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14 12:07:15|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委國總統查維斯的崛起與特立獨行的外交政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此篇文章將委國問題其查維斯掘起前後的政經發展交待的相當清楚,惟最後一段,頗令我感到不以為意。因為事實上,查維斯的下台,才是民主鬧劇的開場。根據委內瑞拉一九九九年憲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憲法任期前四年內,若總統因事由將永久出缺,則暫時由副總統繼位,並於總統職位出缺日起三十日內舉行普選,選出繼位總統,以任滿此一憲法任期。」工商總會(FEDECAMARAS)會長Pedro Carmona在軍方的支持下被提名為總統,於十三日宣示就職,其新任臨時政府的成立完全不合民主憲政程序,且亦無民意正當性。加上一宣誓上任後頒佈的各項措施,更是令人感到啼笑皆非。查維斯亦不在國會見證下辭職,即刻消失總統府,整個事件發展儼然是個假文人上台的政變行動。當中除了中止一九九九年憲法效力外,撤換國營石油公司董事以及所有內閣成員並開始掃蕩前政府之查維斯餘黨,而支持查維斯的幾千名群眾於總統府前示威抗議,造成三名群眾死亡,十多人受傷,且其中一名遭槍擊至死,十多人遭射傷。整個事件的發產過程匪夷所思。靜待後續發展之卡門報導。:p

==================================

委國總統查維斯的崛起與特立獨行的外交政策
中央社
2002-4-13 11:13

-----------------------------------
(中央社記者鍾海泰巴拿馬市特稿) 委瑞內拉總統查維斯上台後力圖挽救政經和社會沈痾,但以民主方式掩飾專制獨裁統治手段,改革不成,玩弄民主反倒被人民罷黜,委國人民的覺醒,回歸真正民主政治體制。
委內瑞拉近四十年來的政局幾由民主行動黨及基督社會黨兩黨交替執政,一九九三年大選卡德拉以匯集黨候選人當選總統,兩大黨均未能在參眾兩院各獲過半數,打破兩黨把持局面傳統。

卡德拉在一九九四年就職時,九二年兩次流血軍變餘波盪漾,就任後又遭金融風暴,財經崩潰。他採取開源節流、開放外來投資、民營化等措施後,總體經濟面曾一度稍獲改善,可惜行政、立法、司法效率低落,貪污盛行,沉痾難治,加上九七年底油價下跌,影響政府歲入,被迫加強緊縮措施,導致產業萎縮,失業增加,利率上揚,物價高漲,貧富懸殊惡化,民生艱困,人心思變。

九八年委國總統大選,人民對政黨政治的腐敗,導致財經混亂,民生困苦,普遍排拒傳統政黨,查維斯得以百分之五十六點二當選總統。

行伍出身的查維斯在一九九二年二月以中校身份發動軍變失敗被囚,九四年獲釋,九八年競選期間利用民粹、反商及排外色彩濃厚,獲得左派支持,引起國內外各界疑懼,他澄清立場非左非右,標榜採取英國首相所謂「第三路線」。

一九九九年二月就任總統後,挾其過半數選票支持,施政風格強悍,就職當日即發布政令,籌辦公民投票,藉以召開制憲議會,制定新憲法,並迫使司法及立法機關於四月二十二日通過「授權法」,賦予總統特權,以六個月為期,不經國會立法程序得以逕自頒行有關精簡機構、增稅、外債、投資、防止貪污等相關法令及措施。

他為爭取選民和給予選民耳目一新的觀感,宣布七萬名軍人會同公務員、志工在全國二十六個地區投入修復道路、學校、醫院等基層設施;輔導失業者、流浪青少年及貧民的就業及創業;婦女結紮等民生福利工作。

制憲議會選舉查維斯囊括九成以上席次,委國新憲法於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公民投票通過,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布後正式生效,委國進入所謂「第五共和」。

委國依新憲法於二千年七月三十日舉行總統大選,查維斯以百分之五十九點一七得票率再度當選,執政愛國聯盟囊括十四個州州長。在國會一百六十五席議員中,愛國聯盟獲得九十七席,完全操控行政和立法。

查維斯總統為鞏固其政權和長期統治,廢除委國一九六一年所制定的憲法,主張社會福利國家主義路線,他九九年在政治角力頻頻出招,忽視國家經濟發展,致使九九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呈負百分之九點一,下半年油價暴漲,委國增加四十五億美元外匯收入,經濟衰退稍緩,仍達負成長百分之五點二。

委國經濟衰退主要原因為政府太依賴石油單一產業經濟結構,導致其他產業如製造業、農牧漁業等萎縮,貧富懸殊,加以石油相關國營企業畸型擴張,易滋浪費貪瀆冗員充斥弊端,影響財政惡化。

讓查維斯總統招致民怨沸騰的還有一項因素就是委國九九年發生百年以來最大水災,災區遍及十一個州,基礎建設損失達一百億美元,委政府雖增編預算並組成跨部會全國緊急委員會,從事安置災民,災區重建,但行政效率低落、經費短缺,災區復建慢如牛步。

外交政策方面,委內瑞拉四十年來標榜中立自主路線,積極拓展並維護其與第三世界及石油輸出國家關係;因其獨立運動乃至獨立後的領土糾紛、外債等國際問題多賴美國支助或調停,加以美國是委產石油主要買主,與美關係是委國外交決策最重要考慮因素。

查維斯總統上任後曾宣示外交政策為:以經貿為主軸,促進區域統合,加強與南錐市場、安地諾共同體、加勒比海國家協會等組織及鄰邦友誼合作,並與世界愛好和平國家保持密切關係。

查維斯坐擁廣大民意基礎後,於九九年四月在日內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一改過去中立立場,支持中共、伊朗及古巴,對抗美國,抨擊美國對古巴經濟制裁;他出訪古巴,加強與卡斯楚獨裁政府關係;加強與阿拉伯國家關係,重返石油輸出國家組織,邀請該組織國家元首到委國參加高峰會議,共同推動石油減產計畫,迫使國際油價大幅上揚。

他也譴責北約轟炸南斯拉夫為野蠻行為;積極介入哥倫比亞政府與左派游擊隊間內戰,導致哥國政府指責干涉內政。

他對美國還有多項不合作政策,包括反對美國援助哥倫比亞十三億美元緝毒計劃,先後四十餘次堅拒美國緝毒軍機飛越委國領空,和拒絕美國工兵一千人攜帶重機械前來委國協助水災後重建工作。

他更建議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成立類似北約組織的加勒比海暨南大西洋軍事聯盟,形成另一權力中心,抗衡美國對這個地區影響力。彰顯其特殊外交風格,並企圖以區域領導人自居。

政治析家說,查維斯以建立「新國家」為志業,以民粹獵取政權,再玩弄民主機制,高舉民主、法治旗幟,完成箝制新聞自由、壓制反對黨的實質獨裁,終於在委國人民覺醒中,查維斯倉促下台,結束了民主鬧劇,也讓美國南美戰略佈署出現轉機。



台長: 重新燃燒小宇宙的卡門
人氣(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