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26 08:29:26 | 人氣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具體的讚美激出孩子絕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洪蘭

孩子需要被鼓勵,
但大人更需要學習如何鼓勵孩子。
洪蘭認為鼓勵孩子應聚焦在「孩子的具體行為」,
透過具體的讚美,讓孩子有轉變的動機。

今天學校發考卷,
孩子考了一百分興高采烈跑回家,
你會怎麼對他說呢?

「班上還有幾個一百分?」、
「是不是這次考卷出的比較簡單嗎?」
不久前, 洪蘭 教授在石牌捷運站附近
親身聽到一位媽媽和小孩這樣對話。
她在 二月一日 台北市高國中校長會議上,
對著一群校長演講時,和現場校長分享這段經驗,
引得校長們哄堂大笑。

孩子需要被鼓勵,
但大人更需要學習如何鼓勵孩子。
家長常常忘記在該鼓勵的時候適當鼓勵,
除此之外,洪蘭更舉出具體實驗結果
提醒大家:空泛的鼓勵,
譬如「好漂亮」、「很聰明」,
跟孩子的行為沒有直接關聯。
孩子無法建立起行為的動機,
反而會因為害怕犯錯而有所顧忌。

洪蘭認為鼓勵孩子應聚焦在「孩子的具體行為」,
透過具體的讚美,讓孩子有轉變的動機。
洪蘭以美國的奧運金牌體操選手
巴特康納(Bart Conner)的故事為例,
他童年在學校時並不是風雲人物,
功課普普,比不上會讀書的同學,
想耍寶吸引他人目光,又耍不贏搞怪的同學,
直到有天在家裏和哥哥玩耍時,
他突然發現一件同學都不會只有他會的事情:
倒立用兩隻手走路。

一天在學校走廊上,
巴特康納看到他喜歡的女同學經過,
決定施展絕活,頭下腳上的「走」過那女生面前,
沒想到才「走」沒兩步就累了,
為了不在喜歡的女生面前跌跤,
他只好硬著頭「走」過整條走廊。
這一幕被學校的體育老師看見,鼓勵他說:
「你手勁很夠喔,要不要參加體操隊呀?」
就這樣巴特康納開啟了他的體操之路。

「孩子怎麼會說不聽、教不會呢,
他只是行為不符合大人的預期罷了」,
洪蘭快言快語的說:
「『後段班』的觀念尤其可惡!」
他曾看過一所學校的班級裡日光燈都壞了,
學生成天在灰暗的空間裡上課,
去問學校的老師,老師竟然回說:
「這些都是後段班的學生啦,
他們又不會讀書,沒必要修理電燈啦!」

「沒有不可教的孩子」,
洪蘭說這並不是空泛的說法,
而是有科學根據,後天的經驗不同,
腦神經迴路就會有所改變,
證明大腦是可以改變的。

引用自

親子天下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845

 

 

 

台長: 若無
人氣(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