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07 10:02:24 | 人氣2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間菩薩緊密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證嚴法師開釋

過去,慈濟人自許「是諸眾生,不請之師」,

哪裏有災難就往哪裏去,聞聲救苦,即時解難。

如今,要更密集「人間菩薩大招生」,

眾志成城,就能築出最穩固的人心提防,

才是防範災難的良方。

農曆九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但願「日日觀世音,人人菩薩心」——
假如人人心中時時都有觀世音、時時聞法能覺悟、
時時發心以出世心服務人群,
則人人都可以成為觀世音菩薩,
日日都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出家日與成道日。

觀世音菩薩過去無量數劫已經成佛,
為「正法明如來」,如慈母般的親切能接近眾生,
為了幫助釋迦牟尼佛在婆娑世界廣行度化,
故不斷倒駕慈航來人間,以大慈大悲普度眾生。

佛教中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其實人人都可以成為觀世音菩薩的雙眼,
人人都可以伸出雙手、協助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
所以「人間菩薩」少不了你,只要五百人合起來,
就是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


人間菩薩隨處應現,出現在每一個需要的地方。

印尼西爪哇的班達格芒垃圾山,
是首都雅加達的「垃圾終點站」,
每天承載六千公噸的垃圾量;
附近聚居了許多人在垃圾堆討生活,
每當垃圾車來傾倒,
無論大人小孩都擁上來翻找食物、撿拾資源變賣。

垃圾山的居民生活艱難,
能讓孩子讀書已經很不容易,
實在沒有餘力關心孩子課業。
於是慈濟人適時補位,
除了關懷垃圾山周圍貧困民眾的生活、健康外,
去年十月開始,每星期二、四、六,
進入附近的迪納祕卡小學跟孩子們互動,
教新生寫字、講故事給他們聽、
以靜思語作為品格教育,勉勵人人認真讀書。

有一天,慈濟人發現有些孩子缺席,
一問之下才知道,兩天前他們居住的貧民區大火,
燒毀十幾戶,孩子們的書本文具無一倖存,
制服也被燒掉了。
慈濟人馬上前往關懷、及時發放,
鼓舞家長們振作起來,讓孩子回到學校繼續課業。

垃圾山附近非常髒亂,
黑壓壓的蒼蠅到處飛舞,衛生環境很不好;
印尼慈濟人甘願走入這樣的環境,去關懷、去帶動,
並且鼓勵孩子堅持向學;
希望在貧困的垃圾山中,
藉由教育點燃孩子們未來的希望。

慈濟人無論身在哪裏,只要聽聞苦難呼聲,
立即現身為其拔苦,
這分「千處祈求千處現」的精神,
正是「人間菩薩」的真實寫照!

「佛入心、法入行」,就能體會菩薩心地,
發心立願,凝聚力量做好事。

在非洲,慈濟人也帶動出一群在地菩薩。
近十幾年南非政權轉移後,外商紛紛出走,
有一部分臺商慈濟人選擇留下,
他們不是為了事業,而是因為「不忍心」——
不忍心帶動出來的本土志工菩提芽焦掉、
菩提根斷掉,要繼續協助他們播撒愛的種子,
讓慈濟的道根伸得更遠、菩提樹更壯碩,
成為菩提林。

緊鄰南非的賴索托,國土面積小又常遇乾旱等天災,
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比南非更窮、更苦。
慈濟委員陳美娟的公司在賴索托,
天天往來南非、賴索托,
長久下來帶動出三位賴索托本土慈濟委員,
這幾位委員也帶出了將近三十位本土志工。

在那樣窮困、整個村莊
沒有幾個人能裝得起電視的地方,
慈濟人集資在五位本土志工及酋長家
安裝電視及衛星天線,可以接收大愛臺訊號;
每天定時打開大愛頻道,
讓村莊裏的人一起來看天下人、天下事,
從中了解
「人人都可以當好人、人人都可以做好事」。

