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世間的天地萬物,要先學放得下,
修行不能有如下的想法:
(今天要大回向了,
終於要結束了,可以輕鬆了,解脫了。)
不可以有這種想法。
如果你視這七天的辛苦為畏途,大可不必來。
那麼,每天都可以過得輕鬆愉快。
所以,不要認為來這裏是受苦,應當說是享受
——享受法的快樂,享受修行的快樂,
享受向極樂世界邁進的快樂。
每天看三寶(佛、法、僧),聽法師開示,
修行應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
不是痛苦而是快樂,要抱持這種健康的心理。
修行人沒有所謂的假期。
因為,持續不斷地用功,對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
若要等臨命終再來用功,有定力者當然無妨,
問題是,你會不會有病苦或業障現前?
若這兩項現前,那可就淒慘了?
病苦現前,雖說你很認真念佛,
但宿世造何惡業,自己亦不得而知。
發生車禍,被撞得喪失記憶,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
平日雖很用功念佛,但業障現前也束手無策。
又如有的癌症患者,在末期時疼痛難當。
我們臨命終是否有上述情形,是很難逆料的。
你說臨終十念即可往生,
但是否有把握臨終能保持正念?所以要珍惜有生之年,
身處壞的環境,作壞環境的觀照來解脫;
身處好的環境,做好環境的觀照來解脫。
不論何時,都要作觀照,以求解脫。
例如:在病苦中就觀照色身無常,只是臭皮囊,
無常終有一日降臨,所以,應該要放下;
身體健康就觀想:真值得慶倖,
能有體力拜佛、念佛,所以應當更加用功;
貧窮的人就觀想:反正我沒錢,
晚上不關門也不必擔心人家來綁票
(因為沒錢,誰會來綁他?)
富人就如是觀想:我的經濟能力不錯,能夠佈施修福。
不論貧富、健康、多病都無所著,要懂得珍惜。
否則就像慈禧太后,八國聯軍時,自北京倉皇出走,
來到四川時饑腸轆轆,有人獻上地瓜。
平日吃滿漢全席的老佛爺,從未吃過地瓜,
因為饑餓只好將就,吃後還讚不絕口。
她平日在宮中養尊處優,講究排場,
此刻為了逃命,也顧不得威儀了。
專注得連自己的身份也擺在一旁。
放下身段後,就覺得地瓜很美味。
等到和解,八國聯軍退兵,她的架子又端起來了,
耀武揚威的心態又出來了,終至亡國。
——因為她忘了自己是誰。
由上述的故事可以知道,
一個人若真為生死,像慈禧太后那樣,後有追兵,
就會拼命奔逃而忘了自己是一國之君。
不但如此,滿漢全席、考究的服飾、鞋子、
冬暖夏涼的皇宮......,全都置諸腦後,只為逃命。
這心情比打佛七還要厲害,還要專注。
我們修行若用逃命的心態去用功,
猶如無常鬼在背後追逐般,
若不往生就被抓到三塗受苦,就算作人也很痛苦。
生恐怖心,毫不眷戀,忘記世間種種假相,
一心一意拼命了生死,大家都會往生。
用這種心態打佛七,保證會往生。
就像慈禧太后逃命,我們被無常抓到也是沒命啊!
慈禧太后忘了自己的身分是誰,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福報,
窮奢極侈、憤恨、鬥爭,終至亡國。
同樣的,我們修行人若忘了念佛,就難以往生。
若一個人仍放不下是非、恩怨,竟日聽東聽西,
在是非中打轉,我保證此人必定不會往生,
能不墮三塗就算很好了。
以下有幾種錯誤的心態,應當避免。
來此,不只是打佛七,回去後,在德行方面也應有所長進,
那麼,面對世間諸事,即可無障無礙。
將我以下所說,也就是修養方面做好,
自可無所障礙,臨命終還能往生。
要放下這些可怕的心病,不能有這些念頭,
這樣日子就會很好過。
貪心不可有
對於世間的金錢、名利、夫妻間的感情,
乃至世間一切緣起法的假相,都不可貪著。
嗔恚心不可有
如果對於別人善意的建議、好意的規勸,
無法接受而大發雷霆,或有事沒事就動怒,
以後誰也不敢對你說真心話。
朋友、同參道友也會日漸遠離,成為點頭之交而已,
你將無法聽到真心話,只會聽到一些讚歎,
如果是正知正見者的讚歎還無所謂,
若是一個居心叵測者的讚歎,
只會讓你的心性麻醉而沾沾自喜。
所以,人生一定要有逆境才會成長,
有讚歎也要有誹謗;有人順從你,
也要有人忤逆你,我們才會長大成人。
否則,只一味想聽好話,誰該講好話給我們聽呢?
