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07 00:17:24| 人氣1,36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年07月06の筆記-7月上旬高溫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出梅後, 高溫一下子大跳!

北台灣地區與台東大武一帶陸續出現連續高溫的天氣.

大陸上, 也是破聲連連.......

 

我們來找一下歷史紀錄看一下:

北京
7月5日出現40.6度的高溫.
***歷史高溫***
歷史第1位為:1999年7月24日41.9度
歷史第2位為:2002年7月14日41.1度
歷史第3位為:2010年7月5日40.6度
歷史第3位為:1961年6月10日40.6度

台北
7月4日出現38.6度的高溫,平7月最高溫紀錄.
***歷史高溫***
歷史第1位為:2003年8月9日38.8度(艾陶颱風下沉)
歷史第2位為:2003年8月8日38.7度(同上)
歷史第3位為:2010年7月4日38.6度
歷史第3位為:2007年7月21日38.6度
歷史第3位為:1921年7月31日38.6度

台北上週日的38.6度, 一下就擠近歷史前3名.

而且這次是偏西風導致, 略帶有焚風效應(爬過林口台地).

 

至於台北是否可破40度?????

過去(2004年5月9日)台東地區因焚風出現40.2度的全台最高溫. 當時溼度20%.

我們在看北京的高溫40.6度(溼度僅為12%).

所以, 超低的溼度, 將是決定溫度是否有突破40度大關的關鍵!

台北因為焚風效應不如台東顯著, 台長認為機會是比較低的.

不過又都市熱島效應之下, 機械式加熱, 或許哪天有另類的機會達標也說不定.

 

-------------------------------------------------------------------

來看看這還想下來的梅雨鋒面XD



拜高層槽之賜, 這鋒面又南壓啦.

鋒面結構有減弱的現象, 正值太平洋高壓減弱週期. 週三週四午後降雨機率會增加.

希望可以消消暑嘍~~~~ 

 

至於颱風@@@@@@@

還是繼續難產.......

我們就來等!!!!

這該死的高壓偏南.

台長: Carzon卡森
人氣(1,365) | 回應(3)|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異常氣象 |
此分類下一篇:2010年07月18の筆記--東風波
此分類上一篇:六龜地震2010/ 03/ 04

您好
這段時間真是熱到昏頭,新竹和北部地區比溫度稍低些
而且都有明顯偏西陣風,不過吹在身上還是恐怖的暖風

說到40度還是忘不了去年8月2日新竹變態的
39.4歷史高溫,去年那段時間實在難受,最怕走呂宋
往南海路線的颱風加上副高東風這種下沉在新竹
超難受,相信以後破40度應該不遠了orz....
2010-07-07 01:44:03
版主回應
焚風效應的話,應該都差不多,極限都圍39-40度間居多.
例如:台中(2004年敏督利的39.9度).

必須再次把溼度場調出來!
老實說,高溫他是一個數據沒錯. 但是這跟溼度有絕對的關係.
但事實上,並不是單純的越高溫就覺的越熱!

台長舉台灣歷史高溫40.2度為例,濕度20%-->酷熱指數40度
但如果是35度,溼度50%-->酷熱指數卻達到41度
後者在實際感受上還更熱!

您說的新竹39.4,溼度35%,換算成酷熱指數高達44度.

酷熱指數在41~54度是屬於DANGER等級.
會造成:Sunstroke, muscle cramps, and/or heat exhaustion likely. Heatstroke possible with prolonged exposure and/or physical activity.
台灣地區夏季很容易到這個等級.

今日台北整點雖然只有36.8度,不過濕度54%, 酷熱指數竟達47度.
2010-07-07 21:56:21
馬祖人
你好:
俗語說: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重梅。今天我在南竿有聽到雷聲,是否意味著梅雨會再來一次?
為何最近幾天南竿地區會常常起霧,已經七月份了?要從哪些方面判斷未來24小時是否有起霧的跡象呢?
2010-07-07 18:53:05
版主回應
目前鋒面雖然比較靠近北部海面,不過結構上減弱很多了.
有斷掉的趨勢.

坊間氣象諺語,幾乎是不適合台灣地區的. 倒轉做黃梅,或許在江南一帶會比較有機會. 台灣地區南風已強盛,鋒面不易順利南下.

至於起霧, 大致上金馬地區多為平流霧, 如在浙江海域出現東北風. 溫度較低且溼度較高時, 就容易在閩浙沿海至海峽北部造成冷舌. 地面場溫度較低, 在底層逆溫狀況下, 霧區就出現了.

預報上,除底層溼度場外,也可以看一下探空圖, 供您參考.
2010-07-07 22:06:43
您好
台長所說的體感溫度知道,去年39.4溼度確實偏乾
不過記得那段時間覺得很難受,應該是東風下沉沒風
風速會帶走身體熱能,應該會明顯影響感受吧

這段時間新竹風勢明顯,體感上就還可以
冬天溼度大加上強風,體感上最為痛苦
夏天溼度大加上無風,體感上最為痛苦

其實氣象局可以像HKO一樣,加入體感溫度數據
2010-07-08 00:00:05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