其中一位本土慈濟委員慈琦雖然是穆斯林,
接觸慈濟後非常精進,
慈濟人在她經營的幼稚園安裝電視,
每天上午八點半及九點四十五分,
園內老師、小朋友及附近居民,
會準時來收看「靜思晨語」、「人間菩提」;
看完了由懂英文字幕的慈琦解說給大家聽。
小小的電視發揮很大的功能,
讓他們看到普天之下災難偏多,
全球慈濟人以真、以誠的種種付出;
由此漸漸了解、見證慈濟精神。

另一位慈濟委員也是穆斯林,
每天上午開放家裏讓村人來看大愛電視,
除了「靜思晨語」、「人間菩提」外,
他們還看「大愛劇場」;
她家的客廳就是道場。
許多人因此了解,「能幫助人的人」是最有福的,
因而加入志工行列,親身感受到付出的快樂;
一位志工有感而發表示,
認識慈濟,體會到過去所做都是「為自己」,
現在懂得感恩,要「為別人」付出。

南非、賴索托本土志工雖然離臺灣遙遠,
種族、膚色跟我們完全不同,
生活環境和我們天差地別,
卻能刻苦耐勞、克服種種困難,
不只自力更生,還可以投入人間菩薩行列,
用心、用愛幫助比自己更需要的人。
如此「化不可能為可能」,
實在很精進,讓我很感動,
而且歎為不可思議;真正是「人間菩薩」!

天災能平,人心災難難平;
人心災難來自心理殘障。
自古以來,華人社會
很強調「克勤、克儉、克難」的價值觀,
不論落腳到哪一個國家,總是胼手胝足打拚,
所以華人在世界各地大多能有很好的成就。

然而現今西風東漸,強調消費、享受的生活型態,
逐漸取代「勤儉致富」的觀念;
許多人奢侈的生活,
其實是建立在危脆的基礎上,以致飄搖難安。

媒體報導,全美有近一千五百萬民眾失業,
九月中旬起,大批失業群眾走上街頭,
發起「占領華爾街」活動;
這個效應透過網路、媒體向全球蔓延。

社會祥和,才能致富;
假如人心總是埋怨、不滿足,與人對立、起爭端,
將造成紛擾與恐慌;
社會失了祥和,人心無法安定,如何能致富?

全球天災人禍頻傳,令人憂心;
若人心也起災難,貧富之間仇恨、對立,
造成的痛苦將更難平復。

在臺灣雲林有一對弱智的母子,
兒子阿義非常勤奮,
每天騎腳踏車來回奔波 二十公里 ,
到身心障礙者「希望工廠」搬運紙箱;
媽媽也向老闆毛遂自薦要來做粗工,
老闆擔心她年紀太大,
她說:「我兒子搬得動,我也扛得動。」

母子倆用單純清淨心,彌補先天的缺陷,
靠勞力自食其力生活;
不只不再接受親友接濟,
更省吃儉用每月捐款給慈濟助人;
實在令人讚歎且感動。

在大陸則有一位獨臂的父親,
二十一年來父兼母職獨立撫養兩個兒子。
他原本是煤礦工人,在災變中失去一隻手臂,
後來到華山當挑夫,一天兩趟,
每次負重超過 七十公斤 ,
花兩個多小時爬上一千一百公尺的階梯,
運送生活物資上山。

其他挑夫可以一手拉著鐵鍊、一手撐拐杖,
戰戰兢兢往上爬;
但他只有一隻手,只好用兩根手指頭拿拐杖、
三根手指頭扣住鐵索,一路駝負重物上山。
如此辛勤工作,每天收入約只新臺幣三百多元。

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回來,陪著爸爸走一趟,
好幾次哭著要代替爸爸挑;
但他不讓孩子體驗這樣的苦,告訴兒子:
「只要你有志氣,做人做得正,
這分辛苦就有價值。」

