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29 10:02:05 | 人氣4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愛出發 寓教於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 洪蘭

台灣的孩子一般沒有什麼機會玩,

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現象很令人擔心。

我在陽明大學醫學院任教,

我們有些孩子還沒有準備好,

就已經要去當醫師了。

他可能有很豐富的醫學知識,可是還未必能面對,

診療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心理壓力、

道德壓力與生命課題。

有一些記者問我,

為什麼我覺得我先生的抗壓性很強,

我想主要是因為他是在鄉下長大的,

我們在美國結婚五年後,我才去他家,

去的時候發現,鄉下長大的孩子童年快樂很多。

他曾經告訴我,他們常去溪裡面游泳,

老師三令五申告誡,他們依然不改,

於是老師趁他們游泳時把衣服拿走,

他們只好在溪水裡等到天黑,

拿著芭蕉葉,遮住重點部位,跑回家去,

而媽媽當然早已拿著棍子 在門口等囉!

他拿到博士後,母親當選模範母親,

他跟她說:「你怎麼能當模範母親?

你在旗山鎮拿著棍子追著我跑,每個人都看見了!」

有快樂童年的孩子個性比較開朗,

希望我們的教改,可以讓孩子成長得更快樂!

金絲雀如何學唱新歌

我的小孩八歲時回台灣,面對中西文化的異同,

求學過程特別曲折。

起先念嘉義民雄國小,

後來因為語言、體罰等因素,適應不良,

轉到台北讀北師附小。

當時我在中正大學教書,由我母親照顧我的小孩。

我母親的教育觀念是舊式的:先做功課後玩耍。

小孩一回到家,趕快把功課做完,以便玩耍,

我母親一看說:「咦!那麼快就做完了?去複習!」

小孩一聽,趕快去複習,正打算出去玩,

我母親說:「複習完了,去預習!」

當時我母親常說:

「現在三年級的功課怎麼那麼多呀?

做到十點半還做不完!」

後來我才發現,

原來我小孩是把功課攤開在桌上慢慢地做,

我母親一離開,他就去玩,聽到腳步聲,

他就趕快回到書桌前!

我發現這件事時,相當的擔心;

由實驗知道,要改變一個壞習慣,

需要花上十倍的力氣!

金絲雀學會唱一首歌後,若要牠再學新的,

牠會乾脆讓神經細胞死掉,第二年再長新的。

於是我試著說服母親,讓小孩做功課前先玩,

結果我母親回答:「業,精於勤,荒於嬉!」

她的六個女兒都讀北一女、台大,

她堅持當新式教育還不知成效如何時,

先用傳統教法!

還說我小孩晚回國,起步晚,必須要「追上去」,

所以安排他每周補習三天,小孩叫苦連天!

從「身心症」到愛上學

國二上,我的小孩得了「身心症」。

早上七點鐘時,他的體溫開始上升,

七點半時,燒到39度半;

怕他做假,我家有很多溫度計,

但是不管哪一支溫度計,量出來都是39度半,

我只好打電話向老師請假。

請假後,到了八點半,他準時退燒。

到了上學時間,常常是我 先生抬頭,我抬腳,

兩人合力把他拖上汽車,他一路上叫:

「求求你不要叫我去上學!」

聽了心中真的很不忍,

我們為什麼會讓孩子讀書讀到這樣的痛苦?

進入美國學校三個禮拜後,「身心症」不藥而癒。

他變得很喜歡去上學。

他們老師早上七點鐘到學校,

他想跟老師共進早餐,討論功課,

所以早上不到七點,就挖我起床送他去上學,

而我常是前一天做實驗做到半夜三更。

他對他的老師,那些肯幫他的老師,

有說不出來的感恩和愛戴。

我從小學六年級開始集郵,

特別珍藏了一些東南亞各國獨立時發行的紀念郵票。

小孩在學校上到有關國家獨立的課程時,

向我借那些亞洲國家獨立紀念郵票,當作參考資料,

帶去學校,結果被老師一誇獎,

就把郵票送給老師了。

我說:「不行啊,那是媽媽的珍藏。」

孩子說:「可是我的老師更喜歡那些郵票!」

他的老師隔了四年沒有教他,去年在路上遇到,

正值總統就職典禮前,孩子回來對我說:

「老師說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就職典禮…」

我們只有一張貴賓卷,孩子竟然跟我說:

「你不要去啦,讓我的老師去!」

我可以感覺到,老師只 要對孩子有一些用心和付出,

孩子就會非常感激,令人非常感動。

教小孩,要從動機下手

我覺得,我們的課本編得太淺了,

我們不能低估孩子的聰明智慧,

以為以他這個年齡,只能了解某個程度。

皮亞傑有個實驗:

五個彈珠排一排,有上下兩排,

將第六顆彈珠加入下一排並將長度縮得比上一排小,

問小孩哪一排彈珠比較多?

結果小孩會說較長的那排較多。

事實是:將彈珠換成巧克力後,

實驗結果完全改觀,

兩歲半的小孩都知道要拿下面這一排!

我們在小學二年級時,開始教整數概念,

一個當老師的媽媽問小孩:

「小於100的最大整數是多少?」

小孩目瞪口呆,不知道媽媽在講什麼...

