、巴達岡、綠水、天祥、西寶、梅園、竹村....等都是立霧溪河階地。
(燕子口的壺穴)
燕子口的大理石岩壁上分佈許多大大小小的洞穴,當春夏之交當有成群小雨燕或洋燕在峽谷上空飛翔呢喃,形成「石燕鳴谷」的奇景,很多人都以為那些洞穴便是燕群的巢穴,故名。燕子口岩壁上的洞穴是否有小雨燕或洋燕在裡面築巢尚有待調查與考證,但它卻顯示地殼上升,河流下切的證據。    洞穴多沿著岩石節理面分佈,形成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地下水的出口,常帶微酸性的地下水順著大理岩裂隙流過時,溶蝕大理石中的碳鈣成分,而使裂隙逐漸擴大,形成一個個地下溶洞,有規則的沿岩壁裂隙分佈,在大雨過後地下水豐沛時,可以明顯的看到地下水由溶洞流出形成一個個小懸瀑的美麗景觀。另一種則是河流造成的壺穴,在河流底部凹陷處會形成漩渦,同時將沈積的卵石打漩,有如鑽鑿工具般將洞穴漸漸擴大或加深,卵石不斷的被磨蝕更新,最後形成內部空闊而開口圓窄如水壺般的深洞,稱作壺穴。    壺穴因岩層的拚升與河流的下切而被遺留在崖壁上,新的壺穴繼續在降低的河床低部形成。而原本應留在河床的堆積卵石,也同時被留在高懸岸壁的壺穴裡,說明早先溪流曾那樣的高度上流過,下回造訪時可別忘了注意看看那有趣的壺穴,那就是因地殼隆起河流下切而形成太魯閣峽谷的証據之一,而造成地殼隆起的板塊運動,雖也不時發生地震,可是那絕不是形成太魯閣峽谷的主因,可別再說太魯閣峽谷是被地震震裂開來的哦!
(錐麓斷崖)
「哇!好高好陡的山壁啊!」這是來到錐麓斷崖遊客最常發出的驚歎。錐麓斷崖位於立霧溪北岸,中橫公路流芳橋與靳珩橋之間,峭壁長約1200公尺,高達60公尺,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是立霧溪切穿三角錐山東南梭,所形成的垂直大理石斷崖,由中橫公路仰望高不見頂,是太魯閣最壯觀的景象之一。    錐麓古道就在那雲深不知處的錐麓斷崖高處,天氣晴朗時從九曲洞隧道東口回望,可以看到古道有如項鍊般環繞於崖壁之上。如果能上到古道據高下望,整個太魯閣峽谷將會呈現與平常站在公路仰望完全不一樣的磅礡氣勢。    錐麓古道原是立霧溪流域各部落間聯繫的要道,路徑寬僅一公尺,只夠容下並立的雙腳,山胞行經此處都是扶壁蟹行,不敢交談。日本人為了征服泰雅原住民,大舉出兵,強徵原住民以鐵索自崖頂懸垂而下埋設炸藥,將古道拓寬為一‧五公尺,以便載運火炮。目前的古道自巴達岡起,至合流慈母橋止,全長十六公里,其中錐麓斷崖部分,修築在海拔七五○到七八○公尺之間,平緩順暢,視野遼闊,是古道最精華的一段。
(九曲洞的上升氣流與時雨瀑)
九曲洞一段的峽谷遠較其它路段更深更窄更壯麗,是峽谷精華中的精華。公路沿著立霧溪而築,因多彎曲多山洞,有若九曲蟠龍,故名。太魯閣國家公園為了讓遊客能在此峽谷精華路段有愉悅的體驗,另闢山洞供車輛通行,而原本的路段則供作賞景人行步道,全長約二公里,一步一美景,折轉一洞天,令人留連忘返。    走進九曲洞峽谷,一股山風吹來,總會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炎炎夏日這裡有若天然冷氣房,清涼舒爽。若注意崖壁上的植物,如臺灣蘆竹或樹木的落葉,會發現它們都在氣流中隨風上揚,其成因是氣流由較寬廣的山谷進入較深窄的峽谷時,氣流被突然緊縮的峭壁壓迫而上竄,形成所謂的上升氣流,上升氣流同時也把許多昆蟲送上空中,春夏之交便吸引許多小雨燕或洋燕在空中穿梭捕食,與燕子口同樣都會有百燕鳴谷的景象。    每逢大雨時九曲洞便會出現湍急的水瀑,聲勢嚇人的從峽谷兩邊岩壁頃瀉而下,東一條白練匹帶,西一片水花四濺的飛瀑,把整個谷地妝點的有如齊天大聖居住的百果山水濂洞,是太魯閣大理石峽谷最生動的奇景之一,但雨一停,水瀑也隨之消失無蹤。這種只有在下雨才會發生的雨瀑,我們稱它為「時雨瀑」,不過提醒遊客,最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常潛伏著危險,雨瀑會挾帶著石塊飛落,若不注意很有可能被擊中而造成傷亡。
(太魯閣口餐廳聚餐)(客運車到新城火車站站)(新城站搭火車回台北)(鳥獸散)
(1256區間車、1358莒光、14.43莒光、1612自強、1700莒光、1814自強)
【注意事項】:
★天乾物燥為避免山林火災、污染空氣及保護參加者健康,敬請在下風處節制吸煙。肺癌是臺灣人健康第一殺手。★本活動以 增進導遊身心健康、豐富帶團導覽內容、交流生活經驗 為宗旨,歡迎全體導遊會員及其親朋好友、社會賢達 自由參加。★行程以搭乘 大眾交通工具 到目的地; 步行參觀景點 為內容,專人解說、共同討論,交通、食宿、保險、安全至上…一切費用須自理。★早餐須吃足夠,備妥充足飲水,中餐須自備或外購,未成年人及孩童須父母陪同,並請準時赴集合地點。★請穿著輕鬆當季服裝、行走野外則須長袖上衣及長褲、健行鞋、雙肩背包、手套,備妥防曬、防蟲、遮陽、避雨工具、搭車零錢、餐飲費用、二天以上行程請先電話口頭了解及報名,且備妥盥洗用具及替換衣物。★康樂研習召集人顏玉媛 君。執行小組:陳學而 君02-23621000、0933089105、張欽 君02-29208241、0936532516。交通不明、行程未妥之處,請來電指正。★〈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tourguide668

台長: 清清如水
人氣(1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