而且,未必在我們面前講好話的,就是好人。
有時講好話的,其實是壞人,
有時說壞話的,反成了好人,
因為他可能會因此而救了我們。
有時發完脾氣,冷靜下來想想,對方說的的確沒錯,
我們為了自尊而心生抗拒,這是人之常情,
因為對方傷害了我們,誹謗了我們,
但運用智慧,冷靜細思,對方所言亦不無道理。
所以,不想改變自己的人,
就沒有救了,面前是死路一條。
要記住,不要嗔恨一切眾生。
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心中不可有恨
如果心中有恨,會很淒慘,無法往生。
恨就像被鋼索綁住。
一般人對於不幸的事情會耿耿於懷,
對於忤逆的眾生,我們會覺得他很可惡而懷恨在心。
這種念頭若不及時修正,會障礙我們往生。
既名之為娑婆世界,不可能每個人所說的都遂你的意,
不可能每個人都讓你看得順眼。
想騙你錢的比比皆是,想霸佔你財產的處處都有,
因為,我們是活在這業力所感的世間,
無明所感的世間。
有一個歌星,報上誹謗她人盡可夫,
極盡破壞名譽之能事。
她看到報紙,痛哭流涕,精神瀕臨崩潰,
因為報上所載與事實完全不符。
從此,她對記者深惡痛絕。
然而仔細想想,記者如果沒有寫出報導,就活不下去了,
倘若他手頭沒資料,當然得自己編了,
而所寫出來的報導,好似和她生活在一起般。
一個知名的作家很感慨地說:
‘記者沒來訪問我,我甚至沒和記者交談過,
雜誌刊載的卻有問有答。’他也感到非常痛恨。
世間人被冤枉,通常都會受不了。
事實上,世上被冤枉的例子太多了,
否則何以會有‘枉死城’?冤獄的情形太多了,
不是他殺的卻被栽贓,乃至被判死刑。
我們要瞭解,世間這種事比比皆是,
內心不要有恨,慢慢觀照這個世間,慢慢放下。
嫉妒心態不可有
千萬不要去嫉妒任何一個人。
這世間能人愈多愈好;富人愈多愈好;
美女愈多愈好;俊男愈多愈好,你不用去嫉妒別人。
內心的美更勝過外貌的美。
心無嫉妒才是真正的贏家,因為心美。
即使相貌平庸,但沒有嫉妒心,就勝過別人很多了。
“害”的心態不可有
‘害’即是殘害眾生。
也就是說,我們遇事不可屢思報復,不可有這種心。
任何是非、恩怨到我們這裏,就讓它消失於無形,
當作渾然無事,任由它去。
相信因果,因果自會有所定奪。
就算有委屈,因果也會幫我們伸張。
雖然現在黑白顛倒,亦終有水清魚現的一日。
這樣,人家會更敬佩我們。
不可太過敏感
太過神經質(也就是太過敏感),是很難醫治的心病。
別人在講話,就趨前去聽人家在講什麼,
這也是許多眾生的通病。
人家喪父喪母,他走過去和對方打招呼,
人家正在思考治喪的問題,沒注意到,
他就起煩惱,疑神疑鬼,誤以為別人故意不搭理他。
太過敏感,事情尚未搞清楚就發怒,嗔恨眾生。
這種人沒有救,別想要往生,
本來很單純的事情,被他一想,
變得很複雜,這樣沒辦法修行。
遇到任何事就憤懣於心,被綁死了,
至死都難以修行成就。
所以,不可太過神經質、敏感。
不可有攻擊性
攻擊性意即報復。
例如:你在報上披露我的事,
我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遇事就上法院,訴訟不斷,只要有人對不起他,
他就一定讓對方死無葬身之地。
攻擊性太強,發這種惡願極為不妥。
因為在我們八識田中,會種下這種不清淨的種子。
這種惡念一定要斬草除根。
我們要憐憫眾生,傷害我者,不必恨他,
要同情他、可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