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27 08:45:25 | 人氣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洪蘭

報載一個家暴的父親,夜夜喝酒就打罵妻兒,
並在房間門口磨刀,使他們生活在恐懼中。
後來兒子忍受不住了,鼓勵媽媽帶著妹妹逃走。
試想:一個未成年的孩子,
若非不得已,怎麼會鼓勵母親出走?
母親走了,家就沒有人照顧了,
哪個孩子不希望媽媽長久在身邊?
但是孩子說:「總比在家中被爸爸打好」。
孩子的懂事與犧牲,看了令人心酸。

中國人一般都是勸合不勸離,
只有在三種情況之下,堅決勸離:
一是毒,二是賭,三是家暴。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一個溫暖的家,
它不是會說話的機器人,會自動轉彎的汽車,
或任何昂貴的物質享受,
它是夫妻恩愛,全家和樂,
給孩子一個可以安全作自己的地方。

多年前,一個颱風天的夜晚,
一個以前教過的學生冒雨到宿舍來找我,
我看到他渾身是水,顫抖不停,
眼睛布滿血絲,嚇了一大跳。
原來他的女友跟他攤牌,要結婚。
他也想,但是他來自一個家暴的家庭,
童年的陰影揮不去,
他很怕他將來會跟他父親一樣。
他來問,暴力的基因成分有多少?
他已經知道一定有,因為他發現在爭執時,
常有揮拳的衝動,令他自己害怕不已。
他不敢結婚,又不願放掉這個女孩子,
在大雨中走了三個小時,
最後決定回到學校來找我,
因為當年上課時,我有談到基因和行為的關係。

我告訴他,暴力的確有基因關係,
但基因只占百分之廿九,
另外有百分之七十一是後天的「潛移默化」,
他從小看到他父親用拳頭解決問題,
所以他碰到挫折時,手也會不由自主的舉起來,
這是鏡像神經元的關係,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
但是人有理智,是自主性的動物,
不是禽獸,被基因驅策的跑,人的大腦可以改變,
人可以學會控制自己,基因會影響你,
但不能決定你的人生。

家暴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因為環境會改變孩子的大腦,
大腦又會影響孩子的行為。
美國奧瑞岡大學的研究者
將熟睡的嬰兒放進核磁共振中,
然後在他耳朵旁邊用憤怒的語調念句子給他聽,
結果發現來自爭吵家庭的嬰兒,
他大腦中,
協調情緒和壓力的部分大量的活化起來,
表示他們對憤怒的聲音很敏感。

耶魯大學青少年研究也發現
童年期被父母忽略不管、
老師譏諷辱罵、情緒受虐待的孩子,
他們大腦中掌管情緒的神經元密度較低,
他們雖沒有達到精神病學上的標準,
但是他們有情緒的問題:
衝動,愛冒險,講不聽,無法管教。
他們成年後,中風的機率比別人高。
這些研究指出童年受虐經驗所造成大腦的改變
是青少年缺少衝動控制的原因之一。

這些新發現令人對於台灣現在的社會感到憂心,
過去不被輿論接受的包二奶或養小三等行為,
現已變成司空見慣,
這些自私行為所造成的孩子傷害,
社會以後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禮記》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要孩子出人頭地,比你好,
請先給他一個溫暖的家吧!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台長: 若無
人氣(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