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30 14:57:45| 人氣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最好修學哪一宗(上)?

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34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34集~由 正鈞老師開示:最好修學哪一宗(上)?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學佛之釋疑」要跟大家談談:最好修學哪一宗?今天我們先講上半部分。

要思惟這個題目之前,我們應當先瞭解,佛教這個詞是因為傳法者是 佛,所以才會有佛教。可是到了末後世以後,修學者又因為各自的偏好或是觀點,因而分宗立派。但是其實分宗立派對真正的佛法來講,是不適合的;因為對於菩薩而言,應當是要依照 佛的施設,依六度萬行乃至是十度萬行,全面地來修證佛法或者是說修學佛法。再加上說,畢竟各個宗派它主要的法義其實都只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已。可是剛剛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多半是因為自己的心性、環境,所以就選擇了某一個宗派。當然除了自我原因以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因素,那就是說假如當世沒有真正的善知識能夠貫通佛法的教義,能夠引導學人依照六度萬行來修證佛法的話,學人只好隨著自己的福德因緣,隨分來修學。所以,要思惟這個問題,這個「修學哪一宗最好」這個問題之前,就應當先瞭解說每一宗的修學內涵。

大體來說,歷代佛門中的宗派一直演變到現在,約略有下面各個宗派,我們簡單地來介紹一下。

第一個律宗。顧名思義就是要律身口意,是以毗奈耶為本,然後宗奉律藏,所以叫作律宗。佛法中修持戒律的目的,是在約制行人的身口意,使得他們能夠防非止過,達到解脫的境界;乃至於進一步教導學人,進一步去廣利有情、成就佛道。菩薩依於修學佛法的內涵或進程不同,那又會有在家分戒、出家分戒,然後合攝為什麼?三聚淨戒。可是,其實戒律應當是一切佛教大小宗派或是道場裏面都應該奉行的,沒有不持淨戒而能證解脫果或者是佛菩提果的。所以,不論菩薩是戒慧直往或是戒定直往,你看看都一定要以什麼?奉持戒律為要。假如學人毀犯淨戒,尚不能保住來世的人身,更何況說能夠證解脫果乃至於佛菩提果。可是問題是,假如只有持戒律,也沒有辦法成就佛菩提果,因為沒有辦法得到四智圓明,乃至於根本沒有辦法得到般若中觀的總相智,因為奉持戒律的部分,只是菩薩六度裏面的一個部分而已。

第二個部分講天台宗。這個宗又叫作法華宗,它是宗奉《妙法蓮華經》為根據,而判斷說 世尊的一代佛法分為五時三教。世尊的一代教法分為五時,是指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跟第五個法華涅槃時。這個宗所判的第三跟第四位的位置應當是顛倒一下的。三教的部分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天台宗流傳了一些論典下來,譬如說《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等等;可是這個部分對一般人而言,往往是義趣過於玄妙,而修學這個宗派的人卻是依教而解,其實是沒有證般若的。

第三個是指密宗密宗有身密、口密跟法密。可是現在的密宗以口密中的真言立宗,然後說是密宗;然後有時候又以種種的手印說為身密。雖然他自稱能夠親證佛法的真實義,其實都是李代桃僵;它的本質都是求有為法的什麼?外道法。而現在的密宗是從古天竺最晚期的坦特羅佛教所來的,它所宗奉的主要密續有三個大部分:一個是《大日經》,一個是《蘇悉地經》,一個是《金剛頂經》。

而 《大日經》裏面開宗明義說 「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說「毘盧遮那佛」來為一般眾生說法,它是為了要顯示說密法裏面是法身佛所說的,所以比什麼?比應化身的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來得殊勝。密法裏面常常慣用這樣的手法來欺騙眾生,就譬如說《大日經》裏面就這麼講說:【爾時執金剛祕密主於彼眾會中坐,白佛言:「世 尊!云何如來、 應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彼得一切智智,為無量眾生,廣演分布。……」毘盧遮那佛告持金剛祕密主言:「善哉善哉!執金剛!善哉金剛手!汝問吾如是義,汝當 諦聽,極善作意,吾今說之。」】那麼結果呢?說了一大堆的語言文字,固然說法身佛是熾然說法,可是真正的法身佛是無說說,不會有一大堆的語言文字;更何況 一般眾生是看不見法身佛的,七住菩薩只能看見法身佛的一個部分而已,更不要說能夠究竟祂。那麼《大日經》裏面還有很多的錯誤,我們現在就不談了。

