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略談的題目是:「息惡法則(五)—念佛清淨因緣」。
佛陀對善惡果報之間的因緣關係,隨著人與事的發生,不斷地開示著,依著說自己的因緣,或者也有依著說弟子的因緣,或者也有說眾生的因緣。我們來舉一個例子來說:有一次,佛陀祂看到弟子們,大家午餐以後漱過口,結果一起都到講堂去聚集,在那邊討論著。佛陀本來在靜坐,祂聽到了聲音,就從座位起來走到講堂,問他們說:「你們都集合在這裡,是想要聽我說什麼法嗎?」弟子就說:「我們都想聽
世尊您開示,您過去世的因緣。」於是,佛陀就說:「你們這樣的要求真的是很好。」於是就為他們開示了過去世的因緣,也順便說了祂度五比丘、三迦葉、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這些弟子的因緣,這部經就是《過去現在因果經》。這部經典中
佛的開示,我們現在看著有限的文字結集,讀起來都是相當的精彩,想像著當初在現場聽佛親說,那一定是更加的勝妙!
佛祂也會隨著眾生說過去、說未來的個別因果關係;也有就整個因果體系的關係作整體的說明。例如
佛祂有主動的開示《分別善惡所起經》;依眾生因緣而開示的。就如中阿含的《鸚鵡經》,這個《鸚鵡經》就是陸老師曾經為我們說過的一個故事,就是輸迦長者他為了家中的狗,而氣得找
佛陀的典故。依著這個緣起,所以這位長者就請 佛陀把因緣果報,什麼因會種下什麼樣的果,請
佛陀開示;佛陀也就藉著他的一個因緣,來把因果作了一個完整的開示。
但是,佛陀祂有的時候不會自己開示,祂有的時候也會轉請別的菩薩開示。例如:堅淨信菩薩,他是一位很慈悲的菩薩,他為了未來惡世像法、末法時期,惡緣非常多、善緣很難値遇的眾生,而這些眾生他可能還有一點善根的因緣,但是因為惡緣太多,所以很難堅固信心來求善法。所以他請
佛開示世間和出世間的因果法,希望這樣子能夠讓後世的眾生,能夠更加的堅固道心。但是,佛這時候祂就沒有自己開示,祂要菩薩去請教化五濁惡世眾生悲憫心特重的 地藏菩薩開示——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所結集的《占察善惡業報經》。所以,對於 佛陀和菩薩們開示的因緣,佛弟子們都不會有任何的懷疑;再加上佛弟子當中有些弟子,他是有證得神通的阿羅漢,他可以驗證佛所說的過去一萬劫、兩萬劫,乃至八萬劫的事情是不是如實的?也因為有這樣的人證、事證,所以佛陀時期,這些弟子們對於因果法則是信受不疑的!因為這些功德果報,都是具在眼前。
所以,我們如果要淨除自心和外界的惡因緣,依念佛心,佛陀開示我們應當多去思惟 佛陀和佛弟子們的清淨莊嚴。佛陀開示:「佛有二淨:一莊嚴淨,二果報淨:如是二淨因緣力故,從初十十,至後十十,無有人天能說其過。如來具足八萬音聲,眾生聞之不生厭離。如來及佛弟子威儀具足,諸根寂靜,其心柔和,清淨寂滅。以是因緣,如來出勝一切聲聞、辟支佛等。」
我們剛剛前面講了,佛陀說了種種的因緣,讓弟子們能夠究竟了知;前面 佛陀也教了我們憶念佛地功德的方法,能夠讓戒行清淨。現在 佛陀就是告訴我們:要去憶念佛,還有佛弟子們的清淨因緣。因為我們剛剛所唸的經文當中的兩種清淨:一個是莊嚴清淨,一個是果報清淨;這兩種清淨,都不是無因無緣而來的,都是因為過去世種種無量功德的修集而成就的。
在談這件事情之前,我們先瞭解什麼是「清淨」?說到「清淨」,南傳的學佛人很容易就想到了覺音論師所寫的《清淨道論》。這部論,覺音論師他依著「戒、定、慧」三個主題次第敘述;在慧學的部分,也以四果的修證為標的來論述。這一本書是南傳學人必修的一部論,但是由這一部論可以證知:南傳所學的是聲聞羅漢法,不是成佛之道,這是可以確定的。但是如果說《清淨道論》所教的是聲聞出三界的法——這樣也是沒有辦法成就的。因為就其內容看來:不說解脫果之間的差別相,慧學與定學之間的關聯性;是連初果修證的內涵——斷我見,還有斷我見觀行的法要都沒有辦法具足地說清楚。如果連斷我見的內涵以及觀行的法要,都沒有辦法說清楚,那麼以四果次第的一個果德修證,當然就無法正知、正見、正向而行。因為解脫道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斷我見,斷我見的觀行如果都不知道,斷我見最重要的一個內涵都不能夠明白的話,那怎麼能夠說到二果、三果的修證呢?
