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30 13:55:08| 人氣3,066|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音樂時光機》寂寞鋼琴師 幽幽平均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星期一位學生的媽媽問起我什麼是平均律?什麼是消除狼音?當下在想哇..媽媽妳很會問問題喔!連這深奧的問題妳都知道!她才告訴我是從報上的一篇文章上看到的,文章標題就是"寂寞鋼琴師 幽幽平均律"。呵呵...正好因這問題我就來將文章找出來,順便也將平均律的解釋也找出來。"寂寞鋼琴師"是一部電影,介紹著天才爵士鋼琴詩人 盧卡佛洛瑞真實人生傳奇改編。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去找片子來看看。
本文取自聯合報閱讀藝文版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4526881.shtml
作者是 聯合報╱何定照

1720年,巴赫滿懷著望子成龍的期盼,寫下「給長子威廉的小曲集」。為了配合愛子成長練習,這本曲集並非一次寫完,而是逐步增加難度,還詳附音名表、指法表、裝飾音記號及其奏法的對照表,這就是「平均律鋼琴曲」第一集的前身。那時,小威廉才九歲多一點。

平均律這種將八度音程分為12個相等半音的調律方法,據說是為消除早先「中全音律」因音差產生的怪聲(狼音)而來,巴赫則創新寫下包括24種大小調性的前奏曲與賦格曲,構成平均律曲集,並以此教導愛子。在父親栽培下,威廉成年後躍為名演奏家,不久卻放棄彈琴,甚至在巴赫逝後變賣父親手稿,潦倒以終。父傳子的平均律,就這樣轉調成悲歌。

人類故事總是不斷重複,數百年後,類似的父子愛恨情結又在月前上映的「寂寞鋼琴師」上演,平均律再度成為主旋律。

講述義大利爵士鋼琴詩人盧卡.佛洛瑞短暫一生的「寂寞鋼琴師」,開頭就重現盧卡的童年悲劇:盧卡父親因工作常出遠門,小盧卡一回鬧彆扭不去送行,夜間則循著媽媽的平均律琴聲為母拭淚,彼此深知思夫、念父之苦。翌日媽媽開車時,分坐前後座的母子倆透過鏡子相視微笑,未料媽媽因而閃神,車毀人亡,埋下盧卡日後瘋狂遠因。

媽媽過世前晚彈的巴赫平均律f小調第12曲的前奏曲,自此在盧卡人生扮演關鍵角色。在古典音樂學院應試時,盧卡彈的曲目之一正是該曲,之後則以一曲拉赫曼尼諾夫技驚四座,引來同學找他組爵士樂團。

掙脫出巴赫嚴謹的平均律與相連的噩夢,盧卡得以自由揮灑,人生邁向全新境界。然而盧卡太受歡迎,團員終起勃谿,媽媽車禍時的車輪空轉聲開始在盧卡耳邊迴盪,規律得有如巴赫。盧卡甚至無意識彈起規律小節,幾個音符卡農般反覆輪迴,專注到哥姐在身邊待了一個半小時也沒發現。

巴赫的作品向來是音樂治療曲目,被公認可幫助精神病患平靜,然而從另一面來說,它常如數學般層層推進的結構,也引發強迫症的聯想。盧卡從爵士不自覺重彈巴赫式音樂,暗示他又走回童年死胡同,這種狀況在他與女友爭吵後重演,盧卡首次自殺未遂。

之後,盧卡展開重回童年舊地之旅,關係長年緊張的父子倆一度和好,一切卻在父親將珍藏的平均律第一集唱片傳承給盧卡後破碎。

他想起當年媽媽教他彈平均律第12曲前奏曲,這首悲傷的哀歌,乃是媽媽的輓歌,而在盧卡內心深處,媽媽會死乃是爸爸遠行造成;爸爸的傳承之舉,更令他憶起父親自幼命他彈古典音樂的規訓。對母親的思念、對父親的愛恨深深夾纏,盧卡終於自毀。

