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14 08:57:12 | 人氣4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善良心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班族在實戰中該如何運用「心機」利己利人?

有豐富人力資源顧問經驗的經緯智庫

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許書揚,

以及寫《好人,也該擁有好人生》的暢銷作家吳若權,

從台灣職場生態的觀點出發,展開一場犀利對話。

以善為出發點,利己但別損人

吳若權(以下簡稱吳):

通常我們對「心機」的感覺都很負面,

上班族都不想被貼上這樣的標籤。

從管理學角度來說,心機就是一種策略

──為了達成某種目標所採取的方式;

若加上「善良」兩字,則形成新的界定,

在往高處爬的過程中,是否有些策略性的目標,

讓當中做的每件事情都和目標連結。

只不過,有時會不小心害到別人,

在他眼裡你就是壞人。

所以我認為的「善良心機」,

是指在完成這些目標前,

有沒有顧慮別人的立場與利益,同時也要保護自己,

類似「做好人、防小人」。

我在職場上碰到不少很有心機的人,

他們後來都很成功。

比如我有一位主管,下班時間一到就走了,

但他桌上的燈和電腦都開著,讓大家覺得他還在。

事後回想起來,我覺得他很有心機,

可是他現在非常成功。

許書揚(以下簡稱許):

我覺得「善良心機」是以善為出發點,不損人,

如果能利己利人當然是最高境界,

但最少要做到「利己不損人」。

一個成功的職場工作者,又有所謂的「善良心機」,

簡單說就是要眼利、心細、嘴甜。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們開亞太區的會議,

中午用餐時,通常大家都不想跟老闆吃飯,

同事各自形成一小桌。

老闆發現有同事的桌子都滿了,

他就自己去沒有人的桌子,

後續來的同事也沒人願意和老闆同桌,

最後變成老闆自己吃飯。

這時我們新加坡的總經理自告奮勇:

「老闆一個人吃飯,這樣好像不太好,

有沒有人要跟我一起過去?」

但大家都頭低低當作沒聽到,

因為早上才剛被罵了3小時。

在別人心裡,這可能是心機的一種,

覺得他想去巴結老闆,

但我覺得他的出發點是善意的。

跟老闆一起吃飯,沒在怕!

吳:我前陣子去一家公司演講,當天剛好是尾牙,

他們在送我回來的路上討論,

除了晚上尾牙,中午還有部門聚餐。

其中有人不理解:

「不是晚上要吃尾牙了,中午為什麼還要聚餐?」

有一位資深同事就說:

「因為晚上和中午的話題不一樣。」

不能讓老闆聽到的在中午講,

晚上講的,才是老闆可以聽的。

這是亞洲職場普遍的現象。

我們從小被教育「高處不勝寒」,

看到老闆就覺得他有權威感,

除了尊重,甚至有些害怕。

其實,如果平常和老闆有很好的溝通與互動,

吃一頓飯根本不是問題。

像剛剛這個老闆一個人吃飯的經驗,

也許2、3個人一起過去,

聊些和工作無關的話題,感覺會更好。

從正向角度看,

每個人本來就該多製造自己和老闆交流的機會。

對於其他同事異樣的眼光,反而不用太在意。

以我的職場經驗來說,

那些不在意同事眼光的,最後都會高升。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反而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許:這點我非常同意。

在職場上,不要幻想討好所有人,

但有兩種人絕對不能得罪,

第1是老闆,第2是同事間的意見領袖。

年輕工作者可能會覺得這些事很無聊,

為什麼不能「做好自己」就行?

但事實上,在職場中,位子愈高,

「做人」就愈比「做事」重要。

在基層看的是工作能力,隨著工作提升,

都更需要做人能力,包括領導、溝通等。

我再舉個例子,有的老闆出書時,

會婉轉建議福委會,替每位同事都買一本。

有些員工會抱怨:「福委會的錢大家都有份,

幹嘛花錢買這書,平常聽老闆講還不夠嗎?」

結果老闆過一陣子去看大家的座位,

有些人把書擺著積灰塵,這就是沒有心機的人;

有心機的人不只會看,還會貼標籤,

讓老闆知道自己很重視這本書。

這看起來很麻煩、又是件小事,

但就是這些細節會影響老闆對你的觀感。

會做人的員工,容易被看到

吳:從老闆的角度,

會做人的員工真的比較容易被看到。

以我自己來說,過去當過廣告公司主管,

有時候隔天報紙要出的廣告,看打樣都會弄到很晚,

一定要有人確認過打樣才能走。

只會做事不會做人的員工,看完就走,

但有位很會做人的員工,會貼心發簡訊告訴我:

「打樣確認過了,應該沒有問題。

我想讓你放心,但因時間很晚了,

就不打電話打擾你。」

隔天早上看到簡訊,

我才知道原來前一天晚上他忙到1點多,

如果沒有那簡訊,坦白說,

我可能不會注意到他忙到多晚。

從看書到發簡訊,這些例子要說的是,

年輕工作者應該建立一種習慣,

不是要你「作假」給別人看,而是認真去處理每件事。

善良心機回歸基本面,就是一種誠懇的態度,

就算不喜歡這本書,還是可以送給真正需要的人;

想留著,就好好去看。

其實這些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否則要一個好人「有心機」,

我覺得很難,就是太沒心機才叫做好人(笑)。

對工作者來說,做人甚至已經成為做事的一部份。

因為現在很少有一件事能靠一個人獨立完成,

除非是藝術創作。

辦公室的工作通常都需要橫向的人際聯繫,

更應該把對人的態度放入工作的一部份。

反過來說,做人成功,

相對也會得到更多把事做好的資源與幫助。

許:若以剛加入公司的新人來說,

先做人比先做事重要,簡單說就是眼睛亮、嘴巴小。

比如說幫大家訂便當,

這是大家都不想做的Dirty Job,

我曾經碰過一位新人,剛報到沒多久,

就主動幫大家訂便當,這馬上就會給大家好印象。

從這些小細節中,可以建立很好的人際關係,

因為新人做事的能力,可能需要時間驗證,

但會不會做人,

可能報到第一天就會被大家知道。

 

文/ 李欣岳

《Cheers雜誌》第125期

 

台長: 若無
人氣(43)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悄悄話)
2011-03-14 11:49:08
(悄悄話)
2011-03-14 20:29:39
(悄悄話)
2011-03-15 14:16: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