很多人都讚歎這一部論,其實會讚歎是合理的,因為佛法本來就是超凡脫俗。這部論結合了許多佛法中的初行法則,依之而修,是可以對世俗法有一分解脫的受用。這個就如同閱讀《論語》、《孟子》、《老子》一樣,所以可以得到一般人的讚許;也許可以說,它對於初機學人能夠有一分受用吧!只是「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如果沒有值遇真正善知識指導轉折,對於志求出三界的學佛人來說,這部論是沒有提升的能力,甚至還會誤以為自己「修證圓滿證得阿羅漢」,而造下大妄語業!
所以當初有人推薦 平實導師,應該要閱讀這本書來學習的時候,平實導師是從善如流,就把三大冊的書請了回去,日以繼夜地去把它全部看完。看完以後,平實導師感慨地說:「覺音所造的《清淨道論》,根本不能稱為菩薩論或羅漢論。因為其中所說,都不曾涉及聲聞解脫道,或菩薩所證佛菩提道的內容;連斷我見的內容都付之闕如,全部只在斷除外我所的貪愛上面述說,連內我所的內容都尚不懂,何況能教授學人於解脫之道?空言清淨道之議論復有何義?則其議論內涵,殊不足以取作為修行的參考,何況能作為南傳佛法修行之依據?而今南傳佛法數百年來都取之為據,依之「實修」解脫道,而且代有其人自謂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傳世至今仍不斷絕。若究其實,彼等歷代所謂證果者,悉屬因中說果的大妄語業,因為我見都具足存在。」
我們不要覺得 平實導師說得太重,只因為對修行人來說,這是一件重大的事;若真是有心向道又沒有慢心的修行人,為了自己的道業會去深思探究。所以這部《清淨道論》,是不能和聲聞道修證清淨相提並論的;而二乘的清淨是不能和菩薩的清淨等共而言的,一個是依五蘊、十八界現象界法的解脫來說清淨;一個是依轉依本來不在三界中、本來究竟清淨無染的如來藏,來說清淨;所以是不能相同並論的。而菩薩乃至到等覺地、妙覺位,也無法和佛的清淨相提並論的。
現在也有人說「南傳上座部佛教是真正的大乘」,這樣的標題是否意有所指?是否基於要否定真正漢傳大乘佛教而定出的口號?應該是中了現代學術界論說之毒吧!用心看了他們的介紹與說明——能以清淨的心行頭陀行,這個我們隨喜讚歎。在此先不問其大乘佛菩提道修行的次第與內涵,只問他:是否能遵行摩訶迦葉一世奉行不變的十二頭陀行?是否能信受上座部傳承有分識的義理,而不落在意識心當中?是否能夠正知如何斷我見的法則,以及觀行的內容?如果是,那或許能有初果的修證可為,我們讚歎!否則,連聲聞初果的修證都談不上,如何說是真正的大乘呢?
在 無著菩薩的論述當中,他將「清淨」分為:「世間清淨」跟「出世間清淨」。所謂的「世間清淨」,是由信、進、念、定、慧的信根產生信力,而得身口意的清淨,由此不造諸惡;進而能夠降伏欲界愛,入證初禪乃至四禪;或能降伏色界愛,入證四空定;這都是屬於世間清淨的範圍,因為不出三界法。「出世間清淨」是由聞熏斷我見的正見,深信不疑,如實去思惟、觀察、修證,就開始有了一分出世間清淨的勢力。三乘菩提的修證,都是屬於出世間的清淨,不落於三界愛染法中;但是只有佛地的清淨,能說是究竟清淨。因為只要有一分所知障的存在,就不能稱為究竟清淨。
性力派傳承的喇嘛教,或稱為活佛、上師,這都是僭越的稱號,因為名義不相當,僭越了身分。他們還要隨學者立誓:不能違背上師的言教,對上師的尊崇要在三寶之上。如此顯而易見的錯誤,還有大乘漢傳佛教的僧人歸依為師。想到這裡,中國歷代祖師捨身喪命,保留了成佛之道——出世間清淨的傳承,讓我們可以依憑。但是,卻有人去應和以外道傳承為宗,以男女欲樂為最高至樂的喇嘛教,只能說真正理性學佛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或者是為了自己的欲貪滿足找依憑的藉口嗎?若修行人對「什麼是清淨?什麼是不清淨?」不能了知,那當然他會不斷地為內外不淨惡因緣所擾,而造下不善的身口意惡業。
