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05 08:12:19 | 人氣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以[學吃虧]律己 以[怪不得]待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許多人怕吃虧,寧可別人吃虧,就自己不吃虧。

中國老一輩人卻時常勸說兒孫們

「吃點虧不是什麼壞事」。

歷史上很多的賢士君子,

他們也都以能吃虧來要求自己和訓誡子孫。

吃虧,並不是輕易能做到的,

需要有容忍雅量。

能吃虧,是寬容大度、忍辱負重、

能屈能伸的象徵。

古時有一位林退齋尚書,他福德頗多,子孫滿堂。

在他臨命終的時候,子孫跪在面前請求訓示,

林退齋道:「沒有別的話,你們只要學吃虧就行了。

自古以來,許多的英雄,

只因為不能夠吃虧,而害了許多大事!

從古以來,也有許多的英雄,

只因為他能夠忍辱吃虧,而成就了許多大事啊!

例如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可以說是吃虧吃到了極點,

後來韓信才能夠登壇拜將,被劉邦冊封為三齊王;

而當時辱侮他的淮陰少年們,

後來都成為他的部下了。」

能否吃虧,

以至於成為古人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之一。

被稱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散文家魏禧,

曾經說道:

「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

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用『學吃虧』三字嚴以律己;

以『怪不得』三字寬以待人。」

這也是明朝儒士薛敬軒所奉行的。

自古就有「吃虧是福」的說法。

吃虧的真實意義更在於,

可以消災免禍,化禍為福。

世間的「福祿壽」其實大多是用德換來的,

而吃虧可以積德,

反之,使別人吃虧的那個人就要失德了,

而且如果壞事做大了還要受到天譴。

如此看來,吃虧孰得孰失?

其中奧秘只能自己體會囉..



 

 

台長: 若無
人氣(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