現在在這個世間中,存在的密宗分為東密跟西密。東密偏於日本,現在已經式微了;而西密的部分主要就是講藏密,當然現在藏密裏面分了很多教派。其實近代顯宗裏面也有很多名師法師,因為自己沒有能力去修證佛法,所以就看到密宗他們作宣傳作這麼大,以為說密宗裏面有法,就向密宗去攀緣;其實只是想要藉著密宗虛假崇高的名望,來拉抬自己的聲勢罷了。但是不管怎麼樣,西藏密宗所弘傳的跟歷代祖師所作的密續,它的內容都是言不及義,都是沒有進入三乘見道之中。這個部分各位可以看一看,詳細看看說 平實導師所著的四巨冊的《狂密與真密》。現在的西密所以會到達這個地步,都是因為一開始就不是真正佛法的緣故。

第四個部分說三論宗。三論宗以《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來建立宗門的旨意,所以叫作三論宗。因為這三論都是以般若空性實相心來作主旨,也就是說它是宣示如來藏空性的意涵,所以有時候又叫作般若宗。可是問題在於哪裏?問題在於說,這一宗裏面很少有親證如來藏空性的。因為沒有親證如來藏空性,所以產生種種誤會,乃至於因為說,以一切法空來當成這一宗的什麼?空的意涵。而其實一切法空的空相,卻是與如來藏空性是大相逕庭的;因為一切法空是斷滅空,而如來藏空性卻是體空而妙有。所以,三論的宗旨就完全與三論宗裏面所學到的主旨是不同的。因此說這宗的學說已經式徽很久了。傳到現在雖然說自己說是大乘空宗,但是其實都是墮於惡取空之中;乃至反而來責備已經證悟證了這個藏識空性的人,說是自性見,說是外道神我。因為沒有悟的關係,就以思惟情解來作推度,虛妄地認為說,甚深般若是一切法空,或者是一切法緣起性空。在這個狀況下,又加 上很多的熏習這些唯識的學者,其實是偏在否定藏識的預設立場之中。問題是,你否定藏識之後,你怎麼有可能稍微真正地去知道般若的義理呢?因為般若的義理是 極難證解,所以才說般若的法是甚深的,而凡愚是很難了知的。乃至於說,在未證種智所說的三自性,也就是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跟圓成實性之前,更不應該妄說 三無性;那這樣就很可能會妄謗甚深的了義法,那麼這個結果的果報是非常令人堪慮的。

第五個是俱舍宗。俱舍宗乃是梵語裏面「阿毘達磨俱舍」音譯翻譯過來的。因為這個宗所修的四諦、八正道跟十二因緣,都只是限於什麼?二乘法裏面,都只證二乘菩提而已,不跟佛菩提果有關係,所以是屬於小乘宗。

第 六說淨土宗。一般修學淨土宗的,以淨土的三經、五經為依據;三經、五經一般都已經知道它的名相,我們在這邊就不說了;那有時候又方便又加上一論, 然後合稱五經一論等等。淨土宗以前曾經有大德出世,以方便來接引學人親證自心淨土,這個才是廣義的淨土宗;可是越到末後世,都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彌陀淨土 為主,就變成狹義的淨土宗。那這個宗在佛法中 的角色是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夠攝受根器是普及三乘智愚凡聖;然後又依照 阿彌陀佛的大願,能夠幫助修行人很快速地前進;乃至於說,可以令造惡趣的人——當然前提是不誹謗大乘方廣經典——不墮地獄,也能夠往生。前者,譬如說已經 悟宗門的人,那在這個娑婆世界雖然只是別教的七住的階位,捨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後,很快就能證無生法忍。後者,譬如說臨時起意謀財害命的凡夫,捨壽以 後,因為跟善知識結的緣,教他去念佛,一樣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用這種方式往生極樂世界,裏面有所謂的易行道或難行道,那這個部分就要請大家去參考 平實導師的《禪淨圓融》。不管怎麼樣,往生之後從 彌陀、觀音、勢至乃至諸大菩薩修學,仍然是離不開六度萬行。可是,卻不能因為這樣而別有用心妄謗說,信仰這個彌陀信仰叫作外道的太陽神崇拜。那麼這樣會讓彌陀信仰的這些人失去了信心。這樣的說法叫作斷善根者,叫作斷學人的法身慧命,果報都是很嚴重的。