不論是極力擺脫狼音的平均律,或望子成龍的父親,都渴盼實現理想中秩序井然的美好結構。然而格式終難駕馭人性,巴赫的小威廉、現代的魯卡,都終究遁出平均律,撲向那聲拔尖的狼音。
何謂平均律?
所謂的「十二平均律」,就是在一個八度音程中,均勻分配成十二個音調。當音樂只在較狹隘的和聲範疇中,音調是不成問題的,但是若要在八個音程中將十二個半音標準化,就會出現如何律訂半音,比如#C和降D的音高。這是巴洛克時代鍵盤樂器成為主樂器後,經常討論的問題,因為鍵盤樂器需要定音,所必須要找到限定音程的辦法。在巴哈之前,也有作曲家做這種嘗試,目的就是要讓音調能夠自由變換。
巴哈的平均律,就是嘗試用同一音律系統來應付所有調號的音階。 巴哈用這作品企圖證明:鍵盤樂器用二十四個調子中的任何一個,是仍可寫出像賦格這樣複雜的曲子的,此外也企圖證明:升半音與後面降半音之間存在的調性差異根本是不存在的問題。
巴哈成功的建立起這種體系,在他所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上下兩冊中,共有十二個大調與十二個小調各兩首,構築成四十八首的前奏曲與復格曲。
十九世紀指揮名家畢羅稱巴哈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為鋼琴的「舊約聖經」,事實上這是巴哈為兒子音樂教育所寫的練習曲,卻成為鍵盤音樂史上的傑作。
海頓與貝多芬等甚至到目前有名的音樂家,也從《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中汲取無限靈感。

本文取自yahoo知識網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60510625
平均律參考網址日文版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B9%B3%E5%9D%87%E5%BE%8B
(日文版解釋的很清楚,還將數據也都寫出來,不過要懂日文的人才能看懂文章。)
電影簡介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2620

台長: 愛夢想的女孩
人氣(3,066)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相關音樂文章 |
此分類下一篇:海角七號之舒伯特--野玫瑰
此分類上一篇:變換莫測的天氣----貝多芬的暴風雨

RosaTu
七月份朋友的兒子曾經彈過平均律給我聽
現在閱讀這文,讓我對平均律更加了解
謝謝Emma!!
2008-09-30 21:08:15
版主回應
不用客氣...這是我們做老師應該做的...能讓你們了解我也很高興...^^
2008-10-01 12:10:45
Yi Mei
哈~~兒子學琴到現在也將近十年,不知道他彈過這首曲子嗎?改天來問問...
2008-09-30 22:49:51
版主回應
說不定已經彈到囉...十年了...很辛苦也很有持之以恆的耐心...^^..加油喔...
2008-10-01 11:48:58
mi ya ko
古典鋼琴似乎比較艱難耶
所以比較難理解
2008-10-01 00:05:58
版主回應
應該是說古典音樂而不是只有鋼琴...所有學古典音樂的人通通都要知道這些東西...這對往後轉調和移調來說都很重要...爵士和流行音樂往往也是有古典音樂的影子...只不過它們的規則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那麼嚴謹....
2008-10-01 11:51:57
♡Sonia
能不能在白話一點~@@
還是看的有些霧煞煞滴呢~
2008-10-01 07:32:36
版主回應
ㄜ...這要解釋又要講很久...總之這會影響轉調和移調還有調音上的問題...在簡單來說就是聲音的和協問題...
如果再深入一點點點...就像音階的24大小調..或是中國的五聲音階的問題....
會扯好多喔...說都說不完囉....XD
2008-10-01 12:10:27
微涼的風
感覺很簡單
其實卻不容易
當你聽過許多人演奏平均律,
最後再聽過顧爾德的,你會發現,
其他人的詮釋方式,你可能就聽不下去了。
這是個人在多年前的小小體驗,與您分享。
2008-10-02 17:51:02
版主回應
微涼的風...謝謝你能與我們分享多年前的小小體驗...
平均律對學音樂者(專業者)來說是不能不學的練習曲...尤其是對鍵盤組(鋼琴)的學生來說更是重要的一項練習..
2008-10-04 19:37:43
微涼的風
DEAR 台長:
平均律還真的勾起我不少回憶,
印象很深刻的是這種看似平凡的東西,
其實卻是最重要的蹲馬步的基礎,
只可惜很多人卻忽略它。

突然想起好久之前(學生時代),
我的一個偶像(中提琴)今井信子來台灣開大師班,
她就語重心長告訴學子們:最簡單的,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當時還感覺不出那種意境,一直到近五年,
才有這種深切感受。
2008-10-06 19:14:59
版主回應
在小的時候還不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是直到真正上了藝術學校後才發現怎麼自己無法跟別人比..也是那時候才真正的一步步做基本的練習...像是音階..練習曲..或是看似簡單無聊的手指練習...真的很有幫助...
沒有想到微涼的風有去上今井信子來台灣開的大師班...^________^
2008-10-09 11:26:44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