眼看弟弟要挨揍,哥哥跑過來幫忙:

「媽媽要給你一個紅包,

裡面的錢不得超過100塊,你要多少?」

弟弟立刻說:「99!」

今天我們的教學不能與生活連在一起,

小孩不知你在問什麼,這不代表他笨!

我先生以前要我兒子學中文,

規定回到家裡不能講英文,要講中文。

於是我的小孩每天 回到家,

一腳站在門口就用英文把當天學校發生的事情

講一遍,講完,進到家,就不講話了。

他其實相當痛恨中文,

可見體罰對一個孩子身心殘害之大,

他到現在還不肯拿筷子,

但是很會青蛙跳,可以跳完整個操場!

對於孩子,真的要了解他的心理,

而且要有方式對待他。

我後來讓他願意看中文,

完全是從金庸的《書劍恩仇錄》著手,

武俠小說嘛!

講到最精采的地方,我就停下來說:

「媽媽要去做實驗了。」

他拉著我問,後來呢,後來呢,我就叫他自己去看。

其實他並不能全看懂,

自己用想像力填補了很多地方。

從了解到關懷到行動

我的小孩剛轉到美國學校時,

上課第一天,老師發了14本英文書,

說是這學期要唸的,有哈波李的《梅崗城的故事》、

賽珍珠的《大地》、史坦貝克的《人鼠之間》等。

這些書都蠻深的,

我們的大學生都不一定會讀,

何況九年級(相當國二)的孩子?

我去問老師為什麼選這些書,老師說:

「14歲的小孩,肌力已經足以傷人,

如果心智上不夠成熟、缺乏同理心的話,

很可能做出令自己後悔一輩子的事情!

我們必須在他青春期剛開始時,讓他的思想跟上,

藉著這些不同人種受到不同待遇的書,

教會他們『同理心』是什麼。」

《梅崗城的故事》和《奴隸船》

是描述美國南方黑人所受的不平等境遇。

我的小孩看完了這個故事,一直問我:

黑人並沒有比較笨,

為什麼會因為他的顏色就遭到歧視?

他們以前在學校裡叫黑人Negro,

但看完這些書後,就不再那麼叫了。

《人鼠之間》拿過諾貝爾獎,

主角是個智障的孩子。

當時發生了喜憨兒烘焙屋被人潑餿水的事件,

同學們看了書後,主動下山去幫忙喜憨兒清洗。

「因了解產生關懷,因關懷產生行動」,

我在我小孩身上印證了這一點!

「閱讀」是無可取代的

我們的學校應該多提供課外書,

因為看得懂的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很多的知識,

好像搭個鷹架,讓他自己走上去一樣。

現在流行的多媒體教學,其實是不能取代閱讀的。

我小孩11年級時,

老師要他們看《戰爭與和平》,要交報告的!

但是書太厚,他去租錄影帶來看,看完寫報告交去,

卻不知電影結局被導演改了。

老師發現後,罰他再看一本《飄》。

這次他乖乖地看書寫報告,

但是我覺得《飄》改編的電影

《亂世佳人》是經典作,

很值得一看,就租來跟他一起看。

小孩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

他說郝思嘉是16歲,怎麼可以由30歲的費雯麗演?

我說豈有此理,《戰爭與和平》的女主角是俄國人,

奧黛麗赫本是美國人呢,你怎麼就看得下去呢?

他說:「因為我是先看電影再看書,

不管書中怎麼樣描寫,

都是出現奧黛麗赫本的形象呀!

要是先看書,電影中出現的影像跟我的想像不合,

我就看不下去了!」

所以,看書時是自己的想像力,

電影是導演的想像力,

別人的想像力會阻礙自己發揮想像力!

聽演講,

如果你不了解背景知識,聽完後,所得有限;

閱讀卻可以依照自己的速度,一再反覆。

從實驗結果可看出,閱讀在大腦的神經機制上,

電流所顯示的深度是不同的,

而且影響神經之間的連結密度,

我們現在所界定的聰明才智便是指這密度而言。

電流是不會中斷的,例如路上看到小學同學,

你不記得他的名字,但幾天後,

你突然坐起來,想到了他的名字。

電流被激發之後一直走著,

連結越密,創造力便越強。

有創造力才有未來

我們的未來,就在下一輩的創造力上,

如果我們將腦力封鎖住、沒有創造力,

我們的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北縣某國小有面擋土牆,

上面有一到六年級的創作圖案,

一年級的用個掌印壓下去,

順著手指頭的方向畫出一隻漂亮的長尾雞,

六年級用彩色的石頭排列成圈圈的幾何狀圖案。

我們的孩子,進學校時很有創意,

被我們教了六年以後,就變成石頭,

這就是一定要進行教改的原因。

我自己覺得,除了行為不要逾矩的最低下限外,

教育者(包括父母、部長在內)

要放手讓人全面自我發展,

小孩才會有創造力!

生命不一定是直線,

他可以是放射線、雙曲線或反折線,

甚至可以是個圓...

只是需要你主動塑造,

完成屬於你自己的圓。

(作者是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教授)

 
 

台長: 若無
人氣(40)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悄悄話)
2010-10-29 20:25:25
(悄悄話)
2010-10-30 19:17: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