第 七說禪宗。因為參禪的方便,使學人契入了法界實相。當然契入法界實相,會因為他過去生所修學的四禪八定不同,乃至於過去生所熏習的種種差別不同, 悟後的證量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有所謂的三關,也就是明心、見性跟過牢關。而最低層次而言,真正破參的人,假如不退轉,不否定藏識的話,位階在七住位, 可是這只是大乘法裏面所修學佛菩提道裏面的見道位而已;接著還要圓滿十住位,經過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一一修學,最後才能夠成就佛菩提道。所以不可以說怎麼樣?一悟就成佛地。

可是有人會說:法門八萬四千,為什麼一定要像禪宗這樣,一定要證如來藏呢?但是我卻要說,這句話是有語病的。因為雖然說法門有八萬四千,門門可入;但是入得門以來,所證的卻是同樣一個法,叫作如來藏。而這個如來藏不是八萬四千法門之一,卻是八萬四千法門所要證悟的什麼?標的,也就是禪宗所親證的標的。由於禪宗的證悟是自心如來,證悟了以後,才能夠真正生起了般若智慧,所以應當要知道說,這絕對不是透過一般經論的什麼?研究分析所能夠得的;必須經過頓悟自心的過程,才能夠貫通般若中觀的。假如不通過般若中觀,不親證般若中觀,更不要講說後面的初地無生法忍,乃至於成佛。那一切宗派的種種法門,假如悟得自心如來, 也通於禪宗之法,不會有別的差異。可是禪宗也不可以三關自限,因為知道說,從大乘見道以後,之後還有差別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要經歷將近三大阿僧祇劫才 能夠修學圓滿。可是話又說回來,要能夠真正地大乘見道,禪宗還是最有能力可以擔任這個重任。可是這個前提是說,是要有真正證悟乃至於說是悟得深的善知識, 來住持正法的前提在。

第八說華嚴宗。華嚴宗是宗奉《華嚴經》,以經為名,所以叫作華嚴宗;而古來多有善知識因為它而造作種種論。華嚴時是前面講的五時三教裏面的第一時,是為了後時的三乘教法而方便敷演的緣故,在菩提場及諸天以二十一天的時間說了佛蓮華莊嚴。說法的範圍從十信的凡夫位,一直到究竟佛地的修證,森羅萬象,無所不包,所以叫作大方廣;萬德莊嚴,具諸菩薩行,果德圓滿,如眾色蓮華,悉皆具足,所以叫作華嚴。然而,學人假如不能夠了知二乘菩提十八界空,不能證解脫果,不能了知解脫道的內涵,亦或不能親證乃至於領受自心藏識,就沒有辦法進入佛菩提道之門,那更不要說可以領會華嚴宗旨於一般啊!所以實際上,華嚴的宗旨是盡攝一切宗派的教法,是具足顯示成佛之道,其實是應當含攝於諸宗,而不應當單單以《華嚴經》的旨意,來自己建立這麼一個宗派。

第九,法相唯識宗。這個宗所說乃依照八識心王為一切法主體,宣說一切法皆是依八識展轉而生,用種種法相來證實說,諸法是依八識心王而有,乃至人空、法空皆依藏識而顯,所以合稱為什麼?法相唯識。可是有時候被簡稱作法相宗,但是這個其實是跟它的宗旨有所違背的,反而應當稱為唯識宗比較妥當。那麼這個宗有時候又叫作中道宗,因為依於藏識同時說我空、法空、究竟中道的關係。而 玄奘菩薩當 初造了《成唯識論》弘揚唯識,他的弟子 窺基大師作了《成唯識論述記》,繼承他的宗義;然而到了晚唐之後,已經後繼乏人,宗風漸頹。因為六經、十一論都是很深妙的經論,這個宗的教法兼攝宗門,從 凡夫地一直到佛地普皆含攝;沒有證悟自心的人若修學唯識正理,假使說真的親近、依止地上菩薩來修學,仍然沒有辦法於唯識種智的正理起諸勝解以及勝行,只是說能夠熏習而已,不叫作修學。

時間的關係,今天暫時說到這裏。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