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只要人人提升自我心靈境界,
守好本分、守好一念善,懂得克服困難、
不被困難克服,社會才能平安;
人人合心、協力,就能共創祥和而富有的社會。

反觀現代社會,許多人不願吃苦,
或是吃了一點點苦,就好像天底下人都對不起他;
人的「心理殘障」,會造成社會的「心理災難」。

期待社會人心能多一點「純善」——
人人向立志的人生看齊;
從克勤克儉中,克服貪念與懶散,
提起積極的心態,把握分秒為社會付出。

人心不調,天地難安。
人間菩薩大招生,才是防範災難的良方。
最近兩個月,隨著泰國洪水災情不斷往南擴散,
我心靈的擔憂,也跟著寸寸絲絲擴張。

大水持續兩個多月未退,
民眾只能隨身攜帶木板保護自己,
以防蛇或鱷魚攻擊;
新聞畫面中,一對父女在水淹及胸的環境下吃飯,
四周都是垃圾漂流物,
連分寸乾燥、清淨的空間都沒有,實在苦不堪言。
泰國公共衛生局長擔憂,隨之而來的疫情即將爆發。

泰國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國家之一,
此次水患,就連古城廟宇內的大佛也無法倖免,
水淹至佛像頸部,令人感慨。
民眾眼見湄南河水不斷上漲,憂心忡忡,
搶購民生物資、堆疊沙包防堵洪水。
但,災難真的防得住嗎?

學佛,必須了解因、緣、果、報——
造什麼因、得什麼果。
大地病態與危機,都是從人心開始;
人類心靈災難,轉化為大地災難。

人心不調,天地難安。
最好的防災之道就是人人戒慎虔誠——
虔誠,不是求佛保佑;而是深心發願,
要明是非、養悲心、徹底懺悔改過,
調整心態、改善環境與生態;
且更密集地「人間菩薩大招生」——
就像堆疊沙包一樣,要密、要實;
人間菩薩愈密集,經年累月、
合和互協付出,眾力成城,
就能築出最穩固的人心堤防,才是防範災難的良方。

天地災難頻傳,
讓窮困者更悽苦無助,身心無所依止。
菩薩是眾生的「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人間菩薩」愈多,天下眾生就能愈平安。

過去,慈濟人自許「是諸眾生,不請之師」,
哪裏有災難、哪裏有需要,就往哪裏去。
當苦難人餓了,及時供應、給他飽足;
若遇災難,則去關懷、膚慰,讓他心能安定;
有病痛就施醫藥,讓他們身心安頓……

如今,全球天災人禍愈來愈頻繁,
更要啟發人人心中愛,匯聚更多人間菩薩——
讓人在心靈惶恐時,有所依止;
有災有難時,能安身、安心。
人間菩薩遍滿各處,
則到處都是眾生的「安穩樂處」。


天蓋之下、地載之上,同一個時空裏,
有人能在平安中汲法付出,有人卻得面對苦難試煉,
天天生活在擔心受怕中。
身在臺灣很有福,家家戶戶生活雖然不是大富大貴,
但多能有平安幸福的日子過,應該要很滿足;
更要感恩臺灣有許許多多善心人,
懷抱充分大愛,可以相互勉勵做好事。

凝聚力量做好事,其實並不困難。
人人「佛入心、法入行」,就能體會菩薩心地,
進一步發心立願做人間菩薩。
有能力做好事要很感恩,且要知福;
人人知福,才能把握當下真精進。

《法句譬喻經‧篤信品》云:
「信能渡淵,攝為船師;精進除苦,慧到彼岸。」
世間多苦難、人生多煩惱,
信仰是引導人生航向的舵手;
若人人持一善念,知足感恩、種因植福,
就能如行駛於生命運河上的大船師,
以毅力及勇氣自度度人,到達智慧的彼岸。

(講於 二○一一年十月十日 至二十一日)

 

 
  

台長: 若無
人氣(2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悄悄話)
2011-11-07 21:07:3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