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02 09:12:21 | 人氣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管教孩子五心大法 孩子哭鬧也不失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前在捷運站一位「失控媽」
狂罵及教訓5歲的孩子引來關注,
雖然大家都指責失控媽打罵小孩太超過,
但也有些為人父母的卻表達同情,
因為有些小孩一「盧」起來,
真的會讓人忍不住想打小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葉俞均
傳授「五大心法」,
教爸媽不必打小孩也能好好管教孩子,
不必再當失控媽、失控爸。

葉俞均說,其實現在的孩子很活潑好動,
就像裝了超強電力的電池般精力旺盛,
讓爸媽疲於奔命也管不住小孩,
而現在的爸媽多奉行愛的教育,很少打小孩,
但孩子也常愈來愈失控,
讓主要的照顧者媽媽們情緒失控。

5歲大的男孩小宇就是這樣,
媽媽說,小宇平常就活潑調皮、坐不住,
尤其是她講電話時,小宇就會搗蛋,
像把水打翻、破壞玩具、大吼大叫,
媽媽剛開始多對他講道理,
但是小宇情緒反而越來越激動,
若媽媽仍不掛掉電話破壞物品及哭鬧程度越嚴重,
媽媽情緒失控忍不住出手打了小宇,
但小宇的行為並未因此改善,
媽媽感到非常困擾及挫折,親子關係也更加惡化。

葉俞均表示,在臨床上,
常聽到家長因為無法管教孩子而感到挫折,
她提供管教五大心法給爸媽:

1.事先預告:
媽媽先行告知孩子未來的15分鐘要講電話,
並與孩子一同討論及安排
這段時間可進行哪些活動。

2.辨識孩子的內在需求:
孩子想引起媽媽注意,
此時給予注意只會強化孩子的行為。

3.選擇性的忽略:忽略孩子哭鬧行為。

4.策略性的注意:
當孩子能安靜做自己的事,
則立即給予具體稱讚。

5.一致的管教態度:
媽媽在執行上述管教技巧時,需貫徹執行,
不因孩子的干擾行為而妥協。

葉俞均提醒,在管教過程中,
家長保持冷靜中性態度很重要,
若情緒因此受到孩子行為影響,
往往導致雙方僵持,甚至失控結果。
家長若能保持穩定的情緒及一致管教方式,
孩子將會慢慢學到:
「只有好好說話與表現,才能得到大人回應」,
才不會每次都採取哭鬧及破壞「情緒挾持」父母,
以為如此才才能成功吸引爸媽注意。

葉俞均也建議,
家長若在情緒或教養孩子面臨困擾時,
可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早期介入有助於建立適當的管教策略,
不僅在親子管教上能事半功倍,
也有助增加親子關係,
並引導孩子使用正確的情緒及行為表達方式。

 

◎文章來源:欣傳媒網站

 

 

台長: 若無
人氣(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