佛陀的清淨,第一種是「莊嚴清淨」。佛陀曾開示:在菩薩位的時候,要以兩種為自我莊嚴,一個是福德莊嚴,一個是智慧莊嚴。菩薩如果能夠在六度波羅蜜的修集上努力地去進修,就可以得到福德莊嚴以及智慧莊嚴。而佛是十度波羅蜜,究竟圓滿清淨,所以在經典當中,我們可以看到 佛陀示現的清淨莊嚴,祂有國土的莊嚴、有自身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莊嚴,也有眷屬等覺、妙覺,無量大菩薩隨行護持的莊嚴;這都是因為
佛陀在累劫修行時,都以清淨無染的福德與智慧來為六度乃至十度的修集,所以能夠得到福德與智慧無量相好的莊嚴。所以,我們在看到
佛陀有這樣的莊嚴,我們應該都會起歡喜心、恭敬心、無畏心,而希望自己也能夠以這樣的清淨無染來作為自身的莊嚴。而這樣的莊嚴最重要的就是要戒行清淨,戒行清淨是莊嚴最重要的基礎。成就佛道的資糧上面,都是要以正行來成就,不能以非正行來成就。因此在自我的注意上,我們要注意自己的福德莊嚴,要以正正當當的職業,還有守法的行事來賺取資財,來供奉三寶。不要耍小聰明,不要以不正當的手法去賺錢,如果以這樣的方法所得的錢財,這樣不是正財;以不正當的錢財來謢持三寶,當然是屬於莊嚴不清淨,未來世雖然能夠有很多的福報,但是不善業報也會纏身,而障礙修行。
又如有人布施,但是他沒有辦法以智慧去觀照,所以他種的不是福田,種的反而是毒田。他布施的對象是破壞佛法,是毀謗大乘,是毀謗三寶,是以邪法誤導眾生的,結果,未來世不但不能得到莊嚴的果報,反而是成就了不善共業的果報,進向不可愛的三塗。因此我們在行六度的時候,身口意作業的時候,一定要用智慧去觀察,注意戒行,以福德和智慧共行,才能夠有清淨的莊嚴。所以諸佛的莊嚴都是清淨的,諸佛從不會以不清淨的行為來莊嚴佛菩提道。
第二個是果報清淨。諸佛在佛地的果報上,沒有不淨之法,所以諸佛的習氣煩惱隨眠永斷無餘;因為永斷無餘,所以沒有一絲一毫的習氣,所以說是果報清淨。也因為果報的清淨,我們可以看到任何眾生,都非常願意親近諸佛,來到諸佛的身邊,心中都不會有任何的畏懼。所以這就是「果報清淨」祂所顯現出來的——令眾生無畏的莊嚴。
另外 佛也開示:如來具有八萬音聲,眾生聞之,不生厭離。這八萬音聲就是指
佛陀教法的總稱,又稱為八萬四千法蘊。因為
佛陀能夠因應眾生因緣,以無量的方便善巧來教導眾生,讓眾生能夠各個歡喜接受,所以眾生能夠信受奉行,不會產生厭離心。佛陀祂在評論外道的法說錯的時候,也總是會破斥到體無完膚;甚至
佛陀有時候在破斥人的時候,也會說「你這個愚癡者」;但是這些外道,他們都不會當場走人,他們會繼續聽下去,許多後來都是成了佛弟子。這就是說,佛陀祂有八萬音聲無量的善巧,眾生聽聞以後縱然不願意接受,也不會討厭。由於這些因緣,所以如來還有菩薩弟子們,他們都能夠有威儀莊嚴的外相,然後諸根寂靜,心地柔和,這些功德的呈現是超過了一切聲聞阿羅漢、緣覺辟支佛。所以我們受了菩薩戒,想要清淨戒行的話,應該用心地去了知諸佛種種的功德,諸佛是怎麼樣來莊嚴祂的佛菩提道,用這樣的心去念佛。我們因為以這樣的心,我們時時刻刻去想到佛,這樣我們就能夠遠離內心的惡不淨因緣,使得我們的意根、意識相應的不是惡緣,而是善緣,同時也可以增長悲慧。第三個,我們的貪瞋癡就可以次第地斷除,也能夠具足一切的善法。所以,這個就是能夠依思惟
佛陀的功德所來成就的莊嚴,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常常定下心來思惟 佛陀種種的功德,以這樣的思惟來成就念佛力,我們的戒行自然就能夠清淨。
今天就談到這裡。祝願您能福德、智慧來行六度莊嚴,戒行清淨。我們三乘菩提正行的內容,在此先告一段落。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